攝影機用log模式主要原因是為了給後期留下更大的操作空間,但是如果實力夠了,可不可以前期就直接調整出自己想要的畫面效果進行拍攝?這樣不是更能節約時間和成本麼?


不知道問題中說的「直接出片」是不是指繞開log直接使用線性?如果是的話,請繼續看。

攝影機的Log模式,與電視攝像機的Gamma校正一樣,都是利用人眼對亮度的非線性響應來降低對量化位數的需求,從而達到節約存儲或傳輸資源的目的。12 bit的log格式編碼的一段素材,如果用線性編碼,可能需要14甚至16 bit。換個角度說,從感測器上讀取的信號都是線性的,之後才會進行log處理。所以,在感測器上,圖像已經形成,與做不做log並無本質聯繫。


前期設置好,後期不用調色。這是很理想的狀態,但現實是你每一個場景都要按照依照已經設定好的正確的曝光,白平衡,光比等等等等眾多設定。通電設備穩定嗎?在出外景中,陽光的變化,雲層的變化,需要不需要考慮進去?室外照明可以開一個卡車了。運輸,通勤,調度統統都要上一個臺階。完全不存在省成本和節約時間上。國內能保證這樣set up的團隊有幾個?而且基本上你安照這一套走完,後期還是需要修修補補的

不是行業大拿,比較業餘的回答,但大致是這麼個意思 見諒
比較難。log格式提供了更多的細節。比如暗部的細節。這是一般模式下不能相比的。
很不明確的一點是什麼叫實力夠了?實力夠了就不用後期了嗎?那電影大咖們乾脆都用5d算了,這個行業是有完整流程的,越有實力越會嚴格執行,沒實力的才偷工減料。


實力夠的當然要用Log。實力夠的也許不用LUT。
調色是不可少的環節,調色並不只是為了修正白平衡和曝光的問題,也不只是為了讓畫面看上去細節更多。一組鏡頭也好,整個片子也好,他是有整體性的,整個片子的總色調定調,就會讓整個片子的白平衡往一個方向偏,劇情的需要有可能讓一組鏡頭曝光非常不足。而拍攝現場沒有能力把畫面控制的這麼到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