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也认识过不少人了,男女老少,却还是觉的内心孤独,在寻寻觅觅,找那个能聊的来的人,希望能谈及内心的真情实感,触及灵魂深处,无关乎年龄性别。可寻找的时候又潜意识里设定很多限制,但凡觉察到自己可能给不了别人想要的,又打退堂鼓,这是什么心理,有相同情况的人么?可否从心理角度分析下


你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相同的,你总觉得因为思想的差异就不可能成为知己,就不是你想要的知己,所以就会在寻觅自己的理想化对象。而对于我来说,我寻觅知己的原因很简单,只不过想找一个合得来的笔友,于是巧得很,gorkor为我提供了这种机会,它是一个匿名协信软体,一开始我会觉得可能有不稳定性,当时慢慢的发现有些人会成为过客,但有些人会一直走下去。平时不能对周围朋友说的秘密,也可以大方地写给笔友,这也许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暗示。gorkor上,可以通过书单,找到彼此兴趣爱好相同的,喜欢就通信,很简单,很随心。可能是写信的人都比较喜欢文学吧,所以,通过一本书,我相信文如其人,而我第一个的长久的笔友,就是从书单里找到的,我觉得能够找到跟自己共鸣的人是一种慰藉,再不能跟周围人坦白心扉的情况下,跟笔友通信是一种甜蜜。「过客」或许从来都不是过客,或擦肩而遇,或一生相伴,当下就值得欢喜了。


因为一个人心底物质组态的不圆满,也即,你的本质客观对应著,就是缺损了东西的。那这些东西可以通过寻找他人来填补吗?

不能。他人的就是他人的。合不成一个。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本绘本,叫「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讲一个坑坑洼洼的圆,因为缺了个三角,一直在寻找。一路上,它唱著歌,寻找它失落的一角。找到了很多,有的比它缺角大,有的比它缺角小。有一天,它真的找到了跟它完美匹配的那一角,它开心极了。他们团在一起刚好是个圆。

但是这个缺了一角的圆,虽然找到了它匹配的一角,但它没有空间了,它发现它不能歌唱了。

于是它把那一角吐了出来,继续寻找。

历尽千山万水,它磨得越来越小,直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有一天,它遇见了一个同样完整的圆,它终于找到了伙伴,一边唱著歌,一边快乐地一起滚著。

自我的圆满才是问题的答案。


人不可能找到完全了解自己的人,即使是伴侣也不可能完完全全了解自己,所以人本来就是孤独的,学会独处。也许独处的过程中有一两个人会闯进你的生活里,相谈胜欢,但是这种感觉并不能长久,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到最后还是剩自己一个人。


呵呵 我来回答下

如果,一出生可以选择,你是愿意做一个是外向的人,还是做一个是内向的人? 其实,做一个外向的人很累,我觉得,总是得说,总得找话题说,多累啊 。

呵呵,说说我自己,我就是那个内向的人,周末可以宅在家里一个人看电视、做饭、耍手机、读点书,一点都不觉得寂寞,因为我觉得这样做,一出门我就是那个带著光环的人。出来上班也挺多年了,没啥朋友,几乎没有吧,不喜欢深入的交往,有那么固定几个朋友,偶尔联系下,那也都是十年+的朋友了。这些朋友吧,都可以说心里话,啥内心孤独、寂寞啥的这些话,见面后也不聊,看一看眼睛就相互知道缺什么,哈哈。说的几乎都是不著边际的黄段子,相互打趣开心。

很多朋友都说,我这个人,话非常非常的少,但是挺喜欢跟我在一起,有时候我说话能够点醒他们,一句、两句就能够让他们豁然开朗。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渣男,阅女无数,可是就是很挑,当然谈过的女朋友也没有多漂亮,直觉敏感,对别人的喜怒哀乐能够很直觉的感觉到,但就不喜欢委屈自己去说些自己不喜欢的说的话,不喜欢哄人开心,觉得那样不够带来长久稳定的感情。

有人说我是感情里的理想主义者,这些年,自己渐渐地也明白了,有些事情,做自己喜欢的还真的是挺难得的。也明白了,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得到别人喜欢,也是挺重要的重要的事情,管他以后咋样呢。理想的生活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一发小,我逃课他也逃课,每次考试年级全十,神一般的存在。中学时我抽烟,他总是埋汰我,说抽烟咋样咋样,会咋样咋样。我感觉他就是那种一辈子都不会抽烟的好男人。大一放假回来,相约一起,我抽烟,他跟我说他见过抽烟的肺(对了,他学医,5年那种),如何如何的恐怖,坚决劝我不要抽。大二放假回家,又相约一起,我抽烟,他偷偷地从兜里抽出一根经典也点了起来,我说:卧槽~ 你咋抽上了 。他回:寂寞才是人生里最痛苦的事情~

聊到未来婚姻生活,他明确说了他一定要找很多很多小三,实际上现在的他做到了,真TM羡慕他,这才是符合进化心理的生活啊。

现实生活中,越渣的男人,生活得更如意。别在乎什么给不了人家想要的,不要限定自己去满足别人的什么东西,要首先满足自己,自己!她想要的难道就不是满足她自己?去满足一个人,尤其是女人的欲望,你就想错了也走错了方向。富婆是可以追的,真的,别去看什么成功案例,技巧,你得练级,从最好追求的开始,一步步的练级,接触多了,被你推倒的多了,你自然就能拿下难度高的。

小结下:别自顾哀怨了,多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跑跑步,下个跑步APP,跟著一起跑,好身体女人才幸福。多撩妹,踏踏实实攀上高峰。


单独来说这样的现象本身是很正常的,就如同弗洛伊德认为的,人的历史就是享乐原则(本我)和现实原则(超我)之间的冲突调和的历史,调和的结构强度和功能成熟度(自我)上的差别,显现出从疾病到健康各类情况。

比如调和能力更强、结构更稳固的,可能会以更多个性化、创造性的方式去处理这种冲突,如通过幽默、事业的发展、艺术创作或审美体验等等。而调和能力相对更弱的,可能这种冲突的剧烈程度就相对个体来说更强,更难以以适应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变成情绪问题、关系问题或者一些心身症状等等。

如果仅仅说针对一个难以寻觅的知己问题,这也可能和多个维度的心理内容有关。比如它可能和俄狄浦斯发展的对于亲密关系的欲求有关,这个阶段的发展和我们去更主动地探索、追寻一个自己所欲求的「ta」,而不是在还没有进一步了解时就自我中断、自我限制有关;它也和早期依恋有关,早期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得我们可以享受亲密,而安全依恋的缺失,那么亲密的感觉可能带来的就是一种如同条件反射般的焦虑和不安,当然这显现在人际当中会更复杂;它也和更早期的母婴抚养关系有关,在早期母亲如果无法深度认同婴儿,供「婴儿」使用自己,和婴儿共同游戏,并且能够在恰当的时机逐步退出这种深度认同的关系而不过分焦虑,那么婴儿便会具有一个充实的内心,反之则有可能会有一种弥漫性的空虚感受;当然,孤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个体正常甚至必须的内在体验,一种真正的「独孤」的体验,是自己和自己既相融又有分别的一种体验,是一种更为真实存在的体验,区别于和自身之外「ta」相接的体验,因此孤独本身也具备正向意义。

以上都是和寻觅知己、孤独、亲密关系相关的内容,因为涉及内容众多,只能简略作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