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看在諸葛亮寫成出師表之後,劉禪本人下達的伐魏詔書。

意思就是只要你主動投降,原來是什麼待遇那以後就是什麼待遇。堅持不投降,一直抵抗到底的,那該殺殺,沒什麼好說的。

司馬氏代魏的過程中,曹家人進行過激烈抵抗的人屈指可數,主要原因就是曹丕立國後的防備宗室政策,導致曹家宗室被邊緣化,基本上沒什麼實權,想有作為也沒機會,於是也就隨波逐流了。

如果諸葛亮真的克服中原,按正常情況,本來就已經邊緣化的曹魏宗族也很難有什麼大動作,反正不投降也不會重用,投降了是一樣的榮華富貴,那為啥不降?

當年西晉代魏的時候,他們就是這麼個想法,如果漢室光復,大概率也是這麼個想法。

考慮到諸葛亮的年齡,如果真的打回了中原,那曹魏大臣的抵抗或許會比宗室激烈得多。


曹魏沒有對漢室斬草除根,你說蜀漢這個理想主義精英團體會如何對待曹魏成員!


謝邀。

禪讓是曹氏的免死金牌,除非蜀漢拿到了曹丕害死劉協的確鑿證據。

即使在蜀漢的官方復國宣言里,也沒有把曹丕的行為定位篡逆。「漢賊不兩立」這句話,也是在《後出師表》里提到的,並不代表蜀漢否認了禪讓的合法性,更何況這篇言辭激烈的文章到底是不是諸葛亮寫的,仍是疑雲。

面對合法的政權更替,蜀漢集團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必要去做曹氏的清算,否則,就是連東漢都一併否定掉了。

但是某些人的帳還是必須要算的,比如曹操,並不是因為他霸凌皇權,而是因為他主持過誅殺過皇親的事兒,董貴人、伏皇后及所生兩子的罪,要算到曹操頭上,而參與了那次行動的華歆和郗慮兩個人應該也會有相應處理。

但又考慮到,曹操初期對東漢的貢獻,蜀漢大概率也會只是針對他進行污名化,不會有掘棺戮屍這樣的過激行為,所以最後受到嚴厲懲罰的,應該也只有華歆這類人。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想想後來司馬家之後的朝代,哪個不是把前朝皇室殺得人頭滾滾?

三國時期還算好的,大家都是體面人。最多就是滅魏,斬睿,諸葛亮受了十錫,諸葛亮依然忠心為國,功成身退,成就一代佳話。

你說孫十萬?估計就是偽吳了。


滅族也太好笑了,老曹家就是到了劉宋時期,也是穩坐陳留王位,活得比司馬家瀟洒。

要真絕後了,詩聖杜甫那首詩「將軍魏武之子孫」豈不變成瞎說了?曹霸還是高貴鄉公曹髦的後代呢。

歷史別搞飯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