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你不打他,他發展起來了就肯定會來打你,你如果偏安一隅等他發展起來了再來防禦他,那就算守得了一時,也守不了一世。所以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那麼孫權,很多人評論他奪荊是為了自保,雖然因此失去了統一的野望。

可最後吳國也逃不過滅亡的命運,追根溯源就是因為在襄樊一役時,他選擇了背刺,使得吳蜀兩國再也沒辦法齊心協力對抗魏國,也沒辦法縮小雙方的國力差距(甚至擴大了雙方的國力差距)

那麼,孫權到底算不算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

如果算,理由是什麼?守成的要求呢?


孫權繼承江東的時候只有不穩定的六郡,同宗孫輔齎書呼曹公,孫嵩欲取會稽,外有李術這種擁部曲數萬的異姓太守,不肯事權。

前後三十年間,孫權滅李術、收山越、集賢臣、安六郡、三擊江夏、誅殺黃祖、北破赤壁、馳據南郡、南吞交州、擊斬吳巨。又有修築濡須、舟師退曹、征討皖城、虜獲朱光、襲取三郡、鯨吞荊州、擒斬關羽、夷陵破蜀、三路破曹、平定彭綺、石亭之戰,終登基為帝。

什麼是守成之主?

《長短經》:彼漢武秦皇,皆立功之君,非守成之主也。

《考信錄》:逮成王時,周公、召公迭進相誡,始多儆以保守先業之難:此為守成之主,賢人以降言耳,固不足為唐、虞大聖人道也。《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守成之主,生於深宮,不歷艱難,不履勤勞,無功及民,而享天下之奉,故失之者常多。《御批資治通鑒》:漢文帝、景帝守成之主不比髙帝斬蛇之時。《詩經世本古義》:按太甲、成王皆再世守成之主。《明太祖寶訓》:守成之君,生長富貴,若非平日練達,臨政少有不謬者。

《帝范譯文》:守成之君則不然,他們常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既沒經歷金戈鐵馬、鼓角鉦鳴的錘鍊,又缺乏對國計民生、世態人心的了解,常常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輕而易舉地從父祖手中承襲了江山社稷。

這就不應該稱呼其為「守成之主」了,而應呼其為「立功之君」。用另一位知友 的話說,守成能守出三倍領土,如果阿斗有這個能力,劉備能笑著從棺材裡爬出來。

孫權到底能不能算作一個守成之主? - oli的回答 - 知乎 (就是辣個男人)

孫權到底能不能算作一個守成之主??

www.zhihu.com圖標

吳國大皇帝孫權絕對不是一個守成之主,但凡說孫權【守成】的,都是在試圖拔高【守成】二字的標準,只會讓真正的守成之君顯得庸庸碌碌、一事無成,甚至嚴重拉高皇帝執政能力指標,是一種用千古一帝作為及格線衡量每一位皇帝的行為。

吳國大皇帝孫權明明是一位利用父兄人才隊伍,在穩定兄長基本盤的基礎上,成功拉攏更加廣泛的人才陣線,並且將自家地盤翻倍擴張的【開創之主】,正所謂,蛟龍豈是池中物,哪裡是【守成之主】這種小池子里能夠放得下的?

在孫權接班之時(建安五年五月,公元200年春末),其兄孫策所略定的疆土是以長江下游地區為主,贛江流域、浙江流域為輔的所謂江東六郡。而且,六郡中的廬陵郡還是孫策從豫章郡南部分置出來的一郡,那麼,考慮到漢末動亂,設置新郡大概率不會是因為人口增加,那麼從郡縣密度反映人口密度的規律來講,孫策之時的江東孫氏政權其實僅僅掌握了東漢末年區區五個郡的實力,而且還是人口密度與經濟發展相對薄弱的東南之郡。

孫權接班以來,在所謂「江東六郡」的基本盤之內剿滅山賊(六郡間之山地賊寇)、派賀齊南定建安(原會稽郡南部、今福建地區),並在其任上不斷派賬下將領督軍討伐山越,赤壁之前對戰黃祖、赤壁之後抗衡曹操,在事實上鞏固了孫策五年所沒有來得及徹底壓服的江東六郡,寒鯤將孫權的這一系列活動概括為「穩故」,對江東六郡的「穩故」絕不僅僅具有守成意義,更有「建基」意義,東吳政權未來半個多世紀的統治中心,幾乎完全是孫權在其統治前期(200-220)的20年左右的時間裡奠定的,而孫策其實只是軍事威壓,不擅長也來不及進行深度鞏固。

另外,更為難得的是,孫權通過公元208年-公元223年之間的斷斷續續的荊州爭奪戰,在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任軍事領袖的努力下,按照公元208年的建制,全取荊州地區除了原南陽郡以外的六郡之地(南郡、江夏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另外還將嶺南交趾地區(東漢建製為七郡)納入治下,那麼按照東漢後期的實力估算,孫權在其稱帝以前便已掌握了相當於東漢後期18郡的實力[1]當然廬江郡因為曹孫對戰基本上已經淪為「歐脫」之地,但其人口大略已被納入江東其餘郡縣,建制上無存廬江郡。

另外,孫權任上還充分發揮了近海航行技術,不僅派衛溫、諸葛直渡海抵達了當時還叫夷洲的台灣島,而且還能遠航至遼東半島完成孫權與公孫淵「眉來眼去」的莫名被坑交往,近海航行背後是經濟實力在做支撐,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孫權任上為孫氏政權整體實力的提升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

綜上可見,吳國大皇帝孫權絕不僅僅是區區【守成之主】,而是孫氏基業的【開創之主】吳國政權的【開國之主】。我們不能因為孫權在合肥的難堪表現,就徹底否定人家的開創之功,畢竟瑕不掩瑜嘛。

參考

  1. ^三國新置郡縣大多並非人口增加所致,而是軍事需要所致,所以此處僅僅參照東漢後期郡數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還是相當有道理的。孫權忍辱負重、玩弄權術、外阻強敵、內馭權臣、執政五十二年屹立不倒,聯劉據曹,最後促成天下三分,對於守成之主來說已經是相當優秀的成績了。若曹孟德當真「生子如仲謀」,也駕馭魏國五十二載,晉朝能否成功出現,都還是個未知數。

人間失格

東吳大皇帝孫權(182—252)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以「大」為謚號的皇帝,也是三國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然而以客觀公正著稱的晉朝史官陳壽在《三國志》中將曹操和劉備的去世冠之以天子專用的「崩」「殂」,對孫權的死亡則僅僅稱之為諸侯使用的「薨」,低調而微妙地表現出了他對孫權甚為不爽的態度。何也?


由於吳國史官「為尊者諱,為賢者隱」的閃爍其詞,後世無從得知孫權諸多見不得人的勾當究竟發生在何年何月。再加上孫權的一生相當漫長,若仍以履歷的形式講述則太過紛繁複雜,因此本文將從五個層面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剖析孫權,儘可能地讓讀者了解此人真實的面目。

下班以後的私生活

孫權崇尚節儉,從沒有像魏明帝那樣鋪張浪費地建設亭台樓閣。至於奢侈品,除了送給曹丕就是做國際貿易。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的人生樂趣主要有三。

一、開酒會

孫權是《三國志》里舉辦酒會最多的人物,高興的時候甚至親自給手下們斟酒。這些事兒之所以會被記錄下來,是因為他手下總有那麼幾個不懂事兒的人物。


德高望重的老管家張昭看不慣少東家喝大酒,動不動就甩臉子,孫權拿他沒轍只能哄哄算了。直到貼心人諸葛恪在酒桌上對老張頭兒頻頻奚落,孫權才不必再窩火。

張昭可以倚老賣老,別人要敢掃興就沒那麼容易混過去了。


虞翻在孫權剛接班時保護他免遭堂兄孫暠的威脅,其人知識水平很高,是著名的經學家,曹操多次招聘都被他拒絕。但是虞翻成分不好、脾氣又差,一直不招孫權待見。


在大魏皇帝曹丕領導下做吳王時的一次酒會上,孫權又給大伙兒挨個倒酒,虞翻趴在地上裝醉。孫權剛走開幾步,虞翻就爬了起來,這意思就是老子不想跟你喝。


孫權早就想辦他,只是礙於社會影響一直忍著,這回乾脆借酒行兇,拔出劍來就要剁。一般人不敢勸,只有前任揚州牧劉繇之子、江東孫氏用來標榜自己的活招牌、地位超然的大司農劉基將孫權緊緊抱住,勸他說「大王,不行啊,要殺他也得等醒了酒再說啊,要是酒後殺了大知識分子,明早您就得上頭條啊!」孫權怒吼道:「曹操尚且殺了孔融,我殺個虞翻又能怎樣?」


不說這話還好,要是說了這話再殺虞翻就等於公開以曹操為榜樣,那麼孫權的權力合法性就動搖了。為了把面子找補回來,孫權下令:以後我喝醉的時候說要殺誰,大夥都不要當真了。


虞翻暫時安全,幾年後被流放到了交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在酒桌上偷奸耍滑,更不要在喝酒時攜帶管制刀具啊。

二、娶老婆

原配謝夫人:孫權在看上自己親姑姑的孫女徐夫人之前,對這位結髮妻子還是很不錯的。


侄女徐夫人:孫權第一任太子孫登的養母。孫權在看上江湖人稱步練師的步夫人之前,對她也是很不錯的。孫權不畏懼倫理觀念的束縛,對自己的侄女一視同仁。不僅如此,他還親自做媒,把自己的外孫女嫁給了兒子孫休。


步練師:孫權最有名的兩個女兒孫魯班、孫魯育的母親,也是孫權一生的摯愛,史稱「寵冠後庭」。在孫權遇到琅琊王夫人之前,專寵她一個。

兩個王夫人:比較受寵的是諸葛家族的老鄉——琅琊王夫人,她為孫權生下了第二任太子孫和。南陽王夫人為孫權生下了吳國第三任皇帝孫休。在潘夫人出現之前,她們都還混得不錯。


嬌媚性感的潘夫人:孫權以六十高齡讓潘夫人懷上了第三任太子,也是吳國第二任皇帝的孫亮。母以子貴,陰險妒忌、嬌媚性感的潘夫人一度有機會成為呂雉式的實權太后,卻在孫權病危時被飽受她虐待的宮女們合夥謀殺。


另外還有為孫權生下魯王孫霸的謝姬,生下齊王孫奮的袁術之女仲姬,以及以第一任太子孫登的生母為代表的廣大不知名的女同胞。


在全體老婆們夜以繼日的共同努力下,孫權有了七個兒子、四個女兒,使他不管怎麼折騰都不怕後繼無人。所以晚年的孫權才能大義滅親、使勁兒折騰,至死方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夫多妻制是不利於家庭和睦的。

三、打老虎

老婆眾多加上常年喝大酒的孫權竟然能夠活到七十高齡,這要歸功於他以打獵的方式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孫權打老虎的名聲僅次於武松。比如蘇東坡先生就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專門寫道:「親射虎,看孫郎」。然而筆者懷疑,以蘇東坡先生的才學,親射虎時不看李廣偏偏要看孫郎,是在以隱晦的方式說笑話。


孫權在一次打老虎的行動中險些遇難,好在他從小就吸取老爹和老哥的教訓,走哪兒都帶著保鏢。但這次遇險讓孫權發現光有保鏢還不足以保衛他的安全,於是創造性地發明了「射虎車」——把自己關進可以移動的籠子里,從此高枕無憂、痛痛快快地打獵去嘍。不知現代野生動物園裡的觀覽車是不是受到了孫權的啟發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第一,人類能夠戰勝動物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發明和使用工具;

第二,一定要注意鍛煉身體。

如何評價孫權的軍事水平

一、擊退山賊

公元 197 年,袁術與孫策翻臉。孫權以一千兵力擊退袁術發動的六縣山賊。


註:孫權倉皇逃竄,剛跳上馬敵人就已殺到眼前,兵器已經砍到了馬鞍上。出身貧寒的別部司馬周泰受孫權厚恩,以自己的身體保護領導,受傷十二處依然死戰不退。其他人受周泰感召,奮力作戰擊退山賊。處於瀕死狀態的周泰,在神醫華佗的治療下休養了很久才康復。

二、二攻陳登

公元 198 年,孫策派孫權進攻廣陵太守陳登駐守的匡琦城。前不久剛剛幫助曹操玩兒死呂布的陳登,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鎮定自若,主動出擊,大敗孫權。不久,孫權捲土重來,重蹈覆轍。


註:名重天下、有湖海之志的陳登早年患有重病,幸得華佗治療得以不死,後來病情加重而華佗不在,無人可治,38 歲死去。

三、血洗皖城

公元 200 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廬江太守李術在孫策手下時服服帖帖,對孫權全無半分好感,欲歸附曹操。這時的曹操忙著與袁紹交戰,無暇兼顧。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註:由於江淮一帶草寇眾多,不利駐防,為集中力量報殺父之仇,孫權搬空皖城,撤出了江淮。


這一年,永遠為合肥人民所懷念的揚州刺史劉馥奉曹操之命單槍匹馬來到江淮,迅速招降所有草寇。隨後,劉馥及其部下廬江太守朱光興修水利、大開屯田、廣招流民、興辦教育,使合肥、皖城兩地復興。

四、三征黃祖

公元 203—208 年春,孫權三征江夏,得名將甘寧,殺黃祖以告慰孫堅在天之靈。


註:黃祖出生年份不詳,但根據曾在他手下混過的甘寧描述,黃祖被殺時已經七老八十。若是黃祖早點退休,真不知道孫權怎麼跟死去的老爹交代。

五、赤壁大戰

公元 208 年夏,曹操輕取荊州、大破劉備,並給孫權寫信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孫權下定決心,聯劉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


註:1.周瑜要五萬精兵,孫權說:「一時半會兒湊不出這麼多,先給三萬,你們先打著,要是打不贏就回來,我親自和曹操一決雌雄。」周瑜要的數目不大可能是信口開河,而是經過估算的。要是周瑜都打不贏,孫權還怎麼一決雌雄,多給自己留點兒兵,是投降還是逃跑,到時候再說。


2.孫權故意安排老資歷的程普做周瑜的副手,程普當然不服,若非周瑜以博大的胸懷一再包容,赤壁之戰的走向真不好說。

六、第一次合肥之戰

公元 208 年,再造合肥的揚州刺史劉馥逝世,這一年十二月,孫權攜赤壁大勝之餘威,親征合肥。百餘日的圍攻加上連降暴雨,合肥的城牆即將崩塌。此時曹操忙於穩定後方,曹仁鎮守的南郡又遭到周瑜、關羽的夾擊。合肥軍民望眼欲穿的援兵遲遲不來,城破在即,唯一的指望是使詐。結果孫權相信了揚州別駕蔣濟放出的假消息,以為有四萬援軍即將到達,匆忙放了一把火之後就撤退。


註:從此合肥成了孫權的眼中釘,當時的孫權還不知道這座城市將成為他一生的笑柄和噩夢。

七、周瑜之死

公元 209—210 年,周瑜趕跑曹仁,佔據江陵。劉備來到京口迎娶孫權之妹時提出借江陵一用。周瑜建議孫權扣押劉備,挾持關羽、張飛一起伐蜀。魯肅則力主維護孫劉聯盟,把江陵借予劉備。


孫權既批准了周瑜、甘寧提出的伐蜀計劃,又採納了魯肅的意見。周瑜在回江陵的路上突然死在了巴丘(今岳陽樓一帶)。患病多年的陳登尚且活到 38 歲,而心胸寬廣、雅量高致,多年來以音樂陶冶情操、以長槊書寫情懷,以小喬常伴左右,官場、戰場、情場、場場得意的周瑜卻在 35 歲突然病死,上哪兒說理去?而陳壽評價孫權時將他比喻成越王勾踐,更有暗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嫌疑。


註:在提出計劃時周瑜先進行了一番剖白,希望和孫權的堂弟孫瑜一起出擊,成功之後由孫瑜駐守,聯合馬超,周瑜自己則回到江東輔佐孫權北伐襄陽。這是周瑜不甘於天下三分而提出的二分天下之計。


從周瑜及其兩個兒子的壽命來看,不排除家族遺傳病的可能。但孫權當面批准伐蜀,背後卻將伐蜀最大的籌碼劉備放走,並同意將入蜀的跳板江陵城外借,這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手段無疑會令周瑜心寒。

周瑜死後,孫策時代的激昂路線徹底終結。東吳進入了以絕不冒險為指導思想的孫權時代。這一年,孫權揮師南下,將天下十三州里最偏遠荒涼的交州納入東吳版圖。

八、濡須口之戰

公元 213 年,平定了馬超、韓遂的曹操南征,欲報赤壁之仇。孫權以七萬兵力在濡須塢擊退了曹操號稱四十萬的大軍。曹操留下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評價,悻悻而去。


註:濡須口之戰前後,孫權無論戰略還是戰術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戰前一年修築的濡須塢起到了關鍵的防護作用。戰鬥中孫權還親自乘船偵查,上演了史實版的草船借箭。而甘寧在此戰中的表現更加耀眼,他率領百餘名騎兵奇襲曹營,斬敵數十而還。

九、皖城之戰

公元 214 年,孫權決定穩紮穩打先拿下皖城再打合肥的主意。甘寧率領精銳士兵攀上城牆,速戰速決,在合肥守將張遼馳援之前皖城就被攻下。從此,廬江郡被孫曹兩家一分為二。


自周瑜死後孫權親自指揮的兩場戰爭都取得了勝利,這大大提高了他的威信和自信心。


註:東吳集團給將領們開出了遠遠高於曹劉兩家的價碼——世襲領兵制,規定軍事長官死後其部隊由子弟繼承。這種帶有私人性質的武裝在防禦戰中為保衛既得利益積極性非常高,孫權一生沒有打輸過一次防禦戰與這項制度息息相關。但這一制度也使養尊處優的軍官在攻城拔寨時很少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甘寧沒有根基,戰略構想又與最高領袖背道而馳,只能淪為「斗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十、第二次合肥之戰

公元 215 年,孫權趁曹操西征張魯之機,興兵十萬二攻合肥。


惜字如金的《三國志》難得以濃墨重彩的筆觸記錄了這一戰役:兵力只有七千的張遼毫無畏懼,親率八百敢死之士於黎明時分發動突襲。甫一交戰,張遼就親手斬殺敵將兩員、敵兵數十人,豪氣衝天地大喊:「張文遠在此,以我之武,送汝升天!」(這句台詞是遊戲《真三國無雙 4》里的,借來用用,史書原文是「大呼自名」。)


徐盛、宋謙兩營將士被嚇跑,張遼大展神威,直衝孫權營帳。孫權倉皇逃上山頂,列陣自衛,任憑張遼叫罵,不敢回應。待到太陽升起,孫權終於發現敵人兵力極少,下令將張遼突擊隊重重包圍。


可是張遼簡直驍勇到了沒有道理好講的地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自己衝出包圍還嫌不夠,又殺入敵陣將敢死隊成員全部救回。孫權大軍士氣盡滅,垂頭喪氣、有氣無力地包圍了合肥十幾天之後,灰頭土臉地撤退。

途徑逍遙津時,親自殿後的孫權又被張遼突襲,險遭生擒。甘寧奮戰、凌統拚死護衛,孫權才以高超的馬術技巧跳過斷橋。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0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從家族角度看三國:重新理解諸葛亮、曹操……

劉軒鴻 把普通白話文翻譯成趣味白話文的翻譯

¥22.57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05-2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一葉而知秋一葉而知秋富二代

大魏吳王你可以黑他薄情寡義,黑他打仗拉胯,黑他捅盟友ass,但說他守成?最黑的黑子都說不出口。

孫氏三英主。

孫堅是戰績最好的,但孫堅對於孫氏政權最大的貢獻是留下了一干老班底,日後孫策起事就是這幫人,這幫人叫【宿老集團】,人員包括韓當、黃蓋、程普、朱治等等。接著孫堅就當場去世,守成沒守住,命沒了。

孫策是孫氏一門名氣最大的,也是實際奠基者,孫策從袁術哪兒脫離出來,襲掠江東,打下了揚州南部大部分富庶區域,最重要的是拿下了自己老家吳,從法理上確立了自己江東人這一概念,孫策是開擴的第一代,留下了周瑜為代表的北方士人集團【流亡北士】。

到了孫權這代,孫權不僅是鞏固者,同時也是開闊者。

孫策死的時候,整個孫吳政權就是高壓鍋,軍民不服,外將獨大,周瑜率軍張昭率臣認主後,孫權面臨的困境可沒變,對外劉表黃祖咄咄逼人,對內山越不服,世家隨時準備造反,這些可不是【守成之主】就能做下來的。

到了政權鞏固,孫權對於揚州南部的統治一直延到交州,同時奪取南江夏,奪得荊州南部,奪得整個交州,在晚年還奪得山越之地。單以土地論,孫權掠土也就少於曹操。

這樣算守成,那所有中興的,特別南宋那嘎達的都是樂色,特別完顏構,御下能力大概0.5權吧。心胸0.1權吧,開擴0.000001權差不多。


大魏吳王你可以黑他薄情寡義,黑他打仗拉胯,黑他捅盟友ass,但說他守成?最黑的黑子都說不出口。

孫氏三英主。

孫堅是戰績最好的,但孫堅對於孫氏政權最大的貢獻是留下了一干老班底,日後孫策起事就是這幫人,這幫人叫【宿老集團】,人員包括韓當、黃蓋、程普、朱治等等。接著孫堅就當場去世,守成沒守住,命沒了。

孫策是孫氏一門名氣最大的,也是實際奠基者,孫策從袁術哪兒脫離出來,襲掠江東,打下了揚州南部大部分富庶區域,最重要的是拿下了自己老家吳,從法理上確立了自己江東人這一概念,孫策是開擴的第一代,留下了周瑜為代表的北方士人集團【流亡北士】。

到了孫權這代,孫權不僅是鞏固者,同時也是開闊者。

孫策死的時候,整個孫吳政權就是高壓鍋,軍民不服,外將獨大,周瑜率軍張昭率臣認主後,孫權面臨的困境可沒變,對外劉表黃祖咄咄逼人,對內山越不服,世家隨時準備造反,這些可不是【守成之主】就能做下來的。

到了政權鞏固,孫權對於揚州南部的統治一直延到交州,同時奪取南江夏,奪得荊州南部,奪得整個交州,在晚年還奪得山越之地。單以土地論,孫權掠土也就少於曹操。

這樣算守成,那所有中興的,特別南宋那嘎達的都是樂色,特別完顏構,御下能力大概0.5權吧。心胸0.1權吧,開擴0.000001權差不多。


孫策在世時,圍攻廬江陸康用了兩年,派孫權攻陳登也敗了,孫家陸戰攻堅能力本身就不強。

孫策平定江東的過程,也不是純打攻城戰,"融聞策尚在,更深溝高壘,繕治守備。策以融所屯地勢險固,乃捨去,攻破繇別將於海陵,轉攻湖孰、江乘,皆下之。...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孫策知道攻堅能力不行,就採取攻城郭外圍,孤立守軍的策略。後來的王朗、華歆也是智取,廬江是忽悠劉勛外出尋糧偷襲得到,從頭到尾都沒打過一次像樣的攻堅戰。

而孫權的年代已經不是孫策打小兵年代,玩偷襲和勸降行不通了,赤壁之戰、江陵之戰、合肥新城之戰全是正面剛,而且攻擊的合肥新城、江陵城都是有名的堅城,我覺得以孫家攻堅能力,能兩次攻克江陵,已經是值得大書一筆。竊以為,即使孫策在孫權位置上,也未必能攻克多少堅城。

要是江東有北方那麼多騎兵,增加野戰能力,那誰願意守著江南啊。孫權都稱帝了,聽說魏國用馬換翡翠珠寶,說「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苦而不聽其交易?」 這不就是意圖進取的表現?

守成是不可能守成的,只不過攻堅能力有限,只能打下安全範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