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題主這個理論,為什麼不用中文譯文替代英語課本里的英文呢?表達的意思也是一樣的啊。


就像一片頂級的牛排,你總不能打成牛肉碎喫了吧?什麼叫原汁原味?古文的結構篇章詞語都是有固定形態的,形式和內容同樣重要


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不能互相代替。這是一個常識。就像法語和英語不能互相代替一樣。

白話文雖有通俗曉暢的優點,與古白話和近代白話文一脈相承,但它畢竟是按照西式語法建構起來的,大量新詞也從外來語彙中竄入,融入了較多的外來基因,只能反映現代生活。用白話文來取代文言文,就好像用時髦商品取代古代文物一樣荒唐可笑。

文言文不可取代是因為文言文典雅簡約,具有獨特的美,如氣韻美、靈動美、婉約美、整飭美等,如果將文言詩考慮進去,這種美更加難以企及,不可逾越!試問:將《滕王閣序》翻譯成白話文,典雅美還完整嗎?將《赤壁賦》翻譯成白話文,氣韻美能保存嗎?將《將進酒》翻譯成白話文,豪放美可無損嗎?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就好像為古代銅車馬套上塑料,又像將古城牆刷上水泥,十分怪誕滑稽。

我們學習文言文,不止是為了領略古代詩文的魅力,也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守護好我們的精神之根。

學習文言文,還有助於學好現代漢語,因為文言文是現代漢語的重要源頭,二者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後,文言詩文雖然在當今社會退居次要地位,但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表情達意的工具。

總之,不能設想可以用白話文完全取代文言文。


不邀自來,大畫家的名畫和複製品,畫的東西也一樣,能一個價嗎。


sb想法。


自問自答,標題和內容相反,老營銷號了嗷。


體會兩種系統的不同,可以嘗試抄抄政治書。


社會沒有把古建築遺跡全部推平跟這個是一個道理,文化需要傳承。不然很難持續發展。

比如這次的疫情,沒有中醫的傳承,依靠西醫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語言也是文化承載的一種方式~


因為課本想教你文言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