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朋友二年級的孩子把桃花源記、嶽陽樓記背的滾瓜爛熟 但這分明是初二才學的,且他完全不解其意,只說是老師讓背的(那個老師喜歡古文),小孩子背下來就好,不必知道其他。難道學習不應該由淺入深麼?


我覺得二年級的小朋友理解桃花源記的故事已經沒問題了,嶽陽樓記可能是難了點。但是我覺得只是家長拿出來顯擺的話,和背圓周率一千位也沒啥區別。

誠然他將來會明白的,但是孩子對任何學科還是有個適應性,沒法一概而論說所有孩子背文言文都是合適的,否則會正當化強迫孩子的事。我小時候就很喜歡文言文,這是從看《中華五千年》和成語小故事開始的,我覺得小孩子喜歡聽故事的應該挺多。然後我四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問誰會背《陋室銘》和《愛蓮說》,我正好都會,所以大大露臉。後來老師推廣在班裡背古詩,我當然奮起而上把初高中的詩詞古文一掃而空(一年之內,每天上下學都在路上背)。這裡面當然有顯擺的成分,但是這是孩子自己願意背的,有很強的外界鼓勵但沒有任何人逼迫。要知道背文言文還是挺難,我四年級的時候理解也有限,但是背得特別起勁,也不影響我後來理解由淺到深。後來我對歷史和中國文化的基本瞭解和興趣也是這個時候奠基的。

我覺得這應當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流露出對小故事(比如說桃花源記的故事)的興趣,你可以鼓勵他去背桃花源記,並且稱讚他的成果。但是要是他覺得這特別無聊,你逼他背下來瞭然後在飯桌上跟別人顯擺,我覺得可能是家長自個的問題。

最後說一下,在你的例子里老師因為喜歡古文讓孩子背下來這件事,如果是沒有背下來的孩子都要受懲罰我覺得很不好,但是如果是鼓勵孩子們先背下來之後再慢慢理解,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因為背誦促進理解是有效的學習方式,而且給予孩子有限量的挑戰是教育的正確方法,對中國文學尤其如此。只是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度強迫孩子,也不能將挑戰設置得太難以至於孩子無法達成。


乘年輕記憶好,多多背總有好處。不至於脫口而出:我操,我操,看那紅太陽和野鴨子,美美噠。其實可以說:落霞與孤鶩齊飛。不是嗎?


謝邀。

那孩子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說明,他(她)的腦力,已經可以完成這個事情。

教育界有一個爛了幾十年的說法:理解的記憶。意思是,理解的情況下記憶容易,還不容易忘記。這誤人子弟幾十年,確實害人至深。說是害國,也不過分,一代一代幼兒、少年,害過來,確實誤國誤民。

題主本身,也深受其害,不然,不會這麼提問。

理解的記憶,意思就是不理解的先不要讓他(她)接觸,等長大了再說。題主想一想,你長大之後,記憶力是不是明顯下降了?現在讓你背什麼東東,是不是沒有當年弄得快?及時弄得快、更快,是不是很快就還給作者了?

對了,記憶力最強的時期,是少兒階段,然後,慢慢萎縮。理解力最強的時期,身體沒毛病的話,大概五十歲的時候達到高峯,此後,很多人還會提高,而記憶力,越來越差。

他(她)少年時期如果記憶了很多東東,那麼,現在稍加回顧,立刻就歷歷在目,更有很多不用回顧,就會在需要的時候自動跳到腦海里。

至此,少兒時期有條件死記硬背一些東東,留待成年後享用,就是最大的節約資源、開拓資源。

不是很有人說最近幾十年不出大師麼?一個簡單的原因,就是理解的記憶這個腦殘理論,從源頭上阻擊了出大師的機會:

等理解吧,總有長大的時候。

而長大了、理解了,記不住了。這時候,理論家在哪裡?其實,連他們也喪失了、早就喪失了背誦、記憶的能力。

很多可能的參天大樹,變成了小草、荊棘,這輩子,起不來了。

反過來理解古人,他們不知道最近幾十年教育界的狗屁舶來品理論「理解的記憶」,大師,卻一個接一個。因為他們主張牢牢背下來。至於理解不理解,他們在等,等孩子長大。長大了還不理解,可以;長大了,理解了,更好;長大了,很理解,當大師的可能性,來了。

都在等,古人是給了孩子資源,讓他(她)等,我們是不給孩子資源,讓他(她)等,還覺得自己比古人的水平提高了很多。

上述算第一層,還有更要緊的第二層:

幼兒、少兒、少年,大腦發育的關鍵期,背誦自己不理解的東東,正好刺激大腦發育,本來就聰明,會變得更聰明……而不理解,才更可以達到刺激的目的。

說的是刺激,正向的,不是虐待,不喫不喝一天一夜連軸轉背天書。

只說是老師讓背的(那個老師喜歡古文),小孩子背下來就好,不必知道其他

至古至今,好的語文老師,百不有一,這孩子很可能碰到了一位真正優秀的語文老師。題主去祝賀他(她)吧。


不背古文的那些時間,難道去玩遊戲,去看動畫嗎?

小孩子是最容易塑造的,起碼他還沒能力反抗,等大了之後,你想逼他背古文,恐怕比登天還難啊!

而且,背誦古文依我看,好像也沒什麼壞處,至於無法理解嘛,我覺得,起碼還可以拿來「裝逼」呀。

回到你最後的問題,學習應該由淺入深。

我覺得,是你混餚了「學習」和「吸收」,這兩個不同的概念了。

學習,就是去接觸陌生的東西,然後去了解,從而能夠理解,最後吸收並消化的一個過程,它是包含「接觸」的這個動作的。所以,先背下來,並不違背學習的原則,反而是為以後,打下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如果你沒有背下來,以後就要等初二,纔有機會再去接觸(其實古文的一些意境,初二的學生,也是不能理解的),要是還不背下來,估計再以後,就沒機會去接觸了,也就無法去學習古文了。

而吸收呢,就是把掌握的知識,化為己用,成為自己的知識,這當然需要理解纔行的啦。不過,這是需要人生閱歷纔行的,你的 「人生體會」就像牙齒一樣,能幫你消化一切,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東西。

所以,嚴格來講,他的老師是想讓他學習古文,而你卻誤解為讓他吸收古文。這就是你無法理解的關鍵所在。


你把這個問題簡單變換一下。

五六歲的孩子背看不懂的英文真的好麼?

馬上你就豁然開朗了。


老版《倚天屠龍記》裏,張無忌離開冰火島前,謝遜曾逼迫他背下許多武功要訣,還說「雖然你現在不懂,但先記著,將來總會懂的」。

說實話…我覺得這種背誦……

好是好 不強迫吧……

因為很多時候 有些情感就是無法體會的

有些人就是確實會對語文一竅不通的……這樣的,再強著也沒有意義(社會自然有文理分工 沒有對任何學科有任何歧視的意義)但是如果一個孩子 能稍微理解其中某些東西即使只是最基礎的音韻美 並且自己願意背著

那就背背啊 那很好啊


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他們長大了像他們家長一樣問這種問題

如果孩子有求知慾,自然會尋找渠道去理解文章。況且童年的記憶力還是比較好的,早背早省事。


有些東西是沉澱後才明白的 但是你總得有東西讓他沉澱吧


古文和深奧沒什麼必然聯繫

學習向來講求條理和規矩,無論古今中外。除了文學上有特別天賦的人,《勸學》顯然比《桃花源記》容易的,《勸學》更古,但教學安排更後,用意可能是因為文本太長

《桃花源記》是敘事文學作品,《勸學》是論述說理作品。但後者的中國文學格式更好

————

現代文也可以寫得很深奧,比如大學的計算機教材和金融教材

學習是不需要講目的的,不求甚解(語出陶淵明)正是不求目的的一種體現

我認為目前中學裡的語文課本太多文學內容,據莫言某自選集自序,文學的價值在於可以被誤讀,但應試對待文學的方式偏偏背道而馳


個人認為讓低年級孩子背誦古詩過早了,低年級孩子大字不識幾個,更別說古詩裏的難字。現在孩子都是隻是會背誦整句的,單指其中一個字卻不認得…

都想著彎道超車。鞋都沒穿好,就想著跑…

只有一根柱子如何成高樓?

低年級應該學習基礎、鞏固基礎。

背古詩、背三字經這些完全只是為了取悅家長,只是背誦不瞭解其中的含意有何用?

還有現在低年級孩子家庭作業更是莫名其妙,孩子更本沒認識幾個字怎麼看懂題目?

還要家長在旁邊念題目才會作題,家長沒空孩子就沒法完成作業,因為看不懂題目…


背誦是理解的第一步,我們對自己的母語都有天然的語感,而古文又是最精鍊的語言,即使不明白也可以在不斷的誦讀中培養和加深母語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校的學習自然就會理解,在求知慾強和記憶力好的時候就開始背誦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我們接受了所謂的先進教育理念,懂得3-6歲是孩子學語言的敏感期,紛紛把孩子送去學英語,反而忽略了我們在母語領域的語感優勢,培養一個好的語感和對語意的理解力,對未來學好英文也有幫助。

最後,就算什麼目的都沒有,背下來幾句詩句,也比我們長大之後看到美景只會說一句「太漂亮了」好多了吧!


好,這樣以後上學就不用再辛苦地背書了。我多希望小時候能有這樣爸媽監督我背啊,現在大了,懂了那些意思,卻記不全,自己又沒文采,怎麼高逼格地一舒胸臆啊?

而且熟記是理解的基礎,這些深奧的古詩文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懂的,所以我覺得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有五六歲的理解,十來歲有十來歲的理解,這樣由淺入深是很正常的嘛~^o^


論語提倡一個學以致用,小孩學古文有什麼用?說實話古文唯一的作用就是考試,裡面的道理換一種載體也能傳達到。為什麼一定要讓小孩啃難懂的古文?

小孩子肯定是不理解古文的深意的,但是背誦是肯定要背誦的,有些東西只有記住了在以後的生活中才會融會貫通,如果記都記不住,就別提之後的理解與使用了。

就拿論語來說我最喜歡的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小時候背的時候哪知道是什麼意思,最多知道它的表面意思。隨著年齡的長大,對時間的認識越來越深,才逐漸認識到事物的發展是不可逆的,過去的事情永遠都是歷史,不要想著如果當初怎麼樣現在是個什麼樣。

很多國學古文經典都是這樣的,背誦只是一個起點,理解與頓悟只有到達那個年齡有了那個經歷才會得到。但如果不背誦,連這個起點都沒有了,是不是這個樣子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