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ngest suspension bridge in the world was named after him.

這句話中的 was named 中,s 和 n 中間有個像 /d/ 的發音,我聽了兩個版本的錄音,都有這個問題,好像連讀、失去爆破中也沒有這樣的規律吧?


感謝上面 @西韓地 指了條路,我去聽了一下發音,但我不贊同「[n]發閃音」這個解釋,因為這個[n]就位於「name」的重音處,不應閃音化。我認為是[n]未完全鼻化的產物。(嚴格而言需要用[ ]標記音標,因為中間突兀的[d]不表任何語義,但這個差別不用去細究,不是重點)

[n]和[d]其實都屬於塞音,需要氣流衝破阻塞後發音,區別在於氣流[n]是鼻腔中通過的,而[d]則是從口腔中通過的。[ ? ]這個波浪線是「鼻化符號」,標記原本從口腔中通過的氣流改走鼻腔,所以加了之後[d?]和[n]是等同的。而前面was結尾的[z]不是鼻音,而且恰好[z]和[n]是同一個發音部位的,所以[n]和[z]非常容易互相影響。這裡[n]受了[z]的影響而產生了「去鼻化」的效果,所以這一串音實際上是[w?zdd?e?md](當然和[w?zdne?md]等同),在未完全過渡到[n]時中間貌似出現了一個[d]。


就[d?]而已啊……

口腔壓強過高,在[n]持阻前[z]先鼻爆發除阻,於是生成了一個[d?]。

(註:不知道題主聽的是不是這段原文https://b23.tv/fvMQqE)


朱曉農舉的這個例子是m(p)s,你這個是s(d)n,原理估計都差不多。


是聽力上的錯覺。因為 s 的讀音是 /z/,摩擦音 /z/ 和爆破音 /d/ 鼻音 /n/ 的發音位置都在齒齦。/n/ 和 /d/ 的區別在於一個有鼻腔通氣的發聲能量,而爆破音是有一段完全封閉。那麼從 /z/ 摩擦不封閉過渡到 /n/ 的齒齦封閉,在軟齶放下開通前(物體移動都收到牛頓第二定律的延遲)就形成了和 /d/ 一樣的發音條件。


新概念英語第三冊17課?而且你聽的是美音朗讀版吧?

這個問題從頭來分析:

1、很多英語母語者包括多數美國人,會把city、letter等詞中的t不發正常的塞音,而是發一個拍音,也就是舌尖快速彈到牙齦,尤其是/t/ 出現在重讀母音之後,非重讀母音之前時,此時的t實際所發的拍音用IPA記錄就是[?],它也叫閃音(Flap),或彈音(tap):

閃音在美式英語裏非常的普遍,t在重讀母音之後,非重讀母音之前多數時候都是這個音,聽起來就是快速含混的/d/,但千萬千萬注是意不要發成/d/或漢語拼音d,否則要模仿的話講出來會很彆扭,它的重點是舌尖快速彈一下牙齦。之所以有這種變化是為了節約用氣,讓語流更流暢。

For many speakers, including most Americans, the consonant between the vowels in words such as city, better, writer is not really a stop but a quick tap in which the tongue tip is thrown against the alveolar ridge. This sound is written in the IPA with the symbol [ | ] so that city can be transcribed as [ "sI|i ]. Many Americans also make this kind of tap when / d / occurs after a stressed vowel and before an unstressed vowel.

2、美式英語除了重讀母音和非重讀母音之間的t會發閃音以外,在相似的情況下d/n也會發閃音,例如daddy,many,d/n由於非重讀,所以變得含混流暢,可以分別標記為[d??i] [m???i] (波浪線表示帶鼻音),同樣還有winter、panning等。

這裡就總結出一個英語發音規律:當出現這兩個母音之間(其中第二個非重讀)時,齦塞音或齦鼻音後接的塞音都變成濁拍音。

Note also that most American English speakers have a very similar articulatory gesture in words containing /d/ and /n/ in similar circumstances, such as daddy and many. The first of these two words could well be transcribed [d??i] ]. The second has the same sound, except that it is nasalized, so it could be transcribed [ m???i] in a narrow transcription. Nasalization is shown by the diacritic [ - ] over a symbol.

3、回到你的問題,was named,n聽起來像/d/,符合語音語音學家總結的「d/n也會發閃音」這個規律,但不符合「重讀母音和非重讀母音之間」這個條件。

不過注意上一條規律中「齦鼻音後接的塞音會變成濁拍音」,由於英語語流中的發音特點,後邊的音會依次往前影響,比如have to 清音t影響前邊的v變對應清音f,那麼was? named的鼻音n也會影響前邊的/z/帶鼻音,這樣一來wa?s named就滿足條件了,像panning一樣,n變成了[?],聽起來像/d/。

這個結果是根據實際聽音結合前兩條語音學家總結的規律反向推導得出。


「口腔口型從s變成n」和「鼻竇從關變成開」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總會有時間差,一般人的習慣是口腔比鼻竇先變,所以會有個t或者d的音。類似的,ng和l相連中間會有個g的音。


沒有,聽錯了


哈哈,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聽錯了,不會有d的音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