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幾千年的發展,仍然用陰陽五行的玄學來解釋?為何現代中醫仍要去參考古時的"著作",人們總是講《黃帝內經》《傷寒論》說了什麼,而不會講哪本現代教材說了什麼,為什麼總喊著中醫式微但不去好好整理歸納出一套完整權威的理論體系

看了很多有關中醫的話題,我開始懷疑中醫是否是一種經驗主義的產物,通過無數年歸納總結,形成了一套中醫理論,比如什麼草藥對什麼病有用,什麼脈象對應什麼病症,而其中的過程就用一些抽象的東西來進行概括解釋,就比如黃花蒿一直是一種中藥,但在屠呦呦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它為什麼有效,而非要用現代醫學才能解釋是它其中的青蒿素纔是有效成分


從物質的角度去看中醫就搞笑了。

這東西叫鹿角霜,從物質角度看這明明就是煅燒的骨灰

中醫偏說是鹿角熬製鹿角膠後剩餘的骨渣。

這東西叫龍骨,從物質角度看這明明就是高嶺土

中醫偏說這就是龍骨化石


看某些硬碰瓷物理的回答真是笑死我了,什麼是暗物質?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無法通過電磁波的觀測進行研究,也就是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透過重力產生的效應得知,美國的Soudan mine和DUSE、加拿大的SNOLAB地下實驗室、義大利的大薩索國家實驗室(Gran Sasso National Laboratory)、英國的Boulby mine以及中國四川省錦屏山地下2500米世界最深暗物質試驗中國錦屏極深地下暗物質實驗室都是用來探測暗物質用的。然而就因為暗物質的出現,物理前沿理論無法完全解釋,也就是說,現在的物理科學也僅僅是解釋世界的一種說法而不是唯一解釋,我不知道中醫有什麼底氣敢與此進行類比的。

我知道又有人要說青蒿素了,然而這是中醫發現了「過氧橋的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對抗瘧疾活性有重要作用?少往臉上貼金了,還是現代科學,知乎上說了爛的中醫是經驗產物,喫了這個葯能好所以就喫,所以假中醫就喜歡拋開物質談虛的。

中醫還在想辦法和物質靠上邊的時候,現代醫學已經在研究針對靶點進行治療了,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是說當中醫擁躉們還在因為×××未知,但就是能治病,而堅稱中醫有效(經驗主義導致有些東西確實有效)。現代醫學已經在創造新的產物去治療疾病。

我不想罵人,物理相關專業畢業,東西還給老師了,但某些來碰瓷的真是不自量力。


各民族所有農耕文明的醫學,都如此。

單列中華傳統醫學,非特例,無意義。

看那封閉評論的,就想笑,回你呢:

事物,就兩個方面。事物,就五種屬性。中醫

一個方面,四種屬性,印度阿育吠陀醫

三個方面,六種顏色,瑪雅醫

四個方面,七種味覺,印加醫

全方面,全屬性,好象是苗醫,這兩年流行至極。

都好牛逼的樣子!


因為在物質角度,中醫已經被現代醫學按在地上不斷摩擦,摩擦,再摩擦。


一個現象是否值得科學家去解釋,首先要看它的可重複性。

學術上,摸索出現象的可重複性,是研究的第一步。

假設一個藥方,反覆有效,80%的病人喫了立即就好,剩下的20%喫了過兩天也就好,

無論是大師、或者是小護士給人開藥,無論病人是中國人還是洋人,

用這個方子都是差不多的療效,用了這個方子都說好。

那麼這種方子——不管是出自中醫苗醫、還是辛巴威醫、阿爾巴尼亞醫——

全世界的相關研究者(包括化學、生物、生化等等)都會拼了命去研究。

畢竟,誰不想得一個諾貝爾獎呢。

食人魚搶食。

————————————————

反之,假設效果就比安慰劑好那麼一點,診斷的時候還要靠一堆玄學,

這批藥材效果好一點,那批藥材效果就不行,

今天賴農藥化肥,明天賴炮製方法不夠復古。

唯一可重複的現象就是「療效的不穩定」。

唯一值得解釋的就是「為啥療效不穩定」。

既然可以把黑鍋推給農藥化肥,那誰喫飽了撐的來搞明白到底是什麼物質導致了療效不穩定?

你們自己玩唄。科學家不在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