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這個感覺蠻感興趣的。當一個人的意識一直到一個新的身體(比如人造的身體上面)上面後,這個人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嗎?或者是只是一個擁有相同記憶的新的人。如何來評判這個人是否是以前那個人,就是說如何判斷移植意識到新身體上的張三還是原來那個張三?移植意識到新身體上確實會引發倫理問題,但真的可行嗎?是否是一個人類在面對死亡時的方法


最簡單的解釋意識其實就是輸入/輸出。20度的水經過你的神經被你的大腦翻譯(輸出)是冷還是熱。

還一種跟記憶有關,比如你看到井繩但是你10年前被蛇咬過。這時大腦調出了那些不好的回憶(也是輸入,把回憶從大腦存儲區域調出然後再輸入計算區域)得出了怕井繩的意識(輸出)

然後對於意識的定義又是一個問題,可以見我寫的第十一章 存在與定義 - 拼圖者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97579162 很多人會跟我糾結他們不認為輸入和輸出就是意識。這個也只能看個人對這件事的認識了。他(主流認識)如果定義意識不是輸入輸出我也懶得辯駁。因為我邏輯已經說出來了,認不認同就是他的事了。我相信以後人類會認識到這一點,現在還很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現在大部分人討論的意識是人類自己的意識,我們沒有跳出自己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使這個問題變得神性而不可描述。如果變成只是輸入輸出那麼我們就像電腦一樣了。那電腦怎麼可能產生和我們一樣的意識呢,如果電腦有了和我們一樣的意識豈不是它也是人了。其實電腦是有意識的,只不過它還沒有自我意識。而它如果有「自我意識」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它得是生命,當它是生命了以後它就有了「我」,它的功能(智能)就會為「我」(電腦)服務,就像人類的所有功能都為了我們自己服務一樣。不過就算我們把電腦創造出生命邏輯,那麼它的生命形式也和人類截然不同(它的死亡方式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一樣)。所以它那時的「自我意識」可能在我們眼裡也是非常奇怪而不能認同的。詳細的可以看第二十三章 人工智慧的意識與創造力 - 拼圖者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98599948 我能說的也就這麼多了,我把邏輯都擺出來,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自己的理解了。


意識的內涵很廣,其中包括一些潛意識反應,你把一個人的意識複製到新的身體里,可很多潛意識形成的身體反應並沒有建立起來,你會覺得他行為上怪怪的,不是以前那個人。

其次,意識認識客觀世界的範疇中,自我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元認知。我是誰?我的概念由一系列標籤和社會關係的回憶組成,這些標籤中也包括你一次次的照鏡子、刷牙洗臉,你會對著鏡子里的你說:這就是我,你會對著體重秤說這就是我。我們身體是構成「我」這個概念很重要的部分,你換了一副身體,自我認同需要很長時間構建。別說換了身體,你穿別人衣服也不一定那麼舒服,換個床都可能認生。

所以,只是把意識複製過去,他還是他嗎?你先問問他自己覺得是不是自己。

但只是從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個層面理解,儘管他對自己的新身體完全認同需要一個過程,但不影響他的社會關係,因為記憶沒有丟失,本質上他還是他,只是多多少少氣質上有些不同。


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生理學上,意識腦區指可以獲得其它各腦區信息的意識腦區(在前額葉周邊)。意識腦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識真偽,即它可以辨識自己腦區中的表象是來自於外部感官還是來自於想像或回憶。這種辨識真偽的能力,其它任何腦區都沒有。當人在睡眠時,意識腦區的興奮度降至最低,此時無法辨別腦中意像的真偽,大腦進而採取了全部信以為真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夢境」。

意識腦區沒有自己的記憶,它的存儲區域稱作「暫存區」,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只能暫時保存所察覺的信息。意識還是「永動」的,你可以試一下使腦中的意像停止下來,就會發現這種嘗試的徒勞。有研究認為,意識腦區其實沒有思維能力,真正的思維都發生在潛意識的諸腦區中,我們所感知到的思維,其實是潛意識將其思維呈現於意識腦區的結果。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主觀反映。然而「反映」一詞過於被動,無法顯示意識主體的地位和主動性,更談不到什麼創造性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意識是人腦對刺激的反應。

意識的結果:一方面通過人體器官作用於外界,另一方面也通過改變人腦本身的結構而形成記憶。


我也是思考過這個問題很久了。首先我覺得人的認知能力和記憶是完全分離的這個是肯定的。

記憶很重要,但是可以沒有。有個很著名的例子H.M. 由於癲癇,雙側海馬被吸出去了,然後他的記憶就只有幾分鐘。

還有個故事是我女朋友的媽媽,摔倒了撞到了頭,她完全不記得自己是怎麼摔倒的。但是她卻自己把電動車扶起來,自己到了醫院。雖然她後面都不記得自己到醫院,不記得拍CT等等。

也就是說記憶可以沒有,就好比小霸王遊戲里能運行遊戲,不能存檔一樣。人的認知沒問題,那麼這個人就能活下來。如果能存檔沒認知,那麼遊戲啟動都不行。

另外如果人要是沒有了認知,那麼就是個植物人了,也就是對外界信息沒有任何處理能力,但是記憶還是好的,但凡有一條他醒來了,那麼他還是會記得他睡下之前的事兒。

(作為神經科學專業的學生,這麼說肯定不對,後面都是我推理yy的)

這麼來看,感覺就是人的大腦有兩部分,一部分負責運算,一部分負責存儲重要信息供以後使用。意識也就是這兩部分組成的大腦產生的。

鬼附身或多或少聽說過吧(我是親眼見過),所以暫且認為鬼上身存在的話,那麼這個大腦里的記憶和功能也就不屬於這個本人了。

那麼大腦好像就不是一個硬碟了,那麼是啥呢?

那就是個接收器了,是一個意識的接收器,除了基本的生命系統外,海馬是個接收器,記憶本體不存在於我們大腦中,而是存在另外一個地方。


意識可大致分成兩種:顯意識(我知道我在想事情)和潛意識(我在想事情,但我不知道我在想事情)。人的自由意志有九成以上是潛意識構成的,只有百分之十是由顯意識組成的。

我餓了,我決定吃飯。「我餓了」是潛意識運作的結果,「我決定吃飯」是顯意識的決定。

我一邊散步一邊想事情。我的腳受潛意識支配讓我往前走,我並沒有在心裡喊「左右左,左右左」這種口號。我們每天的大量動作都是這樣「自動「完成的,不需要髮指令。

沒有記憶是不能進行思考的,就象CPU沒有指令寄存器無法運轉一樣。一個每秒鐘都在遺忘的人跟一塊石頭無異,就是一坨新鮮的肉。


可參考個人文章


意識跟物質剛好相反,意識是一切虛在的統稱,物質是一切實在的統稱。


記憶是你過去做了什麼,意識不單單是記憶,還有記憶的組織的主觀偏好。比如一個男性移植記憶到女性身上,他還喜歡女性還是男性?大腦的激勵機制是最重要的,有的可能天生就固定了,比如,兔子喜歡吃蘿蔔,如果一個兔子的記憶移植到老鼠身上,估計老鼠還是不喜歡吃蘿蔔,青草,只是記得過去吃過,現在怎麼不喜歡了呢,行動的目標,慾望,和當下環境,歷史記憶有關,也和大腦偏好有關,記憶,環境大量的刺激會激發一系列慾望,目標,意識就是其中最大的幾個目標


分泌代謝呼吸循環免疫系統


首先你很 ,你的思想和弗洛伊德 ?一比。

其次建議你讀一下弗洛伊徳的作品,也許能 ?你想要的答案。


感覺,經歷 的記憶和理解以及感悟,由此產生所有附加和延伸,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利害得失,慾望追求。

以前演過一部美國電影《未來世界》,科學瘋子為了掌控全人類,製造與國家政要一模一樣的機器人,輸入其全部經歷,記憶習慣,並對其真人進行追殺,取而代之。


簡單說,意識是指導控制行為並能引導思想的最基本的潛在東西!


意識,來自周圍空間,還是來自自己腦中,每個人版本不一樣,意識科學比較先進,但是現今科技界不承認有意識科學,假設有意識科學,這門課人類都可以真正修鍊了.意識究竟來自哪裡不得而知?太深奧了???


題主的這個答案很有意思,是幾千年來哲學家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題主能思考這個問題,說明以後有做大哲學家♂的潛質。乖乖站好!幻想鄉!boy next door!!!

開個玩笑,下面我正經地答一下:

對於意識是什麼,如何形成,其實在古印度尼泊爾地區就已經有了這個思索,釋迦牟尼在說法的時候,總結過類似的過程,稱之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緣,也叫緣起。注意一點,這個緣起一般人會理解為是有開頭結尾,是正序的,其實按照釋迦牟尼的領悟,這是個收尾相接的閉環,沒有開始結尾的。簡單解釋,就是最開始有了行(運動,作用,相互關係),相互關係中產生差異化,差異化產生感知,感知生出自我意識,於是有了主觀的喜愛與厭惡(思想)。

按照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的研究,他對這個理論評價還是挺高的,雖然比較原始。用現代哲學來解釋:一切的自我意識來源於思想(思想是未經證明的概念,概念是事物在絕對差異中達到統一),感知是形成思想的材料。絕對差異中達到統一這個有點難理解,舉個例子:蘋果有紅的有綠的,有大個的小個的,有圓的有歪歪扭扭的,這些是差異性,當一個慨念在這些絕對的差異中統一的時候,你思想里的蘋果就不再局限於哪一個了,而是統一成了概念。概念在形成之前只是一個思想,要抽象並自我否定再否定後回歸本身,才能得到證明,這個過程叫辯證。

記憶,其實本質還是感知,但是意識不全是感知,還有對它的抽象升華,有辯證的過程。


先舉幾個例子:

1.大腦空白時,迷糊時,清醒之外的時候,是不是依然有自我的感知覺?

答案是肯定有。那麼,意識,不是當你做什麼時候才出現的。而是如同玩遊戲的人一樣,一直在電腦前,遊戲中的任何事都被看到知道。而不是遊戲運行了,才突然冒出玩家。這是誰掌控誰的根本問題。

2.移動手,可左右自行選擇。

答案,誰移動手?就是意識。身體只是機械。大腦只是一台生物電腦。

通過這兩個實驗,不需要其他解釋了。題主的問題都是幻想。意識轉移?技術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