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以為關張二人報仇為由,攻打江東。孫權講和願意歸還荊州,孔明多次勸阻,但都無果。劉備還是要打,最後卻被陸遜火燒連營。備落得白帝城託孤的下場。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謝邀。這就是小說作者願望和史實結果的無情衝突了。

題主的問題描述是《三國演義》小說作者設計的情節,並非完全是史實。要先分清史實和小說,才好談怎麼看待。小說中與史實不符,還有給讀者造成的錯覺的地方有:

1. 孫權從來沒有意願歸還荊州。孫權為了得到荊州的大部分土地和沿江戰略要地,自赤壁戰後10幾年一直費盡心機,好不容易找到機會背刺得手,沒有任何理由還給劉備。

2. 背刺關羽後,孫權集團的整體實力一定強於劉備集團,我分析還強不少,這在小說主角光環下是完全體會不出來的。整個夷陵之戰,就兵力上,孫權兵力完全不輸劉備,甚至略優,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孫權(陸遜)方5萬左右,劉備方4-5萬。不像小說里說的劉備幾十萬以多打少。而且孫權集團長期以來內政穩定,戰爭較少,民力豐裕,人才儲備充足,得了荊州以後,相對平原的地形幾乎全部劃入東吳治下,水軍強悍戰船優勢大;相比劉備方,戰爭不斷,民窮兵疲,益州新定,政局不穩,人才處在一個融合換血期,並且東征要過巫山一線山地,水路又沒有戰船優勢。所以,說孫權怕劉備,甚至怕到要歸還荊州,簡直是扯淡。赤壁那樣的情況,26歲的孫權都不怕氣勢如虹的曹操,會怕東西來回跑,沒有地形作戰優勢,內部不穩,還剛折了兩個當家猛將的劉備?笑話。

3. 現存史料里沒有記載孔明勸阻劉備東征伐吳。

所以你問如何看待,看待什麼呢?我覺得值得討論的也就以下幾個點:

1 劉備為什麼非要東征伐吳?

現在最流行的兩個觀點:一是為關羽報仇,二是為了奪回荊州。我個人認為是第一點,至少為關羽報仇的原因佔90%以上。

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劉備集團的內部穩定性遠不如孫權集團,軍事戰爭實力也很難說優於孫權集團,沒有水軍戰船優勢,沒有裝備優勢,又要深入敵境發動進攻戰役,奪回荊州尤其是沿江要地的可能性其實很小。劉備不可能不清楚自己方的情況,如果劉備真認為他能奪回荊州,那隻能說他漢中一戰逼退曹操信心爆棚了,說難聽點就是自大輕敵了。劉備這次戰爭最好的結果,能想像的也就是跟孫權達成個類似「湘水之盟」的合議,想重奪荊州全境,幾乎是天方夜譚。唯一一個可能的缺口,就是東吳戰爭指揮官,三代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此時全死了,劉備覺得東吳此時無能人指揮,他必能有所建樹。所以我認為,劉備東征伐吳,可能是認為有一定勝機,但絕大多數成分一定是一個情感多於理智的決定。有些同學覺得奪回荊州是為了實現十幾年前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我覺得這種說法真有點強行關聯兩件事。總之,沒想到的是,東吳這時候出了個在戰役指揮上可能比前三個大都督更厲害的,陸遜。

2 劉備東征伐吳的決定是否正確?

從國家利益考慮,肯定不正確。無論是開天眼看結果,還是當時情況分析,東征伐吳都是不理智不正確的決定。當然,從信仰道義方面考慮,那另說。

原因以上有分析了,軍事實力上勝算實在不大,而更主要的是,內部穩定性來講,蜀漢剛剛建國,政治經濟朝綱都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真不適合發動進攻性質的侵略戰爭,內部不穩定的政權向內部穩定的政權發動侵略戰爭,是很危險的,隨時都被反噬,這是歷史經驗。即便劉備取得一些戰果,後方供給,兵員補充,維持戰爭的經濟來源都是問題。好在諸葛亮的能力確實過硬,蜀漢此時雖然經濟民生問題未見多少好轉,但是政局逐步穩定,後方沒搞出什麼大新聞。

個人信仰道義上怎麼說我不知道,但對於蜀漢稱帝立國的綱領來說,伐吳絕對不是政治正確,劉備集團的政治正確自始至終只有一條,就是干曹操集團。

3 劉備東征伐吳的內部支持度?

史料沒有諸葛亮有勸阻劉備東征的記載,也沒有諸葛亮支持劉備東征的記載。所以諸葛亮的態度,基本都是各方學者在猜。只是從此公向來犀利的戰略眼光和長遠大勢看,普遍認為諸葛亮是不可能支持劉備東征的,至於勸沒勸,為啥沒勸,基本都是靠猜了。到羅貫中這裡寫小說,直接寫成孔明多次力勸。

趙雲是有記載勸過劉備的。(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先主不聽。)這個記載說,趙雲分析,一旦與東吳開戰,不可能很快勝出,劉備也長期征戰,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仍然不聽。從劉備知道難以速勝還不聽這一點看,更能證明他發動東征伐吳是盛怒下的非理智決定。

4 孫權的想法?

孫權的戰略眼光就僅限於奪荊州,之後怎麼開疆擴土他沒想過。上面分析了,孫權的綜合國力大大優於劉備。他為什麼要殺掉關羽,不怕劉備報仇嗎?不是不怕,而是關羽打出的實戰結果比劉備更可怕,關羽活著荊州怕是永無寧日,所以必須殺。那劉備來報仇了孫權怕嗎?怕不至於,上面分析了,實力不輸你,但是挺煩的。雖然煩,但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真來了我應付就是。所以,陸遜出場了,擊敗了劉備,而且把劉備打得非常慘,幾乎是「僅以身免」,但劉備退到白帝城一帶也就是蜀漢東部邊境駐紮下來了,也出乎孫權的意料。

先主傳說,「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為啥孫權殺了關羽沒怕,把劉備家底基本打沒了也沒怕,反而這時候甚懼?孫權這哥們戰略上雖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但他的大局觀還是有的。劉備沒有回成都,而是駐紮在邊境,讓他非常擔心劉備會不甘心,不斷施加軍事壓力,他怕的不是劉備,而是曹丕那邊。之前孫權之所以能穩住曹丕安心對付關羽和劉備,是靠向魏稱臣換來的,而稱臣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如果等曹丕反應過來,和劉備一起打過來,就不妙了。所以在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劉備的實力後,孫權立刻不演了,跟曹丕翻臉,跟劉備求和,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孫權都是非常懂得互掐只能被曹魏吞併的道理,所以結盟問題上一拍即合。

5 劉備為啥打不過陸遜?

還是上面也分析了,這場戰爭,除了陸遜當時名氣不大之外,劉備方面基本都是劣勢,所以劉備輸掉也是意料之中。劉備唯一有勝機的,就是一鼓作氣速戰速決,因此蜀漢軍剛開始很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陸遜很正確的採取了避其一鼓作氣的鋒芒,等其再而衰的時候進入相持,等待三而竭的時候再決戰的策略。當然,盛怒的劉備犯了很多兵家大忌,比如孤軍深入,結營過長,駐軍山路等,加上陸遜非常卓越的戰爭指揮才能利用了劉備犯的錯誤,才取得了如此大的勝果。

但放到整個三國戰爭來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劉備不是不能輸,他的問題是,輸得太慘,而且年齡太大,已經沒有時間東山再起了。劉備年輕時也有過輸掉家底的經歷,但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還能東山再起,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已經62歲了,心力憔悴,內憂外患,加上如此慘敗,含恨離世。兜里就100塊錢直接輸完沒什麼,但是從100塊贏到1000萬再輸完,那個落差感是沒經歷過的無法體會的,足以讓人抑鬱到一蹶不振。

6 《三國演義》

貴乎討論三國問題都要鄙視演義一番,其實小說就是寄託了作者的想法和情感而已。作者加入了大量「有仇必報」的因果情節,安排了一票人的因果報應結局,比如潘璋糜芳傅士仁范強張達。然後給黃忠安排了一個英雄武將的光榮結局,因為史書上黃忠去世的時間跟先主伐吳時間基本吻合,但史書上並沒有詳述黃忠怎麼死的。毛本演義還加了一個孫夫人殉情的浪漫故事。至於諸葛亮勸劉備阻止東征,這只是大部分人認為諸葛亮應該是這樣想的。至於戰爭的史實結果,估計羅老先生也不太願意接受,但實在沒有辦法改。

夷陵之戰也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但是陸遜場面佔優虐打劉備的,只寫了兩章,孔明八陣圖困陸遜還寫了一章,對比一下赤壁寫了多少章,就知道作者的傾向性了。要是在毛宗剛本里,就是只有半回了,另外半回還是孔明八陣圖困住陸遜。而且羅本裡面三首贊陸遜的詩,都被毛本刪掉了。


emm……其實史實上昭烈進軍不全是為了關張,可以說哪怕關張沒死,昭烈依然會打偷下荊州的孫吳,如果昭烈不打孫吳,那作為季漢重要的組成者荊州人士們以及很多的武將們很多就要離心離德了,人心散了的季漢離覆滅也就不遠了,還有荊州對季漢而言就是最不可缺少相當於肝臟對人一般重要的存在,沒了荊州的季漢就是肝臟受損嚴重的猛虎,捕食跟自保都有很大的問題,自己還隨時容易歸西。再說了人孫柯基並沒有說跟演義那樣打了荊州就慫的,人家一直想著打下荊州就吃巴蜀呢,季漢真出全力打曹魏,孫柯基就要聯合曹魏把季漢做成肉夾饃然後季漢徹底GG ,至於為什麼昭烈打輸了這也很好理解首先因為關張的死導致昭烈犯了兵家大忌將帥怒氣填胸不理智對敵人了解不透徹的出征了,再者季漢丟了荊州後就失去了地利,後勤也很成問題而孫吳後勤不用愁兵力也不用愁就是得愁戰力 季漢在被陸遜放火前一直都是把孫吳吊起來打的樣子,只是後來昭烈吃了天時地利軍隊人數以及自己不理智的虧,最終被陸遜抓著漏點擊潰。

總的來說昭烈的軍事水平其實還是可以的,只是因為關張的死以及荊州的丟失等等這一系列的debuff附加最終導致昭烈帝的失敗,另外武侯其實並沒有勸昭烈不要打孫吳只有黃權建議昭烈不要衝動等等,結果昭烈沒聽進去再加上陸遜將將好抓住昭烈的漏洞最終導致季漢的戰敗


呂子明白衣渡江,關羽敗走麥城,荊州易手。正是介於這件事,劉備決定伐吳。那麼我們就多分幾點去看一看。

第一, 劉關張三兄弟情同手足,關羽又是季漢大將,劉備在這個時候不給關羽報仇,在情理上是說不過去的,而劉備頗以仁義著稱,所以他不會給自己落下一個涼薄的名聲。


  第二, 從大局來說,諸葛亮曾經在《隆中對》里說過: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所以說這兩個地方對劉備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說這兩個地方就是季漢的統治核心所在,有了這兩地才能得長久,所以劉備必須奪荊州以維穩,因為荊州這個東出北伐的跳板對於劉備完成統一的大業至關重要。所以,荊州必須奪回來。
且荊州在東吳的手中時間並不長,根基相對來說還不穩定,所以要奪回荊州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三, 就是當時的魏國內亂,已經無力進犯,而吳國自從呂蒙死後,後繼無人,劉備認為自己征戰多年經驗老到,可以輕易的滅掉東吳,說白了就是有點自信過頭還有就是輕視東吳,這點從《三國演義》中劉備得知東吳拜陸遜為帥時表現得那種不屑就能看得出來。


  所以,從上述就可以看出,劉備出兵伐吳是有為關羽報仇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可能就在於想要收復荊州滅掉東吳,而關羽的死就成為了一個劉備伐吳的導火索。

  我認為劉備伐吳的戰略是對的,而且時機把握得很准,我們從以下幾點來說明:

  第一, 在劉備入川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我們從當時的魏漢吳三國的實力來看,魏國地廣人盛,兵多將廣,而且交通發達,易於各個城池互相支援;而季漢佔據西川,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國力經過發展以後也算強盛;東吳雖說世居江東,但是軍事實力相對來說比較弱,只有一道長江作為天險。

  所以,總體來看,魏國在當時實力最強,季漢次之,東吳最弱,劉備要是想要一統天下,匡扶漢室,那就必須要先打敗一方,在謀取天下,而如果自己和魏國開戰,不管是從軍事實力還是從經濟實力來說,他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勝算的,而如果把這個對象換做東吳,劉備認為自己的勝算還是很大的,而且,如果這場戰爭能夠勝利,季漢的國力能夠再次大漲,軍事實力也可以再次增強,到時候再去和魏國開戰,自己的勝率會很大程度的增加。

第二, 季漢雖然擁有天然益州天險,易守難攻,但是要謀取天下,就必須走出西川,在西川之外建立基業,而這個最好的地方就是,荊州,《三國志》中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對劉備說過"將軍欲成霸業,先取荊州為家,建立基業,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也一直按照這個戰略方針在走,可是,荊州已經丟失,這就對劉備的戰略方針影響巨大,荊州的丟失也就意味著劉備失去了謀取中原的重要根據地,所以,奪回荊州是勢在必行的,到這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一定要奪取荊州,我們看一看地圖就可以知道,季漢西面是青藏高原,而北面緊鄰魏國,中間有祈連山作為間隔,東面為荊州,如果要是放棄了荊州,那就只能北出祁山了,但北出祁山比攻荊州更加困難。

  第三, 我們從季漢攻打東吳的時機來看,劉備把握的也非常到位,當時,劉備攻打荊州時,距離關羽被殺已經過了兩年,季漢的兵將也得到了休整,兵力更是得到了增強,與此同時,季漢的國力也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季漢的兵將,也並未忘記荊州的恥辱,對於奪回荊州士氣前所未有的強大,而且當時季漢的一些隨劉備東征西討的老將領都還健在,這也正是劉備在攻打東吳前期所向披靡的主要原因。

圖樣圖森破。劉備望著敵軍不屑地一聲冷笑,單騎出陣,熟練地使出了大哥獻祭流。

一句卧槽脫口而出,他突然看到、關張現在正在台下搶盒飯呢。

孤零零地站戲台上、他突然感覺到一絲悲涼。

抬回成都面對笑到抽搐的葛亮兄,劉備躺擔架上仙風道骨地辯解道:身為老前輩要有風度,趕緊下場把未來讓給年輕人。你看關張都這麼自覺、我不能不要臉還繼續站台上開無雙吧。

把未來讓給年輕人我呸。葛亮兄啐了一口,在史書上記下:先主遺言,毋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趙雲笑夠了爬起來道:人家東吳那邊鬧瘟疫了,主公丈母娘家那邊好幾個吳將都下場了,肯定是被主公妨的快記下來…

劉備笑容一頓又感覺到一絲悲涼,覺得還是台下熱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