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特别严谨的依据。

有明显符合对应元素的武将,

也有比较违和的。

你可以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寻找共同点,

但拥有类似特点的…其它包里也有。

毕竟只要你想联系上,

牵强附会一定能说通。

技能名与所属不符的:

  • 「烈刃」、「烈弓」沾个「烈」为啥不能算侵略如火?

技能效果与所属不符的:

  • 夏侯渊「神速」是多刀,为什么不算侵略如火?
  • 孙笨主公技拼点,为什么不算侵略如火的特色?

实际发挥与所属不符的:

  • 小乔、孙坚——不动如山
  • 请解释一下,鲁肃搁那秀个没完是怎么「其徐如林」的?


风包特色是无距离打击,典型如夏侯渊、小乔、张角、于吉、神关羽,但风包更著名的是三原色……。首次确定了锁定技

火包特色是强输出,尤其是可以蘑拟伤害性锦囊的如袁绍、颜良文丑、火诸葛,还有典韦、太史慈和神周瑜也是强输出,但比较缺牌,因此增加了荀彧和庞统作为辅助。首次出现了限定技

林包特色是控制,典型如曹丕徐晃祝融孙坚鲁肃神吕布神曹操,另外曹丕孟获孙坚的能力和血量上限与当前血量的差值有关。首次出现翻面机制

山包的特色是控制与防守,减缓游戏节奏,孙笨、邓艾、神司马懿觉醒前后能力相差巨大。首次出现觉醒技

阴雷出得晚我不了解

要是把风包三原色和山包张郃、姜维、二张互换一下更符合两个包的特色


根据他们做出来的时候正在出哪个包,无其他。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其疾如风:动作神速。其徐如林:舒缓行进,其行列齐肃则如林木之森然有序。侵掠如火:侵袭掠扰,有如烈火之猛,不可遏止。不动如山:屯兵固守,则如山岳之固,不可动摇。

风林火山武将包差不多还和这几句话契合,风包夏侯渊,火包太史慈,山包好几个需要觉醒的不动白。

感觉后期阴雷包武将油卡就是随便搞了个名字把武将塞里面去了。而且油卡可能对武将都不怎么测试,阴雷包的许攸强度这么高的武将放到现在出绝对会进祈福将,看看祈福将都是什么强度,像曹纯这样的大多时候发挥还不如标孙权的都能进祈福,新出的卧龙凤雏又是什么强度,也能进祈福,许攸这个强度进不了祈福?


更新:感觉大家对面杀都很感兴趣呀,更几个面杀专属技。

【天眼】你可以于合适的时机观看一名玩家的手牌

【沉默】你可以和其他玩家聊天使其忘记发动技能

【旋风】洗牌时,你可以将场上的装备或延时锦囊洗进弃牌堆

【无判】你可以无视延时锦囊直接摸牌/出牌,等到弃牌阶段再提出,如此可以使其延迟一回合生效

【英姿】摸牌时,你可以多摸x张牌(x为任意值,建议一张)

【回春】其他玩家忙于吃东西/看技能/聊天时,你可以回复x点体力(建议x为1)

【跳弃】时机恰当时,你可以跳过弃牌阶段

【巧舌】通过言语改变场上局势。例如「我是反贼你杀我干嘛」,然后杀有几率失效;本技能还包括【合纵】【离间】【挑衅】【伪装】等听名字就知道是啥的技能

【掀桌】掀桌

还有就是一些玩法。比如双将啊;武将当装备啊(抽几张将卡洗进牌堆里,拿到武将牌可以当装备用,获得武将牌上的技能);军令啊(一般都会有那种白板卡,可以自己写,比如指定一名玩家受到一点火焰伤害和做俯卧撑二选一之类的)。除了身份还可以玩一起选将的2v2 3v3,国战,一个人玩几个将的统率三军。面杀要玩的开心有很多方式的!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孙子·军争》

总体来看每个包的武将大体符合上述特点,但并不是每个将都符合,比如林包的鲁肃贾诩一点都不徐如林,风包的三大白板(红血魔,绿蜥蜴,蓝高达)也一点都不疾如风。

另外,火包开始,每个神话再临系列都引入一个符合主题的特殊机制。


  • 风包:推出的时候三国杀刚刚走上正轨,标风武将强度基本上差不多,但其中夏侯渊的二刀、张角的一劈二血,黄忠的唯一没法闪的强命,是为「其疾如风」。

张角也是第一个(?)脑杀与实战完全是两码事的武将,教会了三国杀玩家针对主公选将的重要性。(脑杀:杀他一下掉俩血这也太离谱了;实战:妙脆角,甘宁张辽貂蝉司马小乔黄忠笑嘻嘻)

  • 火包:跟会员机制、还有军争包一起出现,从火包开始,强度明显提高。典韦狗货卧龙大嘴双头太史慈等将都是各种伤害满天飞。

另外,火包引入了「拼点」机制,拼点将在集火时再不济也能无视距离一牌拆一牌,故曰「拼点无弱将」。这样的设计,让对局节奏明显加快,无疑是「侵略如火」。

  • 林包:徐晃曹丕的限制,孟获董卓孙坚的肉,有没有放缓节奏按下不表,「其徐如林」的特色还是体现了的。

林包引入「翻面」机制,从这里也能看出此时的三国杀还是兼顾面杀的。老曹仁据守为「摸三张牌,跳过下个回合」,面杀打起来还有隐藏技能:「你可以通过与其他玩家聊天使其忘记你上轮用过据守」,翻面的机制解决了这一问题,曹丕曹仁的配合可玩性也很强。(这是良性配合,不是后面曹丕曹冲的nt配合)

  • 山包:毒菜小胖物抗拉满,张郃各种控制,还有一堆觉醒,总之就是「不动如山」。左慈作为收官之作为神话再临系列画上了句号。

山包引入的机制是「觉醒」,觉醒伴随著技能的获得和体力上限的变化,觉醒前一般偏白板。尤其是邓艾神司马这种,通过标记的累积来觉醒,很有不动如山的感觉。还有通过体力值觉醒的那个男人,从他有多少梗就能看出来他的热度和可玩性。

  • 阴雷:此时的三国杀环境已经彻底崩坏,油卡放飞自我狂出阴间设计,在引入新机制的时候仿佛忘记了面杀玩家的存在。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回答,还是拿出来唠唠吧。

阴包:引入「转换技」。刚看到武将技能的时候我其实还眼前一亮,是不是转完之后自己选择一个状态,那可以说是真正的「难知如阴」,可做成了转一次用一次就有点呆。尤其是除了许攸之外的卢植严颜二筷都是半主动半被动,如果用完主动没人管你,转换技就成了限定技;如果被往死里打,转换技还是限定技。从结果上看一点都不「难知」,游戏体验也很不舒服(除了主动转的许攸以外,另外三个都是超级冷门)

雷包:引入装备栏的破坏机制。这个机制还是相当有创意的,尤其是张绣,废装备栏抽取一名幸运玩家暴打,然后变成孙笨,真正的「动如雷震」,震完啥都不剩。

但是面杀玩阴雷真的很不友好,,,许攸得拿著牌堆打,孙亮得数自己打了几张牌,王基要看叫了几次吴懿,周妃到处问你有几张牌,陆绩王平一堆标记……三国杀的面杀就是大家边聊天边吃外卖边打的游戏,经常一不小心就顺走了陆逊头上的乐,谁记得你神张辽有啥装备栏,卢植技能是阴是阳啊=、=。

强度差距也非常离谱,母兵脸配和诸葛瞻放一起吗


孙笨不就是经典的不动如山?


劣势投降其疾如风,救援队员其徐如林,忠臣跳反侵略如火,白板主公不动如山


风火林山阴雷是有依据的!

风,火,林,山,阴,雷代表了三国杀玩法的6次重大更新。现在我们看来风火林山似乎是一下子出来的,实际上这四个扩展包平均相差3个月,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游戏,3个月已经是一个周期了。

风包首次引入翻面机制,同时出现的武将在历史中和几乎有著和标包同等的地位,因此风包是作为标包的补充而存在的。

火包首次引入拼点机制,拼点的存在使得三国杀卡牌上的点数不仅仅是个装饰。同时你会发现火包武将特别擅长转化伤害牌与强命伤害,也就是「侵略如火」。

林包首次引入体力上限更改和失去体力机制,这将它彻底和「bang」这个游戏区分开了。而且林包武将以控制为风火林山的核心竞争力。「其徐如林」,让对手眼花缭乱正是林包所在。

山包武将首次引入回合跳过机制,同时山包武将所拥有的防御技能数量是神话再临扩展包中最多的,正好是「不动如山」,虽然这是最不明显的,但是我觉得不是巧合。

阴包武将首次引入转换技机制,同时阴包武将很多都有很灵活多变的玩法。

雷包武将首次引入装备区废除机制,但是除此之外,阴雷包武将没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比如说「动如雷霆」扩展包,理应是有著极强攻击能力的武将集合,其中陈到张绣陆抗是这样,就算有不是以攻击为主的也没事,火林山阴都有例外,但是把与雷截然相反的辅助屯牌武将周妃放进去又是咋回事?可见当时三国杀策划已经开始不用心了。

可以说这神话再临扩展包和一将成名sp武将有很大不同,就是它本质是三国杀官方对游戏玩法的探索。


武将特征吧,比如夏侯渊神速就是快,其疾如风,孟获林子里出来的,就林包(狗头),卧龙的【火计】,神周瑜【业炎】火包,孙策,不动白,不动如山。(狗头)

还有很多没有规律的情况,比如曹仁怎么看都不动如山的家伙在风包,阴包雷包感觉完全随便整的,没有什么关系。如:周妃动如雷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