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黄金也会受到价格机制的控制。

金本位最大的优势其实不是控制通货膨胀 ,而是给予了货币一个可以进行经济计算/衡量供需的商品地位。我们需要先谈及一下什么是货币。货币即交换的中间媒介。

正如同媒介一次,其有助于交换(间接交换的优越性应该是经济学常识吧?)

但是,我们需要面对一个法币制度下的问题,即怎么衡量对货币的需求以及如何供给?在市场中,这一简单的问题是由价格机制所引导。但是在法币制度下,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法币制度下的货币,其并不具备作为商品这一特性。也正因此,其没有「价格」。但是金本位,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此,我们需要更加优先谈论的是货币形成的原因。并没有任何物体是先天属性显而易见为货币的。在早期的直接交换中,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或者说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直接获得当前交换的商品。但是这种直接交换却具备非常严重的缺陷(由于是经济学常识,就简略的描述):

1想要交换的人必须找到愿意与其交换的人

2因为1,无法形成专业化。3又因此,其的交换模式是自给自足下的多余产品间的交换。(此时专业化必然面临缺乏愿意交换的人及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其结果,必然是经济效率极低。而为了面对这种场景,人们的智慧想到了这种方法:我采取直接交换,而是可以去交换其它的商品来换取我想要的商品。这,就是间接交换。例如说,我有五个苹果,想要交换一条鱼,但是鱼商想要的是木头。于是,我就去交换木头来换取鱼。这种方式,相比直接交换的优势是减少了对所需求的商品直接交换时,需要找到配对的可交换者的压力。

但是其仅仅是减轻了上述压力,因为前提:我想要鱼,必须找到愿意交换木头的人。

且,我们还不知道拥有木头的人愿意交换的数量,木头商人的边际效用排序,以及其它人的信息。货币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货币并不是某一计划或发明的产物,而是基于人类自发的活动的结果。当人们对某一商品都存在需求,且极具有普遍性,而其商品特性也具备例如易储存,易分割,易交换等特点时,这件存在广泛需求且具有上述特点的商品,就作为了一种极好的间接交换商品。这,就是一种货币,或者说商品货币。例如黄金,白银等。其能够成为商品货币,是人们需求的结果。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最开始的结论。当我们理解商品,也就需要理解价格。

价格机制,协调著经济。

而金本位,或者说商品货币制度之所以能够具备抗通货膨胀特性,并不是因为例如有固定的存量等。而是因为其必然受制于价格机制。用黄金举例,由于其同时需要 商品 和货币 两者特性,如何衡量对于货币的需求,本质上就是人们对于黄金这件商品的需求。这个需求会反应在价格机制上,上升则供给增加,下降则供给减少——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其供给与否取决于其价格。也正因此,其供给与否不能超脱价格,否则就会亏本。商品货币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达到商品与货币的联系,将可作为货币的商品也纳入价格机制,从而不扰乱经济。但是法币制度则不同,由于其之货币不是建立在作为商品这一特性上,其不受到价格机制的约束。正因此,无法进行经济计算,无法得知价格,无法衡量供需多少。但是其又执行著作为交换的中间媒介这一工作——法币本身的矛盾出现了,由于不受到上述的约束,但是又制定著交换的工作,其本身在市场中会扰乱原本的商品—商品 的价格。

又因为其自身无法衡量,又会导致发行并使用它的人,面临著信息—知识问题,经济计算问题与道德风险。

且其数量,取决于的就是政府自己的意愿了。(PS·妄图用公投或议会等方式来决定发行数量的,也需要面对之前的问题。还有一些人可能试图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规避,但是社会主义的所谓货币,并不是交换,而是一种「凭证」,是一种类似于兑换券的东西,而不是价格。其也无法解决,甚至面临的经济计算问题与信息知识问题比法币还要严重。)其它的回答中,有一个存在问题,在此我来反驳一下:认为金本位会导致通缩。其主要问题在于,忘记了价格机制的作用,黄金价格的上涨会带来黄金供给的增加,从而进入相对均衡的供需状态。如果您说黄金由于遭到管控或goverment控制无法供给,那么问题不在于金本位而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人或组织。

谁说金本位制度下不会通货膨胀?

张三在银行存了100元,银行留10%准备金贷款给李四90元。

这时候市场上的货币就从100元通胀到190元。张三拿100元活期存款去买东西,李四拿90元现金买东西。

后来李四也把钱放到银行账上了,银行于是又贷出去81元……

总共由100元产生了1000元的货币,银行美滋滋地收著1000元的利息。

谁说金本位没有通货膨胀了?

只是后来张三来取走了100元,银行就玩不转了。于是银行们联合起来,你取钱也不过是从A口袋进了B口袋。然后又搞了中央银行,破产的时候可以借助国家力量赖账。

金本位一样有通货膨胀,只是银行容易破产,经济周期比较快而已。

现代的通货膨胀来自于部分准备金制,不来自于金本位不金本位。


金本位下并非简单的不会通胀。

货币首先必须是商品,接受市场供需调节,这样货币的供应量才能比较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黄金首先是商品,黄金有产量,有消耗,有储存,黄金做货币不是没有通胀,而是通胀通缩可以快速的被市场响应而得到调节。即便考虑市场的不可知和反身性,历史上的金本位物价也仍然远远比今天美联储等央行控制下要平稳的多。

信用货币的问题是它不是商品,不接受市场规律调节供需,其供给完全由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学家的计算得出(听起来很计划经济)。而央行,不论是fiscal dominance还是monetary dominance,都总是倾向于多印钞票,不管是以基础货币投放的形式,还是以信贷扩张的形式。前者总是伴随通胀,后者总是伴随债务危机。

至于通胀对个人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都低估了。我们来计算一下信用货币本位制度下劳动者的财富积累。因为劳动者的财富获取速度是收敛的,每天工作不可能超过24小时,实际上一般很难超过14小时。那么假设劳动者的财富积累是时间的线性关系,比如每年赚取a美元,通胀率p:

q=1-p

n年之后,第一年的收入a就变成了an:

an=a*q∧(n-1)

那么n年后的总收入Sn:

当n→∞, Sn=a/p

即,劳动者的财富不可能超过年收入/年通胀率。

假设年通胀率为5%,即你的总财富上限是你的年收入的20倍。

假设通胀率10%,即财富上限是年收入10倍。

一个每月赚7000块的人,每年攒下30000块,做理财收益4%,而通胀假设17%,即他的财富上限是30000/0.13=230000大约。

现在,你们还会跟著教科书一起痛斥金本位制度吗?

ps: 不要惊讶于17%的通胀率,自己算算过去二十年的M2增长年化,不要看CPI,那玩意不统计资产价格,只包含生活必需品,而生活必需品不会拉开贫富差距,资产会。王思聪不会一顿饭吃一吨大米,但他的资产与你相比远超这个量级的差距。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货币需求量。 而金本位制,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黄金的开采量决定了金币发行上限,即货币发行上限,所以一般不会远远超过货币需求。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每发行一定量「纸币」,都需要相应等价的黄金,因为这些「纸币」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兑换相应黄金。而黄金储量,开采,决定了发行纸币上限,故也不会大量超过货币需求。至于现在纸币为什么导致通货膨胀,那是因为现在纸币属于信用货币,以国家做担保,没有黄金担保物。纸币兑换黄金也只是市场行为。 总之,金本位制通过黄金限制货币供给,调节供需平衡,一般不会发生宏观的通货膨胀。

前提假设:小国经济;人口无增长。

stage1:社会上有10个商品流通,总计100块钱。

stage2: 社会上增加到20个商品流通,总计的经济总量为200块钱。

一、金本位制下

因为是金本位制,所以意味著现在国家(也就是所有人民的资产加起来)总共也只有100块钱。但是社会上有200块钱。所以虽然供给上升了,但是人们还是买不起新增的商品。

接下来,商品只能价格下降,直到人们有能力买商品。所以由于黄金是固定数量的(除非新开采或者从国外进来),否则供给的增加最终只能带来价格的下降以及通货紧缩。

二、纸币本位制下

因为是政府自由发行纸币,且纸币此时并非与黄金挂钩。所以当经济总量为200块钱,政府会发行多100块钱货币。此时当供给增加,且由于现在流通的货币(也就是等同于购买力)有200块钱了,所以社会上的商品刚好能够被买完。也就是市场出清。没有通货的问题。

但是如果政府发行多了1900块钱货币。也就是整个社会一共有2000块钱的货币了。那么人们手中的实际的收入当然增加了,那么人们就会想著买多点东西,此时需求上升,而供给不变,价格上涨(指的是整体的价格),产生通货膨胀。

所以,金本位制下,由于金币数量有限,也就保证了需求侧的稳定,由此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ps以上对通胀的分析并不包含由于商品供给急剧减少导致的通胀)


金本位的本质是物物交换。金银不能凭空产生,当然就不会超发,所以也就不会通胀。

也有例外,比如发现一个超大储量的纯金金矿(或银矿),又或输入的金银太多,同样会通胀。比如明朝后期,南美的白银大量输入中国,导致了当时采用银本位的中国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银价暴跌,物价飞涨。但即便如此,还是比纸币能随意超发,要可控得多。
不会通胀 但会紧缩 这个更可怕
因为不能印出金银,现在500w是十公斤黄金,可是历史上有多有钱才能称十公斤黄金
储蓄大于投资会出现通缩,储蓄小于投资会出现通胀,通胀带来就业和繁荣。金本位就是纸币发行和黄金储备挂钩,银行信贷受限,结果就是不会通胀,但是很有可能通缩,导致失业和萧条。我打个比方,孩子要长个子,你和他一副金属盔甲,他想长个子,但被憋在盔甲里,这比你给件稍微大点的布衣服要残酷的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