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酒目前主流市场的逻辑是中产阶级的扩容,以及对高端酒需求的增加,我非常不理解,我就想问下,真的有这么多认喜欢喝茅台?


我算是个中产阶级。我通讯录里也有很多中产阶级的熟人/半熟人。

据我所知,我们倒是喜欢喝别人请的茅台,这玩意算是好东西,喝起来有面子啊。

自己买?我们中产阶级没人喜欢的。我此生一共就买过2次自饮。

中产阶级又不是酱香酒品酒师。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何一定要盯著这么贵而且要加价的酱香酒买?喜欢喝品质好一点的酒,几百块-一千块的好酒大把大把。

就我接触的圈子来看。茅台的主力消费人群是中小企业主。他们需要用茅台商务宴请(尤其是一些zf人员)。中小企业主们对飞天的价格苦不堪言。因为不知为啥有些zf人员已到了不见飞天就黑脸的地步。嘴上还说:哎,我就爱喝个酱香酒。我心想,不对啊,你一安徽人,打小不应该是喝浓香型酒长大的吗?


飞天茅台现在已经是3000+一瓶的状态了。

3000+一瓶的酒和3000+一个的包比较的话。

3000+一个的包顶多算是轻奢。

但3000+一瓶的酒那就妥妥的是奢侈品了。

理由十分简单,3000+的包你可以天天背背到坏为止。

3000+多的酒嘛,你就只好今朝有酒今朝醉了。

所以,既然已经是奢侈品了,那又怎么是中产阶级消费的产品呢?

更何况,中产阶级的消费是非常理性的。

所以,中产阶级消费茅台的说法不成立,但是少量收藏茅台的我倒见过不少。

毕竟耐放还能升值嘛……

存到孩子结婚开一瓶喝也极有纪念意义。


知乎上对酒类有个错误认知—高端白酒被有点钱的人日常喝掉,如同撸串喝啤酒一样

实际上,高端白酒几乎全部聚集在商务宴请和红白事宴会上。

高端白酒扩容 涨价,逻辑并非是中产阶层的消费扩容,而是1.中国经济更加活跃,活下来的企业利润增加,更加买得起高端酒了。2.部分老百姓收入增加,红白事舍得喝了。

至于中产阶层,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别说茅台,日常买个五粮液 国窖1573,绝大部分中产也是舍不得的


喝过,平时又都能喝上的人里面应该会有很多人会喜欢。

茅台首先品质好,是标杆。不说茅台酒,说茅台就会受其名气影响。就说传统大曲酱香酒,或者坤沙酒。

在茅台镇排名靠前的酒企里面,每家都有一两款拿来抢市场的酒。这类酒价格相对实惠,主要是碎沙酒。碎沙酒的目标客户主要是没喝过或者喝啥喝酱香酒的人。这种酒的主要特点就是容易入口。

等碎沙酒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之后,酒企会从客户群体里面挑选部分人推坤沙酒。坤沙酒成本更高,价格也更贵,品质也更好。基本上喝惯了坤沙酒的人再去和其他的酒就会觉得不那么好喝了。因此坤沙酒的客户忠诚度高。

另外喝茅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著身份的认同。社会地位提升了,品味提升了。就有点类似于前些年用苹果手机一样。


喜欢是真的喜欢,飞天是真的好喝,至今飞天市场价以内的白酒,还真找不到超过飞天的(以长喝白酒的大多数人喜好为标准)。当然,性价比高的很多,水平接近但价格低不少的也很多,价格便宜的多的但是和飞天茅台不是一个风格的好白酒也很多。

简单来说,刨除价格因素,市场上常见的商品白酒,有的选大多数喜欢喝白酒的人,还是会优先选择茅台。

所以关键问题是,现在茅台的价格,中产阶级没事来两口喝的起吗?一瓶3000,说贵不贵,偶尔开一瓶庆祝一下,肯定喝的起 ,那么作为口粮酒可以吗?

算笔帐,一个人如果一辈子喝茅台需要花多少钱,这笔开支是否是中产阶级可以负担的。

喜欢喝茅台的中年人一般40以上,如果一辈子都喝茅台,喝到80岁就差不多喝不动了,也就是喝40年。

每年52周,每周算喝一瓶。为什么是一瓶呢?因为这差不多相当于天天小酌二两的样子,已经很多了,一年52瓶。就算很喜欢喝茅台的人,其实也不会这样天天喝这一种酒啦,请客的不算,因为如果是商务宴请不能算家庭开支,而如果朋友间请,那么礼尚往来一般不会总是一个人买酒。

出厂价一瓶1500算,一年的消费78000;市场价一瓶3000算,一年的消费156000。这样一辈子的开支在300万到600万之间。

一般人愿意每年为自己的小爱好「消费」的钱,一般不超过身价的1%,因为上面8万到16万的数据是比较满的,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认为一般爱好者可能会花6万/年。

我们不考虑未来长期茅台价格变化和中国财富变化,以现在而论,中国家庭净资产在600万以上的家庭有500万户,其中可投资资金有600万的有200万户,也就是说,国内有200到500万户的潜在消费者。

那么这几百万户算不算「中产呢」?

从社会结构来说,这些人其实算富裕阶层,不过一般互联网上,这些人喜欢标榜自己是中产阶层,就看你怎么定义了。

(用这些数据其实还可以算一算,飞天茅台酒按照现在的出货量,最佳饮用时间在15-30年算,未来的需求和价格走势,其实很好算,唯一主要的变数是15年后,中国的潜在茅台消费人群是会增加还是减少呢?)


大部分领导喝。


收藏的多 喝的话还得看陈年五粮液


茅台富豪阶级喝的,一般来讲如果喝中档酒是中产阶级也就是300多块钱,400多块钱,这些价位的酒。


不止中产

低产也喜欢


我喝不惯酱香型的味道,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凤香和浓香,比如西凤华山论剑20年

不过这其实也很难说,几年前我还不和白酒了,当时不明白白酒有啥好喝的,太刺激太辣,啤酒和烤串不香吗?那时候我就对我爸说,白酒以后肯定不行了,我们年轻人都喝啤酒,没人买白酒,这才几年啊,我就开始转向白酒了,也有可能真如某些人所说,年轻人不喜欢和白酒,是他还没不起,说不定,等过几年我也消费的起茅台后,也觉得茅台香了


飞天茅台没喝过,没有发言权。但是根据大学开始起的数十年饮酒体验,熟悉了酱香型白酒之后,其它白酒都不再喝了,最直接的体验是酱香型白酒喝了之后,身体没有太多的不适感。目前阶段只喝习酒,性价比高。


酱香口感比不上浓香,即使酱香,自饮的话,也应当是习酒十五年


喜欢买,现在比较少,不舍的喝。收藏吧。过年啥的还是喝点习酒1988,水晶剑,我感觉可以了


真实情况是富豪阶层很少喝酒,中产阶级社交型装作喝酒,底层是真喝酒。

能让富豪喝酒的事只有仪式化的场景,举举杯就完事,中产阶级疲惫不堪,社交场合比划比划就得了,越往下越使劲喝。


茅台第一:

喝的确实多,因为茅台价格公认,大家都知道价格高。

请客,大家都知道你花钱了,费心了,比如你买一瓶红酒可能价格比茅台高,但是客人要是不认识,这个钱就白花了。


喜欢喝茅台这个概念我觉得跟年龄有关,与阶级和经济水平无关;中产阶级能否经常满足自己「喜欢喝茅台」这个需求?觉得不一定,偶尔为之可能更常见。


买茅台的不喝,喝茅台的不买。

茅台成了一种投资理财产品。

不排除喜欢喝,因为确实好喝,但应该不会经常喝。


不要钱的我喜欢 1499的我可以一年来电 3000的我不喜欢。


不然呢,喝什么?

酒算好喝,品牌公认。

难道还费劲心思的去研究小众 ?


首先,茅台是中国非常优秀的白酒,和五粮液,国窖1573,剑南春东方红,梦之蓝手工班,青花郎,汾酒30年等等一样优秀。

其次,茅台的被异化。一部分有权有势的人把茅台作为体现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茅台首先是作为一个「成功者」标志而被放上酒桌,酒本身退居第二位了。因为前面那部分人的原因,另一部分人把茅台作为金融产品囤积居奇起来。长此以往,造成了现在的现状。

中国的白酒以茅台五粮液等代表的一批优质产品,您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要牛饮,不要拼酒,三五知己,一人独酌,细细咂摸,慢慢品味,那种醇甜甘美,馥郁芬芳,饱满丰富,连绵不绝,余味悠长的感觉,完全不比任何国外的各种酒差,更何况,很多优质的白酒往往蕴含著历史与文化的故事,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此而自豪与骄傲。

所以,当我们摒弃茅台被异化的那一面,去用心品尝酒本身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中国人会喜欢上中国的优秀的白酒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