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靠著秦孝公的支持独揽大权近二十年,远超吴起,商鞅在秦国积累的仇恨远超吴起。能拉出一批人马反抗秦国已经比吴起走得更远了。如果当商鞅想保命的话,提前培养接班人交接权力或许有戏。


商鞅之所以逃跑、造反,是因为: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列传)谁先动手,一看即知。王靖海先生却说是「叛逃未遂,起兵造反」,不知是何肺腑。受变法的利益损害者污蔑而逃而死,怎么就不是为变法而死呢?


站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历史。

跟商鞅同时期变法成功的都是以宗教的形式体现的。

「法自谁出」,历史给出了答案,「法自出」。「天赋人权」也罢,「天赋种姓制度」也罢,都是神授的。

跟商鞅差不多时间完成法典法律编纂的印度教《摩奴法典》,佛教《巴利三藏》一直使用到现代。小乘佛教的《佛教法典》《暹罗法典》均是根据印度教《摩奴法典》改编的,前者是缅甸的佛教法典,后者是泰国的佛教法典。

小乘佛教给中南半岛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带去了法律和建立官僚国家的组织架构,赋予了文明。当然了,是印度式的。

在商鞅之前变法延续到今天的是《圣经》摩西律法。

虽然「法自神出」未必能成功,《汉谟拉比法典》也是神授法典,但是湮灭在历史中了。但是「法自神出」肯定是失败。

法家的理论体系建构在韩非子手上才完成,韩非子建构的理论框架与犹太教、印度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由「道」这个看不见也无法证伪的超自然现象来为法律背书。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道就是耶和华。

但是随著秦灭六国的速度过快,秦二世而亡,最终这个生态系统还未执行成功就与《汉谟拉比法典》一样也湮灭在历史中了。被儒家的生态系统取代。

文明与野蛮的交汇处会产生大国,但不会产生高级文明体系。即使输入了别人写好的文明体系,也无法经营好。


商鞅当然不值得为秦国实施变法而死。

他是叛逃未遂,起兵造反打输了而兵败身亡。这种事虽然无所谓值不值,但一定要说成是为实施变法就过分了。

另外,战国时期秦封君在封地造反是自商君起,这种情况被说成是变法成果也不太合适。


商鞅必死无疑,人在激荡的时代有其独特的历史使命,与其本人的品行无关。

秦孝公求贤令明言:群臣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入秦,包括日后的张仪范睢都有这种朴素的原始动机驱使,没有什么值得讽刺的。人都是趋利的。

秦孝公在当时承诺的与之分土,可见其还是一个老派的君主,尚未意识到国家的富强可以不依赖分封进行。商鞅变法开出的药方却恰恰是破除了原先裂土分疆的旧制,而使得国家得以集权而强大。

于是问题变得有趣了起来:商鞅为了使秦国集权,秦国便不该裂土分疆豢养国中之国,可商鞅却得封商于。秦孝公当初承诺能与强秦之人分土,商鞅做到了,作为君主不可以开空头支票,所以真的分封了商鞅。

商鞅就成了自己一手建立的伟大制度上最大的污点。后继的国君没有秦孝公当初许诺的历史包袱,站在秦法的角度上,商鞅是又一个阻挡秦国继续强大的毒瘤,必须铲除。所以商鞅必死无疑。

不过我不赞成某些人「历史人物不是圣人就绝对不伟大」的观念,商鞅即使是一个道德观念淡薄的刻薄人,那依然是历史上的伟人。


首先,商鞅不是为变法死的,而是造反兵败被杀,是死在战场之上。

商鞅之所以叫商鞅,是商君公孙鞅的简称,商是他的封地。可以拉得起一支兵马造反的封地,不是小封地。现实就是,商鞅并不是什么「新兴地主阶级」,商鞅是个典型的旧式诸侯领主阶级。在实封的封建社会里,封君的地位等同于诸侯,而春秋战国诸侯实际都升格成了国王。

也不要说秦国旧贵想弄死他,他的本质与秦国旧贵是一样的,而是还是实力最强的那个,拥有大片土地和城池,自己有一套完整的政府班子,理民收税,可以聚兵,或勤君,或造反。这种情况下哪个「旧贵」还动得了他?


站在商鞅的高度和价值观上来说,秦能延续变法就已经是与他灵魂契合了,他当然值得为秦变法而死,应该说他想让自己的变法成功也只有死一条路。不然换作是你回去挑战太子吗


什么叫值得不值得,说的商鞅跟殉道者一样。变法成了,商鞅该享受的也享受了,最后新王想弄死他,他也抵抗了,也跑了,没跑成而已。


真实世界线上的商鞅不是已经举兵造反了吗?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商君列传》

其实并没有《黑色裂变》里那么高大上呢……尽管《大秦帝国》里的商君的形象真的很好,可惜戏说只能是戏说。

至于怎么办,遍观中国历史,有作为的法家人士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诚然法家人士是伟大的,其它各家学说主要是解释世界,而法家偏偏是要去付诸行动去改变世界的,而整个中国历史的改革和变法,大多数是改上层建筑,所以尽管成绩斐然,勇气可嘉,但是得罪了上层建筑自然难以全身而退。商君尽管身死,但是却留下来「百代都行秦政法」的功业,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按照日漫里的那句中二台词:没有被杀的觉悟就没有杀人的资格……所以商君尽管有不世之功,但是无论做什么,都是无法逃离死亡结局的。我要是商君,要是有预知能力的话,那么最终就按照《大秦帝国》电视剧里行动就行了,起码可以保留最后的尊严,而不是如同历史上那样希望起兵反抗命运,结果在《史记》中给自己留下一个污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