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本科期间比较难的学科。

计算机有个规律,越接近底层的东西学起来越难。

因为越接近底层,越符合机器逻辑,离人的逻辑越远。

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在实际的应用中用到的比较少。很多学校对这个课程的定义是「了解就行」。

我们学校教这个课程的有两个老师。

一个老师是认真出题、认真批卷,挂科率常年10%以上,据说曾经到过30%。

一个老师抱著「了解就行」的心态,挂科率常年不到5%。


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了,至于说好不好学,反正不管好不好学,该学的都跑不掉,所以你更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把它学好。

下面这张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参考,计算机组成原理到底需要学习的包括哪些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部分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指令和计算、处理器设计,以及存储器和 I/O 设备,就按照这四个部分去逐一学习掌握,慢慢来。

相较于整个计算机科学中的其他科目,计算机组成原理更像是整个计算机学科里的「纲要」。这门课里任何一个知识点深入挖下去,都可以变成计算机科学里的一门核心课程。

比如说,程序怎样从高级代码变成指令在计算机里面运行,对应著「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这两门课程;计算实现背后则是「数字电路」;如果要深入 CPU 和存储器系统的优化,必然要深入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


题主要是想通过考试或考研,那就很容易了(我当时1周就以92分通过了考试,挂科率20%多)如果要深入,题主需要看许多额外的书籍(如汇编之类的)


需要数电的知识,数电最重要的是先把二极体,三极体,mos管的电路特性了解,再看组合电路和逻辑电路,最后在EDA上实验,完成后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存储器和CPU就比较好理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难点就是存储器和CPU


这门课…… 学的话确实是计算机专业课里偏难的一门课了,毕竟是将来要考研的课。

过考试的话,看学校, 这种非常底层的课, 内容非常抽象且碎片化。

实际你在没接触过相关领域的情况下,想理解是非常困难的,题目如果不出课本原题,而是出复合题目,即便在不超纲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完全做对的。

类似于高数,如果高数想让你不毕业,拿考研的难度考的话…… 恐怕没几个人能及格。

但是大部分学校其实心里也清楚这种难度的课程,学生接受程度有多少,考试内容反而偏简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