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

对语文课总是提不起兴趣,老师说什么也记不住,上课认真听了之后过后发现一点印象没有,现在上网课有回放,听了一遍两遍三遍还是觉得毫无记忆,怎么才能更好的学好语文呢。

我们老师不怎么讲课文。我承认我有时候是不太认真听语文课,但也有时候会很认真听,上课也都是笔记不离手的,所以并不是不认真听课,不记笔记的原因。

语文并不像别的学科,比如英语可以讲了短语,讲了单词或者语法,其他科也是讲了什么什么知识点。语文更多的是讲文言实词,文学文化常识,很多个细碎的知识点组成了一节课,或者是答题技巧答题思路,应该是我对这些没什么记忆点的原因,以后会多看笔记加以运用的。

语文最不好的还是作文)


打个比喻,语文是母语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更像是空气。

你每天呼吸必须有它,但是当你生命无虞,却往往忽略了它。

语文的特性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当你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知识的时候,你甚至忽略了语文的存在,就像你用鱼竿捕鱼,捕完了鱼基本都忘了用什么去捕鱼了,而是去享受鱼的美味了。这个成语就叫做得鱼忘荃。

而人文性又略显高雅,有时甚至可望不可及。理科的知识呈阶梯状,可以像爬楼梯一样往上爬。语文的人文性有时是靠悟性的,有时你靠自己或老师的引导一下子达到了目标。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没有印象也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不用著急。但语文学习也需要一些抓手,也需要一些笔记,古人学习必有大量笔记,现在我们在大量学科的学习中反而抛弃了这一学习方法,因此也就任何抓手都没有了。

这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只提这一个小建议。可只抓这一个点,抓到极致也会收效颇丰。


语文的本质是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些能力需要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训练,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

也就是说,每一堂语文课上的阅读,思考,表达必须落到实处,才能有所收获

你不需要把每一篇课文都背下来

也不需要把每一个题目都烂熟于心

更不需要执著于一个个套路

因为这些套路和所谓的知识点都是为了加深你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为了提高你的表达能力,丰富你对人生的体验,对人性的思考

而语文考试千变万化,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阅读写作能力

所以,很多语文课并不存在清晰的知识点

但,不认真投入,那些并不显性的能力终将和你擦身而过……

学语文,基础知识是底线

要抵达语文的高塔

只能通过一次次脚踏实地的读,写,说

一步登天是不存在的

所谓的套路都是泡沫

必须读,聪明地读,反复读

认真想,大胆说


语文课听了一节课没有印象。这说明

其一,这节课你没有理解老师要讲的中心。法、事、情、人,这四个点是语文老师每堂课讲课文的必讲点(基础字词除外)。法是手法,人物对应描写方法,景色有描写角度,动态静态等等,这些百度上面都有自己搜(原谅我也不能太过具体的区分)。事要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情就是中心思想、人物情感。人其实就是人物特点。

其二,一直强调要学有所得,那怎么才能学有所得呢?把老师讲的东西化为己用,吃透了理解了。这就是语文阅读理解题中一直出现的题型,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你根本没有生活经验,自身没有切实体会,怎么能理解,怎么能听懂老师讲的课内、课外阅读理解题。

其三,就是最基本的字,我们真的也理解不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汉字是古老的表意文字,本身是能从字形看懂文字意思,但是经过文字的简化,我们有些字很难单纯的理解文字。例如繁体字「龙」,上半部分是「帝」的头部,下半部是「蛇」,所以看这你就知道字是什么意思了。有些字更神奇,比如「豆」字,我们都知道表示植物的字一般都是带「艹」,就像「花」「草」「菊」等等,但是「豆」为啥不是呢,其实表示豆类植物的统称都是一个字代替的,它叫「菽」,为啥咱们现在用了「豆」,因为它被演化了,「豆」最上面那一横是锅盖,中间的「口」是锅,最下面那一横两点是柴火的在燃烧。所以「豆」就是用来煮「菽」的器具啊!看到这里你也理解了,不是你听不懂,是你的课外阅读不够,理解不了老师讲的。所以你课下应该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

其四,也是最政治正确的,听不懂的时候,专家、家长总会说,你们老师没有培养起来你的兴趣,没有用激情用爱来感化你。孩子,老师只是一项工作,别把它想的太高大上,老师培养不出来兴趣,你也得认真听。一节课没听懂老师讲啥了,很可能说明你走神了一节课。


善于抓重点

首先你要先知道老师这节课讲什么。每节上课前老师都会告诉你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是什么。这是必须要知道的第一件事

接著你需要知道课本的内容。这就要求你先预习课文内容,没有预习就直接上课就是耍流氓。别说一问三不知,就是老师同一个问题问三遍,你也不会知道答案。

然后,你要紧跟著老师的大思路走,最起码知道他讲了几大点内容,每一大点有几小点。边听边画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要用上,它的好处大大的,既能梳理上课的思路,又能课后补充其他内容。

最后,看看老师的板书,做好笔记。


因为你没有很专注地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