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国外学中国的汉语是咋考试的,是不是也是类似中国的英语小初高和四六级考试这样。如果语文也改成都是客观题,你支持吗?


什么是客观题,这种算吗?

实际上语言方面的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开始往「主观题」的方向去靠拢了。

当然,你可以说以上题目答案一定是「唯一」的,所以是「客观题」。但「主观题」又何尝不是呢?你直接把上面题目的选项都去掉,自己作简答,同样也存在「固定」的得分点。

国内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的是「学习语言」,而初高中阶段的语文瞄准的则是更高维度的东西。

两组问题,可以思考一下:

  1. 国内英语考试,你有见过阅读考「修辞」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阶段的英语考试?
  2. 国内语文考试,你有考过听力、口语吗?如果有,那是什么阶段的考试?

想想明白这组问题,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内语文考试和英语不一样了


谢邀!

我觉得之所以英语考试可以用客观题,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英语这门外语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打基础的功能的,而远不及实际应用的层面。所以英语考试的时候,答案选项就可以「简化」,而不必考虑各种复杂性。

比如:英语翻译我用眼睛看 I()with my eyes。()里用see look 还是watch? 这个提问,实际应用中「see」或者「look」或者「watch」都可以,根据语境不同来决定,但是小学或者中学阶段的英语,出于打基础的目的,就不会给孩子们那么多「选择余地」,而是要大家最差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一个标准答案。

但是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即使不上学专门学习,生活口语中的汉字的运用选择也很丰富多彩,比如我们可以说「叫一辆计程车」或者「雇一辆计程车」或者「喊一辆计程车」或者「拦一辆计程车」或者「招呼一辆计程车」...都是表示相近甚至相同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做基本上以单一选择回答为主的「客观题」,就不那么客观了。


这个我来回答——

这事事实上特别好理解,就是,语文需要你表达——1.表达忠心和觉悟;2、表达情感和思想。

很多时候觉得,英语怎么就没那么多表达啊!当然了,英语不承担道德教化职能,当然不需要太多主观题了。更不要说我国专八的学生英语能力和美国初中差不多,怎么让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认知观念呢?

但是国语不一样!国家不需要太多客观题是因为汉语是你平时需要经常用的东西,他得看看学校语文教育有没有把你培养成一个「能够客观、理性、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些观点还能符合上层意识」的人。

像这种需要你思维的流畅性和道德情感与实践相统一的考察,还是母语做得到,英语达不到这样的素养要求。

另外,你没有用汉语表达自己态度的冲动吗?你想被ABCD中别人给你下的圈套弄得神经兮兮吗?或是被别人的刻意组合成的意识牵著鼻子走吗?

不想的话,那就是随著你的年龄不断增加,主观题考试就会越来越重要。

以高考为例,2000左右客观题还占了一半多的比例吧,你看看现在的高考题,是不是主观题越来越多了?目前只有议论文阅读考察还是纯客观题,但别担心,未来几年内,等学生们经过新语文改革后的思维训练,议论文的主观题形式也会占主要位置!

也就是说,未来语文考试考察的是什么呢?

主观能动性下的主动认知、主动分析思辩、主动表达!

嘿嘿!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啊。母语的语文很快就会进入主观题了。英语国家的英语考试(就是他们的语文考试)也不会全部客观题的。听力?完形填空?判断题?太low了吧。


卸妖。

这问题问我真是找对人了。

我国外待过,教过语文,搞过英语培训,国外做过老师,还在国内国外都参加过汉语和英语的考试,和教学……

不够我折腾的。

首先,个人观点,纯讨论。换成我,倒是想问「为什么英语不可以做成汉语语文那样的主观题……」我支持吗?

支持,但是不现实。因为很多英语老师自个都做不好主观题。

第二,国外汉语怎么考?

一模一样。主观题也有,作文啊?

(虽然只是速读缩写)

您可以搜一下HSK汉语等级考试,这就是给外国人的,顺便说一句我是六级得了大奖的。

当然,国外中小学语文考试,也是有正经作文的,当然要求比我们低,基本上六年级优秀学生水平,作文约等于我们三四年级优秀学生作文水平。中学生同理。差的不提,整句都写不利索的,我们英文作文差的不也那样?

题外,国外汉语言专业大学生水平如何,我没有见过,但是据我同行说真的不怎么样,说就更别奢望了。

而国外非中国原生的外籍中文作家……嗯,只能说我们说的可能不是一个语言,往好里夸,和我第一次去广东听本地人讲普通话的感觉。

当然,懂语言教学的,知道主要是因为我们普通话核心是偏北方方言区语言习惯,而国外真的南方人比例更大,而后来去的北方人,很快就被同化了。

就好像我一北方老爷们现在动不动都是一开口,「我有吃早饭。」呸呸呸……

第三,为什么英语可以客观题?

因为目的不一样,国内英语目前主要目的,还是翻译阅读,写作适当要求,但是说实话老师写的靠谱的都不多——我是说按外国人正规文书要求的话。

客观题,容易教学,容易考试,容易统一标准,容易……对付拿分。

第四,为什么语文不可以客观题。

一个我觉得从HSK出题形式看已经很客观了,高考也基本上客观题为主了,这是因为客观题考试标准的优势决定的。

另一个如果完全扔掉主观题或者降低评分比例,比如绝对一点一篇作文十分,那么结果就是语言考察和教学目的的偏离,和教学水平的倒退。

作为母语,我们学语文,不能仅仅要求能阅读就可以了,这个要求现在小学三年级就差不多了。而是语言文字载体上的一个思想飞跃,咱们说低一点要求,也是能够顺利表达启发你的思想。

别小看语言(文)。一个(母语)表达能力有严重问题的人,很有可能思想思考也不够健全——不超过三年级小朋友水平。

最后,我不支持语文改客观题,原因如上。我甚至希望如果有能力有条件有可能,比如高考语文成绩,留出来多少分(比如20分),给孩子平时的语文主观考核里,比如发eassy文章的形式,或者什么方式,讲演辩论比赛啊,语文知识大赛啊等等。

具体形式咱们不细究,总比单纯提高高考作文分或者主观题分占比更全面一点点,也说不定。

而如果有一天,语文纯粹变成四选一套题,那么研究生博士写论文完全没人看得懂这种此起彼伏的现象,可能会愈演愈烈。

嗯,我认识国外某大学的教授,据说国内学者发的英文essay他就这感觉:每个字每句话都认识,整篇也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就是不明白作者观点是什么?

噢,题目就是观点?那么整个文章怎么证明这个观点,确实匪夷所思啊!

还说语言(文)不重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