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红楼梦原作者没写完,后面是别人续写的,不是原作者写的,所以前后不符也正常啦!

不过贾母迟迟没有让宝玉和黛玉定下亲事,是原作者已经写到的,至于不给他们定亲的原因,众说纷纭。

我只读了两三遍红楼梦,所以也说不出什么特别有见地的想法,不过既然邀请我了,那就抛砖引玉吧。

宝玉娶谁,贾母一个人说了不算,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和贾母意见不统一,那么就很难定下来。

贾母是拥有荣国府的最高话语权,也最有钱,她压箱底的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件就能换几百上千两银子。

而王夫人是除了贾母外,在宝玉的婚事上最有话语权的人,贾母毕竟老了,她随时会死去,她一死,黛玉就没有依靠了。

我们假设贾母希望宝玉和黛玉成亲(这是很有可能的),那么黛玉的身体状况是贾母最担心的,万一黛玉早亡,宝玉就要续娶,而很多贵族女孩是不愿意当续弦夫人的,所以宝玉会失去一个很好的政治联姻的机会。

薛姨妈一来贾府就散布一个事:宝钗脖子上的金锁要跟有玉的人来配。

有玉的人不就是宝玉嘛!很明显,薛姨妈想不成宝玉和宝钗,而且已经到了很明显的地步。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肯定也希望两家联姻。

但贾母却不喜欢宝钗。

贾母希望有更好的人选。后来等来了一个薛宝琴,马上想要说给宝玉,我估计这是贾母故意说的,她肯定知道宝琴已经有了婚配,故意这么说就是告诉薛姨妈,宝琴比宝钗好,你家宝钗我不中意,如果我中意早就说给宝玉了。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反正黛玉和宝玉有缘无分,贾母可能没等到一个孙媳妇的好人选就先去世了。


贾母首先是贾府的老太太,宝玉的祖母,其次才是黛玉的外祖母。

贾母自然是疼爱黛玉的,黛玉的母亲又是她最疼爱的女儿,一个是孙子一个是外孙女,在情感上贾母一直站宝黛cp的。

但是,贾母也是贾府的老太太,是要为贾府的发展考虑的。

首先黛玉身体不好,从会吃饭时就吃药,到后来更是愈发严重。贾府是一个占了半条街的大家大院,主母再聪明,没有好的身体,也是没办法料理好众多奴仆事务的。比如凤姐生病的时候,不得不让探春和黛钗协理大观园。假如让宝黛成婚,那黛玉三天两头的生病,家务怎么办?而宝钗,不仅聪明身体还好。

再者,儿女婚事上,更多的是父母之命。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王夫人从一开始就是喜欢宝钗的。宝钗大气、懂事、端庄、守礼,是当世优秀女子的典范。她深得长辈、姐妹甚至下人的好评,贾母当然也是喜欢她的,甚至当众说过,「自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钗」这样的话,所以贾母虽然更喜欢黛玉,但同时也很欣赏宝钗,金玉良缘她也是乐见其成的。但是王夫人不同,她不喜欢黛玉。看到生病的晴雯,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晴雯妖妖条条的带坏了宝玉,然后毫不留情地把她赶了出去。而晴雯是长得像黛玉的。所以王夫人站金玉cp,贾母也是没有反对的理由的,反对作用也不大,还伤感情。毕竟迎春嫁中山狼的时候,贾母是强烈反对的,但作为父亲贾赦有最终决定权。

再者,真正议亲的时候,是宝玉失玉疯癫的时候,这时候成亲是为冲喜。为了宝玉的身体,贾母专门去算了命:

我昨日叫赖升媳妇出去叫人给宝玉算算命,这先生算得好灵,说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

有金命的也只有宝钗了。

最后,真正让贾母冷下心肠的是得知黛玉对宝玉有心思的时候:

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著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贾母觉得才子佳人的画本子里,说是知书达理的闺秀,却一见清俊少年变儿女情长私定终身的,都变得人不是人贼不是贼,根本算不得佳人,不是知礼读书的世宦书香的大家小姐。而且她自信,「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但是,黛玉居然被她发现了有儿女情长的心思,真是「白疼了她了」。

所以说,贾母对于黛玉的情感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她疼爱黛玉的同时,更在意贾府的兴衰。这是一个理智逐渐战胜了情感,而情感又逐渐变得更淡的过程。


因为前后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啊


姥姥对外孙女没要求,老祖宗对孙媳妇还是有要求的,显然黛玉达不到。


就算是曹雪芹亲自写

贾宝玉也不会娶林黛玉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它是悲剧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撕毁给你看

如果曹雪芹让贾宝玉林黛玉结婚,美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对不起,那四大名著就没有红楼梦了

至于贾母的态度,我觉得可能是贾母突然离世了来不及考虑贾宝玉的婚姻,或者其他,

反正曹先生没写,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