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自枪炮,病菌与钢铁:


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如要你认为你以前读到过和这差不多的字句,那你就说对了。只要稍稍改动一下,那就成了托尔斯泰伟大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动物驯化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许多看似合适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如斑马和西貒,从来没有被驯化过,而成功驯化的动物几乎清一色地出产在欧亚大陆。

换句话说,驯化就是把野生动物改变成对人类更有用的东西。真正驯化的动物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这方面的差异是由两个过程产生的:人类对那些比同种中其他动物个体更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个体所作出的选择,和动物对在不同于野生环境的人类环境中起作用的自然选择变异力量所作出的自动演化反应。

驯化的动物产生了不同于它们的野生祖先的演变,有以下几个方面。许多动物的形体大小改变了:牛、猪和绵羊在驯化中形体变小了,而豚鼠在驯化中则形体变大了。绵羊和羊驼因保留了毛绒并减少或失去了硬毛而得到选择,而母牛则因产奶量高而得到选择。有几种驯养的动物同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脑袋较小,感觉器官也较不发达,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它们的祖先赖以逃脱野外捕食者的那种比较大的脑袋和比较发达的感觉器官了。

在全世界作为驯化候补者的148种陆生食草类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中,只有14种通过了试验。为什么其余的134种没有能通过试验呢?弗朗西斯·高尔顿在把其余那些动物说成是「注定要永远野生」时指的是哪些情况呢?答案来自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要能得到驯化,每一种候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缺少了哪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都会使驯化的努力失败,就像使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失败一样。我们在担任斑马和人类这一对的婚姻问题咨询指导时,至少可以找出驯化失败的6组原因。

日常食物。每一次某种动物在吃某种植物或另一种动物时,食物生物量转换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远远低于100%:通常在10%左右。就是说,要花费10000磅左右的玉米才能喂养出一头1000磅重的牛。如果你想要养一只1000磅重的食肉动物,你就得用10000磅重的食草动物去喂它,而这10000磅重的食草动物又需要用100000磅的玉米来饲养。即使在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中,也有许多像树袋熊这样的动物在偏爱植物方面过分挑剔,要想成为饲养场里的牲畜实在不敢恭维。

由于这种根本性的缺乏效率,没有一种食肉的哺乳动物为了充当食物而被驯化。(其所以未能得到驯化,不是因为其肉硬或无味:我们一直在吃食肉的野生鱼类,而我本人也能证明狮肉馅饼的美味。)最最勉强的例外是狗。狗本来是被驯化来看门和做打猎的伙伴的,但不同品种的狗被培育出来,在阿兹特克时代的墨西哥、波利尼西亚和古代中国,狗还被饲养来充当食物。然而,经常吃狗肉是缺乏肉食的人类社会的万不得已的事:阿兹特克人没有任何其他家畜,波利尼西亚人和古代中国人只有猪和狗。有了驯养的食草哺乳动物的人类社会也不会费心思去吃狗肉的,除非把它当作一种少有的美味佳肴(就像在今天西南亚的某些地区那样)。此外,狗不是严格的食肉动物,而是杂食动物:如果你天真地认为你的爱犬其实是吃肉的,那就请你读一读你家狗食袋上的原料配方一览表。阿兹特克人和波利尼西亚人养来吃的狗即使靠吃蔬菜和食物下脚也一样能长得膘肥体壮。

生长速度。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也必须生长迅速。这个要求把大猩猩和大象给排除了,虽然它们都吃素,绝对不挑食,而且身上的肉也多。有哪一个想要成为饲养大猩猩或大象的大牧场主会花上15年时间去等待他的牧群长到成年那么大?需要役用象的现代亚洲人发现把大象从野外捉来加以调教要省钱得多。

圈养中的繁殖问题。我们人类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性交;有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动物也不喜欢这样做。这就是对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的驯化尝试中途夭折的原因,虽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怀有驯化它的强烈兴趣。

我在前面提到过,驯养的猎豹作为比狗不知强多少倍的猎兽,曾受到古埃及人、古亚述人和现代印度人的重视。印度莫卧儿帝国的一个皇帝圈养了1000头猎豹。尽管许多富有的王公贵族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他们所有的猎豹都是从野外捉来后驯养的。这些王公贵族想要使猎豹在圈养中繁殖的努力都落空了,直到1960年现代动物园的生物学家才成功地使第一头猎豹在动物园里出生。在野外,几个雄性猎豹兄弟对一头雌性猎豹要追逐好几天,而所以需要用这种粗鲁的长距离的求爱方式,似乎是为了使雌性猎豹排卵或愿意接受交配。关在笼子里的猎豹通常拒绝按照那种精心策划的求爱程式办事。

类似的问题也使繁殖南美小羊驼的计划受挫。南美小羊驼是安第斯山脉的一种野骆驼,它的毛是兽毛中最细最轻的,因而为人们所珍视。古代印加人把野生小羊驼赶进围栏,剪下它们的毛,然后再把它们放走。需要这种名贵驼毛的现代商人要么用印加人的老办法,要么干脆把野生的小羊驼杀死。尽管有金钱和名声的强烈刺激,为了获得驼毛而在圈养中繁殖小羊驼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其原因包括:小羊驼在交配前要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的求偶程式,一种在圈养中无法做到的程式;雄性小羊驼彼此之间水火不能相容;以及它们需要一个终年使用的觅食区和一个分开的终年使用的睡眠区。

凶险的性情。当然,几乎任何一种体形够大的哺乳动物都能杀人。猪、马、骆驼和牛都杀死过人。然而,有些大型动物性情还要凶险得多,比其他动物也危险得多。动辄杀人的倾向使许多本来似乎理想的动物失去了驯化的候补资格。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灰熊。熊肉是昂贵的美食,灰熊体重可达1700磅,它们主要吃素(虽然也是可怕的猎手),它们素食的范围很广,它们靠吃人的食物下脚而茁壮生长(从而在黄石公园和冰川国家公园造成了巨大的问题),它们生长的速度也比较快。如果灰熊能在圈养中表现良好,它们就会成为绝妙的产肉动物。日本的阿伊努人做过试验,习惯上把饲养灰熊的幼崽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阿伊努人觉得还是小心为妙,在灰熊的幼崽长到一岁大时便把它们杀来吃掉。较长时间地饲养灰熊可能是自杀行为;我不知道有谁驯养过成年灰熊。另一种本来合适但由于同样明显的原因而被自己取消了驯化候补资格的动物是非洲野牛。它很快就长到一吨重。它过著群居生活。野牛群中具有完善的优势等级,这是野牛群的一个特点,关于这个特点的好处我们将在以后讨论。但非洲野牛被认为是非洲最危险、脾气最难预料的大型哺乳动物。任何一个蠢到想去驯化非洲野牛的人要么因此而送命,要么不得不在它长得太大太凶险之前把它杀死。同样,河马这个4吨重的素食动物,如果不是因为它们那样危险,可能会成为农家的大牲口。河马每年杀死的人比非洲的任何其他哺乳动物(甚至包括狮子)杀死的人都要多。

对于这些臭名昭著的凶猛的动物失去了驯化的候补资格这一点,很少人会感到惊奇。但还有一些候补动物,它们的危险却鲜为人知。例如,8种野生的马科动物(马及其亲缘动物)在性情方面差异很大,虽然这8种在遗传上彼此非常接近,所以彼此可以交配并生出健康的(虽然通常不育的)后代。其中的两种——马和北非驴(现代驴的祖先)成功地得到驯化。同北非驴关系密切的是亚洲驴,也叫中亚野驴。由于中亚野驴的家乡包括西方文明和动物驯化的摇篮新月沃地,古代人必定用中亚野驴进行过广泛的试验。我们根据苏美尔人[3]和后人的描绘得知,中亚野驴经常被人猎杀,也经常被人捉来同驴和马杂交。古人描绘过一种形状像马的动物,用来骑乘或拉车,可能就是指中亚野驴。然而,所有描绘过它们的人,从罗马人到现代动物园饲养员,对它们的暴躁脾气和咬人恶习都没有好评。因此,虽然中亚野驴在其他方面和驴的祖先有相似之处,但却从未被驯化过。

非洲的4种斑马情况甚至更糟。驯化它们的努力已经到了让它们拉车的地步:在19世纪的南非,有人试过把它们当役畜,怪人沃尔特·罗特希尔德勋爵坐著斑马拉的马车在伦敦街上驶过。可惜的是,斑马长大后变得难以对付。(我们并不否认有许多马有时脾气也很暴躁,但斑马和中亚野驴的脾气要暴躁得多,而且一律如此。)斑马有咬了人不松口的讨厌习惯。它们因此而咬伤的美国动物园饲养员甚至比老虎咬伤的还多!斑马实际上也不可能用套索去套——即使是在牧马骑术表演中获得套马冠军的牛仔也无法做到——因为斑马有一种万无一失的本领,在看著绳圈向它飞来时把头一低就躲开了。

因此,给斑马装上鞍子或骑上它是很少有的事(如果曾经有过的话),于是南非人想要驯化它们的热情减少了。具有潜在危险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难以预测的攻击行为,也是在驯化麋鹿和大角斑羚方面开始时颇有希望的现代实验没有取得更大成功的部分原因。

容易受惊的倾向。大型食草类哺乳动物以不同的方式对来自捕食者或人类的危险作出反应。有几种在觉察到危险时会变得神经紧张,动作敏捷,并且照例立即逃走。还有几种则动作迟缓,不那么紧张,在群集中寻求保护,在受到威胁时站在原地不动,不到必要时不会逃跑。大多数鹿和羚羊(驯鹿是显著的例外)属于前一种,绵羊和山羊则属于后一种。

自然,容易紧张的那几种难以圈养。如果把它们关在围栏里,它们也可能惊恐不安,不是被吓死,就是为了逃生在围栏上撞死。例如,瞪羚的情况就是如此。几千年来,在新月沃地的一些地区,瞪羚是最经常被猎捕的动物。在该地区最早定居的人除了瞪羚再没有更多机会去驯化别的哺乳动物。但没有任何瞪羚得到驯化。想像一下放牧这样一种动物的情景吧:它飞速逃走,盲目地向围墙一头撞去,它一跳就能达到差不多30英尺远,奔跑的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50英里!

群居结构。几乎所有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都证明它们的野生祖先具有3个共同的群居特点:它们生活在群体里;它们在群体成员中维持著一种完善的优势等级;这些群体占据重叠的生活范围,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领域。例如,一个野马群包括一匹公马、多达半打的母马和一些小马驹。母马A支配著母马B、C、D和E;母马B顺从母马A,但支配母马C、D和E;母马C顺从母马B和A,但支配母马D和E;以此类推。马群在行进时,其成员保持著一种固定不变的次序:公马殿后;级别最高的母马居前,后面跟随著它的小马驹,次序按年龄排列,最小的排在最前面;其他母马按级别排列,每匹母马后面跟随著它的按年龄排列的小马驹。这样,许多成年马就可以在这个马群中共处,用不著经常打架,而且每匹马都知道自己在马群中的地位。

这种群居结构对驯化是很理想的,因为人类事实上把这种优势等级照搬了过来。在驮运东西的马队中,驯养的马跟在带路人的后面,就像通常跟在级别最高的母马后面一样。绵羊、山羊、牛和狗的祖先(狼)的群体中也有类似的等级。随著幼兽在这个群体中长大,它们就牢牢记住了它们经常看到的身旁的那些动物。在野生环境中,它们看到的是同种的成员,但在圈养状态下,群体中的幼兽看到的还有身旁的人,于是也就把人牢牢地记住了。

这种群居动物适合于放牧。既然它们彼此相安无事,所以就能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既然它们本能地跟随一个起支配作用的领袖,而且把人当作那个领袖而牢牢记住,所以它们就乐于接受牧人或牧羊狗的驱赶。群居动物在拥挤的圈养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因为它们在野生时就已习惯于生活在密集的群体中了。

相形之下,独居的地盘性的动物就不能把它集中起来放牧。它们彼此不能相容,它们没有把人牢牢地记在心上,它们也不会本能地顺从。谁见过一群猫(野生时是独居的和地盘性的)跟在一个人的后面或者让一个人把它们集中起来照管?每一个喜欢猫的人都知道,猫不像狗那样对人出于本能地顺从。猫和雪貂是唯一的得到驯化的地盘性哺乳动物,我们驯化它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们当作肉食来源而大群地放牧,而是把它们当作独居的猎兽或宠物来饲养。

虽然大多数独居的地盘性动物因此而未能得到驯化,但不能反过来说大多数群居的动物都能得到驯化。下面的另外几个原因中只要有一个原因,它们中的大多数就不能驯化。首先,有许多动物的群体并不拥有重叠的生活范围,而是保持排斥其他群体的独占领域。把这两群动物圈养在一起,就如同把两只独居的雄性动物圈养在一起一样是不可能的。

其次,有许多动物在一年的部分时间里是群居的,到了交配季节就变成地盘性的了,这时它们见面就争斗,彼此不能相容。大多数的鹿和羚羊都是如此(驯鹿又一次例外),这也是所有群居的羚羊不适合驯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非洲以这些羚羊而著名。虽然人们对非洲羚羊的第一个联想是「沿地平线密密麻麻的羊群」,但事实上这些羊群中的雄性羚羊在交配期间都划分了地盘,彼此凶猛地争斗。因此,这些羚羊不能像绵羊、山羊或牛那样圈养在拥挤的围栏里。争夺地盘的行为加上性情凶猛和生长缓慢,同样使犀牛不能成为农家场院里的牲口。

最后,许多群居动物,再一次包括大多数鹿和羚羊,并没有界限分明的优势等级,因此在本能上并没有准备把任何占支配地位的领袖牢记在心(因而也不会把人记在心上)。结果,虽然许多鹿和羚羊给驯服了(请想一想班比的所有那些真实的故事),但人们从来没有见过那种像绵羊一样成群放牧的驯养的鹿和羚羊。这个问题也使对北美加拿大盘羊的驯化半途而废,虽然这种羊和亚洲的摩弗伦羊同属,是我们驯养的绵羊的祖先。加拿大盘羊适合我们的需要,在大多数方面与摩弗伦羊相似,只是在一个关键方面例外:它们缺乏摩弗伦羊的那种固定不变的行为,即某些个体对另一些它们承认其优势的个体表现顺从。


猴子的才华,和人类相似,所以帮不上啥忙。

狼的才华,和人类互补,利用其灵敏的嗅觉、围捕猎物的合作天性、警惕的耳朵看家护院。

其它动物的驯化,从它们的食性(多为草食和杂食)就能看出,多数是把非食物(草、泔水、厨余垃圾)转换成肉食。

所以评价哪些会被驯化,就看两点,要么有特殊功能,比如猫、狗、猎鹰、马、牛、骆驼,要么就是造肉效率高,比如猪、羊、鸡、牛。(牛是两用的)

其它的驯化,即使曾经发生过,也会因为养著无用而被抛弃。比如猴子,没肉也没用。

------------------回复内容补充在此:

狗给予人的帮助,绝大多数都是出自狼的本性,比如围猎、追踪、看家、牧羊。这导致驯化成本极低。易于驯化的都是那些群居动物,比如说狼,野马,野牛,而不是聪明动物。

狼的驯化是把你当作狼王服从,甚至刻意取悦你,行动则是按天性与你配合;与此相反,猴子的驯化是被迫服从,按规定剧本行动,只要道具场景稍稍不对,其行动就完全走样,而且每只新生猴子都要从头训练。

很多人设想出的猴子的功能,驯化成本太高不说,这些功能还都可以轻易地由未成年人和老人来完成。

?再补充一句,别太小看狗的用处。有狗之后很多以前吃不到的食物就能吃得到,比如说依靠狗的气味追踪能够找到更远处的猎物,或者找到带伤逃走的猎物,减少了搜索猎物所消耗的巨大人力。一只大型猎物就够大家庭吃几天,能多养活很多人。对猴子你费尽心机,最后得到的也就是博大家一笑的一些功能。

因为狗的本质不是朋友,而是工具。作为工具,实用和听话才是最重要的,不是聪明。所以为啥军犬和警犬不用最聪明的边牧。

再说猴子,如果你真的长时间接触过你就会知道,聪明伶俐这几个字并不适合形容猴子。说难听点,猴子就相当于一个集合了人类身上所有缺点,长得像人的畜牲。我身边的人有养猴的,啥都跟人学,自己从冰箱拿吃的还好,还学人拧煤气灶。打它吧,它还记仇。我说的这只是一小部分。具体你去看看知乎问题「猴子为啥不能当宠物」


人类不仅仅没有驯化猴子,也没有驯化老虎,狮子,豹子,甚至没有驯化猫,事实上,人类只驯化了狗——人类真正的朋友和忠心的帮手。

那为什么只有狗被驯化了呢?

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狗是自愿且主动地接近人类,被驯化,人类只不过接受和顺应了狗的选择。很可能是狼群中的有识之士(狗)预见到原始人的辉煌未来,依靠人让自己的种族发展壮大。跟著人,有肉吃。

人类也养猪鸡牛羊,但只能称为驯养。我想肯定也有原始人把这些动物当做朋友,但最终发现独自一个人时,不管和多少头猪在一起依然会感到孤独,而和狗在一起就不会。只有狗可以帮助自己,可以成为朋友,可以寄托情感,可以排遣孤独。猪鸡牛羊只能作为移动的食物存在于人类身边,对人类最大的帮助就是多长肉,这就是先天的差距决定了种族的命运。

______

多谢知友指点,人类还驯化了马。马应该是人类主动驯化成功的动物了。


人类驯化动物是为了它的功能,而不是为了找朋友。

从这个出发点衡量,猴子能为人做什么呢?

没必要驯化它。

被人当工具使用的动物,就是狗、马、驴、牛这么几个(后面三个算一类),总共也就两类:一是帮助人战斗的(打猎、放牧或看家),二是替代人力劳动的。这两类目的,是原始人基本的生活内容,除此之外的都属于【没用】,猴子就是没用的,战斗力不行,劳动力也不行。

战斗力更强的,比如大猩猩、老虎、狮子,没被驯化,是因为驯化难度不同。人要驯化某个动物,必须在驯化之前能控制得了它,才有驯化的可能,控制不了的动物不好驯化。

鸡鸭鹅猪羊这些不算驯化动物,算蓄养动物,跟养鱼一样的。这些是养来吃的,不是养来用的。

很多人觉得鸡有用,因为公鸡能报晓。这是不对的,人类不需要动物提醒他天快亮了,人本身也是动物,天亮没亮,人自己知道,用不著别的动物告诉他。真正养过鸡的人才会知道,公鸡第一次啼鸣是在夜里两三点,这钟点儿不论是长白森林还是天山脚下都不到天亮时候,所谓「鸡叫三遍天光大亮」,是说公鸡会叫三次,而不是叫三声,第一次是两三点,第二次是四五点,第三次是六七点,这时候天才亮(其实公鸡白天也会叫的,只是没人注意它罢了),这种扰人清梦的行为,说扰民还差不多,报晓……呵呵。人之所以容忍公鸡的骚扰,主要是因为需要它孵小鸡,如果不受精的鸡蛋也能孵出小鸡来,公鸡早就被杀光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