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推理说是什么百损道人和张三丰对了一掌 难道一句话不应该是放在当时的意境里面解读吗?单单把一句话摘出来解释有意思吗?有意思吗?


对,这句话就是为了说明玄冥神掌有多厉害,原文是:

那玄冥神掌何等厉害,当年在武当山上,甚至和张三丰都对得一掌,灭绝师太身子一晃,险些摔倒。

而且既然「对得一掌」,那就是说跟张三丰对上一掌是没什么事的。

会有争议,是因为这次交手没有对掌:

便在此时,厅口长窗外一个孩童声音大叫:「爹爹,爹爹!」第二句声音发闷,显是给人按住了口。张三丰身形晃动,已到了长窗之外,只见一个穿著蒙古军装的汉子手中抱著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那男孩嘴巴遭按,却兀自用力挣扎。

张三丰爱徒惨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为,心神不乱,低声喝道:「进去!」那人左足力点,抱了孩子便欲跃上屋顶,突觉肩头压沉,身子滞重异常,双足竟没法离地,原来张三丰悄没声地欺近身来,左手已轻轻搭上他肩头。那人大惊,心知张三丰只须内劲吐出,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只得依言走进厅去。

所以这句话被认为是个bug,读者们为了解释就提出了各种说法,比如「跟张三丰对掌的可能是百损道人」,但张三丰的话表明,玄冥二老之一的确在武当山上跟他对过掌:

张三丰道:「那一年也是在这三清殿上,我和这老人对过一掌,只是当年他假扮蒙古军官,不知到底是二老中的哪一老。说来惭愧,直到今日,咱们还是摸不清对头的底细。」

其实换个思路就很简单了,既然旁白说他们对过掌,上面这次交手又没对掌,那就说明他们不止交手过一次,在另一次交手时对过掌。而且他们对掌肯定在这之后:

张三丰皱眉道:「我只道三十年前百损道人一死,这阴毒无比的玄冥神掌已然失传,岂知世上居然还有人会这门功夫。」

也就是说,玄冥二老之一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扮成蒙古兵,跑上武当山跟张三丰对了一掌。时间应该是在张三丰把张无忌交给常遇春,独自返回武当之后,这八年时间视角都没切回过武当,发生了些什么我们读者是不知道的。


其实我前两天翻书也看到这段了。。。

但灭绝师太回掌反击,已挡不了鹤笔翁的阴阳双掌,左掌和他的左掌相抵,鹤笔翁的右手所发的玄冥神掌终于击在她的背心。那玄冥神掌何等厉害,当年在武当山上,甚至和张三丰都对得一掌,灭绝师太身子一晃,险些摔倒。周芷若大惊,抢上扶住了师父。

关于这个对掌的事情,其实书里还写过一次

张三丰道:「那一年也是在这三清殿上,我和这老人对过一掌,只是当年他假扮蒙古军官,不知到底是二老中的哪一老。说来惭愧,直到今日,咱们还是摸不清对头的底细。」

但是真实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便在此时,厅口长窗外一个孩童声音大叫:「爹爹,爹爹!」第二句声音发闷,显是被人按住了口。张三丰身形一晃,已到了长窗之外,只见一个穿著蒙古军装的汉子手中抱著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却兀自用力挣扎。

张三丰爱徒惨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为,心神不乱,低声喝道:「进去!」那人左足一点,抱了孩子便欲跃上屋顶,突觉肩头一沉,身子滞重异常,双足竟无法离地,原来张三丰悄没声的欺近身来,左手已轻轻搭在他的肩头上。那人大吃一惊,心知张三丰只须内劲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只得依言走进厅去。那孩子正是张翠山的儿子无忌。他被那人按住了嘴巴,可是在长窗外见父亲横剑自刎,如何不急,拚命挣扎,终于大声叫了出来。殷素素见丈夫为了自己而自杀身亡,突然间又见儿子无恙归来,大悲之后,继以大喜,问道:「孩儿,你没说你义父的下落么?」无忌昂然道:「他便打死我,我也不说。」殷素素道:「好孩子,让我抱抱你。」张三丰道:「将孩子交给她。」那人全身被制,只得依言把无忌递给了殷素素。

完全没什么对掌

何况老张自己还说过这么一句

。俞莲舟道:「师父,那日弟子跟他对掌,此人掌力果然阴狠毒辣,世所罕见,弟子当场受伤。可是此刻弟子伤势已愈,运气用劲,尚无窒滞。」张三丰道:「那是托了你们『武当七侠』大名的福。以这玄冥神掌和人对掌,若是对方内力胜过了他,掌力回激入体,施掌者不免受大祸。以后再遇上此人,可得千万小心。

以及

张三丰于刹那之间,只觉掌心中传来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然远不及自己内力的精纯醇正,但泊泊然、绵绵然,直是无止无歇、无穷无尽,一惊之下,定睛往张无忌脸上瞧去,只见他目光中不露光华,却隐隐然有一层温润晶莹之意,显得内功已到绝顶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结果呢

突觉两股无声无息的掌风分自左右袭到,事先竟没半点朕兆,张无忌一惊之下,双掌翻出,右手接了从右边击来的一掌,左手接了从左边来的一掌,四掌同时相碰,只觉来劲奇强,掌力中竟挟著一股阴冷无比的寒气。这股寒气自己熟悉之至,正是幼时缠得他死去活来的「玄冥神掌」掌力。

张无忌一惊之下,九阳神功随念而生,陡然间左胁右胁之上同时被两敌拍上一掌。张无忌一声闷哼,向后摔出,但见袭击自己的乃是两个身形高瘦的老者。这两个老者各出一掌和张无忌双掌比拚,余下一掌却无影无踪的拍到了他身上。

杨逍和韦一笑齐声怒喝,扑上前去。那两个老者又是挥出一掌,砰砰两声,杨逍和韦一笑腾腾退出数步,只感胸口气血翻涌,寒冷彻骨。两个老者身子都晃了一晃,右边那人冷笑道:「明教好大的名头,却也不过如此!」转过身子,护著赵敏走了。

这玄冥二老就这么打完了张无忌一点事没有?

非要这么说的话,我对

「左掌和他的左掌相抵,鹤笔翁的右手所发的玄冥神掌终于击在她的背心」

这个姿势也是很琢磨不透呢……


武当山跟三丰对一掌,是张三丰最先口述的,而当时的背景是杨逍韦一笑刚刚被玄冥二老一掌干趴,张三丰设宴款待援助武当的明教诸侠。老张在不长眼也不会说出当日在武当山我曾经一招秒了他这种话。


1.金庸写岔了。

2.读者不想承认他写岔了。

3.这部分读者开始在"金庸没写错任何一句话"的前提下罗列各种可能性。

4.书里提到的百损道人,在所有可能性里是比较靠谱的一种。

5.所以百损道人一定和张三丰对过一掌。


张三丰比鹤笔翁大了两辈。有道是「法王比郭靖大了二十岁年纪,也即多了二十年功力」,何况张三丰比鹤笔翁大了将近五十岁。跟比你大两辈的人对掌,当然值得骄傲。

随手造句:这降龙十八掌何等厉害,当年在轩辕台前,和裘千仞都对得一掌。

正如法王和郭靖对掌平手,张三丰和鹤笔翁对掌平手,说明张三丰「掌法武技却颇有不及」。掌力=掌法×内力。张三丰内力远胜鹤笔翁,却无法短时间取得优势,说明掌法不如。


张三丰道:「那一年也是在这三清殿上,我和这老人对过一掌,只是当年他假扮蒙古军官,不知到底是二老中的哪一老。说来惭愧,直到今日,咱们还是摸不清对头的底细。」

「假扮蒙古军官的老人」,不是鹤笔翁又是谁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