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写小说是为了谋生

古龙的小说大多都是中短篇的,长篇较少

古龙的小说不全是他写的,很多都是挖坑,然后别人代笔

金庸写小说是兴趣

金庸的小说大多是长篇的,虽然只有十五部,其实字数不少

金庸的小说后来修订过三次


金庸15部小说总字数,875万。

古龙66部,总字数1617万。

字数上多出一倍,扣除其中别人代笔的,也比金庸多出了很多。

为什么多,明面的原因很简单,按照百度的定义,古龙的身份很单纯,武侠小说名家,查良镛则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金庸只是查先生身份中的一部分,名气最大那一部分。自《明报》创刊到1992年控股权转移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查先生亲笔撰写社评至少有七千多篇,这个字数不好统计,以7100篇计,估算每篇1200字,大约也是850万字。

875+850=1725.

其实也比古龙的文字总数多了。

至于背后的原因,则是两个人的心理基因不同,古龙是才情卓越的浪漫诗人,写小说,只是他在其中寄托了个人的情怀的谋生手段和赚钱方法,是他的职业,却不是他的事业;而金庸是一个有著政治抱负的文人和企业家,武侠小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明报》)生存发展助力。所以他的态度要严谨得多,在没有创新、没有赚钱压力的情况下,果断选择了封笔。

其实,我个人很遗憾,古龙纵情声色,英年早逝,如果他的身体更好一些,不喝那么酒,活到金庸一样的岁数,那么他或许有时间继续创作创新,也有时间对自己的早期作品进行修订,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古龙。

只是,倘若熊先生是不好酒的古龙,生活严谨的古龙,或许就写不出那样充满灵性的作品了。


因为:

武侠小说是古龙的主业

金庸的副业


一个出身普通人家,父亲抛妻弃子,自小酷爱读书,想当散文作家,碰壁后迎合市场为谋生喝酒写武侠小说爽文,求量不求质,有一日写数万字之功,字数多、段句多则稿费多,成名摆脱生计之困后开始求新求变,但因嗜酒嗜女人荒废正业时不时拖稿,挖坑不填坑时让朋友代劳,不太注重文笔,犹今之网路爽文作家。

一个出身海宁世家,家学渊源流长,自小受过良好教育,想从政,碰壁后到香港写剧本、办报,为提高报纸销量迎合市场写武侠小说,每日连载两三千字,坚持不懈、笔耕不辍,史学素养深厚、文笔流畅严谨、文彩斐然,且注重个人身与名,对连载稿数次修订,增删减补,质量不断提高,遂成经典,兼犹今之媒体达人和文学大家。

古龙是地道的小说达人,在武侠小说领域堪称优秀作家,但作品还成不了经典,惜之不爱惜身体、嗜酒如命、去世太早。

金庸是报业大享和商界名流,自重自爱,惜身惜名,可称新派武侠小说宗师,作品可登文学殿堂、可作经典传世。

金、古二人堪称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如果你读过旧派的七侠五义、蜀山剑侠可作比较),一个正,一个奇。一个严谨地把人物嫁接进历史、铺陈架构出令人信服的武侠世界来书写世态人心,一个追求情节奇巧、挖坑留扣、引人入胜描刻极致人性与江湖豪情。读金庸如读古体诗,叹其格律工整;读古龙如读现代诗,感其朦胧抒情。金庸更写实,古龙更意境。

少年读古龙爽,中年悟金庸深。


古龙靠写书维生的,金庸在明报做大后不用写小说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