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工作有幾年了,從外貿行業轉的製造業採購,現在一家港資企業做buyer, 主要是日常工作就是訂單管理,供應商管理,有詢價議價的許可權,但很少去真正議價,畢竟對產品不是很懂,更多的是多個供應商比價。多個supplier時候可用的時候也具有選擇權,但不涉及到新客戶開發,因為所有的supplier都在sap的供應商數據資料庫裏。

現在主要是是做結構件軸承類物料的buyer, 對產品不是很懂,但考慮到以後的發展,做採購主管或經理,有沒有必要去做做電子料的buyer, 公司剛好允許採購之間換料跟進,可以跟電子料buyer換崗,現在面臨疑惑:以後做採購主管或經理需不需要同時懂電子料跟結構料,專註於其中一種對後期發展有沒有大的影響,這兩種物料物料以後的工作機會和待遇又怎樣?像這種做buyer出來自己自學點產品知識能勝任採購主管麼?請大神解惑!!


就物料的知識來說,電子料和機構料並不會簡單,前者需要有一定的電工電子的知識,後者需要機械加工的知識,不難但是也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採購主管當然要有一定的專業,但是升職往往取決於上司的認可,以及是否能夠擔當更複雜的工作的管理和團隊管理。

加油!


我在做一個工業定製品供應鏈資源分享網站 ,結合VR全景將中國工廠與歐洲企業進行對接。

我們的案例:

VR全景工廠| 不能出差?我們把工廠帶到你眼前。體驗足不出戶, 眼到萬裏的便捷?

mp.weixin.qq.com圖標

這個是我們的網站:

索及Sournergy|VR全景工廠和供應商管理?

www.sournergy.com圖標

歡迎加我微信號 cairnstsai, 一起討論供應鏈相關的話題。


謝邀。

1、以後做採購主管或經理需不需要同時懂電子料跟結構料,專註於其中一種對後期發展有沒有大的影響,這兩種物料物料以後的工作機會和待遇又怎樣?

2、像這種做buyer出來自己自學點產品知識能勝任採購主管麼?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如何在採購行業通過努力升職加薪,重點在後面四個字。

目前你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事,一個是做好本職工作,一個是積累公司內的人脈,一個是繼續學習比如增加文憑增加證書。第一個是升職加薪的基本,第二個是升職加薪的關鍵,第三個是升職加薪的輔助。另外記住,升職加薪與否與你懂不懂某種料的專業知識無因果關係,與你諮詢產品知識無因果關係,有這種思維的是典型的中國應試教育下出現的錯誤觀念,需要拋棄。

能問出來這種問題,說明你有一顆追求進步,虛心學習的新,那我可以保證升職加薪你會有的,好好乾,慢慢來。
無論做哪個材料的採購,基本的成本知識是必要的,只是通過比價來定點定價的話,初中生就可以做了。所以,做哪個採購,要不要轉崗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要真正像個採購員。
知識不一定要採什麼學什麼的。就算你不採電子料,學習下知識還是有途徑的。簡答:如果你有沖著採購經理去的心,就多串崗,掌握知識的廣度。

做採購,兩個方向,專或者廣。

我以前的boss,也是我的偶像。從業20年,從採購做到總監。你隨便拿個汽車上的零件,他可以現場估價,給出供應商,開發難點。

boss的前任,另一個偶像,情商高,專註解決問題。不管什麼問題他都有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所以專或者廣,你自己選擇。

我選的是廣,擴展採購開發物料種類,同時專在採購價格快速評估,比較適用接著製造。
按照劉寶紅老師的指導採購層次分以下1.供應交期。你在這層次下做的東西就是,正如個跟單員,跟進每個訂單的交期,下單都只是按按滑鼠,主要工作是催料,這個電子行業是經常的,老實說 因為通用件很多,你能在一些什麼 find chip等網站買到2,成本。這層次下你有權利跟供應商去議價,去到了定價的層次,定一個零件的採購單價。3,總成本管理。與第二層次的區別是,成本只是採購單價,但是在這層次的話,你要考慮,物流成本,質量成本,管理成本,關務成本等。4,需求管理。這非常奇妙,通常是計劃來搞需求管理,採購怎麼做需求管理呢?其實不然,但新產品開發時,推動選擇通用件而非定製件,整合多個定製件為通用件,就可以管理需求了。5,全面供應鏈增值。這個就涉及價值工程了,簡單說 就是在每個採購的環節都節約成本,全面增值。所以你只要往這方向發展,就可以做到採購的高層次了。

自己需求計劃出身,現在做生產物流,好像去做採購哦?乛?乛?


瀉藥~

公司內都會有採購,就我這個行業而言,接觸到的level比較高的採購是做系統而非是設備。

例如採購整個水處理EPC工程,化工廠的某條整體生產線。很難說他們真的懂內部結構,畢竟都很專業。但是他們懂得採購的核心。能夠將同一個套路重複並有針對性的應用到不同的系統中去。

我覺得這就是規律,任何行業、工作都應有規律可循。

所以不在於要在具體的哪一些設備上懂得多少,要focus在整個採購的架構體繫上。這樣即使這個行業不景氣,我換一個就是。我專長的是採購,是根據技術的要求找到最合適的產品,win-win。

而不是懂得在技術內容上與供應商斤斤計較。

馬雲不是也不懂電腦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