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建成的军功前十,他就不用年近四十的岁数还战战兢兢得害怕失去自己的太子位置。李建成的功劳不过仅限于太原起兵,后来不过就是跟他爹一起长安家里蹲,让他的弟弟带著一群人奔波在外让大唐一个割据王朝慢慢走向统一,在大争之世他只想著稳坐后方悠哉享乐让一群人帮自己打工,他以为李世民是自己的弟弟只要后面借皇家争斗搞死他就好,以为那么多跟随李世民的将领只要用金银财宝收买就可以,如果收买不了就搞动作把他们搞下台,殊不知却低估了人的傲性,玄武门得那一日李世民完全掌握了时机一切都准备周全,李建成完全没有料到,连个冒死给他送消息得小弟都没有、没有人救他,这就说明了李建成的人心,让人感觉他这个太子在大唐除了做太子丶李渊李世民父子争斗的老爹一方的打手,他没有任何势力。

我想在玄武门那一刻,李建成一定很后悔自己这半辈子的懒惰,如果自己真的像葵花教主说的那般神勇无敌功绩卓越,就不会落得给亲弟弟一箭射死得下场,自己如果武功盖世军功卓著一定将李世民压得死死,然后自己搞死李世民风光登基。

说真的某些人扪心自问,在你们眼中李世民改的了征伐天下的一场又一场大战,却改不了一场深宫政变,是不是太可笑了一点?你们说这些李世民不能改,会被别人传出去,那其他那么多征伐斗争不是更会?为何李世民就要写自己打下来的?因为本来就是他的功劳,他一生所行都是一一详细记录不卑不亢,自己的对错自己知晓,别人随便看吧他不在乎。

至于那些吹李建成的人,你们为什么还不承认你们喜欢的不过是将李世民前半生功劳套在李建成身上意淫出来的人物呢?呵呵~其实说真的你们喜欢啥样的李世民不能满足你们?三十八岁寸功未立得老太子有啥好的啊?

对了最近一些女拳不是还说大唐江山平阳昭公主打下来的吗?建议你们先和平阳粉打一下,莫cue李世民了!人家走了一千多年了现在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你们再疯也不能怎样,就别来吸他的血了吧。


哈哈哈哈,不知道讨论这个做什么?

以10分计算,李世民得6分,其他九只阿猫阿狗分剩下的4分。

然后建成哥砍个1分好不啦!进前十了好不啦!

so what


秦王、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雍州牧、凉州总管、上柱国、十二卫大将军。

把军职、地方职务去了

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

再去掉名誉性质的

剩下尚书令、中书令,三省中的两省老大,这两省妥妥的是管治国

李建成真的有能力辅国,会让他弟弟在打仗之余兼任了两个三公的职位?


不能,因为李渊太奇葩了,身为开国之君进了长安就开始不挪屁股千古少见。我看很多人把李建成无功怪到李世民改史上,但是李建成无功应该归咎于李渊。

开国之君是不能缩在后方的,因为即便你是唐国公,你又不是世代君主,你要去打天下的,不然你凭什么坐稳帝位?而太子是不适合独立上前线的,战死了倒是小事,万一立有大功,军功?太子等于李渊滚蛋,所以李渊忽悠了李世民半辈子也没给他太子,李世民最后用刀拿的太子。

太子不能上前线,那么如何服众?跟大臣分后勤之功呗。后勤之功不如战功,但是刘邦朱元璋当皇帝,韩信当诸侯王,萧何李善长当个功臣之首还是可以的,太子分分这个功也够了,比如惠帝,比如朱标。现在的问题是李渊这个老家伙他不上战场,那李建成无论如何也不能和皇帝抢后勤之功,所以他看起来基本上没功。少数能说的功劳一来自于起兵,二来自于李世民大势已成后,老皇帝出于忌惮李世民,而漏给李建成的功劳,比如平定刘黑闼。李建成几乎无功的尴尬不是他没有才能,也不是李世民抹黑他,而是李渊没有开国之君的气象。

而且,我希望大家想一个问题,如果李渊是货真价实的开国之君,那么李建成即便寸功未立又如何?朱允炆又有什么功劳?太子是皇帝信用背书的,如果大家都著眼于太子是否有足够的功劳,那有问题的真的是太子么?有问题的是无法给太子提供合理信用背书的李渊啊。


想问问题主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在哪里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