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月(第四季度)印度GDP增速從上一季度(10 - 12月)的6.6%放緩至5.8%。由於農業和製造業表現不佳,印度GDP創下5年來的最低增速,此前的低點是2013年至2014年的6.4%。

1~3月全球各大經濟體表現都還可以,為什麼印度經濟失速這麼多? 最近幾個月全球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印度經濟還會進一步失速嗎?


哈哈哈,各位都忽略了一件大事,印度今年上半年最大的事。這件事證明了莫迪的「老仙」二字名不虛傳。

今年五月,莫迪老仙確定連任了。。。前面幾年為連任吹的牛撒的謊太多,該偷偷撤回幾個了,下一次大選前再吹不遲。

包括上半年被巴基斯坦打掉米格21俘虜飛行員那次,印度還掉了一架直升機,2月底的事,一直遮遮掩掩不說清。

5月份印度軍方突然承認是直升機被自己家發射的地對空導彈打掉的,當時開火的軍官抓起來被起訴。新聞鏈接如下

https://mt.mbd.baidu.com/rx0p617?f=cpu=4d68e92957b63f38

這些大新聞都是莫迪確定連任後才發布的。為何大選前這些事都不說呢?大家都懂得。

由此我們也見識到了印式mz是腫么樣煉成的。

不過說句良心話,老仙這方面還是比我們的寶島小英差很多。「用愛發電」比「牛糞GDP」,光境界就不是一般的高。


下面是原答案,麻煩各位「專業人士」高抬貴手,看看我用了多少個「粗略」。我不是來分析經濟的,我只是來告訴大家,印度和印度人對自己是怎麼樣的過分樂觀,和周圍人對他們的負面評價並不是沒有緣由,並不是沒有自身利益受損,並不是有些人想得那樣他們只是吹牛,不影響別人。

想杠我計算不對,又說我不懂經濟常識的,麻煩出門左轉。你杠不到我,因為我就沒有在嚴肅分析經濟。來這賣弄學問,怕不是來教我回字的四種寫法。

知網是什麼東西(攤手),滿意了么

-----原答案-----

那天跟一個印度老哥聊天,那老哥可是接受過英語高等教育的,要知道在印度15%的人勉強算會英語。5%的精英是可以流利使用英語。這是背景。

這個老哥算印度人里少有的比較客觀,比較能認識到自己國家和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的抹黑,而且在捧印度的同時,並沒有帶來實質的好處。

然而聊到GDP的時候,他的發言讓我震驚了。他首先說,印度第一季度掉到5.8%是季節原因。全年超過7.5他還是非常肯定。我尋思粗略算一下,等於剩下三個季度需要平均在7.5+(7.5-5.8)/3 也就是8.1的增速,才可能全年到7.5啊! 要麼就是盧比大幅升值。

接著,他說,印度還在加速,保守估計會在2024年前後加速到10%,也就是像中國2000時那樣。然後10%以上的速度會至少持續到2045。到了那時候,印度的GDP就會是13trillion。而中國會比印度多7trillion而已,因為中國會一直降速到5%以下。

我微笑著沒說話,只覺得像是在聽故事。但他認真的表情讓我覺得想笑,又忍住不笑。


稍稍補充一下吧。有些人沒有跟印度人接觸過,可能不能完全理解為什麼這麼討厭印度人的自信爆棚。極度自信那是你個人的事情,別影響到其他人沒什麼。可是印度人是怎麼做的呢?

前不久印度開通了一條「高鐵」,最快時速180kmh,實際因為停靠和落後的信號系統與堪憂的鐵路狀況。平均實際可能100都不到。但在外網,政客發兩倍速視頻來宣傳不說。網民們簡直高興到不亞於登陸火星。而且不少人拿來跟中,日,德,法的高鐵比,吹得簡直。。。比鎚子當初碰瓷蘋果的收購梗,鐵血的無腦尬吹,嚇尿驚呆美日更讓人反感。因為他們不覺得這是錯的,反覆碰瓷,還覺得是印度跟你們平起平坐,一直要求進安理會的資本。

國家碰瓷國家,個人就碰瓷其他人,功勞都攬自己,理直氣壯。

就事論事,沒有沒理由的討厭。周圍也有謙虛,刻苦,十分聰明,不愛說話的印度人。但比例真的太低。

精英都在國外,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尬吹國內。往下一點階層的跟著高潮迭起,最後的廣大底層看著他們嗨,也不關心,也不參與,因為明白生活什麼都沒變,也沒想過改變。


美國人不讓印度人購買伊朗人的石油,同時加上印度盧比兌美元大幅貶值,印度人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成本購買石油,這導致印度燃油價格上漲,國內的航空公司比如杰特航空(JET AIRWAYS)還因此連續三個月沒有支付員工薪水,瀕臨倒閉。印度國內的柴油和汽油價格也是一直走高,但是印度人的工資上漲幅度不大。

我看印度人也是美國人重點限制的目標。因為印度人重視教育,頗有語言天賦的印度人在軟體行業方面異軍突起,這讓美國人非常不爽,認為在矽谷工作的印度人搶了美國土著白人的飯碗。為此美國人專門限制赴美工作印度人配偶的簽證申請。


你是在中國呆習慣了,認為gdp增速是一個大體穩定的值,這種大起大落的情況在第三世界國家是普遍情況。


印度當局: 印度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增速下行是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必經階段。

從我國發展歷程來看,基本上也是呈現了這樣一種情形。趨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從階段性角度來看,而不是從短期經濟周期來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