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打不起來。如果打起來,我國可能的戰略戰術可看第3部分。

1.印度政府通過製造摩擦轉移國內矛盾,並不想真打

我國一直奉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國策,一心一意埋頭髮展經濟,並不想惹事,但也不允許別人侵犯。

印度國內種姓制度,土邦高度獨立性,宗教矛盾,導致印度人民之間離心離德,不同地區之間割裂,不同信仰的人群衝突不斷。

莫迪自2014年出任印度總理以來,一直試圖謀求一個真正統一的印度,一個大國印度。為提高國家凝聚力,大打民族主義牌,團結多數印度教徒,排擠打壓穆斯林,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實施稅收制度改革,意圖掃除國內邦與邦之間的稅收障礙;實施「印度製造」計劃,雖然印度不可能取代中國,但經濟還是出現了較快的發展。

莫迪

依靠民族主義來提高國家凝聚力,是飲鴆止渴,種姓矛盾,部分土邦自治,宗教衝突一樣也沒有得到實質解決。發展環境好時,國家形勢大好,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民族矛盾,種姓矛盾,宗教矛盾就會一股腦暴露出來。莫迪這時就會祭出自己的絕招,默許部分鷹派軍官找中國的茬,在邊境製造摩擦,轉移國內民眾視線,暫時壓下國內矛盾。2020年疫情,更是暴露了印度政府的無能,只能再找中國轉移矛盾。

但是莫迪政府只是把在中印邊境製造摩擦當做救命稻草,並不想真打,一旦出現摩擦有擴大趨勢,莫迪會第一時間談判,避免發生戰爭,自2014年上台以來,一直是這樣(看下文中印實力對比,就知道印度為什麼不想真打了)。但也不排除部分狂妄的軍官,例如印度空軍的參謀長,他們是真的想發動戰爭,而且覺得能夠打勝。

印度空軍參謀長叫囂,已經做好空襲中國準備

所以應該是打不起來,但是我們要做好準備

下面我們看看中印的實力對比,如果開打,我們可能怎麼打。

2.中印實力對比

2.1經濟實力

現在戰爭,如果勢均力敵,打戰爭就是打後勤。我們姑且認為印度跟我們勢均力敵,實際上並不是。

2019年GDP總量我國是印度的5倍以上,人均GDP我國也差不多是印度的5倍。世界GDP總量排名我國比印度高三位,人均GDP比印度排名高72位。更不要說我國擁有全球最全的製造業體系。

中國印度人均GDP對比

黃色線是中國的人均GDP, 紅色線是印度的人均GDP。

2.2能源——石油

中國印度本國產油能力對比

我國的產油能力是印度五倍,石油是戰爭的發動機,沒有能源,現代戰爭無從談起。考慮到戰爭中可能的海上運輸被切斷,國內的產油能力就是關鍵了。

據中國石化新聞網2020年4月20日報道稱,印度原油儲備只有區區3900萬桶。這一數字相當於在原油供應中斷的情況下,印度原油儲備量只能夠供印度消費9天(這裡不考慮印度自身的產油能力)。而我國的原油儲備有5.5億桶。

2.3軍事實力

中國印度軍事實力對比

這是來自全球火力網的數據。先不說我軍的軍事素養與戰鬥意志遠勝印軍,在軍事裝備方面,印度也全方位力量弱於我國。

2.4地形

我國與印度接壤的地區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印度與我國接壤的地區主要是恆河平原,平均海拔在100米左右。

中印邊境地形

如果發生衝突,就像我們站在4000米高的城牆上,拿著機槍掃射,印度仰攻4000米高的城牆。我不想想像這個畫面,因為太殘忍了!

3.萬一發生衝突呢?

3.1首先可以參考海灣戰爭

情報:摸清印度的防空雷達,導彈基地,核彈基地,機場的方位,潛艇情報。

電子戰:電磁干擾先將印度的防空雷達失效。

奪取制空權:優先摧毀印度的核彈投擲能力,防空雷達,導彈基地,機場與戰機。

奪取制海權:優先摧毀潛艇,然後航母群保護我們給印度的項鏈(請看下圖),避免印度的親兄弟們受到池魚之殃,封鎖海運。如果我們已經贏得電子戰,奪取了制空權,印度的威脅就只有潛艇了,因為一切暴露在外的軍事設施,都可以說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奪取制海權會容易很多。所以潛艇情報很重要,要早點收拾。

我們給印度的珍珠項鏈

圖中標有數字的五角星,是我國為了幫助南亞與東南亞的國家發展經濟,造的海港。這麼漂亮的珍珠項鏈,印度分非但不領情,還總說這是我們為了封鎖印度造的軍事基地,實在可笑。

鋼鐵洪流收尾!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不公平。據《印度斯坦時報》10月1日報道,印度將射程1000公里的導彈部署到中印邊境。那麼假設中國、印度的空中作戰半徑都是1000公里,來做一下對比。

3.2中印空中作戰半徑1000公里效果對比

印度1000公里空中作戰半徑覆蓋範圍

印度的空中作戰半徑為1000公里的話,會打擊到我國的西藏全境,青海的西部和南部、新疆的西部和南部,雲南的西部和南部,四川的西部和南部,幾乎能打到成都了。

中國1000公里空中作戰半徑覆蓋範圍

如果我國的空中作戰半徑為1000公里的話,可以打擊到印度北部整個恆河平原,這裡是印度的經濟政治核心區域,要知道印度的首都新德里距離我國邊境機場只有300公里。猛虎掏心,就問阿三怕不怕。

退一萬步,如果打成消耗戰,對比一下工業能力與產油能力,結果可想而知。

印度應該是不會開戰的,但是我們要做好準備。考慮到可能有其他勢力的介入,一旦開戰,最好是速戰速決。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關於印度為什麼總是挑釁中國的更詳細原因,請參考我們另一篇文章:

印度為什麼老是挑釁中國?他們的目的是什麼?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嗎??

www.zhihu.com圖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知彼說?

www.zhihu.com圖標

其實現在的印度不可怕,印度政府只要還有理智在就打不起來,真正可怕的是印度失控!

雖然印度和中國之間大多數接壤的地方都是高原無人區,但兩邊接壤的地方終究太多,而印度北方又是人口密集區,一旦印度那邊出什麼大事,比如是天災、內亂、糧荒等等,出現大量難民,那才是麻煩,雖然難民大的流動大方向不會是中國,但若是出了一億難民,其中就算1%跑中國來也一百萬啊,咱也受不了呀。。。


中國和印度是有可能打起來的。

在談中國的戰略之前,我們先談一談印度的戰略。

了解印度殖民歷史的,都應該清楚,二戰之前,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那個時候印巴還未分治,印度是和阿富汗接壤的。我找地圖隨便畫了跟線,當時印度的領土範圍大致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英美的全球戰略制定,是受到了馬漢海權論極大影響的,其核心思想至今仍在影響著美國海軍的全球戰略。除了海權論,英國還出了一個提出陸權論的猛人,這個人叫麥金德。麥金德認為,誰統治了東歐,誰就能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所謂的大陸心臟地帶,便是指東歐、中東、中亞這一片地方,現在再來看大英帝國當年的全球戰略,無疑也是受到了麥金德理論的影響,為了遏制沙俄向心臟地帶擴張,英國在阿富汗搞了數次小動作,最後都鎩羽而歸。

二戰之後,大英帝國沒落了,印度要求獨立後,深諧大陸均衡政策的英國人就想出了印巴分治的大招,以期日後自己仍然可以對南亞這片土地發揮影響力。我們再來看下印巴分治後,印度的領土範圍:

印度通往中亞、中東的通道完全被巴基斯坦屏蔽了有沒有?巴基斯坦不僅完全屏蔽了印度向中亞、中東輸出影響力的通道,而且還是制衡印度的好幫手,這種情況印度完全忍不了,如果你也入了麥金德樞紐地帶學說的坑,那你肯定也忍不了。

然後就是印巴戰爭,雙方至今還在克什米爾地區時不時來一波武裝衝突。

印度在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搞來搞去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們再來看一張圖:

紅框里的地盤就是克什米爾,有沒有發現,只要吞併了克什米爾,印度就又和阿富汗接壤了,影響力分分鐘抵達中亞有沒有?

那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關我國啥事?

大家也都知道我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巴基斯坦是我國對伊朗輸出影響力的核心通道,乃是我國海陸並舉挑落西方霸權的關鍵所在,如果克什米爾被印度吞併了,那中東還有中國什麼事?中國對中東的影響力將會被印度從地緣上直接切斷。

這當然是西方國家求之不得的,所以西方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忽悠印度衝上來杠中國,並信誓旦旦絕對全力支持印度這麼干。

不過,印度在處理地緣政治上顯然比1962年更機智了些,這次加勒萬河谷的鬥毆,正值中國出台港區國安法解決香港問題和台獨勢力頻繁活躍的時候,假如中國在東亞方向作出武統台灣的動作,那印度必然會在克什米爾跳出來攝取自己的利益,因為它賭中國不會兩線作戰。

不過通過最近預備役歸軍委直管的消息來看,我國估計已經做好雙線作戰的準備了。

那印度為什麼要選擇在加勒萬河谷這個地方搞事情呢?

簡單來講,就是在克什米爾地區,有一個叫做錫亞琴冰川的地方,這個冰川是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制高點,佔據那裡,可以間接威脅到中巴公路,印度離它的大國夢也就更近了一點。

我們來看張圖:

這是錫亞琴冰川所在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印巴軍隊對峙的前線,我們可以看到,加勒萬河谷在錫亞琴冰川的東側。

再來看一張印度沿著錫亞琴冰川東側修的軍事營地和補給線路圖:

看出問題了沒,印軍是真的優秀,這一條狹長的前線補給公路,看著就讓人蛋疼,被切斷簡直是分分鐘的事情。我都看出來了,印軍不可能沒看出來,所以他們就想著把補給線沿途的口子都封了,這樣補給線就安全了,於是加勒萬械鬥事件就發生了。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中國和印度會不會打起來?現在來看,是極有可能的。所謂的戰略誤判,指的就是現在的情況。只要中國在東亞動手了,印度高層判斷中國不會兩線作戰,從而在克什米爾大動干戈,那必然就會導致一場軍事冒險。

那中國的戰略是什麼?

說實話,現在處於全球戰略進攻的畢竟還是歐美,中國只能修鍊好自己的內功,以不變應萬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句話,在國家核心利益上,中國從未讓過步。


那個地區打了沒價值,勝負本身的意義有限。


打不起來的,從後的操作就看得出來,雙方都是保持克制,避免事態擴大,通過協商解決問題

我們通常都有思維定勢,提到印度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阿三,恆河水,強姦,種姓,愚昧無知,狂妄自大等等。這些東西形容一些普通印度人確實問題不大,但是印度政府的高層卻不是傻子,或許有一兩個,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像這種混到人尖上的人,都聰明著呢,不可能和普通印度人一樣。就拿莫迪老仙來說,他肯定清楚的知道,在軍事實力方面,印度完全是被中國吊起來捶,如果62年尼赫魯還可以說是不清楚中國的實力,做出錯誤的判斷,但是如今中印兩國實力相差之懸殊,莫迪不可能不知道,他絕對不想和中國發生一場全面戰爭或者局部戰爭,越南就是他的反面榜樣。

那為什麼莫迪還要頻繁挑起邊境事端呢,原因無非就是以下幾點;第一,莫迪確信中國也不想和印度打全面或者局部戰爭,就連62年那種局部自衛反擊戰,也是中國不想發生的,雖然中國有這個實力。因為目前我們還是以發展經濟建設為核心,任何戰爭都會阻礙這個目標。現在的中國,我們可以有信心的說,只要維持穩定的局面,我們超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所以高層也並不想破壞這個局面,平穩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也是菜菜子之流越跳越歡,民間梧桐成為主流,國家還能按兵不動的原因。因為只要我們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以我們的體量,世界各國都離不開我們,台灣問題將不再是一個問題,而要發展,穩定是第一前提。第二,印度此舉無非就是轉移國內矛盾,在新冠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印度政府卻無力緩解,只能通過此舉來吸引民眾注意力,緩解國內因為疫情造成的矛盾。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抗疫方法是最正確最有效的,包括特朗普,但是他們為什麼不抄中國的答案呢,因為他們做不到中國政府的執行力。包括美國在內,他們的手伸不到基層,無法真正有效的控制住基層人民,而我們,有各級政府和黨組織,廣泛的深入人民群眾,而且隨著國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政府的威信也不斷提升,我們的人民相信政府,願意配合政府的抗疫行動,這與國外,尤其是美國形成鮮明對比。所以在無力控制的前提下,轉移矛盾也是必須的,包括美國也是一樣,只要能爭取到選票,政客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第三,這也是向美國示好,只要印度堅決的站在反華的立場上,美國自然會視之為盟友各種援助與合作。這種表表態度,就能獲得實質利益的事,換誰都會大做而特做,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中國和印度是打不起來的,雙方的高層都是聰明人,保持克制的態度,獲取一些利益,才是雙方想要的。一旦衝突擴大,固然不是我們想要見到的,也不是印度所希望的,樂開花的,估計只有美國及其盟友們,以及一眾吃瓜群眾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