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这篇的境界。

王勃很早就是全国出名的神童了,父亲也算处级干部,官名叫太常博士,听名字就是那种有学问的,家里几代都是读书人,传到王勃这一代,才华到了巅峰。

十六岁那年,王勃科举上位,直接在首都当官了,已经达到了他爸混了一辈子才有的官阶,分配到了一个王爷手下办事,时称「未冠而仕」。

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他当时的情况:十六岁的处级干部,全国知名天才,有霸道王爷罩著,最重要的是,皇帝已经认识他了,可以说是前途不可限量。

结果有天,他家沛王和英王斗鸡,王勃为助兴写了篇《檄英王鸡文》,翻译过来就是《向英王的鸡的战争宣言》。这事情传到了皇帝耳里,皇帝直接就炸了。大家在网上用这样的标题写文章没有问题,但王勃是干部,又是以王爷名义发的,这事情扔现在记大过应该是不够的。

可能是出于对天才的仁慈,皇帝只是让他别在首都混了。王勃后来去了个地方军队里面当参谋,私藏罪犯又怕走漏风声,自己把罪犯杀了。这事是死罪,赶上了大赦没死,官是当不成了。《唐书》说这事很蹊跷啊,应该是被陷害了。不管情况如何,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一点

王勃真的不适合做官。

更惨的是王勃他爸,受牵连被分配到越南那块当县令,与其说是分配还不如说是发配。王勃这人,虽然恃才傲物,毕竟几代儒家知识分子,非常孝顺,结果玩脱了赔上了全家。

675年,王勃26岁,他想去越南那边看看被他坑了的爹。路过南昌的时候,好歹也算知名人士,去了个宴会。

那次宴会开始的氛围对王勃不太友好。本来这篇序应该由宴会主人的女婿也就是孟学士来写的,孟学士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为了客套,主人还是拿出纸笔让大家觉得自己有本事的都来试试。大家都说「诶呀我不行的啦你女婿文采那么好我怎么能来献丑」这样的话推脱了,但纸笔到了王勃那边的时候,他竟然真的准备写了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唐摭言(卷五)》

尴尬了,主人家怒了,边上的人都等著看笑话。

座上的王勃,离他人生巅峰的十六岁已经过去十年了,关于他的情况,在座的油腻中老年官员们心中都有数。他现在,只剩下神童的名头了,这个名头其实很讽刺。

然后

有了这篇《滕王阁序》。

从首都来的王勃夸了南昌这地,夸了这座房子,又把在座的孟学士的文韬和王将军的武略舔上了天。远超实际的舔,自古以来就是笑里藏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开篇的铺陈里面感受到了一丝丝不太友好的氛围。

如「控蛮荆而引瓯越」,「台隍枕夷夏之交」,与其说是夸这里战略位置重要不如理解成「这地有一丢丢偏」;

「徐孺下陈蕃之榻」其实和「人杰地灵」也挂不上多少钩,就像说长沙美食之都然后举例举了步行街的老酸奶正新鸡排和烤鸭肠一样。。。

孟学士和王将军两个在历史上都不知道叫啥的人就更配不上「腾蛟起风」和「紫电青霜」了。

这就是我会有种那天宴会的时候,大家对王勃未必是真的客气的感觉。所以王勃也就不真诚地舔两句。

但他的境界又不止顺带怼怼人这么低。

他接下来感慨了时运不济,诶呀我做官失败了。其实在场的所有人,除了能现在装一下大佬,谁又算是真正功成名就呢?退一步说,谁起步的时候比王勃强?

画风转了,开始问大家现在世故而油腻,还记不记得年轻时候的理想了。

谈理想这事,经常会显得很搞笑,前几年北京咖啡馆里面谈理想的创业者一抓一把,干实事的没几个。

但当抗金四十年的辛弃疾在北固亭上望著北面的土地,想著劳资还是要打回去的时候,没人会笑出来。

世上多的是谈理想的loser,少的是失败了以后还有理想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终将归于尘土,能留名的极少。那天孟学士也许已经能意识到,他终其一生没有什么能被后世记住的作为,但他的名字将随著这篇文章流传千古。

但王勃依然选择了积极的态度去拥抱生活,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即使现在所追求的一切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毫无意义,但我依然想要有意义地活著。

即使今日的宴席终将散场,我们大多也不会联系,甚至这些亭台楼阁也将变成废墟,但我依然珍惜这次聚会。

即使我再也回不到少年时的人生巅峰,今后一直都是下坡路,但我依然想要过好这一生。

至于世间的种种恶意,我并不需要一一作答。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普通人和天才间确实有条跨不过鸿沟,普通人跨不过去,天才也跨不过去。有的人身陷在痛苦和后悔里被世人铭记,有的人在平庸而温暖的岁月里笑著告别世界。

勃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唐摭言(卷五)》

那天,王勃和在座的半大不小的官员名流们,和自己不长不短的所经历的日子,都选择了善意与和解。

一年后,他在越南见到了困顿的老爹,回来的路上掉海里淹死了,年仅27岁。在后世的画像里,他依然是少年的模样,这未必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公元675年,王勃用一篇文章,证明了才情除了粉饰年华之外的价值。


上学的时候,不觉得课本中选录的古文如何了不起,大学毕业了,看了《史记》看了《战国策》看了《世说新语》等文章,才发现,课文中选录的都是精华,都是极为了不起的内容,《滕王阁序》也好,《谢道韫咏雪》《鸿门宴》《岳阳楼记》也好,都是很精彩的。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新唐书·文艺传》

突然想啰嗦几句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杨炯虽出身寒门,但才华横溢,性气豪纵,怀才不遇而轻视权贵。他对当时的宫廷诗风并不认同,主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也不受当权者的待见。

杨炯性情耿直,恃才倨傲,看不惯某些官员趾高气扬、矫揉造作,故讥讽一些伪善的朝官为「麒麟楦」,「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人家问他,怎么像麒麟楦呢?他回答说,就像戏里的麒麟,哪里是麒麟,只不过是一头驴子,刻画头角,修饰皮毛,看起来像麒麟,脱了马甲,还是一头驴子。觉得这话不过瘾,又补了一句,那些没有德行学识的家伙,披著朱紫色的朝服,和驴身覆盖麒麟皮,又有什么区别呢?他的这些言论被当朝者所记恨。

据《旧唐书》载,排在第二位的杨炯不服气地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就是说,排在卢照邻之前,觉得惭愧;但是把王勃排在我前面,我是不服气的。

1、王勃代表著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2、杨炯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紫骝马》、《战城南》、《夜送赵纵》等。

《从军行》:(超级喜欢这首,唐时的书生还是很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后世的很多书生啊,手无缚鸡之力,垃圾)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4、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真的很给力啊,骂人骂的这么精彩,印象中能和他媲美的只有陈琳骂曹操那篇文章了,不得不说,文人的笔比刀子还厉害)、《在狱咏蝉并序》等。


喜欢有个屁用,我还想拥有她。

一二年随便学了一下,抄了王勃几句:

金陵赋序千年古郡,万里长河,豪杰此来,王风可是。 钟山倚苍茫而出,石头凭肃然以俦。龙虎势承,海风发砰訇之声;英雄志遇,云气吐汹涌之象。壮哉古今,美哉天地。秦皇播越中之气,吴王养江东之灵。诗家天子之籍贯,生而神俊;行书圣人之门楣,居而蔚然。宏丽文学,风流故事;繁华物色,形胜东南。玉树庭花,客听兴亡于岸;乌衣巷草,诗见沧桑之隅。寂寞潮回,水分白鹭,金陵景换,台失凤凰。

于此将悲,忽然逸兴。吴姬劝江南之酒,游客动洛下之音。酣然醉而忘今,淋漓思之接古。蹭蹬忽然魏晋,辗转欻之汉唐。阅《真诰》以霞栖,观花雨之天降。和风朗气,华阳举升;淡墨轻岚,云光彻地。冰释形神,挟飞仙以遨游;石凝骨肉,共明月而同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金汤固险,浪涌叠嶂之峰;明镜澄波,水净烟霞之色。西风策马,北雁争流。大江没长天万里,落日带孤帆一片。高楼望断,或因北顾之乡;短鬓搔白,多少吴钩之客。

乱笔纵横,知音对坐。品类幽逸,右军放浪形骸;宇宙浩渺,东山取诸怀抱。唏嘘繁华之故迹,断壁残垣;畅论江山之新景,野芳佳木。千载虽思之可见,六朝已去之无端。续风流以赋诗,延物事而图画。豪杰凭凌风雨,英雄数尽波涛。征明九试而艰难,风烟怅望;太白十年以浪游,吴越磋跎。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但怀之以荆玉,必化之以飞龙。善地渊心,不虑隆中高卧;含英咀华,何愁江左无名!书生志而如此,大人赋之且待。

祭九一八

呜呼此日,国破家亡,四海流离,九州背井。社稷极侵削之痛,草木尽骨血之涂。万里江山,竟被一朝沦丧;千年桑梓,何堪四窜奔逃。雄关兀立,不能金汤之固;沧海横流,难浮叠嶂之尸。千军战死,万鬼夜哭。乾坤惨淡,日月昏蒙。天光绝照烛之清明,倭贼遂解衣而禽兽。茹毛饮血,蚕食鲸吞,枭啄肝肠,狼分骨肉。双亲每异首被餐,孤子遍剖心见鼎。母女齐身遭辱,父子同心受戮。一日真长,南京能平添十万冤魂;百年何短,中国竟即有无穷仇恨。四万万人,乃号恸齐声,八方方土,何崩裂不止。

于是兄长决眦,其怒弟延子孙;家母刺字,此意妻说儿女。老幼抱守六合,英雄立满八荒。将皆必死之心,士绝贪生之意。烽火绵延,一照大江赤红;云旗鼓荡,誓扫群山日寇。热血连图之中国,白骨相撑以长城。八年终抗日之期,万冢全故乡之地。方有草木春荣,江山景焕,天光日月,地复清明。如何一去春秋,便休雪耻;继而再言家国,尽忘深仇。先人尸骨未寒,后代身心俱变!使侵削犹痛之疆,复漫倭人耀武之旗;把疮痍未愈之土,再生日寇忘恩之患。四海五湖,尽资东瀛之财;九州百郡,遍易扶桑之物。何异割肉为豺狼果腹,正是削骨为虎豹充饥。莫说钓台万众游行,国人立有责难;更劝日货一时拒买,乡党也复迟疑。

呜呼!吾辈何以至此,吾国何堪如是!纵数口之家,亦铭父仇;何亿万大国,竟忘母恨!清明扫墓,不怀英烈魂灵;悲痛呼号,还受同胞笑骂。才闻后主悲歌绝唱,又恨岳飞余调音衰。熙熙往往,利益有心多取;蝇营狗苟,河山无事相关。唯思一室偷安,不念协心戮力!诸多芸芸,能使外夷重犯于边界;而矣种种,可教中华复归于当时!吾辈国人,宁有甘为亡国之奴隶者乎!

告首阳百姓书

青木紧随其后,两人几步来到。在人群中挤了一会,挤到前面,那布告便清楚的出现在了二人眼中。只见布告横有一米开外,竖约二尺有余,上用正雅的隶书遒劲的书写,题名:「告首阳百姓书。」

文曰:方尘世劳身,苦恨难脱,桃源既隐,刀兵宜止。盖人心所向,天下皆同,杀戮之兴,域中必恶。是乃绝羡江湖快意,比邻相安;弗随豪杰纵情,中心自乐。于是首阳鄙境,千里风和,榆枋微所,万民情悦。峰岭禽兽,率族起而与群;州郡男女,皆队携以相居。苟非遗秦之处,亦将避晋之乡。

西河逆旅,实虎狼所聚,涉水掠城,并凶残何极。饕餮难止于果腹,梼杌讵变于亲民。此天性嗜杀,人诲不绝,心无善地,行乃暴戾。曩者沔城一破,十万将士即遭屠戮;商水方降,一城男女立被烹煮!日月因以昏蒙,山河皆染赤腥。愁云三朝不去,悲风万里犹生。虽董严刑,振威怒,州发定戎之师,城跃蹈死之士,曾敛其行迹乎!贼心既狂,非诛之而何灭!

今此虎狼,已侵临首阳之唇齿:北麓之丘,尽被荼毒;西河之亩,咸遭践踏。虽夷县有塞,锤关可防,然守将无能,闻风易帜,御卒空愤,临阵何为!或有月余,或为旬日,贼人必至。于时则首阳之城,安危尽系之一旦。千钧之力悬于一发,宁独苟且乎!

夫我首阳者,地僻之一隅,民安之十万,往昔虽乏战事,城中宁无甲胄?今此既遭劫难,是必重捶金鼓。三万轻生之将,整顿秣厉;五方蹈死之士,愤恨决绝。更豪杰重诺,天武震临,英才大德,鬼谷电至,而策马负剑之侠客,亦肃肃影从。

杀生失道,必天罚而亡;爱人明德,乃泽被而荣。贼寇既逆以天人,将不为天之所灭乎?而我首阳之恭行,尽在王命,如此天人共指,安有不胜之理!

是乃喧辞以告:首阳城战事已备,三日后将关闭城门,坚壁清野,严防奸细。三日后凡入我首阳者,须有姓字、亲友、首阳物事之详答,若有半点含糊错乱,必先关禁。首阳之亲民,万望奔走相告,幸甚。

末章节附注了款:景慕如渊字。

六月九日,晴,有所思。

我将健笔逞气行文。

昔先贤教化,诗云少壮努力,子曰不舍昼夜,常以百年之生,深怀千岁之忧,而分阴足贵于白璧,寸阴不换于黄金,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者非惜时善学者而必迨也。是有废寝忘食,笔蘸五味之酱;朝思暮想,腹写三上之章。遂能书称行圣,文誉风神。于是穷且益坚,苏秦锥股;老当益壮,苏洵谢客。是知一时困顿,难阻前程;廿载虚度,不碍学业。遂能挂六国之金印,谥唐宋之大家,而彰名不殆。

古已如此,今何蹉跎。日出而落,蝇蝇苦多。幸我心之向善,志欲成学,而身能格律,思有精微。执古之道,御今之有。阅经典而知雅正,仰圣贤而识俊伟。铸风骨于建安,纳风度于魏晋,得铿锵于感遇,习诗文于汉唐。遂能使吟咏之调,声从金玉;书写之章,气涵山河。而风姿特行独立,不随泥沙俱下之流。

然我今之所得,不过千古之一瞬,万里之一毫。是故跬步长行,还应有慎终追远之志;驽马十驾,且须坚锲而不舍之心。唯思之能极,方行之能远;非目之能辨,无学之能善。知江水之无尽而善养,赖有清源;明东流之不止而雄健,全归远志。于是辞亲去国,路取江湖,扶风振羽,时归海运。石头纳豪杰之客,金陵有凤凰之台。羡玄武于江东,慕麒麟于洛下。咏五章而踌躇,欲三顾而徘徊。唯草书而写意,且好学以修身。

松江赋

华亭平望,白云高飞;仙人乘鹤,千载将归。

夫以茸茸之址,勃勃之姿,鼓海风而浩荡,御地理而骏驰,迎旭日于扶桑,拱明珠于江湄,云间垂耀,海内播奇,岂皆天运?盖亦人为。方知华亭鹤唳,必将闻焉。

若其富半天下,誉满古今,上海承其根发,下浦饮其源深,而峥嵘雄健,绮丽缓沉,千秋易变,未改浔岑。故知盛衰不弃,健志能腾跃如骎;废兴无碍,厚德可蕴藉成林。至于经济一领中国,人文力敌江阴,举华东之故事,非金陵而谁临?然物事千年,英雄须辨,文欤武欤,将以论典;达兮困兮,赋以长卷。而江山百代,非一独善,钟灵毓秀,载之遴选,物华天宝,录之笔篆。使知松江之古今,可以观焉。

昔者陆逊封侯,兵轻关羽,幼节安吴,城却羊祜。岂非华亭云气,善为龙虎,松江水土,善养勇武。故能豪杰迭出,刀横剑舞;气节沛然,为血为骨。于是明亡华夏,子龙击鼓,瑗公殉节,淳继于父。大哀天地之崩离,饮马北顾;怅望国家之倾覆,南冠犹怒。至此四百年之壮志,于今谁主;推以五十万之淳民,指日能普。耄耋健身,壮心未失进取;稚子竞技,英气正迎朝煦。峥嵘雄健,于今于古;奋发腾跃,如晨如午。固知松江武德,后亦有焉。

至若潇洒文学,云间故事,俊采风流,江左遗志。陆机、陆云,荆、衡杞梓,驰英华于早年,挺圭璋于秀实。风鉴澄爽,神情俊迈,文藻宏丽,言论慷慨。一绪连文,骈俪能详谐美;千条析理,文赋请陈渊始。五河乃吐清湍,三泖遂积凉波。是有铁崖入浦而居隐,文妖作歌;南村结庐以授课,义士鸣珂。辍耕录毕,梅花弄和。馆阁体制,千字文罗。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宿;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东海并鹤城欺人,少湖与鹤滩遗臭(秀)。春山景旸,玄宰名富,眉公学博,征君孤寿,道义能匹,一时无右。至于双龙二夏,挥斥方遒,余英四座,气冲斗牛,而章回不载,字句未收,实高标罗列,文难枚举,松江浩荡,流难俦侣,且时殊世异,风俗不去,为学为文,混一言语,是知云间俊逸,无须多叙,人亦知焉。

若夫钟灵毓秀,三泖将秋水翻银,物华天宝,九峰以青莲吐月,环山扫黛,平水行筏,此来华亭,何必心存魏阙,一卧云间,不须梦飞吴越。结庐松竹之间,云掩柴扉;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错锦伴桥,色杂宫墙,花阴连寺,径深院廊。三公沿街望塔,二佘落座待游。蜃楼云间雾隐,影视海上光浮。朝野欢娱,池台钟鼓。里为冠盖,门成邹鲁。连茂苑于海陵,跨横塘于江浦。明霞飞映,皓月高举,青松落阴,白云俦侣。唐经幢让其古色,醉白池鉴开新光。五教峥嵘圣境,千秋孕育嘉乡。乃知玉京阆苑,福地洞天,不异此焉。

于是云鹤忽唳,仙人倏归,黄婆持锦,华亭著衣,一接今古,相映光辉。

缘赋

缘之何如?时空以网。希圣欲言,总非指掌。因无所有,了矣难想。盖此芸芸,殊一罔罔。寂寞而玄音有动,空虚而微明开敞,欲捕武陵之鱼,却得桃源之飨,未觅仙人去处,竟逢羊子来往,大鹏方期南运,稀有已鸣西壤。笙女冰心,岂知萧史风流?文君初意,宁在相如倜傥?庄生有蝴蝶之梦,真为一体?牧童唱风月之诗,果能再赏。江山不断南北,岁月空易幼长。时教彼此相逢,谁先你我;情使山海作别,缘早惚恍。于是圆缺之月,竟生离合愁恨;开落之花,凭多悲喜怅惘。灞陵送远,因折新青之柳;驿路逢君,聊赠故地之春。虽彼缘之难续,终此情之可申。知往矣已不返,哀于时而沾巾。却复花开,更胜去年之好;率而燕归,完全旧巢之身。继以堤明芳草,楼阴古木,雀跃莺藏,蜂鸣蝶舞,光转复如,景依故物。何人犹伫高楼,是客还离远路。然而千帆看尽,唯有一江愁痛。不甘缘止若此,终于人生如梦。由是方外禅僧,多称合掌之语;无端云间羽客,也致解化之颂。然而衣满风尘,何堪颍川之洗;且况心底方圆,早是情花深种。纵彼言之凿凿,也此身之不动;任己心之累累,亦他语而不用。

谁知芸芸来往,终古如然不改;如何茫茫岁月,于今尚且不悟。不见木落西风,唯钟兔丝之附。绝听分飞之语,但守月圆之数。此堪悲怜,未共君生之时;总难结果,已经出嫁之后。蒲苇磐石,仲卿难守,人面桃花,崔生空赋。尽折东门杨柳,归期又误;再剪西窗蜡烛,长夜还负。沧海有桑田之日,何堪缘守;昆仑复崩倒之时,莫能情绝。为有上邪之言,弃听白头之雪。宁知佳人遗世,弗因情缘之灭?濡沫多相思之苦,江湖遍相忘之悦。一人孑然之来去,随意情怀;二心凄切之愁苦,只能呜咽。且人生之百年,本倏然一瞬;堪青春之朝暮,教艰难万劫。若有丹青作画,其实终归一色;而来风云构景,本亦不分两乡。彼此情缘有定,你我爱恨无妨。天总四时,春与秋其代序;地横四极,去而来者有章。不变三五圆缺之数,未止离合聚散之行。得失早归天意,来去无须心伤。真有因缘于己,自然始终如常。

辞职信

工作既为家之奉养,前程终究我所忧虑。且人之一世,倏忽百年。父母妻儿,恩情浩荡。雏羊乌鸟,尚且有心;壮志青春,安能无意。顾孤踪所履,千里飘零。想廿载蹉跎,一身困顿。此诚苏秦处境,勾践当时。纵有击壶之歌,洒然声泪;可怜弹剑之舞,观者凄凉。蜷曲行藏,糟糠锥瓦。蝇营果腹,愁苦实多。然生命有时,荣辱未一。众途逆旅,发迹宁钟尔辈;孤棹横江,风波何必此间。终军猛气,南越尚存;宗悫长风,北人犹领。黄金印在,白日不迟。安逸轻身,丈夫早弃。榆枋微所,妻子莫辜。是乃奉书表志,专意请辞。

最后说明一下:这些都是很久之前的东西,写的很不好——可以说不入门,因为我个人对古文没用过多少精力去学习研究,主要精力放在了写诗(古诗)上,在诗上花了大把功夫,所以诗比古文写的好多了。有兴趣,不妨去看看。

刀狂剑痴:绝句四十五首?

zhuanlan.zhihu.com图标刀狂剑痴:2018诗集?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𬴂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我读试,读的是一种意境,我并不喜欢分析和解读试,解读出来,就缺少那种感觉。

此试畅快淋漓,气势奔放而又流畅自然,快哉快哉。


文采斐然,谦恭有礼,又无所保留。

既写景,又抒怀。

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多少人眼中景、心中事被一语道破?

古今文脉第一,我辈读之汗颜。

而且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就是王勃当场写作,给了青年人多少鼓励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这样的壮怀激烈,这样的同学少年,清新扑面,初唐气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