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到了一个几十万赞的短视频,内容大致是讲真正焚书坑儒的人是项羽,而不是秦始皇,秦始皇把所有书收藏起来是为了统一文字,统一六国思想,还说项羽屠过城,十分好奇,这事的真假?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1]。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2]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3],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注释】

[1]为寿:饮酒时献祝寿辞。

[2]夸主:在君主面前夸耀自己。

[3]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表示与众共弃,叫「弃市」。

【译文】

秦始皇在咸阳宫设置酒宴时,七十个博士上前为他敬酒。仆射周青臣颂扬秦始皇的功业万古流芳,自古以来无人能比。秦始皇十分高兴。但博士齐人淳于越说:「商朝和周朝统治天下一千多年,是因为分封亲族子弟和功臣。如今,皇帝拥有天下,却没分封他们。做事不取法古制而能长久的,从未听说过。周青臣当面阿谀奉承皇帝是加深其过失,不是忠臣的行为。」

秦始皇将这些意见下发给群臣商讨。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也没有重复的,三代的举措也没有因袭的,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这并不是故意要跟前代相反,而是因为时代变化了。如今,皇帝开创大业,建立了万世不灭的功勋,不是愚儒们所能理解的。从前,诸侯纷争,所以才用优厚的待遇招徕游说之士;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政令出于一统,老百姓居家就应努力从事农工生产,士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现在,这些儒生不效法当今而要学习古代,用来非议当今,搞乱百姓的思想。古时候天下纷乱,无法统一,所以诸侯并起,说起话来都是称引古代而非难当世,矫饰虚言,搅乱事实,人人都认为自己私下所学是正确的,以此来非议皇上所建立的制度。如皇帝一统天下,分辨是非,一切取决于至尊至上的皇帝。而那么私家之学相互勾结,非议法令教化,他们一听到朝廷的举措,就用各自所学的主张来妄加议论。入朝时在内心不以为然,出朝后就在街巷上议论纷纷,用大言欺骗君王来盗取名誉,用奇谈怪论来标榜自己的高明,率领手下的追随者对政府造谣诽谤。像这样再不禁止,就会使君主威势下降,朋党之风在下边形成,应当加以禁止才对。我请求下令史官把《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都烧掉,不是博士官的职务而敢私下收藏《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典籍,应全部搜送到官府烧掉。有敢聚徒论说《诗经》《尚书》的当众处死,以古非今的诛灭全家,官吏知情不举的以同罪论处。命令下达后三十天内不烧书的,处以黥刑,发配边塞充军。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方面的书籍不烧。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就以吏为师。」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看法和建议。

—————————————————————

这是史记里关于焚书的记载。那个视频我也看了,感觉不够客观,把秦始皇跟项羽相比,那肯定是项羽更残暴,但也说明不了始皇不是暴君,没有可比性啊。

历史问题还是得辩证地看,人物也都是一分为二地来看的。始皇有功也有过,从后人的角度总体上功大于过,但没必要给过错洗白,除非有证据。

对于存疑的历史问题,拿出证据来。


这些问题你不应该在知乎上提

你应该自己翻翻《史记》《汉书》

焚书坑儒确实是秦始皇所为,不过项羽残暴更甚始皇,这也是他灭暴秦而失天下的原因。

焚书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

坑儒

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然而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是大一统事业的一部分。

而你提到项羽屠城,怀疑真假。我只能告诉你,项羽屠城坑俘,煮人父母。论残暴始皇犹不及也。

项羽还是一个次将的时候,怀王诸将就评价其剽悍,屠城「无遗类」 就是没有一个人活著。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史记高祖本纪》)

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从属。然而项羽以下犯上,杀宋义自立为上将军。然后大破秦军于巨鹿。随之夜坑秦降卒二十万。

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先入关中,与关中秦人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然而好景不长,项羽入关之后屠咸阳,甚至把秦宗室屠戮一空,秦始皇就此绝嗣。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羽残暴在当时是人尽皆知,只不过后世失意文人为失败者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但当时的史料明明白白的记载著项羽的屠城史,我仅仅挑了几个典范,史书中还有许多。

这也是为什么项羽百战百胜,彭城之战甚至三万楚军大破汉诸侯联军五十六万。最终却是失败者。单说彭城之战,刘邦出汉中时只有三万汉军,而打到彭城的时候已经诸侯联军五十六万。那些诸侯可都是项羽分封的,却都选择了刘邦,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史记》原文写得清清楚楚(当然,有的人不信《史记》,只信《大秦帝国》《秦吏》之类的另当别论),秦始皇烧了书。

项羽后来进咸阳放了把火,有没有造成书籍的破坏?

有。但是,不能把责任全甩给项羽。


至于焚书的目的,《过秦论》已经说得清楚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上次有个孙皓晖的「弟子」跟我说什么焚书是为了镇压儒家的「反革命思想」。

其言大谬。

人家说得很清楚,「《诗》、《书》、百家语者」都要烧。

啥叫「百家语者」?难不成诸子百家只有儒家?

哦对了,还有,「非秦记皆烧之」。

六国的史书也不能要。

这能仅仅叫做「镇压儒家的『反革命思想』」?

秦廷下令,大部分书籍都只能由官府收藏,谁敢违抗,大刑伺候。

原则上说,民间只能藏「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很明显,就是愚民政策(即贾谊说的「以愚黔首」)。


法家向来主张愚民弱民。

《商君书》: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尊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韩非子》:

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焚书事件便是「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一法家思想的具体表现。


项羽干的,当时我就在场。


历史书上记载的那么清楚秦始皇焚书坑儒,你还想翻案不成。不过项羽没坑儒,但是项羽烹儒啊,杀降屠城,都是残暴之人,把这两人摆一起没错了。


秦始皇,《史记》里很清楚,项羽焚过秦宫书籍,坑儒,呵呵,这哥们之前可是坑了二十万降卒


焚书,焚的什么书???一个书就能代表所有书吗???

儒,在汉武帝以前,儒真没什么地位,你去看看孔子,活的多狼狈。墨家有言,儒家丧天下,要是对统治阶级不利,杀儒没什么不可以

很多雄才大略的帝王都不喜欢儒生,秦皇,汉武,汉武,汉宣,儒家务虚,务不了实,国家要发展,儒起不了什么实际作用,只能做装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