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關於漢字簡化的問題下的討論中,都有研究者和愛好者對於部分漢字簡化的方法或者實例提出異議,意見最大的有:

  1. 從簡再造,例如畫叉叉,畫又字等
  2. 草書楷寫,例如馬,車等字
  3. 合併字形,尤其是同音字,例如發,乾等
  4. 不準確的形聲字,或表音部首

許多人認為,這些簡化剝離了漢字的造字邏輯(例如六書),或增加了歧義性,或對學習者和讀者造成不一致的困擾。相信大部分人會認同,如果有改變的機會,在不嚴重降低實用性的情況下,更有邏輯,更豐富,更能避免歧義,更一致的文字系統,是更好的方案。

但同時,很少有人問的是:漢字簡化中帶來的這些不一致性或邏輯損害等,是否在漢字中,或者常用字中有可觀的比例。具體地,你可以回答,在最近的漢字簡化之前:

  1. 是否已經有許多從簡再造的現象,或者在漢字的發展中是否許多部首的含義已經與起初含義相差甚遠。它們與簡化字中的例子具有如何的數量比例?
  2. 草書楷寫是否是近代才有的現象?草書楷寫帶來的獨立字形是否足夠多以衝擊原有的獨立字形的構架,這些新的獨立字形是否有好的應用,一致地成為了其他文字的部首?這些獨立的字形是破壞了漢字的書寫規則而破壞了美感還是增添了字形元素而增加了漢字的美感?
  3. 合併字形是否是早已有之的現象?以及是否有許多非合併得到的字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兩個或多個完全不同的含義?是否有很多字在不同的時間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涵義?在近代的漢字簡化中合併字形帶來的歧義性與已有的歧義性相比數量如何?
  4. 在漢字簡化以前的形聲字有多麼嚴謹?大多能反映文字的發音特徵么?在不同的方言中形聲字所提示的發音有多少幫助?漢語語音的演化是否已經降低了大部分傳統的形聲字的意義?符合現在漢語普通話的形聲字,相較簡化之前是更多了,還是更少了?

我認為這些問題是在評判一些漢字簡化方案的過程中必須提及的問題。就好像「拋開計量談毒性」一樣,我們也需要通過衡量簡化相對於傳統的體量的影響,來評估某一正面或負面作用

答主可以通過展示傳統漢字更嚴密的邏輯性來支持部分簡化的不妥,也可以通過展示傳統漢字體系本來便具有的混亂來削弱對部分簡化方案的批評觀點,也可以簡單的展示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相關事實。

參考問題:

哪些簡化字是古人就簡化了的?哪些簡化字簡化得不夠好,寫法將來有可能改變的??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簡化字是合理正確進步的??

www.zhihu.com圖標有哪些簡化得非常失敗的漢字??

www.zhihu.com圖標


隨便胡謅幾句。這個回答是極其不嚴謹的,或許過段時間就會被我刪掉,當然也可能一直拖著不刪。

問:簡化前的漢字是一套十分嚴密的體系么?被認為不妥的部分漢字簡化所造成的實際影響佔有多少?

答:

一、有體系,但不嚴密。當時的專家也是咬准了這點,給漢字的簡化找正當性。

比如:

a.「更」「豪」「細」「修」「徒」本都是形聲字,但你看不出來哪裡形聲了。其中「徒」還是難得保留了走之旁「辶」外形的形聲字呢。

b.「能」本是象形字,那你猜猜象什麼之形?

c.「射」本是會意字,但是字形訛變得太多,導致我們現在也看不出來會什麼意。

二、客觀來講,對日常生活使用的影響不算很大。否則一簡字怎麼用到現在的?簡化伊始確實造成了很多用字混亂,但一直在不斷調整,會造成影響的字大多在90年代之前就被修正了。不過要注意,我說的是「對日常生活使用的影響不算很大」,並不代表沒有負面影響,更不代表它對除了「日常生活」以外的其他領域沒有影響。

問:是否已經有許多從簡再造的現象,或者在漢字的發展中是否許多部首的含義已經與起初含義相差甚遠。它們與簡化字中的例子具有如何的數量比例?

答:

一、有,「或者……」之後還是有。

前者如「僊」,後者如「貝」「頁」等部首。

「貝」是本義還在用,但以之為偏旁的字基本都是根據其引申義造的。

「頁」現在只用其假借義,本義早已不用,但以之為形旁的字還保留著「頁」本義。

二、數量比例不好說。標準不一樣,得出結果也不一樣。

會影響結果的情形大概有以下幾種:

1、有些所謂大陸簡化字明明是古通用字,比如「萬-萬」,自古互通至今,不能單純地算作繁化或簡化。

2、再如「來-來」「嘗-甞-嚐」「見-現」「回-迴」等異體字、分化字、古今字、包孕字等,也不能簡單地算作簡化或繁化。

3、比如「漢」這種字,其實同時是「溪」「灌」「漢」等多個字的隨手簡寫,直到簡化時才安到「漢」這一個字的身上,導致「灌」的簡化字形被搶走,至今無法簡化。

(原定的「漢」的簡化字形,是合併簡化為「汗」。)

又如「風」「鳳」等等,同時是「鳳」「風」等字的隨手簡寫。那二字就可以各自採用一個簡化字形,不會像「灌」一樣沒辦法簡化了。「風」還有「凨」這種簡寫,只是簡化時沒採用。

在以前,類似「鳳」「風」「漢」這種字形,根本不能算作單獨的字。就像有些外國人將「you」簡作「u」,但總不能說「u」也是個和「you」相同的正式單詞吧。

這些五花八門的俗寫實在太亂,一個俗寫可能會同時代替多個漢字。所以這種情形也不能簡單地算作簡化。

4、還有些就是從前尚未扶正的俗字,筆畫確實有簡省,比如「寚-寶-珤」,但別忘了還有喪心病狂的「靌」啊。

5、有部首在隸變時會有簡化,如「辵部」。

6、若按照「僊」這種類型,我找到了《掃盲用字表》中前五畫的269個常用字,發現只有個別字是自古簡化的,倒是自古筆畫增繁的字有不少……

(我才疏學淺,未逐一尋找,會有疏漏。)

而如果用不同的字表,結果應該也有不同。

一 乙

二十 丁廠七 卜八入 人九兒幾 了刀 力又三干於 工土士才寸下大丈 與萬上小 口 巾山千 川億 個勺久凡及丸 么 廣亡 門義之 弓己 已子衛也女飛習馬鄉豐王開井天夫元無專 雲藝 木五支不太犬 區 歷尤友匹 車 巨牙 比互切 瓦止少 日中 岡貝內水 見午 牛手毛 氣壬升長 什片化 幣仍僅斤反介父從 今分公倉月 氏勿 欠風丹 勻烏鳳文六方火 為斗訂計戶認心尺引丑 巴 孔隊辦 以予勸雙 書玉示未末擊打巧正功 去甘 世古節本術可丙 左石右 布龍平滅 東卡北 占業 舊 歸旦 目且 葉甲申電號田 由史 只央 兄叫另 四生失禾丘付代仙 們 白仔他瓜令用 印爾樂句犯外處冬 鳥務 包主市立閃蘭半汁匯頭漢 寧它討寫讓禮必議 訊記永 司尼 民出遼奶奴加 召皮邊發孕對 台糾母幼絲

問:草書楷寫是否是近代才有的現象?草書楷寫帶來的獨立字形是否足夠多以衝擊原有的獨立字形的構架,這些新的獨立字形是否有好的應用,一致地成為了其他文字的部首?這些獨立的字形是破壞了漢字的書寫規則而破壞了美感還是增添了字形元素而增加了漢字的美感?

答:

一、不是,但沒幾個扶正的,有很多還不算獨立的字。

二、不足以,後半句沒看懂。

三、撇開美感不談。無論怎麼說,草書楷化確實帶來了一些問題:

1、草書是草書,楷書是楷書。將草書楷化扶正之後,也讓不少人混淆了書體和字形。當然,這和漢字教育也有關係。

比如總說「甲骨文比繁體字好」的人,就沒分清。

2、80年代初,曾有一些普及漢字簡化的書。其中有這麼個例子:很多人忍不住在「堯」字的右上角多寫一點變成「戈」。那麼該怎麼學好這個字呢?書中給出的建議是:「堯」是「堯」的草書楷化,大家只要知道這一點,就不會學錯了。

這麼說來,當時的人學字還真累,既得學草書楷化、又得知道繁體字形……

(書中還有其他例子,按下不表。)

3、還有一個早就為人詬病的例子:「沒」「設」。二簡時就已經有不少人對這兩個字的字形吐槽了,想將「沒」改成「殳」。

當然,很多人所謂「沒學過繁體字就看得懂」,很大一部分也是這些草書類推簡化偏旁的功勞。不過這主要還是靠「類推」,而不是靠草書楷化本身。

問:合併字形是否是早已有之的現象?以及是否有許多非合併得到的字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兩個或多個完全不同的含義?是否有很多字在不同的時間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涵義?在近代的漢字簡化中合併字形帶來的歧義性與已有的歧義性相比數量如何?

答:

一、有。比如「曓」。

二、有,太多了。

a.比如「項」既是指脖子後部,也是一個姓氏。又如「手足」和「充足」的「足」字,含義也不一樣。

b.又如《說文解字》中認為,「常」和「裳」本是一對異體字,都是指古人的裙子,但「常」後來專用於引申義,現在沒人看得出來它倆本是異體字。

三、有。

比如「灑」是「洗」的本字,後通假為「灑」,現在大陸又把它作為簡化字。

四、關於歧義數量,我沒去算。但我認為二者有別。漢字改革中的合併字,是僅為現代漢語中的常用書面語服務的。如果不會混淆,就將就著用,如「後」。如果會混淆,再改回來,如「鎔」「覆」。

問:在漢字簡化以前的形聲字有多麼嚴謹?大多能反映文字的發音特徵么?在不同的方言中形聲字所提示的發音有多少幫助?漢語語音的演化是否已經降低了大部分傳統的形聲字的意義?符合現在漢語普通話的形聲字,相較簡化之前是更多了,還是更少了?

答:

一、算不上多麼嚴謹。

二、能。

三、有。

四、對半開。

五、這一問有空了再加……但簡化後符合普通話的形聲簡化字在100以內(隨便數的)。

像「鄰」「進」這種字我沒有算在內,好歹還得區分前後鼻音呢。偏旁的類推簡化我也沒有算在內,比如「評/評」「幗/幗」。

還有像「勝」這種簡化字,它本身就只是個半表音字,完全不符合六書。但很多人會把它算作形聲字。若說它不形聲,它確實有點形聲的樣子(僅限普通話)。若說它是從肉(或從月)、生聲,從含義上來說,只有聲沒有形。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勉強把它當作假借字,但當時專家們就是把它當純粹的新造標音字處理的,才沒認為它是假借呢。


簡化漢字的標準是:便於書寫、筆畫少、減少漢字數量,總之「看上去」要利於掃盲,又得讓人們較易接受。他們確定不去過分依照什麼六書,也明知這次簡化太不嚴謹。

而且當時人們認定,以後中國肯定是要走拼音化道路的,那麼對漢字的態度更不會像專門的文字學家那樣謹慎。對於這種遲早要被中國人民拋棄的過渡文字、落後文字,何必拘泥於什麼嚴謹性哦?還有什麼文化遺產,都不在主要的考慮範圍之內,至少不是擺在首位。總之,漢字簡化是「文字改革」,不是基於字理上的「漢字改良」。

而這麼多人反對隨意簡化漢字,自然也不是因為漢字是否處處合理,而多少還是想保障體系性,也不希望原有的漏洞被擴大。

參考文獻:

1、就~不告訴你!

2、就~不告訴你!

3、就不~告~訴~你!


不管繁體字理據有多少,簡化字肯定理據更少。看看下面兩篇文章,自然知道簡化字損失了多少理據。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294175?

zhuanlan.zhihu.com圖標https://zhuanlan.zhihu.com/p/65294543?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簡體字之前的繁體字,當然不是一套嚴密的體系。

黃生《字詁》:「若今之楷隸,則書法懸絕矣 。苟不通古字, 曷明其說乎? 大抵變篆為隸,字體因之大亂。當省而不省,失之贅;不當省而省,失之簡。末俗從風而靡,不知作俑何人?可恨也!」


真正意義上的「實際影響」其實沒多少。

平常人學習漢字是把這個漢字當作一個整體來學習,不會分成部件來訒知;而真正研究漢語/漢字的人一般又使用繁體字甚至古代字形(篆文、戰國文字、古文字等),不會使用簡體字。

所以只要是在漢字這個體系內做的改動,其實根本不會帶來很大的「實際影響」。


姓肖的站出來!

蕭曾經簡化為肖,由於沒有註明姓氏除外,現在幾乎所有姓肖人不知道自己的姓怎麼寫。

在先秦,肖其實是趙的通假,在篆刻印章的時候就混亂了

侴姓-丑姓(笑尿)

傅姓-付姓

閻姓-閆姓

日用最麻煩的就是各種用繁體字的場合了,在墓碑上的對聯:青松寫成青鬆,理髮店寫成理發店……

數不勝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