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赴日留学,希望去看看日本大师的各种建筑~安藤忠雄、中村拓志、隈研吾、藤本壮介……有没有好心人能总结一下值得一看的建筑和它们的地址~


(算了我自问自答一下,慢慢积累……

1.藤本壮介( Sou Fujimoto)

武藏野艺术大学图书馆(2007年设计2010年竣工)

地址:东京郊外

武藏野美术大学 日本〒187-0032 Tokyo, Kodaira, Ogawacho, 1 Chome?736

House N

项目年份:2008地址:Oita大分县,日本

House NA

地址:东京郊区

透明女厕所

地址:千叶县

2.安藤忠雄

风之教堂

水之教堂

光之教堂地址:〒567-0048 Osaka Prefecture, Ibaraki, Kitakasugaoka, 4 Chome?3?44官网(预约):http://ibaraki-kasugaoka-church.jp/e-reservation.html

飞鸟博物馆

地址:299 Higashiyama, Kanan, Minamikawachi District, Osaka时间:10:00-17:00(周一闭馆)

官网:http://www.chikatsu-asuka.jp/

狭山池博物馆

地址:2 Chome Ikejirinaka, Osakasayama, Osaka时间:10:00-17:00(周一闭馆)官网:http://www.sayamaikehaku.osakasayama.osaka.jp/_opsm/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

地址:3chome 11-18, Shimokosaka, Higashiosaka-shi, Osaka时间:10:00-17:00(周一闭馆)官网:http://www.shibazaidan.or.jp/

住吉的长屋

地址:2 Chome-13-11 Sumiyoshi, Sumiyoshi Ward, Osaka

门票:免费

水御堂(1989~1991)

光明寺(1999~2001)

3.妹岛和世

芝浦建筑Shibaura House地址:

北斋美术馆

地址:

再春制药女子寮

森林住宅

4.中村拓志

玻璃宅 ?Optical Glass House 地址:日本广岛 (JAPAN,Tochig) 广岛县广岛市中区大手町三丁目1番4号

5.伊东丰雄

银色小屋

风之塔(1986)(地铁设备间)

仙台媒体中心(2001)

6.SANAA

金泽21世纪美术馆(1992~1994)

地址: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1丁目-2-1 Hirosaka, Kanazawa-shi, Ishikawa-ken 920-8509日本

7.西泽立卫

森山

8.坂茂

纸之家(1995)

帘墙之家

墙少之家

9.隈研吾

木桥博物馆

根津美术馆

待更新……


日本滋贺县美秀美术馆

由美籍华人贝聿铭设计,创办人为小山美秀子。贝聿铭第一次见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感叹道说自己来到了桃花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这座建筑80%都在地下,贝聿铭设计的时候也是采取为保护自然环境及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

我所识的日本建筑中最喜欢这座建筑,是因为它确实做到了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不相互干扰而是相互应和,相互展示。


真正想学习的话不建议找攻略,自己去挨个建筑师总结和寻找,自去去收集这些建筑的图纸。相信收获会不一样。如果只是想打个卡,网上一大堆攻略。


大房间--日本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

设计师:石上纯也;结构师:小西泰孝。

KAIT工坊外观

这件工坊的结构有些不可思议:单层建筑,45m见方,4m多高,有305根细扁钢柱。这些柱子的截面尺寸只有80~190mm长、16~60mm宽。柱子中有42根是受压构件(截面比较方的),另外263根柱子则是受拉构件(截面细长的)。

KAIT工坊内部

施工时,先将受压的42根柱子就位去承接屋顶的重量,然后在屋顶上加压模拟极限雪天可能的活载,等到屋面结构在设计活载情况下变形就位,再将受拉的柱子从梁架上往下与地面连接,整个建筑的每个结构节点按照结构师小西泰孝的设想,微量变形到预定的尺寸,整个建筑就像拉满了弦的弓,始终充满张力的状态,等待著这个多震国家频繁发生的地震的到来。

(一直觉得,小西泰孝遇见石上纯也,就像康策特遇见卒姆托,北京遇见西雅图,小龙虾遇见啤酒,灭霸遇见无限手套……太完美的组合!这样优秀的结构师我也想要诶!)

KAIT工坊内部

从结构来讲,受拉的柱子是可以用钢绞线代替的,如果这样做在结构逻辑上也更真实一些,但是石上纯也不想这么做,因为在这里,所有柱子的第一任务是空间塑造,细节永远是为整体服务的,建筑师希望人们完全沉浸在这305根柱子围合而成的290个四边形的空间森林中去,而不是关注为什么这些柱子是棍状的,而那些是线状的。他在尽力模糊结构的作用,塑造一个抽象的空间。(就像上面的桌子被木板盖住了材料交接处一样)

KAIT工坊内部

平面设计非常简洁,是一个方盒子。家具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是学生们按照需求和喜好,自由布置和变换。

小房子—月岛住宅

解决宜居环境,更重要的是从心灵出发。住宅的容积率不是宜居的唯一标准。风、水、云、建筑本来就应该融为一体。作为入侵者的建筑,在自然面前是不是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谦虚?——石上纯也

月岛住宅的业主是一对年轻夫妇,平时较为忙碌,想要一个能够在晚上和周末尽情休憩放松的寓所。基地在一片传统的日本长屋区当中,而石上则采用了与长屋完全相反的策略。

他沿著基地边缘封闭出一座温室花园,顶棚可以开合,里面种植了花草树木,也摆放著各类家具。花园中间立著一座小小的房子,是一个多米诺系统,自底层至顶层露台依次为厨卫、卧室、起居、浴室,为了节省面积仅以独立的螺旋楼梯联系。外表看起来貌不惊人,走进去却别有洞天。

将居住空间压缩到最小,将剩余的所有面积留给花园。东京这样一个寸土寸金、急功近利的地方,大面积植物的介入可以带来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让建筑和花园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正是石上想要看到的结果。温室花园本身,在面对街道时,它是一个玄关,一个餐厅,或者一个起居室;在面对内部的小房子时,是一个佳木葱茏的室外空间,却与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截然不同。

另外可以注意一下月岛住宅里的小浴室。「他们爬上屋顶沐浴,在这里可以仰望星空,享受开阔与闲暇。」石上有著艺术系学生的浪漫,也有著日本人对花园的天生向往。

「如果一座住宅的设计不仅仅止于基地的范围之内,而是向外扩展为周边环境,那也许会带来一种具有非常柔和的尺度的户外空间。把基地变成小森林一样的场所,住宅就可能超越居住区的传统边界形式,以一种新的方式存在。」

石上并不认为居住空间的面积和品质成正比,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在自己的住宅项目中将大部分面积让给植物。


很多现代和当代大师的作品在日本虽然很多,但是散布各处,不少还是在山沟沟里,要么就是海岛上(比如直岛),所以不少时候想去拜访的时候有心无力(专业人士和富贵闲人不算)。而更多的时候是有眼不识泰山,尤其是在清水混凝土 style 流行的当下,认出在京都三条的那个 times 的确是安藤手笔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背景的。

我们往往会错过身边的一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大师遗珠,比如当时别人跟我讲大分市里一个菜市场屋顶是矶崎新设计的时候,我还不知道矶崎是谁,直到后来某天在 wiki 查Maniérisme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啊桥豆麻袋这不是我经常路过的那个什么什么纪念馆上的名字么。。")

这是其中一根壁柱。。

《门,叛逆,実体と开き》de Oita Art Plaza

就像你不会把你家附近工人新村喊作包豪斯遗韵一样,现代主义的房子经常会很大众脸,比如京都大学后面一排楼在今年清缴了大字报示威板之后变得索然无味。(不然京大可是膜拜战后关西建筑皇帝武田五一的好地方,现在么算了吧吉田寮都要叛变革命了)

然而很多日本近代的折衷建筑能让人在混凝土森林之中眼镜一亮,并且近在咫尺!很多就在景区和公共设施的附近。比如辰野金吾的东京站,片山东熊的两京国立博物馆之类的。京都三条装逼街也有很多赤レンガ的辰野式房子,还有御所附近的话可以进同志社看看几个主楼之间的连续性设计也不错(良心馆里有块玻璃地板下展示考古遗迹的设计有点像绿色版的王澍的南宋御街里那玩意)。

有缘分走过路过看看也是不错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