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這個微操大師坑慘了德軍,雖然沒有希特勒德國也難逃失敗的命運,但沒有他的瞎指揮,德軍能打到什麼程度?


希特勒做了一件影響極為深遠的事,他把歷史上一向靠人力高體量大老底厚碾人的日耳曼國家,奇蹟般轉變成了靠精兵和裝甲精銳取勝的印象。你要跟利奧波德、瑪麗亞特雷西亞、弗朗茨、威廉二世這些皇帝說德意志沒兵了,那他們估計下巴都能掉下來,以前神羅皇帝和第二帝國啥都缺,就是不缺兵,但是在二戰中卻真的做到了。

這點在美國文化的演變就看得出,一戰時英美對德國的印象還是匈奴大軍,二戰後竟然變成了以一當十的帝國精英,一下就高大上了!正因為二戰的表現,使得日耳曼至上主義這種話竟然成了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在羣眾心中紮根了,導致後來美國和亞洲國家德棍橫行的局面。

那麼德國的人力是怎麼用完的?其實是一道相當簡單的數學題,這裡採用美國著名德棍網站原野灰(feldgrau)提供的數據:

WW2 Germany Population, Statistics, and Numbers?

www.feldgrau.com

二戰之前,德國本土人口6900萬,但這只是本土,算上奧地利、蘇臺德、麥麥爾等地的德語人口,已經達到了8000萬。德國佔領波蘭之後又吞併了相當一部分德語人口,使得德國可用人口達到了近9000萬。這個人口比蘇聯少那是肯定的,但是放在歐洲大陸這家底其實也相當厚了,與蘇聯的人口差距也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誇張。再加上世界前三名的工業,這也是德國有能力發動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1943年,德軍總兵力已經膨脹到了1128萬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總人口的10%,大體已經是竭澤而漁了。所以德軍的後備兵源確實很緊張,各類書籍中經常有減員能補充一半就不錯的記載,比如南方集團軍羣從庫爾斯克到第聶伯河戰役期間損失了40萬人馬,補充卻只有20萬。那麼,為什麼東線德軍仍然缺人呢?

因為這1000多萬人馬裡面,德國陸軍只有655萬,另有幾十萬武裝黨衛軍。德國陸軍還要分散在西線和南斯拉夫佔領、防登陸和反遊擊,這麼一分,東線一線大概就只剩300萬了(按格蘭茨提供的數據)。相比之下,一線蘇軍不過600多萬,卻有2000萬人力(按蘇聯人口2億計算),所以其實根本就不是坊間傳言的蘇聯補兵太快了,人家正常發揮而已,不如說就是德國補不出兵了。

也就是說,德國海軍、空軍、黨衛軍(含武裝黨衛軍)等雜七雜八的部隊,竟然佔用了400多萬人力(兩個數字相減),比如德國空軍竟一度養兵170萬人,被不少歷史學家稱為「大飼養場」,這個話題展開說就大了,但是一定要找人背鍋的話戈林、希姆萊肯定是首當其衝,而這兩個肯定都是希特勒的人。

倒是「奇蹟般轉變成了靠精兵和裝甲精銳取勝的印象」這點,容克貴族反倒功不可沒,其實人家也很無奈,誰不想用人多,一戰德軍可是直接平推東線,這也是為什麼巴巴羅薩之前德軍高層普遍都以為蘇聯好打。在300多萬東線德軍中,戰鬥力量(看過朱世巍的書的人應該都有印象)又是少數,幾乎打掉一個少一個,說白了就是戰術上只能精打細算一點。


本人學生黨,瞭解的會有偏差還望大佬能指出以便改正

我不喜歡希特勒,希特勒後期也確實是個二蛋,在柏林被圍之時大發鬼畜(#滑稽)

但是假如沒有希特勒呢?如果沒有希特勒這樣的人來把整個國家凝聚在一起,到處忽悠人然後讓戰爭機器全面開動,就以國防軍那些慫逼敢去搞什麼「挺近萊茵蘭」「索取蘇臺德」「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但澤或戰爭」「在馬奇諾防線」等等這些在當時看來不要命了的瘋狂舉動嗎?就算是搞了。不要忘記曼施坦因計劃是誰賞識的。是曼施坦因被貶為軍長後找希特勒報道時順便把自己的計劃(閃擊阿登,直插索姆河下游,完成對盟軍主力的包圍,同時再捅馬奇諾的腚眼去)給越級報了一下,希特勒才下令採用的(希特勒這個時候腦子還正常著,從後來支援北非最初只排了一個軍級部隊也可以看出)。要是沒有希特勒曼施坦因的計劃能不能被採用還要另說,如果不能採用的話,以當時德國和英法的體量,正面硬剛大概率又要打出來一個一戰,在索姆河一線,甚至可能是在比利時境內僵持不下,德國還沒把法國打下就GG了。

陸軍總司令部以前的方案,可以看出,進攻重點在B集團軍,而正面就是英法聯軍主力

曼施坦因任A集團軍羣參謀長時提出的方案,可以看到進攻重點被改到了A集團軍羣

所以假如沒有希特勒?沒有希特勒二戰就不會打起來,打起來也極大概率死在法國。至於說假如元首在蘇聯戰役期間不瞎微操會怎麼樣,我個人覺得德國該涼還是要涼,蘇聯可是在用舉國兵力和你A啊,你德國西邊防英美,南邊幫意呆,還要四處控制佔領區,你有足夠多的兵力投入到東線嗎?德國只看到了蘇芬戰爭蘇聯菜到摳腳的發揮沒有看到蘇聯龐大的體量是不可能用比對方少的兵力還能速戰滅國的,和日本幾乎一樣的毛病。

我讓你點對蘇戰爭(#滑稽)


7月7日,寫模聯指令寫累了總結一下,緬懷一下盧溝橋事變,不容忘卻的記憶。

總結:按理說這個問題在分析得出結論沒有希特勒就不會(至少可預見的未來)爆發二戰(也就可以看出個人對歷史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要是另一個法西斯領導人很慫就不一樣了)。但這肯定不是題主想要的答案,畢竟太直接與氵了。在此基礎上延伸假如二戰還是爆發了沒有希特勒會怎樣?我的結論是德國會死在攻打法國的時候,因為沒有元首賞識曼施坦因就沒有閃擊法國的勝利,按照最開始陸軍總司令部的方案就是送死。那假如打贏了法國後再沒有希特勒會怎樣?我認為的結果是德國勝利有一定可能性勝利但並不大,因為兵力不足,對蘇輕視這些換一個人仍大概率會犯的錯誤德國人仍然規避不了。

至於那一點點可能性是什麼,把空軍整頓一下,重視一下空軍和海獅計劃,取得英國上空制空權後澡盆偷渡過去把英國本土端了。這樣在西線就能省出大量兵力。然後還需要義大利配合一下提升自身戰力,至少50萬意軍不會在北非讓5萬英軍給幹成沙雕,有自己守住北非殖民地的能力。這樣德國就沒有了菊花的後顧之憂可以直接平A了,戰爭推遲一年但月份上要提前,集中整個歐洲除了蘇聯的力量和蘇聯對抗,而且部隊數還比蘇聯多,應該能贏了。(但我感覺基本做不到,整頓空軍有點困難,看《甩鍋的藝術》里老希總是找各種利用對空軍進行包容,空軍都這麼NP了,想搞空野就搞空野,想阻撓齊柏林就阻撓,要想進行閹割也不好辦;義大利的戰力提升有點難辦……;拿下不列顛制空權是個未知數,拿下了澡盆偷渡能不能成功也不一定,失敗了就是重創;而且蘇聯會不會提前發起進攻也說不定,畢竟整個歐洲都清理的差不多了蘇聯人再傻也看得出來下一個就是他們)


很遺憾就是希特勒的瞎指揮,你德才配打二戰。

奇襲萊茵蘭是希特勒繞開國防軍那羣懦夫的產物,如果真告訴國防軍軍官,這羣容克大概率拒不執行,等英法反應過來,還在為推哪個幾個倒黴蛋送死而扯皮。

慕尼黑陰謀更是國防軍就等英法不同意,把小鬍子綁了送過謝罪。

結果沒有想到又慫了,靠這個聲望小鬍子纔有資格逼著國防軍軍官再打一次法國。

就這樣國防軍還是怨言頗多,一再強調還沒有準備足夠。

閃擊波蘭以後的進軍低地,從而側面擊潰法國,本身就是施裏芬奇謀的一部分。

只不過小鬍子改了一下,不然按照國防軍的尿性十有八九在學上一次卡在烈日要塞,等人家英法集結完畢又發現推不動。

打完法國,敦刻爾克又有人黑小鬍子。

小鬍子也想全殲,問題是人家有制海權,自己湊上去是覺得短管三號可以和人家艦炮對射?

至於打莫斯科這些破事就沒必要說了,老生常談。

一句話沒有希特勒,你德早就被貝當元帥在勃蘭登堡合影去了


這個。。。

怎麼不說說從阿登山區突擊的計劃是小鬍子支持曼施坦因然後才變現的,成就了古德里安。按國防軍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不是去死磕馬其諾,就是又被列日要塞纏住了。你還別瞧不上英法的作戰預案,人家可真是把國防軍的老爺們給琢磨透了,要不是小鬍子支持,那還有什麼閃擊戰,大家又和一戰一樣打拉鋸戰美滋滋。但是德三的國力可比德二差遠了,拉不了一年半載就得翹辮子。


反對希特勒→保衛新國家→反對法西斯→德皇歸來→荷蘭拒絕歸還威廉二世→威廉三世上臺→與英國和解→陰影下的盟約→決議修改繼承法→威廉三世乘坐興登堡號飛艇出訪英國→威廉全家爆炸→(維多利亞)女皇上臺→恢復神羅

Heil Kaiserin, dir!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