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雷法很多人会想清微派吧。下面是我摘至百科的一段,无论是依托也好,借重名人也好,还是事实也罢,总之,各派雷法的经籍无不坚称祖天师张道陵为该派雷法的祖师。首先,清微派就认为祖天师张道陵是该派的祖师之一。如《道法会元》卷之二「清微应运」中认为清微元始天王,灵宝西那国王,道德老子,正一祖天师,乃是三派始祖。而介绍清微派渊源、传系、先师事迹的宗谱《清微仙谱》的「正一渊源」,则专门列出了「三天圣师泰玄上相正一真君张道陵」,嗣师太清真人侍中张衡,以及系师太清真人间中侯张鲁。除此之外,祖天师张道陵还是各种具体的雷法中的「主法」。所谓「主法」,就是「法主」,就是「法」的主体,也就是「道」;而「道」亦是「先天一气」,因而唯有地位崇高之尊神才能充任。在具体的雷法实施的过程中,法师以「主法」统帅「将班」并发号施令,乃是一套雷法中的和关键和灵魂。如《道法会元》卷七的「上清洞明协神五应大法」就是以张道陵(祖师正一老祖天师真君)、魏华存(高元哀照法王紫虚元君)和祖舒(清微元上侍震保仙元君)为主法;「清微灌斗五雷大法」则以张道陵(祖师三天扶教大法天师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魏华存(祖师清微金阀上保高元窟照法王清真紫虚元君)和祖舒(宗师清微元上侍哀金网昭凝妙道保仙元君)为师派;在「紫极玄枢奏告大法」中,则有祖天师张道陵的信香符。

其次,神霄派同样认为他们的道法传承自祖天师张道陵。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记载,神霄派高道林灵素的道法也传承自祖天师张道陵的高徒赵升。据载,林灵素三十岁左右,在洛阳遇到一位姓赵的道人,交游数载后,一日道人突然死去,林灵素安葬了赵道人后,发现「有书三册,细字如珠,间有天篆,人莫能识。分为十九篇,盛以绛纱,题云:『付与林某』。册上题曰:《神霄天坛玉书》。皆有神仙变化法言,兴云致雨符a},驱遣下鬼,役使万灵。~一先生自受其《玉书》,豁然神悟,察见鬼神,诵咒书符,策役雷电,追摄邪魔,与人禁治疾苦,立见功验。驱瘟伐庙,无施不灵。』,①令人吃惊的是,第二年,林灵素在岳阳酒店,碰见了死而复活的赵道人。此时,赵道人才告诉他真相,说:「予乃汉天师弟子赵升也。向者所授五雷《玉书》,谨而行之,不可轻泄。即日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东华帝君有难,力当救之。;O值得注意的是,赵与时称林灵素「家世寒微,慕远游。至蜀,从赵升道人游数载。赵卒,得其书,秘藏之,由是善妖术,辅以五雷法』,③。认为其五雷法,为赵升所传授。《宋史》载其「惟稍识五雷法,召呼风霆,间祷雨有小验而已」④。

此外,林灵素向宋徽宗谈及祖天师张道陵有雷书和雷印之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五三称:「昔汉天师有《神霄雷书》二十卷,并天部霆司八角雷印六颗。至第八代天师,藏十卷,并六印文,并留火痕印文。国初,张守真遇诩圣真君传赐五卷。帝欲得《雷书金经》全足收入《道藏》,求访不得。先生静夜飞神,从玉华天尊奏告上帝,乞赐观看雷文,并霆司等印。帝遣六丁玉女,以印授之。一天坛玉印,一神霄嗣教宗师印,一都管雷公印,一天部霆司印。皆坚如铁石,非金非玉。及以《雷书》五卷,赐灵素看。先生拜谢,怀印而还。省,录《雷书》进奏,遂得全集。」⑤显然,这些都说明神霄派雷法跟天师道传统有著极为密切的关系。

张雨《玄品录》中称高道留用光的雷法为祖天师张道陵亲自传授。

留用光,信州贵溪人,貌奇古而黔。既壮,无所闻。往游南岳,至抚州临川县,路逢一道人,自言是张辅元,与用光偕行。用光行为张负,止为张炊。次长沙,张谓曰:子事吾,勤亦至矣!向吾慢子,观子之变,子益加敬。吾今入蜀,有一篇授子,子其秘之,遂去。启视,乃《五雷书》。庆元间,衡州旱,郡守沈作砺夜梦黑龙,蟠于城煌庙门,日一视之,乃用光醉卧也。即延命祷雨,而雨,郡上其事,复祷雨于朝,亦雨。用光年几四十,未得度为道士。至是,即御前赐冠服,赐号「冲靖先生」。宁宗为出内带钱,撤上清官新而大之。理宗立,复召。用光谓使者曰:「归奏天子,治天下者,道德五千言足矣!山林野人来将奚益。」竟解化龙虎山中。向之所遇张辅元,或谓为汉天师也。①

还有,天心派亦不例外。北宋天心派道士元妙宗编撰的《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中认为天心正法是「正一之宗」,即出自张天师正一道:

臣闻天心之法,北极中斗之法也。北极者,天之中极,万象之所会。北斗者,天之中斗,万禹之所票,故为天之心。则其法,本之于此也,同出乎正一之宗,为勤治之枢辖。自昔饶君,夙著阴功,简在天意,神付真篆,受诀紫霄,嗣系递传其法,遂明之于世。②

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四三同样认为天心雷法就是出自天师道正一宗:「三洞之品,自汉天师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焉。当其受印剑于玉局,荡妖邪于寰区,法之济时,厥勋盛矣!」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唐五代((( }}梦琐言》记载了「雷公篆」一事,该文声称该篆是传自天师世家:

巴蜀间,于高山顶或洁地,建天公坛。祈水旱。盖开元中上帝所降仪法,以示人也。其坛或羊牛所犯,及预斋者饮酒食肉,多为震死。新繁人王芜,因往别业,村民烹豚待之。有一自天公斋回,乃即席食肉。王谓曰:「尔不惧雷霆那?」曰:「我与雷为兄弟,何惧之有?」王异之,乃话其所谓。曰:「我受雷公策,与雷同职。」因取其篆验之,果如其说。仍有数卷,或画壮夫,以拳权地为井,号拳权井。或画一士负薪拚,号一谷柴。或以七手撮山箕之,号七山箕。江陵东村李道士舍,亦有此篆。或云,三洞法算外,有一百二法,为天师子嗣师所禁。唯许救物,苟邪用,必上帝考责阴诛也。①

张道陵与雷部神将赵公明

从祖天师张道陵跟赵公明的关系,同样可以看出天师道与雷法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赵公明乃雷部神将的重要成员,终南山人,秦时避乱终南山,精修得道,被天帝封为神霄副元帅,人称赵公元帅,能驱雷役电,去病镶灾。据《道法会元》的记载,当初祖天师张道陵在鹤鸣山修炼大丹时,赵公明实际上是张道陵的护法,奉命守护丹炉,被封为正一玄坛元帅。这里所谓的正一的「正」是指万邪不干之义,「一」则为纯一不二之义。因赵公明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坐骑黑虎,故又人们称为「黑虎玄坛」,或赵玄坛。祖天师成仙飞升之后,赵公明一直镇守龙虎山。赵公明部下有八部猛将,以应八卦。有六毒大使,以应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神兵,以应五行。有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宿。有天合、地台二将,以象征天门地户之阖辟。有水火二营将,以象征春生秋煞之往来变化。此外,由于赵公明神通广大,非常灵验,故上天对他多有加封,号为「高上神雷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点」「直殿大将军」等。可见,赵公明拥有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州的巨大权力。

《道法会元》卷之二三二「正一玄坛赵元帅秘法」,对赵公明的广大神通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金轮都总管,龙虎赵将军。神霄急捉将,降伏驱万神。上育承帝命,下界察凡情。铁索轰天响,铁鞭震地鸣。乘龙游海岳,驾虎遍乾坤。左有元达将,右有仕季神。前有元伯使,后有文业君。八极八王将,四方四集兵。堂堂持法力,赫赫显神灵。②

微妙真空,神霄赵公。驱雷掣电,走火行风。何神不伏。何鬼敢冲。神虎一吠,万鬼灭踪。吾今勃召,速出绛宫③。

神霄副元帅,正一赵公明。金鞭耀星影,铁索镇山鸣。将吏随左右,黑虎现威灵。吾奉帝命召,分明速现形。急急准老祖天师六合无穷高明大帝律令。④

以下则是生动描述祖天师跟赵公明的关系,赵元帅听命于祖天师张道陵,广行法术,普救众生。

玄坛誓咒

公明公明,显迹青城。太上勃下,天师令行。师若负我,日月无精。我若负师,雷

霆灭形。与师立誓,普救群生。天神地抵,人鬼咸听。急急如玄坛口誓律令。①

仰启龙虎玄坛将金轮元帅赵将军。

三十六员大神王,天伤五雷无量兵。

移山拔树惊宇宙,驱雷掣电耀乾坤。

飞符破庙搜邪鬼,急捉速缚妖魔精。

腾魂附体传事意,持鞭执索惊鬼神。

捉贼呈形散家讼,赏善罚恶禁谗言。

人有万病治即痊,叩求发愿随心应。

八王猛将当先锋,四方大力如云拥。

天师有旨速尊依,发兵布阵列放旗。

听吾命令即报应,功成果满升天砰。

急急如正一老祖天师真君律令。②

张道陵与雷函天书

所谓雷函,实际上就是天书云篆的另一种形式,不同于世俗之人所书之文字。雷函天书不是任何时候都会显现,一般是在发生雷击之后才会出现。在道教看来,发生雷击时,不管击中宫观、寺院、房屋、树木、器皿,还是击中人类以及动物,都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这些宫观、寺院、房屋有妖孽凭附,或者树木、器皿下有毒虫隐藏,或者人或动物不忠不孝,恶贯满盈,才会招致雷击。雷击之后,这些雷函天书或出现于锅底,或现于屋壁,或者现于被击中人或动物的身体。对这些雷函天书,普通人是无法识别,唯有那些博识洽闻之士或高道才能辨认。认得这些雷函天书,对后期的攘谢酷祭具有重大意义。一般来说,雷击之后,如果找不到雷击的真正原因,还会有持续的灾祸发生。因此,雷击之后,一定要请高功法师辨认雷函天书,及时加以镶解,就可以避免后续的灾祸。[1]

据《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的记载,林灵素认为祖天师张道陵有《神霄雷书》Jo卷,到第八代天师张迥还藏有一0卷雷书,至宋代栩圣真君传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五卷雷书。后来,林灵素则将四枚雷印和他所获得的《雷书》献给了徽宗,并录入了宋代编纂的《道藏》。

《道法会元》卷七三和卷七三、四,专门论述了「天书雷篆」,其中收录了祖天师张道陵搜集的雷函天书(出汉天师雷函),虽然不清楚该雷书是否是林灵素献给徽宗雷书五卷中的一卷,但这也是天师道跟雷法有著密切联系的佐证。题名为祖天师张道陵的《雷函天书》。

云飞急走动,即界火急合。

玄雷龙通雨,及物水足民。

心地秋何有,雨顺申不思。

奏何有上无,君帝在昔日。

月星州邑灾,作斩鬼下急。

百怪择物洪,精急救艳谢。

仙火急今奉,天帝救急急。

不孝父母火,天今起宿行,

债未还火急。①

后世天师使用雷法情况

除了上述提到的祖天师张道陵跟雷法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之外,后世天师则以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为精通并传习雷法的最为显赫的天师。此后,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亦以雷法著称,据《天师世家》的记载,乾道六年(1170),在毗陵(即今天江苏常州一带),有一棵老树出现妖异,给当地百姓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皇上令张守真天师,前往治妖,张守真天师抵达之后,即运用雷法,一时雷霆轰鸣,将该树击毁,妖异随之消失。皇上特召张守真天师赴京城,赐号正应先生。三十四代天师张庆先,于南宋嘉泰辛酉(1201)袭教,性慈俭周贫,道法精湛,并留下了幼治张公洞井龙王的故事。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十二岁即承袭天师位,天师道在张可大的手里得到发扬光大。张可大天师曾多次奉诏赴京城进行斋酷之事,后来,奉命以雷法勃治都阳湖水灾、钱塘江潮患。据记载,在劫治都阳湖水怪时,张可大「以符投江,雷震延死大白蛇,水遂复故」。并用雷法攘治蝗灾。嘉熙三年(1239 )赐号观妙先生,命提举三山符录兼御前诸宫观数门公事,主领杭州龙朔宫。从此以后,正一派正式成为江南诸派道教的统领。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亦以道术名世。据《道法会元》卷之一一一「帝令宝珠五雷祈祷大法」的记载,张宗演天师精通一种秘传的雷法叫「宝珠雷法」。「宝珠雷法」乃世间罕见一种雷法,被认为是众法之祖。该雷法的传承也十分隐秘,「自前宋枢密宣使李闲云先生,得传龄驾前承应法师集贤院学士朱梅靖先生,后朱人蜀,砖青城山羽化之时,止传之三人。一乃新淦州郭提举。二乃三十六代天师张真人,三乃闲云李先生也」①。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于大德二年(1298),因浙江海宁郡海潮为患,奉诏于杭州佑圣观建醛,张与材天师运用雷法,投铁符于河,雷电大作,将水妖击毙,潮患立止。第三十九代张嗣成,亦精于雷法,不仅治潮水,还为百姓祈雪、求雨、祈晴,无所不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亦精通雷法,善祷雨。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书铁符治浙江潮患。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于朝天宫建祈晴醛,檄召雷神时,一只蓝爪红翅的巨鹰,挟大风呼啸而至,抓檄文奋力飞上云霄,众人为之震惊,足见张元吉天师道法高强。乙亥春,皇上于文华殿召见张元吉天师,问诸雷秘法,命作符,大悦曰:「神明之胃,代不乏人,可谓善继矣。」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顺,因牛首山后湖有妖,奉召前往除妖,用雷法碟死一妖,皇上大悦。由此可见,天师世家从张道陵始,与雷法有著关系极为密切,自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以降,精通雷法者更是代不乏人。

读完以后对雷法有了点了解,虚靖天师曾为宋徽宗灭蛟龙,招关羽。这都离不开雷法,现在会雷法的我没见过,就有一些人说自己会雷法,却连三十六雷讳都不知道。


实在想修,那就从十字天经开始修。道法会元有记载,当然你也可以找我要。



雷法很多门派都有修,只是法和法也不一样,有的类似于请,有的是令,终南山碧天洞的凝阳仙宗一脉就是令,但雷法只是仙宗逍遥派诸多法中的一个,且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修法的人不能随意显露。

去年平地起惊雷,很多人被吓傻了。


以下开始扯淡,

去年吧有见过一个人,是神霄派坤道『高上神霄,去地百万』,在浮屠山跟著大佬修行的,当时好像还在打基础,雷法还没练,现在估计练起来了。

神霄派就是修雷法的,不知道现在那边还收不收人,真的假的就不清楚了。


临沂网戒中心,好找的很,下火车出站拦辆出租就能到。


雷法是道教中一大类的法,包括修行、祈雨、祈福禳灾等功效,表现方式从静功到符箓,多种多样

在不同派别中对雷法的认识也有所不同,现代人对雷法的认识普遍是招雷惩恶之类的印象,这也是一类实际存在的雷法法术,可能曾被用于伐山破庙上(祖天师伐山破庙,讨伐邪神淫祠)

萨天师收服王灵官的故事中也有类似的破庙记录,但不确定是否属于这一类法术

现实中想要学习雷法(广义),最靠谱的途径是拜会上海的薛道爷,家传清微法

再者,也可以找找是否还有神霄派的高道在开坛传法

更加所谓「正统」的方法是试试找到正一天师道传承,不过是否得传雷法,就看个人的福缘了

民间也传有属于广义上的雷法的「五雷掌」,不过这种法术与《崆峒问答》中记录的祖师的掌中生风雷不是一回事,只算一种可以退治精怪的法术

十字天经的确是雷法,而且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雷法组成部分,持经有增长福缘等功效

《道法会元》看看就得了,想学是基本没可能,必须有可靠的传承,有师父首肯,法才能行之有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