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此人,被許劭品評為【佐世之才】,他也完全當得起這個評價,長於戰略,眼光獨到,人生中多次獻策險些改變天下格局,可惜沒被採納,其中十分重要的獻策就發生在夷陵之戰。

  • 夷陵之戰前,劉曄的兩次諫言

第一次諫言,當東吳遣使稱臣的時候,朝臣皆賀,而劉曄卻提出伐吳——

《劉曄傳》:朝臣皆賀,獨曄曰:"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劉曄傳引傅子》:權無故求降,必內有急。權前襲殺關羽,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承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權善用兵,見策知變,其計必出於此。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傅子》中,劉曄交代出兵伐吳原因和優勢,並分析了東吳滅亡後的局勢,劉曄表示,這倆國依著山水阻隔,有情況了就抱團,現在他們打起來了,這是天賜良機啊!這個時候不打更待何時!我大魏攻內,蜀攻外,還愁東吳不滅亡?東吳滅亡之後那就更好辦了,蜀國孤立無援,就算蜀佔得東吳一般,堅守不了多久。

若曹丕聽從了劉曄的計策,是很有機會打破三足鼎立的局勢。可惜,曹丕沒聽,反倒還問【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我估計劉曄驚奇於曹丕的腦迴路,但還是解釋了——

《劉曄傳》: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可是曹丕呢?【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不僅沒聽,反手直接封了孫權吳王,劉曄看到這番決策怕是滿臉黑人問號,這那還能坐得住!於是他再次諫言——

《劉曄傳引傅子》: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內,陛下受禪即真,德合天地,聲暨四遠,此實然之勢,非卑臣頌言也。權雖有雄才,故漢驃騎將軍南昌侯耳,官輕勢卑。士民有畏中國心,不可強迫與成所謀也。不得已受其降,可進其將軍號,封十萬戶侯,不可即以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御相亂也。彼直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義也。我信其偽降,就封殖之,崇其位號,定其君臣,是為虎傅翼也。權既受王位,卻蜀兵之後,外盡禮事中國,使其國內皆聞之,內為無禮以怒陛下。陛下赫然發怒,興兵討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國,不愛珍貨重寶,隨時貢獻,不敢失臣禮也,無故伐我,必欲殘我國家,俘我民人子女以為僮隸仆妾。吳民無緣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戰加十倍矣。

劉曄表示,陛下不可啊!先帝打下這份基業,現在威震海內,孫權雖有才能,但官位低微,士民有畏中原的心,孫權也不能翻出花花,就算要接受投降,給他個將軍、萬戶侯得了,封王萬萬不可啊!陛下您這麼一封王,無疑是為虎添翼,給了孫權和江南士民君臣之義。現在孫權表面對您笑嘻嘻,暗地裡耍耍小手段激怒陛下,陛下一旦伐吳了,他孫權再對著吳國子民賣慘一波,吳國子民一定會相信孫權的話,然後上下一心,戰力飆升啊!

這個分析,真的很到位了,事實上不出劉曄所料,之後曹魏的三路伐吳最終無功而返。可這個時候的曹丕一意孤行,【又不從】,並且【遂即拜權為吳王】,劉曄眼看著大好戰機的錯失,也只能獨自嘆息吧。

從戰略上來說,劉曄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曹丕選擇聽從王朗的建議,坐山觀虎鬥,選擇了穩妥的方法,但也因此錯失了最好的戰機。

  • 夷陵之戰後,勸阻伐吳

《劉曄傳》:備軍敗退,吳禮敬轉廢,帝欲興眾伐之,曄以為"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帝不聽。

這個勸阻也是正確的。劉備是221年秋7月伐吳的,222年閏6月戰敗,東吳的追擊戰持續到了222年8月。在此之前東吳除了陸遜朱然駱統,其他將領沒有心理準備,如果曹丕集結好軍隊,可以打東吳個措手不及,可劉曄勸阻伐吳時,東吳並非剛剛取勝。

這還要從孫權變身影帝,開啟瘋狂忽悠模式說起——

《吳主傳》:時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弭,故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吳主傳引魏略》:到八月,權上書謝又與周書曰:"自道路開通,不忘脩意。既新奉國命加知起居,假歸河北,故使情問不獲果至。望想之勞,曷雲其已。孤以空闇,分信不昭,中間招罪,以取棄絕,幸蒙國恩,復見赦宥,喜乎與君克卒本圖。傳不云乎,雖不能始,善終可也。"又曰:"昔君之來,欲令遣子入侍,於時傾心歡以承命,徒以登年幼,欲假年歲之間耳。而赤情未蒙昭信,遂見討責,常用慚怖。自頃國恩,復加開導,忘其前愆,取其後效,喜得因此尋竟本誓。前已有表具說遣子之意,想君假還,已知之也。"又曰:"今子當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為可上連綴宗室若夏侯氏,雖中間自棄,常奉戢在心。當垂宿念,為之先後,使獲攀龍附驥,永自固定。其為分惠,豈有量哉!如是欲遣孫長緒與小兒俱入,奉行禮聘,成之在君。"又曰:"小兒年弱,加教訓不足,念當與別,為之緬然,父子恩情,豈有已邪!又欲遣張子布追輔護之。孤性無餘,凡所欲為,今盡宣露。惟恐赤心不先暢達,是以具為君說之,宜明所以。"

此時孫權忽悠曹丕,是因為國內【時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弭】,怕曹魏來犯,故而上書+又曰四連,再加上之前對著浩周的【流涕沾襟】,不得不說,大帝真的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可曹丕呢?【帝既信權甘言,且謂周為得其真】,還真就信了!於是,這一拖就拖到了十月。這時的孫權已經平了內亂,改變了防禦部署,開始【臨江拒守】,此時再出兵,顯然是不明智。之後三路伐吳也的無功而返也證實了這一點。

如果曹丕當初聽從了劉曄的建議,立馬集結軍隊伐吳,或者趁孫權平內亂的時候一舉進攻,就算不能滅吳,也能給吳帶來重創。如果質疑曹丕剛稱帝,內亂未消的,那大可不必,曹丕的政治能力很強,僅僅用了幾個月就收拾好了父親曹操留下的爛攤子,解決了國內一堆政治問題,在十月就毫無後顧之憂地代漢自立。

附上FFF團長對曹丕的看法。

FFF團長:怎樣評價歷史上的曹丕??

www.zhihu.com圖標

所以曹丕伐吳,可以說是無後顧之憂。若曹丕真的舉兵伐吳,那這天下局勢怕是要就此改寫。

最後兵敗,曹丕幽幽地來了句【卿策之是也。當念為吾滅二賊,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也不過是想到之前未聽劉曄的建議,而找來的託辭。此時此刻,劉曄怕是罵娘的心情都有了,滿腹才華不得用,也是造化弄人吧。


當時的局勢對曹魏而言已經非常有利了,其實打不打都行。

打的利好劉曄已經分析過了,這裡就不重複了。

不打也沒啥,當時的局勢下拖著只能是對曹魏有利。

但是曹丕不打的理由竟是孫權稱臣裝孫子了,這就有點幼稚了。後來孫權贏了夷陵不裝孫子了才想起打孫權就不只是幼稚了而是蠢…


我就知道有人用水軍來論證劉曄的計策是正確的廢話,不妨來看看這條史料吧:

《吳錄》:是歲蜀主又遣鄧芝來聘,重結盟好。(孫)權謂芝曰:"山民作亂,【江邊守兵多徹】,慮曹丕乘空弄態,而反求和。議者以為內有不暇,【幸來求和】,於我有利」

水軍水軍,你總得要有兵來駐守各個據點吧?現在很多據點都沒兵了,或者兵力很少,這時候可是渡江的好機會,以往渡江確實要用大船,不然打不過,可是現在壓根就不需要什麼大船,提前準備小船就夠了。即便是大船,也能預備一部分,想要全部備齊可能得兩年前就得做準備。

渡江以後,像江陵那種高大堅固的城池我也不能保證能攻下來,可是不是所有的城池都跟江陵一樣高大堅固,那些防禦能力不如江陵的城池據點,攻下來的概率不會太小,因為對面都沒多少兵了。什麼對面沒回防的時候攻不下,回防得差不多了反而能攻下,這世上有這樣的事嗎?這時候出兵不比幾個月後吳軍回防了更好?

我們來看看公元222年曹丕倉促伐吳下曹魏方取得了哪些戰績?背景還是東吳回防得差不多的情況下。

《三國志吳主傳》:權遂改年,臨江拒守。冬十一月,大風,范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

《三國志夏侯尚傳》:(孫)權將【諸葛瑾】與尚軍對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軍於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將步騎萬餘人,於下流潛渡,攻瑾諸軍,夾江燒其舟船,水陸並攻,破之。

《三國志潘璋傳》:魏將夏侯尚等圍南郡,分前部三萬人作浮橋,渡百里洲上,【諸葛瑾】、楊粲並會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絕。

《三國志朱然傳》:魏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為其勢援,連屯圍城。權遣將軍孫盛【督萬人】備州上,立圍塢,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時卻退,郃據州上圍守,然中外斷絕。權遣潘璋、楊粲等【解圍而圍不解】。

從《吳主傳》來看,魏軍都直接打到岸上了,為什麼?因為東吳的攻城車都被焚燒了!攻城器械確實可以放船上運載,可是此時此刻東吳是防守方,沒必要把笨重的攻城器械放船上增加船的負擔。

結合《夏侯尚傳》、《潘璋傳》、《朱然傳》來看,東吳的援軍一度都一籌莫展,孫盛一萬人都不頂用呢!那陸遜追擊劉備時後方更空虛的時候曹魏取得的戰果不會比這個更小。

這種情況下魏軍在初期尚且有此等戰績,那就更別說聽劉曄的話會是什麼效果了。等到對面回防了你再去打,虎頭蛇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如果曹丕聽了劉曄的話早做準備,那麼就是以有備擊無備;而史實是曹丕以無備擊有備。

誠然,曹丕接下來幾年的大軍壓境導致孫權的神經一度繃緊(孫權真正鬆口氣是石亭之戰以後),但是實際收益並不大,相反我還覺得有些得不償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召集大軍需要耗費國內很多物資,而曹丕連年征戰,後來直接在廣陵放10萬兵準備渡江,還沒打出多大戰果,後期拉胯得一批,那肯定對國力有一定程度的損耗,如此,還不如一直種田下去呢!這樣日後漢吳兩國的北伐難度肯定會加大。「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劉曄誠不欺我,唐朝史學家劉知己評價曹丕「臨戎不武」不是沒有道理的。

《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兵有十餘萬,旌旗彌數百里,有渡江之志。權嚴設固守。時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歸。孫韶又遣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要之,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

《孫子兵法作戰篇》: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三國志王基傳》:夫兵動而無功,則威名折於外,財用窮於內,故必全而後用也。

《三國志鮑勛傳》:六年秋,帝欲征吳,群臣大議,(鮑)勛面諫曰:"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往年龍舟飄蕩,隔在南岸,聖躬蹈危,臣下破膽。【此時宗廟幾至傾覆,為百世之戒】。今又勞兵襲遠,日費千金,中國虛耗,令黠虜玩威,臣竊以為不可。"

而且覺得曹丕沒中計的,不妨解釋一下曹丕後來為何不用浩周了吧。。。。。

《魏略》:(魏文)帝既信(孫)權甘言,且謂(浩)周為得其真,而權但華偽,竟無遣子意。自是之後,帝既彰(孫)權罪,(浩)周亦見疏遠,終身不用。


以北方當時的人口,魏國的中軍並沒有獨立滅吳的能力,和劉備兩路夾擊可以說是天賜良機,可惜曹丕沽名釣譽,不然三國真有可能提前結束,到時候劉備真的也就跟公孫述之輩齊名了。


如何評價不好說,不過如果劉曄的計劃真的可行,可以使曹魏迅速滅亡吳蜀統一天下的話。

那麼曹丕失誤,沒有採納劉曄的計劃,使吳蜀兩國都逃過一劫,那孫權、劉備也該多謝曹丕的不殺之恩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