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拢菦]有详细说明。请问格竹是怎样的过程?怎么格的呢


其实关键不是王阳明如何格竹子,而是格竹子这个故事到底有什么意义?此事要从「格物致知」说起。

在儒家学说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出自《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后人将其总结为「格物致知」。然而《大学》中并没有具体地解释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因此不同的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解释,并以此阐发自己的思想。在诸多解释中,以朱熹与王阳明两人的阐释最为经典,影响最大。

下面居士我为你分析朱熹与王阳明两人的格物致知理论有何不同。

?朱熹与二程并称程朱,是理学的代表人物。所谓「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理为尊。朱熹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后有气(物质),理和气结合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所以每一个事物中都蕴含著理,事物就是由气(物质)加理(规律)构成的。朱熹举了一个「月印万川」的例子:月亮高高挂在天上,然而每一条江河中都倒映著一个月亮,都是天上那个月亮的倒影。事物中的理就像是江河中的月亮,和最高的理是一样的。

每一个事物中都有理,然而在不同事物中,理又表现为不同的形态,这被朱熹称为「理一分殊」:在自然事物中,理表现为事物的运动规律;在人身上,理表现为伦理道德,例如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等。朱熹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完全认识理,他的一举一动就能自然符合伦理道德,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那么,如何才能完全认识理呢?朱熹给出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既然每一个事物中都有理,那么你就去研究每一个事物之理,把事物的理研究到极点,这就是「格物」。一开始你得到的可能是事物的具体规律,比如一棵树怎么生在,怎么开花,怎么结果,但是研究得久了,你就会豁然贯通,对理的认识也就达到了极点,这就是「致知」。此时,你已经认识到了最高的理,那么一切事物的理你都已经掌握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

明朝的官方思想就是程朱理学。一开始,王阳明当然也是相信朱熹理论的。王阳明这个人天赋异禀,很早就有远大的志向。在他读书时,老师问他们读书是为了做什么,其他人都回答为了中科举,唯独王阳明说自己读书是为了做圣贤,很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风范。既然王阳明想做圣贤,所以他决定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去试一试。于是他和一个好朋友钱德洪约定,要去格亭前的竹子。

钱德洪先格了三天竹子,不仅没格出竹子中的理来,反而自己苦思成疾,病倒了。王阳明想,肯定是钱德洪精力不足,太弱了,于是自己也去格。没想到王阳明对著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也是什么都没格出来,也是大病一场。这个故事被称为「亭前格竹」。王阳明因此感慨,这圣人不是谁都能做的啊,于是暂时放下了做圣贤的念头,去研究科举学问了。从此王阳明心中埋下了对程朱理学的怀疑。我们可以说王阳明没有理解朱熹「格物」的意思,朱熹的格物是去研究事物的规律,而不是对著事物苦思冥想。但是,这并不是关键。

之后王阳明再没有想过做圣人的事情,他曾考试中举,也曾研究过道家、佛家的理论。直到三十四岁那年,王阳明因为上奏疏触怒了大太监刘瑾,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驿,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里蜕变、顿悟。

龙场驿处于大山之中,条件十分艰苦,难以想像。然而王阳明在这里却很乐观,他每天思考如果圣人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会怎么做。终于有一天夜里,他在半睡半醒之间想通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我心中本就具备做圣人的道理,之前我在外界事物中寻找理,这是大错特错。想想也是,事物的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有什么关系呢?从此王阳明开始建立自己的心学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格物致知」说。这个故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那么王阳明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看这个「知」,朱熹认为知就是对理的认知,王阳明则认为知是良知。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应当孝顺父亲,应当友爱兄弟,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不能偷别人东西,不能欺骗别人。哪怕是那些犯法的坏人,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也是知善知恶,知是非,知廉耻的。

王阳明曾做过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王阳明属下抓到一个贼,王阳明就让他把衣服脱光,贼脱得只剩一条内裤了,便扭扭捏捏不愿意再脱。王阳明说:这就是你的良知。你也知道在大庭广众下脱光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不要以为那些罪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他们其实完全知道,所以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出种种借口,试图把自己的恶行合理化。居士我想到了窃格瓦拉,他在被问到为什么要偷东西时这么回答:

打工这方面,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进看守所感觉像回家一样,在看守所里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只要仔细品读这段话就会发现,他的每一句都在为自己辩护,仿佛自己不偷东西就活不下去了一样。他为什么不说:「我就是喜欢偷东西」呢?因为他也有良知,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啊。

王阳明说,虽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很多人的良知被私欲遮蔽了,就像一面镜子沾满了灰尘、锈迹,不再明亮。因此我们要把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极致,让自己的内心一片光明,这就是「致知」,而「致知」的方法就是「格物」。

朱熹说的物,指外界事物,所以他的格物就是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而王阳明说的物,则是我们心中的物。王阳明说,物就是事情,每当你心中想到一件事,那件事就是物。比如你想到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个物。所以王阳明说的「格物」,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用良知去端正(格)所有的事情(物),让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认为,格物的过程,也就是磨洗你心中镜子的过程。你每按照良知做一件事,你心中的私欲就去除一分,镜子也就明亮一点。到最后,你心中的私欲被扫荡干净了,你的心也就恢复了彻底的光明,这就是格物致知。

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梦露居士

?


当时的王阳明显然不懂格物真义


自从 12 岁立项做圣贤的志向后,王阳明始终把做圣贤当成人生第一等事。如何做圣贤就成了他前半生的唯一追求。

1489 年,十八岁的王阳明拜访了当时极负盛名的大儒娄谅。谈到做圣人的路径时,娄谅给出了四个字「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天地万物包括最微小的一草一花都有个理在。格物就是探究万事万物的理,而得到真知,致知就是得到真知的意思。


朱熹又说,你如何能成为圣人呢?就是要把天地万物的理都给格出,从而得到真知。你得到的真知越多,离圣人就越近。当你把世界上最后一个物格完,得到其真知后,你就是圣人了。


朱熹通往圣人的路径,在当时的王阳明看来是正确的,而且对此深信不疑。


有一天王阳明就找来一位朋友。他指著后院的一片竹林说,朱熹老夫子说过一草一木都有个理在,自然竹子也有,咱们今天就把竹子的理给格出来如何?朋友说好啊,看咱们谁先格出来。于是两人就坐在竹林前盯著一根竹子格起来。无论是王阳明还是他那个朋友都认为很快就会格出竹子的理来。但一天过去后,二人一无所得。三天后,王阳明的那位朋友头晕目玄出现了幻觉,他看到竹子拔地而起,在他头顶旋转。于是他沮丧地对王阳明说,唉呀,我不行了,朱熹老夫子的这个格物真是难,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做到,我先撤了。王阳明希望朋友能坚持,但是他这个朋友实在受不了了,跑掉了。王阳明本人也是头晕目眩,因格不出竹子的理来而头痛。但他毅力顽强,又坚持了四天。他格竹子一共格了七天,那么七天以后呢,他在竹林前晕倒,被抬回来卧室。这个就是王阳明心学史上最动人的篇章,叫阳明格竹。


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王阳明和他朋友到底是通过哪种思维来格竹的。


但是在那七天时间里,他越格越有以下的疑问。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36 节内容

盐选专栏

度阴山讲阳明心学

度阴山 阳明心学专家

36 小节 | 4 小时

¥69.00 会员免费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坛经》


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里面这么写的:

「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至此我们已经晓得打动了王守仁的这句话里究竟蕴含著怎样一种复杂的思想。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其中都潜藏著完整的天理,只要凭著格物致知的方法,就可以体认天理,窥见整个宇宙的终极依据。对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人而言,这确实太有吸引力了。

理论上说,既然每一细微的事物都蕴含有完整的天理,那么只要格一朵花或一片叶就足以认识全部的宇宙与人生了。但人的认识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朱熹给出的方法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积月累,触类旁通,最后由量变而质变,豁然开朗。既然这是一条明确有方法可依的成圣之路,跃跃欲试的王守仁就约起一位同样跃跃欲试的钱姓朋友,既然父亲的官署里种了许多竹子,那

就从亭前的竹子格起吧。

两个人的起跑竟然有先有后,钱姓朋友抢了先,对著竹子冥思苦想、殚精竭虑,如是者一连三日,结果劳神成疾,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王守仁认为朋友的失败只在于他精力不足,自己应当不至于如此。王守仁确实精力旺盛些,坚持了七天,但除了比朋友多受了四天罪之外,结果是一样的。这一对难兄难弟自怨自艾,感叹著要做圣贤实在太耗费精力了,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精力,既然天分所限,索性不做圣贤也罢。

这件事情不仅《年谱》有载,而且王守仁后来给门人讲学,亲口用它做过例子,可信度应该很高。所以这似乎可以说明的是,不但二十一岁的王守仁对朱子理学的认识竟然真有这么肤浅,甚至在他学术成熟之后,对朱子格物论也没有真正理解,而他的那些门人弟子竟然也没有就此提出过任何怀疑。

倘若朱熹真的教人这样格物,儒家还有几个人能幸存到明朝呢?王守仁显然也想到过这一层,但他的解释是,大家只是表面上尊奉朱熹,但没有人真正按照朱熹给出的方法去做。接下来的话是,他自己曾经和朋友真的做过,做不通,所以证明了朱熹的方法不对。


只说要研究,却没有研究方法,跟竹子瞪眼,瞪眼7天,啥结果也没有,这就跟一个知识和分析方法都有问题的学生跟测试题瞪眼一样,瞪多久也做不出题来。


王阳明意识到,格竹成就不了圣贤之路,后来他悟道以后,知道致良知才是大道,格竹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我们就是要研究竹子,那该格竹就要格竹,否则就不会有胸有成竹的故事了,但次第有先后,应先致良知,而后致良知于万事万物,则万事万物皆得其正。


@执笔画鸢
阳明先生认为有"本心"才有万物,万物都是为了修炼本心而存在的,致良知是用外界的万物修炼自己的本心,达到成圣贤的终极目标。格竹本身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朱熹的误导!格竹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了,而王子在龙场悟道时醒悟,必须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