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个案子:一个小男孩从小爹不疼妈不爱,后来一个阿姨看他可怜就对他多加照顾,但那个小男孩却把她捅死了,事后警察问为什么,小男孩说因为从来没人对他那么好,所以不知所措,就捅死了她。

这种心态该怎么改变呢?是对他更加关爱让他适应之后就好了吗?可如果没人关心他,他自己该怎么克服这种心理?


这是我们内在深深的不配得意识和自卑感在作祟,本质上是我们对于生命中变化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不能接纳它带给你的这种感觉,让你感觉到不舒服,而这样的行为是对于我们内在感受到不舒服的感受的一种抗拒,你不能接纳当下这样的发生,看上去很可笑,但是他对于当下体验的人来说,确实是感觉不舒服。

我们长期处于这种感受之下,你会麻木。当内在真实渴望的事实发生时你会不适应当下这样的发生,这种内在深深的模式将我们禁锢其中,所以说这也让我们看到人的可笑性,你期望那样的生活,有人对你好,但当它真的发生的时候,你的内在感觉是抗拒的,所以要看到我们自己的可笑,你才能从中跳脱出来。

但我们也要接纳这样的自己,没有发生我们便不可能成长。每个人内在模式的可怕,它将我们限定在某一种生活情景当中无法跳脱出来,而当下的发生,那些触及你内心不舒服感受的事情正是推动你去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真正活出生命全新的可能性。

当你感受到内在有种不舒服的感受,你要学会去看见,并且接纳它,要相信你是值得生命对你的爱的,你是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值得拥有美好的生活。愿你一切安好!


这毕竟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该个案启示我们:有时人的心理变化,不要反差太大,应循序渐进,就像温水里煮青蛙 的感觉才好。


度的把握;过渡,总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太好也是难以适应或接受的,因为他本身已经对人性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当然这个负面,消极的比较多,不幸的事正好是他成长阶段的必要时期很关键的性格行程,认知,思想意识行为的童年,而他遭受的,自然就需要很大的心理或已经扭曲的心理来回复,但真的不太好挽回;虽然儿时的记忆模糊但是是有的,是存在的必然会影响到成人后对人的态度,行为-信任是慢慢建立的,是需要慢慢重塑的,而不是一味的对他好,这个更令他害怕,有负担,害怕失去,跟之前的对比,好像不现实,自然就会有一些需要宣泄和发泄的想法及冲动的行为,如何克服吗?最好定期心理治疗不是咨询哈;认知-认识到自己,疏导,缓解;对造成的事实负责,当然这需要一位很负责任的心理治疗师-经验丰富的


要温水煮青蛙,对他好要始终对他好,慢慢教他。


没轻没重 不知好歹的人 只能自作自受 接受惩罚,找个人民警察全方位了解这种人,为科学做贡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