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自性如何去理解,在生活中的行相是什麼


佛告善現。

世間愚夫無聞異生。得夢 得見夢者。得響 得聞響者。得像 得見像者。得光影 得見光影者。得陽焰 得見陽焰者。得幻事 得見幻事者。得尋香城 得見尋香城者。得變化事 得見變化事者。

是諸愚夫無聞異生。得夢 得見夢者已。得響 得聞響者已。得像 得見像者已。得光影 得見光影者已。得陽焰 得見陽焰者已。得幻事 得見幻事者已。得尋香城 得見尋香城者已。得變化事 得見變化事者已。顛倒執著 造身語意 善行 不善行。或造身語意 福行 非福行 不動行。由諸行故 往來生死 流轉無窮。

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觀察畢竟無際二空。安住畢竟無際二空。為彼有情宣說正法。謂作是言。

汝等當知。

色是空。無我我所。

受想行識是空。無我我所。

眼處是空。無我我所。

耳鼻舌身意處是空。無我我所。

色處是空。無我我所。

聲香味觸法處是空。無我我所。

眼界是空。無我我所。

耳鼻舌身意界是空。無我我所。

色界是空。無我我所。

聲香味觸法界是空。無我我所。

眼識界是空。無我 我所。

耳鼻舌身意識界是空。無我我所。

眼觸是空。無我我所。

耳鼻舌身意觸是空。無我我所。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是空。無我我所。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是空。無我我所。

地界是空。無我我所。

水火風空識界是空。無我我所。

因緣是空。無我我所。

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是空。無我我所。

從此諸緣所生諸法是空。無我我所。

無明是空。無我我所。

行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愁嘆苦憂惱是空。無我我所。

有漏法是空。無我我所。

無漏法是空。無我我所。

有為法是空。無我我所。

無為法是空。無我我所。

又作是言。

汝等當知。色如夢 都無自性。

受想行識如夢 都無自性。

色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受想行識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眼處如夢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處如夢 都無自性。

眼處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處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色處如夢 都無自性。

聲香味觸法處如夢 都無自性。

色處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聲香味觸法處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眼界如夢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界如夢 都無自性。

眼界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界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色界如夢 都無自性。

聲香味觸法界如夢 都無自性。

色界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聲香味觸法界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眼識界如夢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識界如夢 都無自性。

眼識界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識界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眼觸如夢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如夢 都無自性。

眼觸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如夢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如夢 都無自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地界如夢 都無自性。

水火風空識界如夢 都無自性。

地界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水火風空識界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因緣如夢 都無自性。

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如夢 都無自性。

因緣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從緣生法如夢 都無自性。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無明如夢 都無自性。

行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愁嘆苦憂惱如夢 都無自性。

無明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如響 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有漏法如夢 都無自性。

無漏法如夢 都無自性。

有漏法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無漏法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有為法如夢 都無自性。

無為法如夢 都無自性。

有為法 如響 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幻事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無為法 如響乃至如變化事 都無自性。

又作是言。

汝等當知。

此中無色 亦無受想行識。

無眼處 亦無耳鼻舌身意處。

無色處 亦無聲香味觸法處。

無眼界 亦無耳鼻舌身意界。

無色界 亦無聲香味觸法界。

無眼識界 亦無耳鼻舌身意識界。

無眼觸 亦無耳鼻舌身意觸。

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亦無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地界 亦無水火風空識界。

無因緣 亦無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無從諸緣所生諸法。

無無明 亦無行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愁嘆苦憂惱。

無有漏法 亦無無漏法。

無有為法 亦無無為法。

無夢 亦無見夢者。

無響 亦無聞響者。

無像 亦無見像者。

無光影 亦無見光影者。

無陽焰 亦無見陽焰者。

無幻事 亦無見幻事者。

無尋香城 亦無見尋香城者。

無變化事 亦無見變化事者。

又作是言。

汝等當知。是一切法 皆無實事。皆以無性 而為自性。

汝等虛妄分別力故。無色中見有色。無受想行識中 見有受想行識。

無眼處中 見有眼處。無耳鼻舌身意處中 見有耳鼻舌身意處。

無色處中 見有色處。無聲香味觸法處中 見有聲香味觸法處。

無眼界中 見有眼界。無耳鼻舌身意界中 見有耳鼻舌身意界。

無色界中 見有色界。無聲香味觸法界中 見有聲香味觸法界。

無眼識界中 見有眼識界。無耳鼻舌身意識界中 見有耳鼻舌身意識界。

無眼觸中 見有眼觸。無耳鼻舌身意觸中 見有耳鼻舌身意觸。

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中 見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中 見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地界中 見有地界。無水火風空識界中 見有水火風空識界。

無因緣中 見有因緣。無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中 見有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無從緣所生諸法中 見有從緣所生諸法。

無無明中 見有無明。無行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愁嘆苦憂惱中 見有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

無有漏法中 見有有漏法。無無漏法中 見有無漏法。

無有為法中 見有有為法。無無為法中 見有無為法。

又作是言。

汝等當知。蘊界處等一切法性。皆從眾緣和合建立。顛倒所起諸業異熟之所攝受。

汝等何為於是虛妄無實事法 起實事想。

是時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若諸有情 有慳貪者。方便拔濟 令離慳貪。


無自性指無實在之自體。又作無本性、無性。謂諸法皆因緣所生,故無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相離,物即滅盡;人亦為四大所成,四大不調即成病,四大相離則亡。


一切有為法都和自性不相應,所以無自性。


水中的月亮,鏡中的影像,它們皆為幻相,無有真實自性。

佛發現世間一切有相事物,包括色身,均如水中月鏡中像,故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請注意:是「凡所有相」,而非 凡所有,皆虛妄。

因為,有相的水中月鏡中像是有來歷的。就色身來說,它源於無相的真如,亦稱本覺、靈覺、如來藏、一真法界、本來面目、法性、法界、佛性、如來智慧德相等等。

也就是說,色身是真如的投影。恰如水中月是天上月的倒影。

色身是幻有,故無有自性。雖然人人以為是真有,有自性。

真有的是本覺真如。它真有,卻無相。它無生,也無滅。它只是如如不動,自在永在。

而且它萬千同體,一切即一。

所以,色身是幻姐。個體是幻相。生滅是幻相。時空是幻相。

理解上述,你就理解了佛法深智;親證真如,你就洞悉生命奧祕,證悟得道,「所作已辦」,可以不受後有了——除非發願再來娑婆行菩薩道。

阿彌陀佛。


空、無我、非我、非自性、無自性這幾個詞的內含是一致的,只是行文和對相的不同表達。

意思是「非自我主宰,非自主性」。

最主要的感受就是四大非自性和五蘊非我的無常生滅。

形象點來說,一無線控制的機器人。不去控制它,它自我運行時,可稱為自性中;去控制它,按外來指令運行,就是非自性無自性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