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放学后,某班霸指著四年级学生跟我说说:大雄,上去跟他干!

见我原地不动他以未蜕童稚的声音怒吼:架都不敢打!真不是个男人!

于是我从幼时开始便被定义为:非男。

初中二年级,那时流行特布,阿滴达斯,新白轮等杂七杂八的名牌。

我作为转学生报道,来校第一天到讲台上自我介绍的时候,我注意到许多目光对著我全身上下审视般的打量。我感到无所适从,一边低头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之后的一段时间很少有人跟我说话,我以为是自己身上有什么原因导致我迟迟不能被接纳。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仅仅穿著这一点就足够生成他们满眼的不屑。他们一开始用乡里别(乡下人)背地称呼我,后来在我面前说出这个辞汇时毫不避讳。

我没能统一,所以我「低人一等」。

高中正是wzry兴起的时代。

不过我对这个游戏无感,我比较偏爱RPG游戏。(剧情线占比较重的游戏)

某一天我用手机模拟器玩GBA上的《口袋妖怪》,一个差不多二十年前的老游戏。

同学a凑过来看了看我的游戏画面,用诧异的声音说「不会吧,不会吧。都2016年了还有人在玩这种糊成屎的游戏吧。」

「像素是糊了点,毕竟是以前GBA上的老游戏了,不过仍然值得一玩。」我解释说。

「这个是皮卡丘吧……哇你都多大了还玩神奇宝贝,就是那种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的游戏?那你还不如去玩洛克王国巴拉巴拉……」

不举例了,以上的案例有蛮多虚构成分但都是根据真实情况来的。

我们一生中总是被许多人下定义,说我们帅也好丑也好,潮也好土鳖也好。那都只是参考项,自己是个什么样子最清楚的只能是自己。

如果我们用被人给我们的标准活那该多累,你看我从小学就不是男人,那为了成为男人我就要去干一场?中学我是土鳖,为了跟上时代我一定要身披数名牌?我像素糊成渣就是烂游戏,什么时候画质行为评判游戏的标准了?

所以题主你瞧瞧,乌合之众的观念总是这么简洁有力,求同不存异。他们依靠简单的物欲来寻求所谓「志同道合」的人,但人以类聚。

如果要得到一个集体的认可必须要我做出诸多不必要的牺牲,要我磨平自己的特性,那你们去嗨你们的,我继续做土鳖。

最后感谢收看这篇答案的各位。

我是区区大雄。


不用在意

去夜店并不是潮流的方式

说这话的人可能需要一种认同感吧

更多的是因为他受限的知识面告诉ta只有去夜店才算潮流,那就比较有意思了。


有钱买皮肤不香吗?买几节软体课不香吗?买双篮球鞋不香吗?买块表不香吗?给女朋友买花买衣服买口红blablabla……不香吗?为何要把钱花在酒吧里,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是富二代那就无所谓了。个人觉得酒吧虽然能消费的起,但是不值得,除非有喜欢的乐队过去那就挺值得。


随意以自己的生活标准衡量他人并且给他人下定义的人才是土鳖

关于他怎么想的,谁能知道呢,土鳖的思维我们不懂


泻药

不去挺好的

省的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了

作为一个土味dj可以说:「不去赚钱情况下去夜店就是闲著无聊到透的人才去。」这句话单指商业club。

有这时间不如搞搞摇滚、玩玩爵士、听点古典不是更好么?特别是后面两个,玩的可以的话你还可以很装13的说:「我才不去那种庸俗的地方,并不是我不潮,而是你们太庸俗,贝多芬的宏大你们理解么?卡农知道是什么么?巴赫对于现代音乐影响有多重要知道么?」。

然后潇洒离去,装完13就跑真tm刺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