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意味著,之前覺得土地財政不能這麼搞,於是想把內需市場的消費板塊做起來。結果文件一摞雞毛一地,加上疫情一巴掌,還是老老實實回去了。

都2020了,鶴崗都去了兩千號人了,沒人相信房子不夠住吧?當然你一定要住北上廣深那另當別論;

也別信什麼工業用地不夠,空蕩蕩的產城園區多了去了。最簡單的確認方法,就是搜個二線城市5年前的官家新聞,例如「某某開發區」、「某某科技園」之類的,再看看現在成啥樣了。

多數是空了,部分換牌子做新項目,少數活著。活著的也基本是一線城市的科技園、二線城市的加工廠、資源城市的礦點。

有點說頭的是農業。通過這個政策加強農業用地的集約化,推動大農場生產制;同時農民能拿點錢進城做產業工人,緩解城市的廉價用工荒。

不過這個角度來說,需求強烈的是河南,還有徐州周圍(徐州:是淮海省!)。這些地區是真有嚴重的人地矛盾,工業發展受限於土地紅線,應該放寬。

但為什麼首批試點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呢?

有點當年英國內味...

從城鄉二元制角度來看,就是用資本從鄉村手裡獲取土地,然後出讓土地獲得資本的鄉村勞動力進城,降低城區用工成本,補充城區資本缺口,進一步推進城市化與城鎮化。

或者說,緩解當下城市危機...

超 級 棚 改

我之前回答美股熔斷問題提到一個觀點:美帝全國已經證券化了,所以金融問題是美帝的核心問題。

有小機靈就問:那我們呢?

誒,這個問題好,下次二十人論壇你去旁聽。

答:我們是地產化了。

我們的企業用什麼貸款?普通人用什麼抵押?估算企業價值最可靠的是什麼?

房嘛,地嘛。

樂視從市值1500億摔到200億,一群股民甚至分析師還堅信樂視在虧欠至少300億的狀況下能翻盤,不就是賈總彼時還有不少地嘛。

即使不直接從事商業的普通人也明白:手裡有房,心裡不慌。丈母娘為什麼要逼著女婿買房?因為神聖的卡拉鏈接著我們,不需要央財上財的學歷就明白:房子是硬通貨。

硬通貨嘛,大家都去買。哪怕很多城市已經是一片片的小區空在那,還買。

跑贏通貨膨脹呀。

但是一買,買出價格了。這邊買方資金扎堆,都來這避險,跟黃金一樣;那邊土地紅線控制土地供給,層層審批加資質,能蓋樓的地少得可憐。

價格蹭蹭地上去了。

照理說,上到一個水位就該控制了。增加土地供給,推進廉租房,擴大產權確認範圍,總之要開始平抑房價。

否則過量的資金扎在這裡,追求過高的收益率,會導致收益率較低的實體開始缺血;實體無力則普通工人及白領的工資增長緩慢,進而導致內需疲軟;沒有堅實的內需市場,單靠投資和外貿拉動,經濟對外依存度太高,極易受外部波動。

沒有,上癮了。

上面給的KPI就是GDP,這個法子GDP來的快,錢也來得快,官也升得快。

我知道不運動只學習年紀大了出問題,可你高考不考體育呀。

一邊叮囑我注意防範金融風險,一邊要發工資做業績還要穩。金融出風險大家擔,老師沒工資鬧起來我就拜拜了您嘞。

傻子都知道選哪個。

加 大 力 度

於是硬通貨變成鬱金香,一波波地漲。漲到大家覺得實在不行了,凍住不許走,限售限購。

為什麼不讓跌呢?因為硬通貨是不能隨便貶值的。

很多人覺得房價跌了虧的是地產商。開玩笑,只要跌了能賣掉,地產商才不虧。

首先章把子是血虧,不然怎麼叫土地財政?

其次是所有以土地和房產作為抵押物借貸的公司和個人。銀行和地下錢莊會根據下跌程序立刻要求追加抵押物甚至停貸,就跟你加槓桿爆倉一樣。

這麻煩就大了,整個商業鏈條雪崩。

大家就這麼凍住了。

光凍住也不是個事,要不以時間換空間,咱把三駕馬車好好整整?

外貿表示:別看全球大放水,普通人收入沒啥變化,況且川皇還在搞你呢。要新市場,你入關不?

不入,慫。

投資表示:別看國際熱錢多,熱錢奔著高收益,你們除了白菜價,有啥區塊鏈頁岩油的新故事不?

沒有,笨。

內需表示:別看人多基數大,不過是線上搶了線下,扣掉通脹就那樣,你們,發錢不?

不發,窮。

繞一圈回來一看,三駕馬車那個喘喲。

得,還是地吧。

所以,挺好。

加速城市化城鎮化、加速有地農戶向產線工人城鎮個體的轉化、加速鄉村從綜合體向資源出產地的轉化。加速,加速。

一直往南方開。


利益不曉得相不相關。反正參加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農墾國有土地確權,第三次國土調查,生態紅線劃定,搞過地籍,供地,出讓,基準地價,用地審查。正在參與國土空間規劃和工程改革。

打了一堆又刪了,不曉得哪些能說哪些不該說,實話實說,真沒啥影響。上位法還在徵求意見中,剛出台條例,細則還沒下發。國土規劃合併後,體系異常複雜,國土空間規劃才剛開展,三調成果還在時點更新。高贊根本就沒答到點子上,大城市才歸口國務院,除了用地報批還有增減掛鉤,用地審核有八個職能分工呢,督察局職能還要加強,廳里剛開了電視電話會懶得細說了。許可權下放就完了,還有供地計劃和指標呢。

觀點就一個,自然資源資本化管理是大勢所趨,農村宜居化是人心所向,區域及城市發展分化是歷史必然。


我寫點我的看法吧,打開窗戶肯定有蚊子蒼蠅進來,放開了必然要面對負面影響。頂層設計很重要,監管很重要,下面執行也很重要。

新舊法都看了,網上也有專門對比的。簡單來說一是放開了土地流轉的口子,二是嚴格細化了土地使用範圍和監督審批。

新鮮出爐!新舊《土地管理法》對比(精華版)_手機搜狐網?

m.sohu.com圖標

大部分回答從條例中橫豎看出了兩個字,圈地。看起來確實不錯,但也沒必要。因為經過新農村建設到鄉村振興這十幾年以來,資本下鄉早就把農村優質資產佔據了。去年豬肉價格暴漲擠兌了多少豬肉散戶,農業規模化一直在進行,現在頒布圈地法也只是對他們的圈地行為進行追認?

可能有一部分是如此,但大可不必,否則鄉村振興就毫無意義。我們沒有權力讓農民就固守一畝三分地去過小資的窮日子,這種想法反而是因噎廢食,還是想著提取農民工剩餘讓農村承載危機的小布爾喬亞思維


我們反向思考一下這個法可能對農村怎麼好,要認識到一點是家庭承包是在村集體之下,任何土地兼并和資本下鄉不可能只是對個人進行協商,必須要和村集體進行協商。

第六十三條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並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並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載明土地界址、面積、動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規劃條件和雙方其他權利義務。 前款規定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等,應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通過出讓等方式取得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或者土地所有權人、土地使用權人簽訂的書面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出租,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及其最高年限、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抵押等,參照同類用途的國有建設用地執行。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這裡寫的很清楚了,問題就在於怎麼能說服村集體特別是村幹部。如果放在以前,恐怕簡單收買少數村幹部,給村民發福利,甚至和村霸勾結就能成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首先就是從新農村建設到鄉村振興,如今國家向三農投資已經有十多萬億,五通一平使農村基建得到巨大發展。

其次國家精準扶貧以及互聯網,通過這麼多年投入,還有農民工進城打工經歷,農村百姓也不是以前那種沒有眼界隨便哄哄就能上當受騙。

然後就是這幾年國家重點打擊黑惡勢力,特別是村霸行為。為了強化基層組織,國家規定村主任必須有村支書兼任,強化的黨對基層的領導。

這一系列政治經濟手段下去,再加上制度保障,給了村集體實現自身合法權益的機會。實際上前些年偽村集體向國家要補貼的行為還是非常多的,這幾年已經好了很多。


基礎有了,就可以避免被資本隨意碾壓。要明白為什麼國家要推動農村經營權流轉,因為只靠農村自身資本不足以推動自我改造,必須要靠城市反哺農村。

【中國記憶】它被譽為中國農民的三大歷史性創造之一,填補了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空白_手機搜狐網?

m.sohu.com圖標

80年代我國億萬農民有三個偉大創造,聯產承包鄉村自治鄉鎮企業,鄉村城鎮化快速發展,短短十年間湧現了數萬鄉鎮。由於90年代的三提五統救城市,導致鄉鎮企業衰敗,農村凋敝,農民工被迫背井離鄉。由於青壯勞動力離開農村,使農村只剩下996138部隊,必然會出現村霸現象。同時由於某些特殊原因,當年三個偉大創造,官方也只提家庭聯產承包了。

這個背後是經濟現實導致的社會現實,改變三農問題也必須從經濟現實著手。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廣東大片小微企業破產,千萬農民工得以回鄉而不是駐留當地變成貧民窟,可不是因為家裡有塊地給你留著,見過世面的人是不願意回去的。

所以我再次反對那種無腦吹小農的,一方面心疼小農奉獻,一方面鼓吹要保護小農。他們自己怎麼不去農村感受下,不過是想享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好處又不想擔責。

正是國家從98新政到新農村建設一共十幾年連續不斷投入了7萬億進行農村基建,形成沉澱成本,農民工可以直接回去提取機會收益,這才是農民工願意回去的原因。

由於次貸危機到全球原材料價格危機,國內原有的計劃被打斷。只能從4萬億計划到搞房地產和股市,反而把本來走到盡頭的城市又拉了一把,開始一條的新的擴張道路,直到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提出才重回正軌。


正如我前面所說土地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村集體,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假定村集體明事理講民主,要是放在天狗這部電影里就沒戲了。也不要指望所有鄉村都會好,商業行為有賺有賠很正常,有些窮山惡水的還是扶貧搬遷吧。

我國現在面臨的是生產與資本雙過剩下的惡性循環,外需不振,內需乏力,靠投資放水拉動GDP勉強維持。放的水必然脫實向虛流向金融業,生產過剩下靠產能擴張提振GDP也不現實,產業升級更是需要時間。

我國目前GDP里以金融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已經超過5成,可以說是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動機。不僅是國家,主要城市也早就跨過50%向更高佔比前進。

上圖是我找到的2018年上半年佔比圖,我們要知道各個城市的服務業是怎麼起來的,對各個城市來說就是土地財政

50年代末由於債務問題,地方財政蓋過了中央財政,由於我國是學習蘇聯計劃經濟模式,以政府公司化來進行經濟建設。中央只能通過一系列爭議較大的政策來提振地方政府經濟建設積極性,這個時候我國工業化主體也就變成了地方政府。

80年代開始就是以放管服為主,給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性。大家都知道工業化是一個資本增密的過程,需要大量擴大再生產投資。

90年代危機迫使推行分稅制改革,可地方資產還在,財權上交,事權下放,地方的董事長總經理只能搞現在常說的土地財政,也就是土地金融。國家還好留了個錢袋子給地方,可以隨用隨取,國債為基礎的投資模式出現。


早期還能以地養財,次貸危機以後投資拉動GDP就變成以地養債了。土地金融大家都知道玩法,我就不細說了。簡單來說就是土地抵押放水,貸款圈地搞基建,勞動力失地得到金錢進城,開發房地產再賣給勞動力,資產價格高漲吸納貨幣。GDP上升城市規模擴大,產能保住增加了,政績也有了,皆大歡喜。房地產也不過是這個遊戲的終端表現,支撐基建投資和房地產價格上漲恰恰是人口增長預期

也就是說各個城市的GDP中相當部分實際上是靠這個虛擬泡泡撐起來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內生性矛盾使得終端買家的購買力終歸有限,是不可持續的。如今各省市財政大多陷入了赤字債務循環就是如此,基建效果越來越弱,投資規模反而越來越大。

這種圈地遊戲需要有人來接盤,隨著房住不炒政策推行,實際上各個城市的增長愈發乏力,經濟增長逾期來源於人口增長,老齡化下預期越來越低,也難怪不少城市開始搶人大戰。

本來這個過程是有序的,由於次貸危機使得過剩通縮危機爆發,不得不大放水來刺激基建,貨幣流入房地產反而強化了這種過度城市化。

這個遊戲的代價不止是財政赤字,還有持續增加的過剩產能,過剩產能的背後是對自然資源的透支消耗和環境污染。工業過剩傳導到農業又讓農業出現失衡,農業污染透支資源。為了緩解過剩又推動老百姓進城,讓老百姓陷入消費主義沼澤中。

這個模式很好嗎?難道中央不明白?他們當然知道這是一條走向結局的道路,200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把能源消耗作為從宏觀經濟層面衡量經濟增長的一個準繩,這就是綠色GDP概念。

金融時報:中國開始致力於「綠色GDP」增長?

www.china.com.cn


但好改嗎?很難啊,前面說了,地方是產業資本主體,政府公司化使得每一個地方政府就是一家巨型企業。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這個生產模式下下至縣上至省,每一個地方政府國資委都有龐大的商業資產。那麼這些國企存在的目的是什麼?保值增值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到21世紀初國企保大放小,銀行甩包袱上市,加入WTO,2002年開始推動國企深化改革。一方面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一方面就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個過程在2015年8月25日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得以確認。

人民網-在深化改革中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www.people.com.cn

那麼當國企的目標是盈利的時候,他們的管理層能聽之任之綠色生態化?結果就是府際競爭,進而導致無序虹吸瘋狂擴張規模。早在2006年就提出城市群概念,結果城市群變成了中心城市的合法虹吸,不得不又搞出都市圈概念。

這個路徑依賴形成了龐大利益集團,明明是城鎮化卻裝聾作啞當成城市化。龐大城市規模形成龐大的資本聚集,在資本主義內生性危機影響下,意味著危機成本聚集成倍擴張,危機爆發時危害成倍放大。

資本控制下又進而影響到我們的老百姓心不能安睡不能寐,只能活在資本邏輯中惶惶不能終日。寄希望於物質消費的短暫麻痹,看著飛速上漲的資產價格心跳,有多少人在睡覺前一切回歸安靜去冥想的時候能認識到自己所處所在呢?


好像有點扯到哲學了,回歸本題,我們看到這是一套惡性循環。國家也提出了三條道路,一帶一路,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都是針對上面問題的。

前面說了一堆沒用的,接下來是我的一點不負責任的猜測。理論依據來源於三農專家們的辛勤研究,本人沒有知識產權。

經過國家幾十年20萬億的三農投資,在鄉村形成了龐大的實體資產。由於國家沒有相關制度構建,使得這些資產都被沉澱了。

經過多年的資本下鄉,資本已經提取了農村最優質資產。資本是精明懶惰的,能最省事的規模化提取剩餘是不會精耕細作。這次經營權流轉開放主要是給城市中小資本,也就是鼓勵市民下鄉

前面說過,經過扶貧後村集體自己有可以盈利的產業,又有足夠團結機智的領導層。此時銀行手中有大量的貨幣無處釋放,城市規模泡泡到極限,給了市民下鄉新的盈利機會。

一方面各大企業已經逐步上市,城市貨幣化空間就是擠牙膏。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形成的路徑是產業集群與城市集群結合,導致農村發展規模化產業的空間很小。

農村獨一無二的優勢是什麼?生態環境,以生態為核心,不管是第一第二第三還是第四產業,亦或是與城市產業配套。當農村有自身產業的時候就意味著農村生態資產有貨幣化的可能。村集體不把農村要素單獨提取出來貨幣化,而是整體打包貨幣化,提供了增值空間,這個空間就由攜帶資本下鄉的市民來開發。

無利不起早,必須將人的逐利性與資本逐利性結合,才能實現生態貨幣化。農村本來就是百業,是我們為了工業化把他們產業化了,農村就是比城市規模小的聚落而已。

當農村產業利潤可以的時候,就意味著有大量人願意回來居住。有人就有消費生產,市民就可以下鄉去尋找投資機會,不斷吸收城市過剩貨幣與產能,實現城市危機軟著陸。同時村發展成鎮,城鎮化率增加。

應當看到的是鄉鎮企業發展最好的80年代,農村居民收入是超過城市居民的,是時候放棄這種索求無度的生產方式。這是美國愛玩的,我們還要重走一遍?我們有美國的條件?

當然具體怎麼做還需要各位仁人志士了,這只是我的一點推測,歡迎大家指正。


意味著終於從土地流轉,來到了土地兼并,中國歷史就是這麼循環的,農民有什麼,就是有土地,而農民從來就是最弱勢的,社會發展的結果就是消滅大多數農民,農民沒有了,土地自然就出來了


我沒看出土地財政大放水的意思,想放水的話,國務院自己捏著審批權就不能放水了?多一個手續沒多大的事啊。放水的樣子過去又不是沒見過。

我覺得是兩個目標。一個是配合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審批權下放配合著資源管理責任的下沉。二個是治理體系現代化,通過放管服重新交代央地職能,國務院騰出手,各地方多動腦子,搞點因地制宜的東西出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