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他,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是他们口中的变态,张叙。

视角转折粗暴。结尾既然埋了东西,此处的视角过渡越隐蔽越好(偷渡最好),这样在结构上才好成立。

父爱的缺少让我对爱有著极度执拗甚至趋近于病态的渴望。

心理分析生硬。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作者应克制给自己的人物做心理分析的欲望,尤其是这种一句话式的定论,会让读者对人物失去探究的兴趣。

那一刻,我如坠冰窖,仿佛世界上的所有恐惧和寒意都在那一刻积悬在我的头顶

笔触虚弱。「世界上的所有恐惧和寒意」,这是一个字面上可以成立,读者却无法具体感受的表达。不要像投出直球一般投掷出直白的字眼,让读者在体感上感受到「恐惧」和「寒意」。

我低下还在流著血的脸,一遍又一遍的给他道歉,一遍又一遍的,一遍又一遍。

随之而来的是钢刀落地的数声脆响,一声比一声的衰弱,一声有一声的绝望。

笔触无力。词语不是砝码,不是累加的越多重量就越大,选择有质量的、有穿透力的词语,一万次敲门不如一次破门而入。

此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十分钟后……后来的一段日子里……那天如往常一样……为什么?

从「此刻」往后,「孤独」一泻而下,说的是同一种情绪,做的是同一个动作:即「发出咿呀的嘶吼声」。这是宣泄,不是写小说了。

我不明白他想告诉我什么——

我失控一样声嘶力竭的尖叫嘶吼——

我不受控制的下坠——

结构的失效造成结尾的失控,至此作者虽然完成了自己的企图,但读者却并不关心人物的结局了。

综上所述,没有天赋。

该说的缺点其他回答也有谈及。结构和布局还是小事,可以练的,比较糟的是,在文字表达上看不到生气,看不到一种新鲜的光亮。

16岁的年纪,写得粗糙是很正常的,因为表达的欲望总是过剩,但有天赋的年轻作者,已经可以在泥沙俱下的倾吐中,辨认出晶体般纯净的词语,写出动人如弦乐的句子。这种词句,抱歉,在这篇文章里几乎没有。

但是话说回来,「表达的欲望」是不是也可算作是一种天赋呢?无望的挣扎,无因的反抗,都是年轻机体的潜能。

多读,多写,多想。除此以外也没有更好的建议。

其他回答里有提到汪曾祺和张爱玲两位先生,当然都很好,足以胜任小说课的老师。不过小说的路径可能有一千种,每一种都可以成立,写作者要设法找到自己的路径。

想研究人物心理,可以去看《达洛维夫人》,看伍尔夫如何跟踪生活碌碌的主妇,如何在人物每一分每一秒的琐细心流中栽种意象。

想书写欲望,可以去看《北回归线》,看亨利米勒如何用生肉一般冒著热气的语言冒犯读者,让他们感官过载,把他们推入情欲的绝境。

读得更透,写得更好,在熬炼中萃取自己的语言,只要不停下来,就可以走到更加清晰的路径上去。

Muse bless you.


泻药,文笔还行,16岁里算好的(和没经过练习的普通人比),但是看的出来很稚嫩,阅历还要提高,一些剧情我不喜欢,有点幼稚,现在主角的这种人物性格推动不了文脉的前进。

前几段和最后几段叙事视角的变化处理的不好,两个「我」的转变太突兀了。

再就是文章主题,你的目标如果是传统文学,打擦边球可以,lgbt的题材也可以,但是性描写和感情描写不要让人觉得低俗,这样就流于下乘了。目标方向是网文的话无所谓。

最后常识错误很多,举个例子,给母亲换个病吧,心梗不是慢性病,不存在慢性心梗这种病,只有急性心梗后恢复期和陈旧心梗,这也就涉及不到活不了多久了但还要去照顾母亲这种问题。

我猜你想写的是心绞痛,但是心绞痛预防的好并不致命也没有什么浑身贴满了线管(看到这里真的有些尬)

缺乏真实性的描写太多会让人觉得作品真诚不足,就算作为纯粹的空中楼阁这篇文字也远没到精致惊艳的地步。作者在阅历不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写太多自己没经历过无法掌控的东西,不经考据的臆想对作品一点好处都没有。

要记住现在你这篇文字的受众不光是你的同学。

再有咸腥的湖水什么鬼?没有这样描写的。你让主角掉进了一个咸水湖?

写作一定要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看到作者评论别的答主说自己获得过18年的新概念一等奖,这个起点已经很棒了,有时候想做一件事情做下去就好了。

最后,写文不易,加油。年轻就是最棒的,多看书是硬道理。


20-30岁是一个作家成长的黄金十年,希望坚持热爱写作。

文笔只是写作的入门要求,尽管很多人入门不了。

其实文学最重要的是思想,只有到思想程度,我感觉才到讨论天赋的时候。


蒜总先答了,附议.

「父爱的缺少让我对爱有著极度执拗甚至趋近于病态的渴望。」这句,

感觉说相声的,却没把包袱甩给观众。


天赋是啥呢……你说写小说,在很多人眼里连门槛都没有,识个字就能写了。这两天写了个什么出来觉得自己牛逼坏了简直就是诺贝尔了,过两天写不出来了我是不是不适合这条路我是人间垃圾……都很正常。继续写吧,如果十年之后你还在继续,那么过去的十年就是你的天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