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

瑜曰:「吾欲殺孔明,恐惹人笑,故借曹操之手殺之……」

……

瑜曰:「玄德世之梟雄,不可不除。吾今乘機誘至殺之,實為國家除一後患。」魯肅再三勸諫,瑜只不聽,遂傳密令:「如玄德至,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於壁衣中,看吾擲杯為號,便出下手。」

……

孔明曰:「亮雖居虎口,安如泰山……」

我覺得這不合理啊?劉備也名聲在外呀!周瑜都敢公然設局殺他,所有人都能看到,就不怕被笑?

諸葛亮一個人獨處,用點什麼陰招弄死他,也比設宴動靜小啊!怎麼就那麼不敢呢?


這其實涉及到了一個身份對等的問題。

周瑜當時是什麼身份?東吳水軍大都督,同時也是孫劉聯盟抗曹,東吳方面的一把手。諸葛亮呢?軍師中郎將,初出茅廬,雖然有一點點建樹,但是你跟關羽張飛比,身份肯定是不如的,在劉備荊州方面軍來講,東吳是看不出諸葛亮到底是第幾把手的……

這造成了一個什麼問題呢?諸葛亮有才,舌戰群儒的時候,江東都看到了,但是諸葛亮名聲不夠硬,江東都知道諸葛亮是諸葛瑾的弟弟,知道是劉備求來的賢人,但究竟有多重要,身份有多重,沒有人清楚。但是周瑜已經是名震江東了,甚至可以說是名震天下,他身為孫策的肱股之臣,橫掃江東六郡功不可沒,這種一人之下的身份,給周瑜帶來了很多限制。

如果諸葛亮是東吳的小輩,周瑜可以隨意殺,找個借口的事兒;如果諸葛亮是一個和周瑜一樣身份地位的人,周瑜可以先抗曹再公然開殺,不會落人口實,因為畢竟陣營不同。但問題就出在,諸葛亮相比周瑜,沒啥名氣,還是個外臣,這時候周瑜如果找借口殺了:

  1. 於聯盟不利,唇亡齒寒,劉備那一根筋性子,投降曹操不是沒可能;
  2. 於名聲不利,周瑜以天下名士的姿態去殺友軍一個身份地位遠在自己之下的人,相當於抬了諸葛亮一手;
  3. 於江東不利,如果連諸葛亮這種鋒芒未露的人都不能容忍,那江東名士會不會人人自危?

所以。周瑜不敢明著殺諸葛亮,只能借刀殺人。

但是,劉備就不一樣了……劉備是什麼人?劉備集團軍的一把手!如果說我們把劉備集團軍換個名字,改名叫東北軍,你想想把張作霖砍了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出現?張學良上陣,然後東北易幟……那周瑜如果把劉備偷偷砍了,對外聲稱是曹操派的神箭手砍了劉備,江東大哭並且誓死要為劉備報仇,有沒有一絲可能,關張趙和一大堆的劉備集團軍就客觀上收歸東吳了呢?

而且還有一點,劉備被殺,那是破釜沉舟的一擊,成了,於江東大利,劉備皇叔身份,周瑜也不會落人口實(更何況周瑜本來就不會主動去背這個鍋)。而且,周瑜是不怕外部的人鄙視自己的,周瑜怕的是新的東家鄙視自己,孫權雖然是孫策的胞弟,但確確實實是換了一批新人的。周瑜需要做的是在這些新人面前立威,需要用實打實的功績來證明自己並非浪得虛名。

那麼,設計斬了潛在競爭對手一把手的腦袋是不是功?但如果斬了潛在江東人才的腦袋是不是功?有諸葛瑾這層關係在,劉備要是掛了,諸葛亮最可能投奔的就是江東啊……所以這樣的身份就決定了周瑜對待兩個人時不同的態度。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周瑜成功了,而且曹操還被幹掉了……如果周瑜成功了,還窩裡哄了,那就真的三國亂局提前結束了……


哈哈哈,這個我感覺是《三國演義》中的邏輯硬傷。周瑜殺了劉備,等於給曹操送去了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等猛人。曹操會複製一次官渡。


其實周瑜自己就回答了這個問題——「玄德世之梟雄,不可不除。吾今乘機誘至殺之,實為國家除一後患。」此時的他,覺得殺了前來結婚的劉大耳屬於國家公義,自己的行為是愛國與為國擔當,所以不但不恥,簡直是光榮和自豪了。

換到後來要殺作為盟友的孔明,則難免理由和底氣不足,且有過河拆橋的卑職之嫌,儘管可能也是為了國家和公義,但此時的孔明,因為赤壁之戰的謀劃和借東風,屬於有功於吳國,如殺之,則吳國和周郎的政治信譽,大打折扣,且會讓天下人再也不敢與「流氓國家」為伍,所以周郎會有所忌憚。

這個問題的考量和取捨,主要還在「時、勢、位」三個坐標,以及所產生的後果和影響力。

總之,在現實考量當中,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對恥的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根據實際情況有尺度調整的。否則,很多事情就沒法做了。正比如,交通擁擠時闖紅燈,不但極度危險,還影響一片人,絕對是個能夠用羞恥衡量的事情,但郊區野外無車的闊道上遇上紅燈,你合情合理地闖一下,似乎問題就沒那麼嚴重。

在對周瑜兩次殺人的不恥與知恥描寫上,羅貫中同志並不矛盾,而是深諳我們中國人圓通文化之道。否則若兩次周郎都是同一不知恥的態度,那麼周郎的複雜形象和糾結內心就變成了中小學生一樣的簡單,那麼他又有什麼資格做東吳的重要統帥?

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而不是一刀切,這才是正常智慧。


因為諸葛亮那個時候名聲地位還不高,就是一小人物。你一個海軍司令居然淪落到要暗殺這個小螞蚱,當然要影響不好。至於諸葛亮多厲害多聰明,反正他都死了別人也體會不到,也不能理解周瑜殺他的必要性。

劉備則不同,已經是名滿天下的梟雄。周瑜要是能弄死他,別人還得佩服他,這麼牛叉的人都栽在周都督手裡了,周都督賽高!

這就跟當年曹操不殺來投奔的劉備一個道理。別人又不知道劉備多厲害,你曹老闆把他剁了,就顯得很小家子氣。


就按照三國演義來說哈。周瑜擔心的不是劉備一個人,也不是諸葛亮一個人,擔心的是以劉備為首的一群人,這群人日後必為江東大患,這也是事實。不過周瑜的遠見和謀略個人覺得不如魯肅,因為在當時情況,如果不保住劉備,其實江東自身也不能據有荊州、進取西川、謀略漢中,進而和曹魏形成南北對峙的局勢。

總之周瑜想滅了劉備集團也沒有錯,那麼滅的方式就是題主的問題。首先打散劉備集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殺了劉備(當時孫劉還沒有確定結盟),然後劉備的投資方靡芳等、兄弟武將關張等、荊襄新收的以諸葛為首的勢力勢必不能組合,因為沒有能找出來一個共同的主公。跟鴻門宴一樣,這種事情成王敗寇,要的是結果,手段不重要,這是一個為了自身集團利益的謀劃。項羽沒有殺了劉邦、周瑜沒有殺了劉備,站在項羽和周瑜的立場考慮其實都是後悔的,應該殺。

至於殺諸葛亮,就沒必要用這種方法,第一有點小題大做,第二不能有效打擊劉備集團,因為劉備還活著,相反會讓孫劉聯盟破滅(當時已經確定孫劉結盟)。所以周瑜想殺了諸葛以削弱潛在的危險(日後孫劉翻臉),只能用正當的方法去殺(比如軍法),所以才有了草船借箭,借東風等任務。只能等諸葛自己犯了軍法,然後名正言順斬了諸葛,這樣劉備也說不出什麼。看看後面諸葛設計讓關羽立軍令狀,然後劉備痛哭流涕的跟諸葛演戲(諸葛是故意讓關羽立軍令狀,又故意放了關羽的);再看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還有司馬懿坑曹真、曹爽的計謀;軍法是很有用的。

如果周瑜為了殺諸葛居然暗殺,那就真的丟失了名士風範,落了下乘,才是真的不要臉。你為了5毛毛錢跟人打的不可開交,別人會罵你蠢;如果你為了5個億跟人吵架,別人會說有膽識。在周瑜眼裡,劉備是5億,諸葛是5毛,我知道諸葛肯定不止5毛,但是我就是想講個道理,舉個例子。事實上,周瑜最後派呂蒙殺諸葛,也真是打算連臉也不要了,可惜給自己老婆放跑了,是我我也要吐血(老子為了江東大業臉都不要了,最後居然問題出在老婆身上,我現在不僅不要臉,還他媽的有點綠)。無論三國志還是演義,從東吳來說,周瑜都是名士能臣的典範,對得起孫策,對得起孫權,也是一代名臣名將。


因為他看不起那個大耳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