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劉備密言,備泄之於袁紹,紹知操有圖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後世


先說有沒有,再問為什麼。

曹、劉、孫三足鼎立的格局,和曹操袁紹二強爭霸的格局是一會兒事?

格局完全不同,還敢照搬硬套,妥妥不了解,不思考的產物。

袁紹使者去聯絡張綉,張綉是不是和曹操、袁紹三足鼎立了?

袁紹使者去聯絡劉表,難道劉表就能和曹操、袁紹三足鼎立?

天下大格局就是袁曹爭霸,劉備殺車胄奪徐州曇花一現,旋即恢復無立錐之地,無基業的常態,這個時候的劉備你說他和曹操、袁紹在三足鼎立么?

這種問題也提,是當知乎兒都不了解不思考????

簡直莫名其妙。

劉備確立曹操為漢賊,與之對抗終生,袁紹強也好弱也好,皆符合打倒曹操這宗旨。

孫權確立曹操為漢賊,對抗到半途俯首稱降,復叛復降,對曹操父子終至數叛數降,好意思去比劉備???


曹操跟袁紹的實力差距跟曹操跟孫權是一個體量嗎???

想像一下魯肅對孫權發表十勝十敗論的畫面,孫權估計會問周瑜怎麼給自己推薦了一個傻子。


類比一下。

孫權在關羽威震華夏,曹操打算遷都的時候偷襲劉備性質等同於委員長在百團大戰之後發動皖南事變。(其實性質更惡劣,因為40、41年是抗日最艱難的時候)

而劉備在官渡的時候幫助袁紹性質等同於李濟深48年站台tg。(不論正義性,就論實力程度)

你覺得兩者是一回事?


這是個偽命題,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首先三者相爭,二弱聯合抗強永遠都是正確的。但有個前提,三者必須是三個勢力或者政權。比如三足鼎立。

題主舉的這個例子合適嗎?曹操和袁紹是兩個勢力沒錯,但是劉備呢?當時是一個被打得亡命江湖的狀態吧,說不好聽就是個喪家之犬,別說地盤,部眾都被打得差不多了。

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自將數十騎出望公軍,見麾旌,便棄眾而走。(魏書)

所以說劉備此時丟了徐州,就已經不能算一個勢力了,因為他的兵馬已經所剩無幾了。他到袁紹那去,不是和袁紹結盟的,因為他沒這個資本,他的身份是客將。也就是只能保證一定獨立性和編製,但是也得聽袁紹的節制。

說白了,劉備此時這點微末的實力,根本改變不了袁曹兩家的力量對比。他投靠袁紹,根本不是什麼幫強者打弱者,因為袁紹有沒有他沒有本質的區別,袁紹需要的只是他的名聲,用劉備做一個反曹的招牌。

那劉備為什麼投靠袁紹呢?這時候劉備考慮的不是什麼爭霸,不是什麼戰略,而是生存!他心裡明白得很,曹操是不會放過他的。

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說興復漢室也好,說成帝王之業也罷,那都太遙遠,劉備當時最要緊的就是生存,被曹操抓住就沒命了,難道幫曹操打袁紹?自投羅網嗎?

換句話說,就算不投靠袁紹,劉表或者劉璋都可以,只要能給他個容身之地,誰都能投。

所以說舉例子論證觀點的時候要多思考一下這個例子是否合適,不要牽強附會,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這道題 @貝蒙斯坦 已經說得很好了,我就不再回答這個了。本問題下我非得好好掛一掛神論家不可!天天復讀這些沒用的,結果連地圖都不看,如此誤人子弟,叫我怎能坐得住?

先上 @貝蒙斯坦 曾經的乾貨文給眾位看官當開胃菜,給吳粉來個下馬威。再由鄙人來給大家逐條解析攻破吳粉的神論。

知乎用戶:一直以來都有「守江必守淮」的說法,為何東吳在襄樊之戰的時候不趁機北伐,奪取淮南土地,反而要攻打荊州??

www.zhihu.com圖標

一群吳粉連《晉書》都不讀,居然還敢提上游快慢的問題?是,上游的江陵是快,可是淮南就不快了?我告訴你,晉滅吳之戰,淮南方向的晉軍來得比益州方向的晉軍更快;無獨有偶,隋滅陳之戰,淮南方向的隋軍來得也比巴蜀、江陵方向的隋軍更快。西晉王渾只不過是採取了保險打法而已,雖談不上有錯,但如果王渾膽子更大點,直接來個強渡長江,那劉禹錫說不定會把「王浚樓船下益州」的主語和地點都改了。

證據如下:

《晉書卷四十二王渾傳》:既而王濬破石頭,降孫皓,威名益振。明日,渾始濟江,登建鄴宮,釃酒高會。【自以先據江上,破皓中軍,案甲不進,致在王濬之後】。意甚愧恨,有不平之色,頻奏濬罪狀,時人譏之。帝下詔曰:"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京陵侯王渾,督率所統,【遂逼】秣陵,【令賊孫皓救死自衛】,【不得分兵】上赴,以成西軍之功,又摧大敵,獲張悌,使皓途窮勢盡,面縛乞降。遂平定秣陵,功勛茂著。其增封八千戶,進爵為公,封子澄為亭侯、弟湛為關內侯,賜絹八千匹。"

《晉書卷六十一周浚傳》:(周浚)隨王渾伐吳,攻破江西屯戍,與孫皓中軍大戰,斬偽丞相張悌等首級數千,俘馘萬計,進軍屯於橫江。時聞龍驤將軍王濬既破上方,別駕何惲說浚曰:"張悌率精銳之卒,悉吳國之眾,殄滅於此,吳之朝野莫不震懾。今王龍驤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順流而下,所向輒克,土崩之勢見矣。【竊謂宜速渡江,直指建鄴】,大軍卒至,奪其膽氣,可不戰而擒。"(周)浚善其謀,便使白(王)渾……(王)渾執不聽。居無何而濬至,渾召之不來,乃直指三山,孫皓遂降於浚。渾深恨之,而欲與浚爭功。

隋滅陳之戰,淮南軍來得比巴蜀軍更快,長江下游比長江中游崩得更快,各位看客如果不嫌視覺疲勞,可以把下面兩則史料中的姓名、地名一一核對一遍,看看是不是下游的南京崩得比中游的荊楚更快?看看我有沒有說謊?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陳水軍都督【周羅睺】與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秦王(楊)俊督三十總管水陸十餘萬屯漢口,不得進,相持逾月。陳荊州刺史陳慧紀遣南康內史呂忠肅屯岐亭,據巫峽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是時,陳晉熙王叔文罷湘州,還,至巴州,慧紀推叔文為盟主。而叔文已帥巴州刺史畢寶等致書請降於俊,俊遣使迎勞之。【會建康平】,【晉王廣命陳叔寶手書招上江諸將】,使樊毅詣周羅睺,陳慧紀子正業詣慧紀諭指。時諸城皆解甲,【(周)羅睺】乃與諸將大臨三日,放兵散,然後詣俊降,陳慧紀亦降,上江皆平。楊素下至【漢口】,與俊會。王世積在【蘄口】,【聞陳已亡】,移書告諭江南諸郡,於是江州司馬黃偲棄城走,豫章等諸郡太守皆詣世積降。

各路隋軍出發地點: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六》:甲子,隋以出師,有事於太廟,命晉王廣、秦王俊、清河公楊素皆為行軍元帥。(楊)廣出【六合】,俊出襄陽,素出永安,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青州總管弘農燕榮【出東海】,凡總管九十,兵五十一萬八千,皆受晉王節度。東接滄海,西拒巴、蜀,旌旗舟楫,橫亘數千里。

一次是這樣也就算了,還可以說是偶然,那兩次呢?

其實淮南軍往往比巴蜀軍郢軍來得更快是有其內在原因的。比起巴蜀和江陵,淮南離南方王朝的國都更近(南方政權的最佳定都地方就在南京)。

主要原因很簡單,因為從淮南到南京的距離,比從江陵到南京的距離更近。從巴蜀或者江陵出發,需要攻克更多的據點才能抵達南京;從淮南出發,沿途需要攻克的據點要少很多。

有圖有真相。

吳粉只知道復讀上流順流而下速度快到來不及布防,殊不知你江陵速度再快也有個上限,不如淮南近水樓台先得月。別順流而下船速快了,你哪怕是同時坐飛機出發,不出意外,合淝來得更快的概率更大。要是合淝來得更晚,多半是合淝方面出於種種原因導致合淝出發比江陵晚。王渾一動不動就符合這類情況。

要說上游沒威脅,這不客觀,蕭銑和花雲會第一個站出來噴你。在上游可以執行的騷操作很多,比如:「順流放火船、趁著漲水一波推」。當上游準備放火船的時候,請下游自行猜測火船從哪個方向來的?

要說淮南沒威脅那可太秀了。感情張紘劉備讓孫權把治所從吳郡遷移到丹陽郡的秣陵(後改名建業),是為了讓孫權欣賞金陵好風光的?孫權諸葛恪後來的實際行動也證明他們也知道淮南威脅很大。沒了淮南,採石渡京口渡兩個渡口直接就暴露在北方政權的兵鋒下了。東吳成了真·天子守國門。一旦稍有不慎導致這兩個渡口失守,北兵將長驅直入如履平地。所以當曹丕大軍出廣陵的時候孫權都直接讓神棍趙達算了一卦,我吳還有多長國祚?

干寶《晉紀》:魏文帝之在廣陵,吳人大駭,乃臨江為疑城,自石頭至於江乘,車以木楨,衣以葦席,加采飾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憚之,遂退軍。權令趙達算之,曰:"曹丕走矣,雖然,吳衰庚子歲。"權曰:"幾何?"達屈指而計之,曰:"五十八年。"權曰:"今日之憂,不暇及遠,此子孫事也。"

淮南對於江東而言,其重要性就跟漢中武都陰平對於巴蜀來說一樣,就跟襄陽對於荊州一樣。想像一下沒有漢中和武都陰平的巴蜀是個什麼樣子吧。

說淮南不重要的,張巡張雎陽第一個不答應!張巡苦守淮北的雎陽,為的就是讓淮南和江南不被敵人所得。吳粉這麼輕視淮南的作用,張巡要是知道了肯定會說一句:「合著我捨生忘死保衛雎陽,原來是為了保護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啊!」謝玄聽了也會拍桌,蘇峻表示輕視淮南的人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稀里糊塗的就被我殺了。

以下為學者饒勝文《布局天下》書影,觀點可供參考。

下面是東吳為應對江淮被動局面採取的措施的史料。

《江表傳》:(張)紘謂(孫)權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為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訪問故老,雲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雲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為都邑。"權善其議,未能從也。後劉備之東,宿於秣陵,周觀地形,亦勸權都之。權曰:"智者意同。"遂都焉。

《獻帝春秋》:劉備至京,謂孫權曰:"【吳去此數百里】,【即有警急,赴救為難】,將軍無意屯京乎?"權曰:"秣陵有小江百餘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軍,當移據之。"備曰:"蕪湖近濡須,亦佳也。"權曰:"吾欲圖徐州,宜近下也。"

《三國志吳主傳》:十一月,(孫權)立子亮為太子。遣軍十萬,作堂邑塗塘以淹北道。

如果有人看不懂孫權「淹北道」這一出,那請看《三國志集解》給的解釋:

《三國志集解》:淹北道以絕魏兵之窺建業,吳主老矣,良將多死,為自保之規摹而已。

諸葛恪:

《三國志諸葛恪傳》:初,權黃龍元年遷都建業,【二年築東興堤遏湖水】。後征淮南,敗以內船,由是廢不復脩。恪以建興元年十月會眾於東興,【更作大堤,左右結山俠築兩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軍而還。魏以吳軍入其疆土,恥於受侮,命大將胡遵、諸葛誕等率眾七萬,欲攻圍兩塢,圖壞堤遏。

呂據:

《三國志呂據傳》:太元元年,大風,江水溢流,【漸淹城門】,權使視水,獨見據使人取大船以【備害】。權嘉之,拜盪魏將軍。

除了漢末三國的人意識到了淮南的重要性,後世也有一堆人認識到了,我就隨便舉個例子吧。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韓世忠傳》:兀朮將入侵,帝召諸將問移蹕之地,張俊、辛企宗勸自鄂、岳幸長沙,世忠曰:"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

我最服的就是吳粉復讀呂祉的「有江漢而無淮泗,國必弱,有淮泗而無江漢之上游,國必危」,結果他們連原文里斗大個「漢」字都看不見!江漢江漢,江是指長江和江陵,漢是指漢水和襄陽。東吳長期沒有襄陽,居然還好意思說自己拿到了完整的長江防線?

沒有襄陽的江陵,在戰略上就是被動的,故而東晉在前秦攻破襄陽後,拼了老命都要把襄陽拿回來。東吳襄陽和淮南兩個都沒占,門戶全在敵人手裡,所以後來東吳的領土越來越小,被曹魏蠶食了不少領土;呂蒙甘寧拿下的皖城,在皖城之戰過去29年後丟了,那一戰,進攻方的主帥是司馬懿,防守方的主帥是諸葛恪。江北重鎮歷陽也被魏所攻克。江夏郡一共14縣,其中長江以北有8縣,長江以南只有6縣,而東吳只有江南6縣,剩下8縣全在魏手裡,真是太諷刺了!

荊州四郡在關羽手裡的時候能打到弘農郡去,到了東吳手裡,東吳在江陵以北的據點居然丟得所剩無幾了!就這樣吳粉還吹呢!這就是吳粉說的東吳拿到荊州後能更好的北伐嗎?愛了愛了!請注意,孫吳掌控的荊州差不多是半個荊州,而關羽是三分之一個荊州。

吳粉總是說什麼東吳襲殺關羽後東吳活了60年,我尋思著東吳活60年和東吳襲擊荊州的關係大嗎?不懂吳粉是什麼腦迴路,感覺他們數理邏輯很差,可能他們做數學題的時候是跳躍性思維,做題能直接跳過很多步,而不是一步一步來。

言歸正傳,東吳能存活61年和很多因素有關,直接原因是陸遜朱然朱桓的防禦戰打得漂亮,以及蜀漢的再續盟約,而不是什麼襲殺關羽,襲殺關羽反而讓自己陷入了外交危機。陸遜朱然戰績漂亮是因,東吳長壽是果,襲殺關羽才不是東吳長壽的因呢!如果陸遜朱然朱桓不給力,那孫權就會被當成笑柄了。

吳粉吹襲殺關羽還不如吹忽悠曹丕呢!孫權也確實沉得住氣,沒有自稱「九州伯」,而是忍辱負重接受了大魏吳王這個稱號,不然曹丕肯定不會上當。跪求吳粉吹孫權忍辱負重行不行?我真不知道襲擊關羽除了戰術漂亮以外還有什麼好吹的?假設一不小心泄密導致關羽成功回防,那結果無非就是湘水對峙的翻版。

知不知道曹操董昭趙儼等的就是你吳和關羽互掐,然後他們好坐收漁利?只不過魏人失算了,沒想到糜芳的投降導致關羽跪得那麼快,讓他們的計劃破產了。

《三國志董昭傳》:及關羽圍曹仁於樊,孫權遣使辭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軍之圍,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備。"太祖詰群臣,群臣咸言宜當密之。昭曰:"軍事尚權,期於合宜。宜應權以密,而內露之。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三國志趙儼傳》:孫權襲取羽輜重,羽聞之,即走南還。(曹)仁會諸將議,咸曰:"今因羽危懼,必可追禽也。"儼曰:"權邀羽連兵之難,欲掩制其後,顧羽還救,恐我承其兩疲,故順辭求效,乘釁因變,以觀利鈍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為權害】。若深入追北,權則改虞於彼,將生患於我矣。王必以此為深慮。"仁乃解嚴。太祖聞羽走,恐諸將追之,果疾敕仁,如儼所策。

吳粉美其名曰說要保護國防安全,可結果是孫權搞得自己兩面受敵委曲求全。東吳不偷襲就不安全,難道兩面受敵就安全了?這又是什麼思維?假設諸葛亮上台後不要命了,失去理智了,恢復國力後盯著你吳不放,你覺得你吳還會有什麼安生日子嗎?如果在石亭之戰爆發的時候,蜀漢從上游進攻東吳呢?

吳粉還覺得孫吳有了江陵就足夠抵禦巴蜀兵了,沒有江陵會被關羽的荊州軍分分鐘吊打。那我告訴吳粉一個殘酷的事實吧。南陳從開國到滅亡就沒有佔據過江陵,而且陳滅亡時的戰績反而比吳滅亡時的戰績更好看。陳滅亡時的表現,從西線到中線再到東線,均完爆東吳。吳除了吾彥,還有哪位將帥有過像樣的抵抗嗎?這不充分說明,在巴蜀襄陽淮南多管齊下的情況下,東南政權有沒有江陵其實區別不大嗎?東晉能夠翻盤,很大程度和它守住了白帝和淮南有關,和東吳南陳不一定,謝謝。桓沖準備放棄白帝的時候,謝安苦勸桓沖打消念頭。有了白帝情況又完全不一樣了,東吳光拿個江陵有多大用?要麼拿下襄陽,要麼拿下白帝啊!兩個都吃不下,那你吳拿下江陵的意義都不知道打了幾折?不過都讓你吳偷荊州成功了,讓白帝守軍沒防備是不太可能的,李嚴他們是不會坐視不理的,除非白帝也出個重量級帶路黨。

南陳在西線幹掉了5000隋軍,陳軍爭相割隋軍的鼻子去領賞;在中線,南陳一度靠龜縮讓大隋一籌莫展;在東線,賀若弼一度戰不利,還縱煙後撤過。

證據如下:

陳軍東線戰績: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唯(陳將)魯廣達以其徒力戰,與(賀若)弼相當。隋師退走者數四,弼麾下死者二百七十三人,弼縱煙以自隱,窘而復振。陳兵得人頭,皆走獻陳主求賞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賀若弼乘勝至樂游苑,魯廣達猶督餘兵苦戰不息,【所殺獲數百人】,會日暮,乃解甲,面台再拜慟哭,謂眾曰:"我身不能救國,負罪深矣!"士卒皆流涕歔欷,遂就擒。諸門衛皆走,弼夜燒北掖門入,【聞韓擒虎已得陳叔寶】,呼視之,叔寶惶懼,流汗股慄,向弼再拜。

陳軍中線戰績: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陳水軍都督周羅睺與郢州刺史荀法尚守江夏,秦王(楊)俊督三十總管水陸十餘萬屯漢口,【不得進,相持逾月】。

陳軍西線戰績:

《資治通鑒卷一百七十七》:陳荊州刺史陳慧紀遣南康內史呂忠肅屯岐亭,據巫峽,於北岸鑿岩,綴鐵鎖三條,橫截上流以遏隋船,忠肅竭其私財以充軍用。楊素、劉仁恩奮兵擊之,【四十餘戰,忠肅守險力爭,隋兵死者五千餘人,陳人盡取其鼻以求功賞】。

吳粉還敢吹自己的愛豆國是南方六朝里最強的一個呢,我怎麼覺得是排名倒數的呢?

論國力,南陳只有200萬人口,東吳好歹有240萬、230萬人口,南陳連江陵都從未擁有過。而陳的敵人也比吳的敵人更難對付,因為隋伐陳基本上是上下一心;而晉伐吳只有少數人支持,6路滅吳統帥里只有兩路支持伐吳。結果滅亡時的戰績比吳漂亮很多,這也太出乎人意料了吧?

至於比北伐戰績,我就不拿「東晉、劉裕時代的劉宋、北齊滅亡前的南陳」去和東吳比了,因為這樣太欺負人了,畢竟上述的南方政權打的可是未統一的北方。我們就拿南梁的戰績和吳比吧,打的都是統一的北方,相對公平些。同樣是攻打合淝,韋睿在攻合淝城的時候,直接引水灌城,把陸戰變為水戰,並且造出跟合淝城一樣高的船,在梁軍的四下圍攻之下,合淝城破;而東吳打不出漂亮戰績也就算了,孫權本人還飲酒作樂不設備,連橋都被敵人拆了還渾然不知,這大概就是差距吧。韋睿北伐,留下的是「不畏蕭娘與呂姥,但懼合淝有韋虎」的佳話;而孫權北伐留下的是啥?吳兒不敢夜啼?

好吧,我承認時代不同不能亂比,畢竟兩個朝代的生產力、裝備、陣法有差異。不過有一說一,儘管韋睿佔了時代優勢,那也不影響孫權和韋睿的指揮水平是天與地的區別,至少韋睿不會有逍遙津開派對的騷操作,也不會和孫權一樣連圍師必闕都不知道。

瞅瞅你吳的北伐,打的都是些什麼玩意?

不知道你說的荊州到底是指什麼?是特指江陵?還是指整個漢荊州?還是說孫吳只要佔據荊州一個郡都算孫權佔據荊州了?如果是選項3,那孫權在湘水劃界後早就佔領了江夏長沙桂陽,怎麼能說沒佔地呢?如果是指漢荊州全境,那東吳從沒控制過整個荊州。根據神論家的描述,這個荊州多半指江陵。而他說的壓根就不成立,至少南陳就是個赤裸裸的反例,南陳從頭至尾沒江陵,南陳從頭至尾沒江陵,南陳從頭至尾沒江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看你記得住還是記不住?看你下次還敢放同樣的神論不?除了南陳,還有全盛時期的太平天國也沒佔據江陵,但是人家都差點直搗黃龍了。消滅太平軍還是靠洋人呢!你說的從楚國到民國沒一個吳越政權在沒江陵的情況下北伐,是不是神論?你是不是在誤人子弟?

此外,王敦不是在江陵起事的,謝謝。人家是在武昌起事的。

《資治通鑒卷九十二》:戊辰,敦舉兵於武昌,上疏罪狀劉隗

《資治通鑒卷九十二》:敦初起兵,遣使告梁州刺史甘卓,約與之俱下,卓許之。及敦升舟,而卓不赴,使參軍孫雙詣【武昌】諫止敦。

上游對下游確實有天然優勢,但不意味著下游就只能束手就擒了。要這樣的話,朱元璋乾脆向陳友諒投降得了。下游把上游暴打的例子又不是沒有,隨隨便便就能找到,自己多讀書就不會有上游無敵這種想法了。

上游既有優勢,又存在自己的劣勢,順風局順流而下進軍爽倒是爽,逆風局逆流而上就悲劇了,一旦戰敗的話,溯流而上有水流阻力,導致水上行軍反而比陸地行軍慢,不利於逃跑。

故而黃權請求以偏軍先試探吳軍,一旦出師不利還可以止損;季漢夷陵戰敗後選擇的是棄船逃走;曹操赤壁戰敗後也燒了自己的船逃跑。為什麼要燒自家船呢?因為直接丟棄船逃跑而不做燒船措施,會導致這些船剛好被聯軍繳獲。

相關史料如下:

《三國志黃權傳》:及稱尊號,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

《季漢輔臣贊》:(程畿)隨先主征吳,遇大軍敗績,溯江而還,或告之曰:"後追已至,【解船輕去】,乃可以免。"

《江表傳》:瑜之破魏軍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後書與權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山陽公載記》: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

由於只有上游一路不保險,所以羊祜提出了多管齊下的策略。從多個方向牽制敵人的兵力,巴蜀兵才更好下手。

《晉書卷三十四羊祜傳》: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誤之,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蕩。

不然,即便拿下了江陵也不保險,一旦大軍離開,則敵人可以從荊南等地發起反撲。所以需要襄陽方向的軍隊南下鎮荊南。

而沒有益州、江陵上游的軍隊,只有襄陽、淮南的軍隊,那麼也不能完全保證能夠順利渡江。所以最妥善的辦法就是從上游和江北同時進攻,這樣敵人就難以招架。我剛剛說那麼多,其實就是想說季漢想要滅吳的話,光靠關羽的荊州軍還無法十拿九穩,吳粉說關羽打破襄樊就一定能滅吳,搞得我都以為季漢拿下廣袤的河南河北淮南雍涼了。關羽威震華夏不假,可是也是強弩之末了,沒這麼強的的推進能力。能夠攻破襄陽使襄陽和弘農郡的陸渾縣相連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哪怕東吳什麼都不做也比打關羽強好吧!誰也不打,局面可能會變成兩強一弱;趁機偷北方並且力度控制得好,那有望變成真正的三國鼎立;打關羽的話,不還是一強兩弱嗎?明明主動權在自己手裡,自己才是改變局勢的砝碼,結果搞得這麼卑微被動,連「討羽自效」都來了,請問你們吳粉都是有受虐傾向嗎?

另外晉滅吳之戰和隋滅陳之戰的共同特點是國君都是逗比,而國內矛盾尖銳,民生凋敝。古代打仗,哪怕是大國打小國通常都是趁你病要你命,在小國尚且有一戰之力的時候大國都很少去打小國。小國在強盛期上升期被滅的例子偏少。為什麼孫權會覺得自己活不過劉備和關羽。。。。。。。。諸葛亮倒是和孫權年齡相仿;呂蒙多病有這想法還能理解。。。。。。

而且,孫權就這麼對孫家經營三代的江東沒信心嗎。。。。。。瞅瞅隔壁劉備得到荊州益州才多久。。。。。。蜀漢和孫吳誰更弱,誰根基更淺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嗎。。。。。。


吳粉除了天天給他們的愛豆強行辯護還會什麼?連曹操放空合淝都不知道,太秀了。合淝所恃,乃居巢二十六軍,乃大後方中原各州郡之兵。瞅瞅當時曹操都從哪調兵了?合淝放空了,居巢兵被調走一部分了,徐州兵被抽兩次,兗州豫州兵都調走一部分了。(除合淝外,揚州的歷陽也被放空了,所以孫權一到歷陽就立馬佔據了歷陽)誰還會管你孫權?曹操怕的就是關羽打破襄樊,更怕許都的漢獻帝被裡應外合劫走,曹操還有多少心思管你吳啊?除非你吳的目標是漢獻帝。

另外吳粉眼裡只有打合淝跟打荊州兩個選項嗎?沒有第三第四個選項嗎?老老實實吃瓜種田誰也不打難道不是選項嗎?

曹操雖然是和孫權有盟約才互相撤兵,但是孫權可以假裝答應曹操撤兵,然後突襲合淝。

既然提到諸葛亮,那我就有話說了,你這番話不暴露了你是地理盲嗎?諸葛亮二伐打的陳倉、五伐打的渭南,皆屬於關中,不屬於隴右,謝謝。諸葛亮死前,方圓百里的渭南被諸葛亮佔據著,並且季漢和曹魏對峙了百多天司馬懿也拿諸葛亮沒辦法,你吳什麼時候佔據敵土百天再來嘲諷諸葛亮吧,哈哈。如果諸葛亮不死,司馬懿還未必能趕走諸葛亮呢。

合淝放空的證據:

《魏略》:又曰:"先王(曹操)以(孫)權推誠已驗,軍當引還,【故除合肥之守】,著南北之信,令權長驅不復後顧。近得守將周泰、全琮等白事,過月六日,有馬步七百,徑到橫江,又督將馬和復將四百人進到居巢……又聞張征東、朱橫海【今復還合肥】

歷陽放空的證據:

《三國志曹休傳》:孫權遣將屯歷陽

居巢抽走部分守軍的證據:

《三國志夏侯惇傳》:二十一年,從征孫權還,使惇都督二十六軍,【留居巢】……二十四年,太祖軍於摩陂,召惇常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卧內,諸將莫得比也。

《魏略》:過月六日,有馬步七百,徑到橫江,又督將馬和復將四百人進到居巢

什麼叫諸軍吳粉自己去理解吧。

《三國志夏侯惇傳》:拜前將軍,督【諸軍】還壽春,徙屯召陵。

徐州兩次抽兵記錄:

《魏略》:浩周字孔異,上黨人。建安中仕為蕭令,【至徐州刺史】。後領護于禁軍,軍沒,為關羽所得。

《魏略》:建安二十四年,(臧)霸遣別軍在洛。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臧霸是接替浩周的徐州刺史:

《勸進碑》:使持節行都督督軍征南將軍平陵亭侯臣尚、使持節行都督督軍【徐州刺史鎮東將軍武安鄉侯臣(臧)霸】、使持節左將軍中鄉侯臣郃

兗州、揚州、豫州等地的部分軍隊被抽走證據:

《三國志溫恢傳》: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揚州刺史溫)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征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詔書召潛】及【豫州刺史呂貢】等。

《三國志溫恢傳》:(裴)潛等緩之。恢密語潛曰:"此必襄陽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為急會者,不欲驚動遠眾。一二日必有密書促卿進道,張遼等又將被召。遼等素知王意,後召前至,卿受其責矣!"潛受其言,置輜重,更為輕裝速發,果被促令。遼等尋各見召,如恢所策。

《三國志滿寵傳》:孫權數擾東陲,復召寵還為【汝南太守】,賜爵關內侯。關羽圍襄陽,寵助征南將軍曹仁屯樊城拒之

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一下:

滿寵是豫州汝南郡的太守,他並不是一開始就駐荊州的,而是關羽攻襄陽的時候才被叫來幫忙守城的。叫滿寵隻身一人來意義不大,叫他帶著郡兵一起來才能有效抵禦關羽。

而揚州刺史溫恢能夠面對面的和兗州刺史裴潛說話,說明他們本來就帶著自己的州兵守在揚州抵禦孫權,然後他們一起被叫去支援襄樊了。

以上史料能充分說明,平時支援合淝的各路援軍,現在都有些顧不上合淝了。都跑去支援荊州了。平時打不下合淝也就算了,畢竟統一的北方各種支援堵路嘛。可是關羽北伐期間這群人很多都跑去荊州了,孫權打下合淝的概率比以往大,這沒問題吧?吳粉能不能回答我?要是我這麼用詞你們都覺得有問題,那我覺得你們這個群體是無法溝通了。反正你們不願看史料不願聽勸唄,只有立場沒有觀點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