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福禄寿的音乐虽然觉得总是改编用力过猛,但是感觉揉入了感情很真诚,你觉得她们会火起来吗(对飙你为什么不喜欢福禄寿


因为她们与这个时代发生的强烈碰撞

无论是90后、00后,在20几岁的年纪,已经开始感觉到这个世界越来越千篇一律的枯燥,刺激到你神经感官的东西越来越少

有很多人看了乐夏之后几乎很少听流行乐的原因,就是流行乐越来越千篇一律,而且味如嚼蜡(非全部,也有很好的作品),看了乐夏1喜欢新裤子、痛仰、刺猬,他们可以作为摇滚乐的某些方面的标杆,摇滚乐本身表达的就是个性,与众不同的东西,但是在表现个性的同时,是不是被部分人又创立了一个思维惯性,觉得摇滚乐应该是怎样的?传统三大件?需要留白?不能过满?

福禄寿的出现,对我而言的最大感受,就是她们愿意再次打破壁垒

传统三大件,我一件都不用

传统摇滚乐的形式,我在一些歌曲中不用

摇滚乐迷听《火车》《你要跳舞吗》《心要野》能很快能接受的内容,我用《没咯》再次改变你的看法,你很难听懂,没听个15遍慢慢琢磨,你很难get到其中的点

对于我来说,《没咯》《超度我》《兰若度母》是改变我对摇滚乐固有看法的三首歌

很多入门福禄寿的人,听《我用什么把你留住》都得听4-5遍才能理解其中的力量,她们三个人好像是与时代抗衡般的宣誓,现代很多人私人FM听30秒,不喜欢就跳过的歌,我偏偏需要制作宏大,你没听好几遍都不会爱上的歌,甚至是你听过好几次就会彻底爱上的歌。面对自己的内心,而不仅仅只面对听众的内心

而《留住》其中的秒表设计,针对的是18年迷茫的自己,提醒那时的自己,时间流逝之快

《如何》中的摔破玻璃是在1:25,之后的乐器设计之美,你不坚持听1分多钟都听不到,但是坚持听到那里之后你就舍不得离开

《兰若度母》中的开头,鸟煽动翅膀的声音,打雷的声音,这一系列logo的设计

如果你能感受到她们的诚意,就知道她们所做之精品,而需要慢慢品尝,这个时代也未尝不是如此,花费时间的东西,总能给你自己恰当的回报

而福禄寿的歌,对我来说,是给了我跟这个时代对抗的力量,我以前迷茫之时,总会以为我这样的性格,这样的做法是不是错的,然而她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不,这样坚持自己很棒。

然而,当一个别人都不理解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她们在淘汰五条人之后遭到全网喷,但是最后面对的是自己内心的人根本不怕这些东西

所以在《留住》里面

所以生命啊 它苦涩如歌

苦涩又如何,在经历了三次苦涩之后

所以生命啊 它璀璨如歌

总是会璀璨的

所以你说我觉得她们未来会如何?

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回答略跑题

曾经花了点时间看了些网上关于福禄寿的恶评,基本属于这么几种:

快30岁的女性穿这么多,装什么清纯?

学院派,就喜欢搞这些有得没得,显得自己比那些野生派乐队牛很多吗?

第一场就打打感情牌,戳人泪点,算什么摇滚?

他们最早不是偶像出道的吗?为什么来淌乐队的圈子?

……如此等等

我这个人在看到乐夏2第3期之后,由于对新一季乐夏蜜汁剪辑的迷惑,以及被部分乐评人驴唇不对马嘴的言论恶心到了,所以还是选择看了纯享模式。看完得出结论,福禄寿是我这一季最大的收获之一。我不知道节目中非表演的部分有什么爱恨情仇值得被扒一下,但我确实感受到了中国独立音乐一股强大的新势力。

再反过头看这些恶评,我想知道有多少是真的和她们音乐有关的?

其实随著乐夏的播出,越发感到心寒的是,一群努力做音乐的人,遭受的非议却来自于音乐无关的方面。

30岁,像赵梦一样穿皮衣,和一群骚老爷们在一起玩就可以得到你们的认可;像石璐一样,和前男友一个队,一个人带孩子也可以得到你们的认可;但穿著稍微少女一点的衣服就要成为你们口中的绿茶,何理?

说她们不像乐队,三个人只像个组合?没有三大件,但难道不比第一季的斯斯与帆和summersunshine完整度要高吗?

她们做音乐,第一场简单直接纪念亲情就被说是利用人性弱点,后期玩实验你们听不懂了就说人家装逼装高冷。

我只听音乐,也只想听音乐,我只想说,与李云迪合作的那首《没咯》是我这一季听到的,最爆炸的现场。

我不是福禄寿的粉,但我非常的欣赏她们的作品。

在这个独立摇滚和city pop最吃香的中国摇滚的世界里,她们就是一朵配得上高审美水平听众去挖掘的异色之花。


说实话,我是这几天才喜欢上她们的,距离《乐队的夏天2》结束已经有快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节目播出期间,我对她们基本上是无感的。第一期的《玉珍》,听第一遍的时候我并没有感悟出其中的情绪,改编赛上的《少年》我也并没有感受到她们的情感。至于第三赛段,她们和李云迪合作的那首歌,那期节目录制的时候,我在现场。然而我听到的感受几乎就是一团噪音,浪费了李云迪的钢琴,但我还是给她们投了票,当然是看在李云迪的面子上,哈哈哈。

我对她们的感受趋向于正面是她们和大波浪合作的《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尽管这首惊艳的改编很大功劳要归功于李剑。但是不妨碍姐妹三个也在其中贡献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尤其是当豆豆和李剑对唱的时候,几乎把我沉醉,原来她们也会有娇羞的一面。当然她们还想到在歌曲里加入唢呐元素,以便将双方特色作为一个衔接或者是融合。

后来的「最在意的人」的主题赛以及复活赛的歌,因为我可能反射弧比较长的原因,当时并没有get到歌的点,所以一直到节目结束,我对福禄寿都是一种无感的状态。

而我喜欢她们,恰恰是因为我又单曲循环了很多遍《我用什么把你留住》。这首歌跟传统歌曲的主歌副歌的结构有所不同,这首歌大概是四段式(我也不专业,这是我的说法,不必过于深究)。因为是「最在意的人」的主题,所以必然描写的是生命里一些比较重要的人。我听了几遍这首歌之后,整体的感觉是,这首歌整体上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大的波澜,就好像是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平平淡淡一样;但中间会有一点点小小的波澜,象征著生命其实会有很多小小的波澜。再加上主唱(好像是豆豆,我记不清也分不清她们)浑厚的嗓音,听起来更加带感。越来越喜欢她们键盘+竖琴+打击乐的编配了。歌词也非常棒。

嘿 你忘了

划过伤口的冷风

嘿 你醒了

不痛不痒就算过了一生

嘿你 为什么

看见雪飘落就会想唱歌

为什么 在放手时刻眼泪会掉落

一个一个走过

一个一个错过

一遍一遍来过

一次一次放过

一声一声笑著

一声一声吼著

一幕一幕闪著

刺痛我

因为享受著它的灿烂

因为忍受著它的腐烂

你说别爱啊 又依依不舍

所以生命啊 它苦涩如歌

因为享受著它的灿烂

因为忍受著它的腐烂

你说别追啊 又依依不舍

所以生命啊 它苦涩如歌

嘿 你睡了

可时间它依然走著

嘿 你怕了

恍然抬头梦却醒了

嘿 你会静默

手握著星火等在至暗时刻

你被击破 当熟悉呢喃又穿透耳朵

一个一个走过

一个一个错过

一遍一遍来过

一次一次放过

一声一声笑著

一声一声吼著

一幕一幕闪著

刺痛我

因为享受著它的灿烂

因为忍受著它的腐烂

你说别爱啊 又依依不舍

所以生命啊 它苦涩如歌

想不想看花海盛开

想不想看燕子归来

如果都回不来

那么我该为了谁而存在

想不想看花海盛开

想不想看燕子归来

如果都回不来

那么我该为了谁而存在

因为享受著它的灿烂

因为忍受著它的腐烂

你说别追啊 又依依不舍

所以生命啊 它苦涩如歌

在这浩瀚星河你是什么

在她温柔眼眸的你是什么

闪著光坠落 又依依不舍

所以生命啊 它璀璨如歌

再说说《玉珍》。

第一遍没听出什么情绪来,但是后续再听的话可就真的感受到情绪的波动了。从「她的茉莉花我还在喝著」这句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四句「起风啦」把这首歌要表达的情绪带入了一个高潮。而结尾处无论是歌词还是竖琴的编排都恰到好处,让人在经历过歌曲的高潮之后,情绪有一个回落点,从而更加击中内心。而歌的开头「风吹散了她的头发」和歌的结尾部分有一句「风吹乱了我的头发」形成了首尾呼应,而「她」和「我」的角色转变,更是让这种情绪的表达更加有代入感。多听几遍,真的很好听。

她们参加乐夏之后,她们的过往经历也被挖了出来。曾经以「冰雪飞」的偶像团体出道仿佛成了她们的黑点,并且节目组也并没有提到这一点。但个人认为这并不算什么黑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的权利。况且她们之前的经历也可能并不是出自她们的本意,人都会有迷茫的经历,慢慢认清自己的内心,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之常情。当然,会有一些不理性的粉丝也会给她们招黑,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的音乐。

题主问她们未来的发展如何?个人认为她们走向大众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小众层面她们不会缺少粉丝。她们未来会有很多的演出机会,估计也会出好几张专辑。长期看的话,也许她们会尝试更多其他的风格。

总之,我是越来越喜欢她们,期待她们的新专辑。如果有想要出她们2020巡演北京站的票的,可以联系下我。


会不会火不好说,但喜欢是真喜欢。现代流行音乐因为基于商业卖点的考虑,普遍采用简单的主副歌结构!这样才有记忆点。个人认为,这其实是牺牲了音乐的完整表达的!

福禄寿的音乐则不一样,即便是比较流行的《玉珍》《留住》也用了至少四段结构,

多段结构本身不算稀有,但玩的这么流畅的屈指可数,结构上坚实的基础,能给情感输出提供充足的保证,听福禄寿的音乐,你会感觉巨大的情感能量一浪一浪的冲击你的理智,直到你完全崩溃!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很多人听《玉珍》的泪点是起风了,确切的说玉珍的泪点是经过茉莉花那一段铺垫以后的起风了…基本上能共鸣到的听众到这时候理智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结尾披星戴月这一段则是击溃你理智边缘的最后一下,这段只是轻轻推了一下,不过已经足以…

《留住》有两版,第一版是纯粹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第二版加入你一定要看到花开那一段,这种画龙点睛式的改动,让这首歌整个基调全变了,迷茫之余多了一份坚毅和鼓励,在我看来,你本来就活在一个焦虑之中,忽略这种焦虑硬去鼓励你是件很突兀的事情,所以整首歌用了绝大多数篇幅告诉你,茫茫宇宙之中,个体生命没那么独特,大家的焦虑都差不多,然后用了极小篇幅告诉你不如先接受这个焦虑向死而生的活著!在我看来这种处理远比那种鸡汤式的励志更真实,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同时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如果靠传统的主副歌的结构是很难实现的!

说句题外话,在一群人靠贩卖焦虑割韭菜的今天,出现一个人去抚平这种焦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理智和清醒。虽然这首歌不是摇滚,但却处处体现了城市高压群体对生活对时间的不满和反抗,所以这首歌在没有经过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网易云上收获了2万+的评价,对于独立音乐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听一下:秘密行动,海朋森,飞椒,都是坚持多段编曲的乐队,且各有千秋。

先编辑这些,等有时间在继续说


福禄寿很硬核,如果不习惯这种风格的话,就会觉得编曲用力过猛,需要慢慢适应。

福禄寿的特点一是全面,二是反差。三姐妹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素养毋庸置疑,摇滚之王汪峰毕业于这个学校,现代音乐皇后刘索拉也是这个学校的。三姐妹精通古典音乐,乐理乐器都是强项——这为她们超复杂的编曲奠定了基础,编曲复杂不是缺点,是优势,减法容易加法难。但与之相对,她们的旋律非常清爽直接,有莫扎特的神韵,用主唱的半死嗓+超复杂编曲表现出来,反差震撼强烈。

和钢琴三剑客之一的李云迪合作那场最为高妙,把李云迪这样古典高雅的钢琴家调教成福禄寿四姐妹之一,体现出福禄寿对音乐的走向有绝对的把控。

会不会火不好说


先做出一张完整的专辑才好评价。现在几首单曲说明不了什么,很有潜力,比较看好。


就因为那一首少年。

反反复复听了很多次。

在咪咪挥拳的那一刻,好像看到了自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