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所說的既然是治學,那麼就只回答關於「學」的部分,其他如果無關的內容,即使重要,也便不提了。

「學」可以說是孔子最重要的主張之一,也是論語貫穿始終的一個主題。

首先,所謂的「學」是什麼學?或者說,應該以怎樣的態度看待「學」?

開篇第一句,1.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學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看憲問第十四,14.24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之學,重要的是自己有所成長;為人之學,是為了炫耀出來給人看。為己之學,最終是要成就自己;為人之學,最後連自己都會迷失。

孔子強調的是為己之學,這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出來。比如「不亦說乎」,為什麼此處用「說」,與下面緊接著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樂」用了不同的字呢?

因為「喜悅」和「快樂」,前者是內心的情感,後者常伴隨著外在的表達。

「喜悅」,是內心自有之喜,而不必為人所知。讀書有所進益收穫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常常是滿足而欣喜的,但是外表可能毫無反應。外人看著並不知道我們的喜悅。

這正是沉下心來學習之後的心情體現。

再看憲問第十四,14.29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的性格,喜歡評價別人、和別人比較。 比如子貢問,顓孫師和卜商誰更優秀?(師與商也孰賢)子貢還問孔子對自己,對管仲的評價。但是孔子並不鼓勵這樣的態度。這就是批評子貢為人之學,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以及喜歡評價別人。

回到1.1,最後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為學是自己的事情。既然如此,怎麼能保證別人知或不知?又何必在意別人知或不知?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我們不能自己掌控的。做生意的人,不能保證別人和你成交;在職場上,不能保證領導賞識;甚至做學術的人,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文章可以發表。

但至少,學習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在同一個教室里,老師講同樣的內容,用同樣的教材,我們雖然不能保證自己可以考第一名,但是自己付出多少認真和努力,就有相應的收穫。

所以為學是自己的事情。既然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了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無法要求別人一定看得到、理解和賞識我們,我們也不必要求。所以人不知而不慍。這也是因為,為學是為己之學。

第一段說了為學的態度,第二段說「學」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程度。

孔子弟子,四科十哲,公推最優秀的弟子是顏回。顏回有很多優秀的品質,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好學。

雍也第六,6.2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先進第十一,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以上兩則,都是問孔子,哪個弟子好學?孔子的回答,核心內容也非常清楚:顏回好學。其他人,沒有見過哪個好學的了。

給魯哀公和季康子的回答,詳略有別,體現的是孔子對兩個人的態度,一褒一貶,因哀公為國君,季康子為犯上權臣。這裡不詳述。

孔子自己,也是自認為自己與他人不同之處來自於「學」。

最出名的一句,如為政第二,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自述一生,起點在於立志於學。

又如,公冶長第五,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看來,哪怕一個十戶人家的小村落,也有品質和他一樣忠信的,區別只在於不如他好學。

不僅孔子自己這樣認為,他的弟子也這樣認為。

子張第十九,19.22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這是在孔子去世後,衛國的大夫問子貢,孔子是從何處學習的?子貢回答:周文王、周武王的道,雖然已經距離文武王時間很久,但仍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行為中。孔子雖然沒有固定的老師,但是他時時都在學。

其實這也說明了,學不一定是具體的知識,可以是對事物的見解,可以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後世有言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又有言曰:「淡中知真味,常里識英奇」。事事處處都可以有所學,都可以有所得,只看你用不用眼睛,用不用心思。

這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道理。

孔子對「學」的闡釋是非常宏大深遠的。

比如學習要有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只會背誦是不夠的。為政第二,2.1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已經學會的,會有新的體會和理解。而「記問之學」,是不可以為人師。

但是很多人對孔子有一個誤解,認為孔子說「學」,目的在於「仕」,即從政當官。

造成這個誤解,就是因為一句「學而優則仕」。我們來看看原文:

子張第十九 19.13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首先,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所說。

其次,前半句所說「仕而優則學」,後半句才是「學而優則仕」。學與仕是平等的關係。

第三,「優」者,有餘力。不是優秀。

做官沒有什麼不好的,更不可恥。但是誤解了為學是為了做官,卻把「學」想得太功利了。

那就是「為人之學」了。第一段已經解釋清楚,孔子提倡的是「為己之學」。

學的精神到了深處,與「仁」沒有分別;學的方法,正是修齊治平的基礎。

《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起家、治國、平天下,起步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學。

但這裡只能說很少一部分,我自己也不敢那麼狂妄,說自己能想清楚、講明白。

儘力而為,如此而已。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孔子說自己,無不知而作,這就是在說「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此「知」乃德性之知。

然後又指出,由多聞多見而獲得「知」,相對於「德性之知」,則是「知之次也」。

宋儒張橫渠先生區分「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就出自《論語》這一章。


有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庸》說,賤民也可以成為君子的,只要他安心處於賤民的位置,等他來施仁義。商鞅改變了戰國的階級大流動,賤民們也是有機會得到爵位,與春秋舊貴族平起平坐的,舊貴族要守新法,失去了「刑不上大夫」的特權,這些是反動,孔子的目的,就是要讓那些賤民永遠的處於君子的位置,怎麼可以愛好爵位這種「利」呢,應該仁義的處於君子的位置的。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從之,不善者而改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有教無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有教無類


強調仁與禮的統一,重建禮樂社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