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上说无极之外是混沌,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阴阳的对立,但一个小粒子的左边和右边不也算是阴阳吗?


无极生有极,有极生阴阳,阴阳生太极。但是您说的粒子不是周易太极的概念,是现在科学。

所以我试著用太极联系科学。

物理的二个大分支,量子与宇宙,量子力学研究量子的行为与反应,好像不研究从其无到有的过程。宇宙学却研究宇宙的产生与发展。现在普遍认同大爆炸理论,因为观测到的大爆炸残留的宇宙背景辐射、星系分离等证明了大爆炸的存在。那么在大爆炸之前的状态,就应该是无极了。

在大爆炸之前的状态,科学家普遍认可任何力学------包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均不适用,就是说这时宇宙的状态是超出人类理解范围之外的------当然也在周易太极的范围之外了-----因为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就谈不上更多。

--------但是我也有您的观念,即大爆炸不是凭空产生的,大概源于粒子间的作用力-------如果按照现在某些膨胀再收缩坍塌的宇宙模式来说,大爆炸本身就是粒子之间的作用力。但为了符合周易太极,我们就说大爆炸以后的事。大爆炸后是无极,大爆炸后则为有极,有极就是要分阴阳两极了,我想这阴即为三种弱作用力吧,万有引力为阳,粒子间的弱作用力导致爆炸使粒子分离,万有引力则使粒子归聚,现在宇宙中这种阴阳在转换,生成太极。至于阴阳转换的结果,科学家都说不清呢,我们如何能够明白!太极的阴阳说的是一种能够相互转换并以发展为目的的东西,如果只以粒子的左右来说,我们不明白粒子的左右是否具有阴阳转换的机能或产生发展的结果,如果没有,则粒子的左右就不是阴阳。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理论,是不是可以否定粒子的左右阴阳?量子本身都不能观测到,何况其左右了?

我生拉硬拽的回答,见笑了!只是看您的提问有趣,就回答了------其实我也想知道答案,就算抛砖引玉吧!

混沌开天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易学理通天下。混沌就是搞不清楚闹不明白的意思,太古老的历史没必要非搞清楚不可。无极生太极,无极还是混沌的意思,从混沌的无极到太极中的有极,证明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既然有了极了就要分阴阳,阴阳就是相反想对但又统一的一个闭合体。四象是相随相左的四个方向简称东南西北,八卦是揭示方法的原理,六十四卦是用各种方法原理叠加推理出来的结果。简单的解释一下阴阳,内属阴外属于阳,下属阴上属阳,举例说明什么是阴阳表现,1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2台上伪君子台下真小人,3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4救死扶伤钱包掏光,5挂羊头卖狗肉。思想决定物质,大富大贵都是深谙阴阳之术的高人。


无极确实没有阴阳之分才被称为无极,故在无极中也不能存在你所谓的粒子。即时空都不存在。

至于无极之外是混沌不知是谁的观点。混沌在这里没解释清楚,而且应该也不存在「外」的概念吧?


后学学力不及,不敢妄解易。只是,「无极生太极」、「无极之外是混沌」出自《周易》(算上《易传》)的哪里?还望告知。

太极是东方哲学,讲究整体观

粒子是西方科学,讲究分割论reductionism.

你说的粒子是西方物理学,西方探讨了物质结构的问题,喜欢不断拆分直至微观最本质的物理属性。提出了原子atom论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存在与虚无嚒)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

宇宙学不是什么哲学玄学,是有系统的物理学,

太极文化可以象形的表示寓意它。(哲学表示高能物理科学)

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

混沌理论:「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

蝴蝶效应就是混沌理论的结果-现象其实混沌代表无序,引申另一个热力学概念就是熵增。宇宙热寂理论,解释,宇宙的质量一开始怎么来的?至今还在假设当中,这也就是宇宙的诞生之谜。不过能推断出的就是:宇宙这些「天生」的质量其实就是「负熵」,宇宙一直都是在「负熵」变「正熵」的过程,即质量消耗而变为热能的过程,所以宇宙如果还有质量,就不会是我们所说的「死亡终结」,有质量就可以创造热能,从而获得非热能形式的能量。所以质量的引力把原来的物质从低温加热到高温,并不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自发性把热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而是消耗了自身获得热能,由熵增而变高温的(这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所有能量的本源)。而把热能还原为质量,而不引起其他影响的,才是「绝对熵减」。

无极就是无律,有极就是有规律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