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很少有人吃馬,最通情的原因可能是馬長得好看。最供應鏈的原因是再吃馬,就成保護動物了。最交通的原因,馬曾經促進了世界的交通,讓非我族類有了交集。最直接的原因,人們主流的口感是不喜歡馬肉的。

新疆的哈薩克是吃馬肉的,風乾的馬肉,還有熏馬肉、熏馬腸,尤其是熏馬腸,這個東西也是新疆特有的風味臘肉。曾經的農耕時代已經實現了現代化,農耕文明發展讓馬、牛、驢解放了體力,其功能性價值幾乎沒有了。但是人們依然會吃牛肉,驢肉,在內地卻很少見到馬肉食品。大型的家畜,為什麼很少有人吃馬呢?

第一,好看的駿馬,人對其通情。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人們吃的肉類,尤其是哺乳類家畜,長得好看的基本都不會成為日常餐桌上的飲食。駿馬,就是這樣,它高大挺拔,骨骼清奇,甚至有著神威的氣場,傳說中的汗血寶馬,更是這樣,讓人心生喟嘆。馬,這個東西,有人吃,但農耕民族過渡到現在,馬在內地,幾乎完美避免了上餐桌的命運。

第二,養馬的供應鏈少之又少。

很少有有養馬場養馬供應餐飲市場,它的來源少,長得慢,註定了是一個出力不討好利益的事情。馬的本性,是長途奔襲,代步人類,如果把馬圈養起來,那麼不如吃牛肉了。馬,才是真正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如果馬肉真的美味,那麼現代養馬供應鏈一定一環扣一環,比比皆是。

第三,馬在歷史上的作用。

馬中赤兔,萬馬奔騰,八駿全圖,悲鴻畫馬,都是展現馬的作用,攻城略地,威武霸氣,千里馬長夜奔襲。都是馬的神威,包括」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快速」閃送「,都是馬的功勞。在冷兵器時代,馬的作用巨大,人們多不忍殺馬,戰馬作為戰略物資,寧願讓其垂暮老死。

第四,馬肉的口感不好。

馬是好動的,就註定它的肉質脂肪少,和筋肉強健的牛肉一樣,比較柴口。如果非得要吃,最好的方式就是哈薩克的熏馬肉食品,口感太筋。太硬,不好咀嚼。人們寧願選擇驢肉和牛肉,馬肉的口感和駱駝還不一樣,駱駝是又柴,又棉。馬肉做成滷味,其口感和牛腱肉也沒法比。

所以世界範圍內吃馬肉的都很少,多存在游牧民族。馬,比較獨特,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已經脫離了主流的飲食文化。最大的原因,還是馬肉不符合主流的口味,如果好吃,大眾一定有需求,且喜聞樂見。


因為馬肉不好吃哈,所以少……另外,市面上很多驢肉其實是馬肉冒充的


我哈薩克朋友都挺喜歡吃馬肉

我的吉爾吉斯朋友倒是不吃

有趣的是這兩族(國)都是馴馬高手也愛馬如命,但是在吃不吃馬肉這方面就有很大的分別。沒問過為什麼,我猜是各自延續至今的習俗吧。

相比之下,我。。。沒有吃馬肉的環境(而且聽說馬肉比牛羊肉貴多了),也就談不上吃不吃馬肉啦


馬肉,馬腸子,馬肚子真的很好吃


有吃的啊,新疆人就吃馬肉,很好吃的


有吃的,但確實很少。去年我去和歌山的時候吃過一次馬肉刺身,沒有任何異味,甚至感覺口感和味道還很棒。據說吃馬肉在關西地區並不是稀奇事。上個圖吧,面前這盤就是馬肉。旁邊有姜泥和小蔥,可以搭配起來吃,當然常吃的方法是蘸辣根和醬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