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姜維的洮西不是大勝,嚴重影響了魏國的西北邊防的嗎?那鄧艾的話是假的,那鄧艾任由姜維來去自如不是說明鄧艾差姜維太多了嗎?

請在這三個問題上面保持邏輯上的沒有問題

姜維的打仗能力比較諸葛亮如何??

www.zhihu.com圖標鄧艾究竟強到哪裡了??

www.zhihu.com圖標


洮西之戰之戰是一場勝利,但是這是一場戰術級的勝利,沒有帶來戰略性的利益。

首先與諸葛亮時代不同,姜維沒有能力頻繁調動曹魏中軍主力馳援。後續對繼任陳泰的鄧艾也沒有才能經驗性的優勢,反而次年就有段谷大敗,這場勝利沒有轉化為對蜀漢有利的軍事態勢,在姜維的冒進中直接被浪費掉。

其次此時的姜維,放任侍中守尚書令陳袛內接閹豎外專朝政,逐漸與朝廷重臣離心離德,一心窮兵黷武,屢次出兵又對付不了鄧艾,最終為蜀漢的滅亡敲響喪鐘。


我不是姜維粉,更不站魏人,單純就事論事,姜維在洮西算是大勝。

之所以最後仍然沒搞出名堂,姜維自己的鍋至少要佔一半。

夜至狄道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狄道城中將士見救者至,皆憤踴。維始謂官救兵當須眾集乃發,而卒聞已至,謂有奇變宿謀,上下震懼。自軍之發隴西也,以山道深險,賊必設伏。泰詭從南道,維果三日施伏。定軍潛行,卒出其南。維乃緣山突至,泰與交戰,維退還。

這一段裴松之竟然沒看懂,現在我來翻譯一下這是什麼意思:

大概是說,姜維沒想到陳泰敢來救王經,就沒認真準備,結果被陳泰從南邊繞路過來,不僅避過了他的伏兵,而且開始威脅蜀軍後路。

這樣一搞,姜維就失了先手,非常被動。只好立即發起進攻,企圖攆走陳泰。結果失敗了。

所以,這是姜維自己的失誤。不能說是低級失誤,但反正也不高級。

而陳泰從陳倉開始晝夜兼程,馳援狄道。而且是分三路進兵(應該有佯動),目的直接打姜維後路。這走位就真的很高級了,(明顯至少這次的操作)水平在鄧艾之上。

鄧艾當時建議放生王經,考慮得是魏軍現在沒了兵力優勢(可能就三軍),又長途行軍,而要救狄道就得和姜維會戰,八成就要送掉了,所以不如先據守險地,集結軍隊等等再說。

但這樣一來,狄道基本就沒了,還有剩下的萬餘精兵。雍州軍等於全滅。

經嘆曰:「糧不至旬,向不應機,舉城屠裂,覆喪一州矣。」

且城非倉卒所拔,而糧少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

所以,拿鄧艾diss姜維也不必,這倆位我看真心半斤八兩。


首先,能說出姜維此戰不是大勝的人無非只有兩種:一、沒看過三國志。二、對姜維本人有偏見,或單純想神話諸葛亮罷了。

第一種:沒看過三國志或相關歷史資料的,這種人無疑是知識面過於狹窄,還沉浸在三國演義這種隨便發動幾十萬打仗,即便戰敗死個十多萬也沒太大影響的思想,與這樣的人交談著實費勁,故不再多做贅述。

第二種:對姜維本人有偏見,這種人或許對姜維的人品,亦或是戰略及政治能力有所不滿,因此順帶將姜維的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貶低,自然而然洮西之戰這場大勝的含金量也被他們貶到一無是處,先是王經是菜鳥、然後是王經兵不多,姜維以多欺少、再然後是贏了沒意義,反正怎麼低就怎麼來。當年孫盛將姜維貶成渣,後世裴松之進行了反駁,現在有人黑姜維黑過了,自然也會有人站出來說話,這也是正常的事。此外還有一種就是單純的諸葛吹,這種人為了吹捧諸葛亮已經可以罔顧事實了,和他們說再多也沒用。

言歸正傳,關於姜維此戰的實際戰果及影響力,可見於三國志陳泰、鄧艾、姜維、後主等傳記、華陽國志、資治通鑒等亦有記載,現代學者如任乃強老先生的【華陽國志圖注校補】等書也有對此戰的評價,至於我個人對此戰的看法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可能會寫,就先這樣吧。


洮西之戰是大勝,重創了曹魏的雍州兵團,但是勝而無果,沒有拿下任何戰略要地,沒能夠根本性的改變蜀魏的戰略態勢。從曹魏西北大盤子上看,曹魏依然保有完整的涼州兵團,只是在隴西方向上損失了野戰部隊,野戰能力下降了。而當時主政的司馬氏既無心也無力管西北方向,導致鄧艾發出了上述言論。實質上講,鄧艾在這種態勢下接掌了西北,僅以雍涼之力就穩固並壓制了姜維,哪裡就不如姜維了?


肯定是大勝對於蜀國,但對於魏國卻沒有傷筋動骨。

洮西之戰勝利的原因,首先王經雖為名士卻沒有正經打過幾次仗,相比較下姜維久經沙場算是優秀的戰將。

最重要的帶路黨、張飛大舅哥、劉禪舅舅夏侯霸加入蜀漢,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三國志夏侯淵傳裴松志注霸為右將軍,屯隴西,其養士和戎,並得其歡心。至正始中,代夏侯儒為征蜀護軍,統屬征西。

右將軍和征西將軍一樣也是重號將軍,只是地位更低點。夏侯霸在隴西這裡經營十餘年,一直是魏國涼州戰略的二把手,洮西這裡的防禦算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將領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還同樣在這裡和郭淮擊退過姜維。淮策維必來攻霸,遂入沨中,轉南迎霸。維果攻為翅,會淮軍適至,維遁退。

其實這場戰爭對於蜀來說只是戰役的一場勝利,對於魏蜀雙方戰略來說沒有絕對的影響,沒有像界橋、官渡、赤壁、漢中、夷陵這些戰役一樣改變雙方實力或者歷史進程。

還有鄧艾那番話肯定有點誇張,因為前面有這句話議者多以為維力已竭,未能更出,鄧艾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輕敵。


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一樣吧?在我看來,能被叫做大勝的應該是能夠在戰略上打開局面的勝利,而姜維的洮西之勝只能說是一場普通的勝利,就單從這次作戰的角度來看贏的確實漂亮,但這次的勝利對整體局勢的改善卻沒有什麼幫助,該打不出去還是打不出去,所以我覺得確實不能說是大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