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带七十付,有点崩溃,不知道正常需要带多少付,我这个正不正常


多少副牙套可以判断治疗的大概难易程度,比如简单的十几二十几副矫治器,移动复杂的六七十副。隐适美一次可以生产99副矫治器,后续可以无限量追加,每次99副。每个人情况不一样,矫治的周期也不一样,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正常多少副。

不过有几个概念容易被患者误解,

1、矫治器的数量是医生一定范围内可以控制的。每一副牙套的变化是根据clincheck动画每一帧变化而来的,这个动画中牙齿每一次移动的距离医生是可以修改的,比如默认的一颗牙齿每一动0.25mm,移动2mm的距离需要8副矫治器,如果医生调整每一动为0.125mm,那同样移动2mm的距离就会有16副矫治器。为什么要调整移动距离?比如一些患者牙周状况不好,每一次加力希望尽可能力量小一点,步距小牙套形变就小;牙齿移动涉及到三维空间里的,让牙冠走0.25mm和让牙根走0.25mm的难度是完全不同的,在必要的阶段,降速也是一种策略

2、牙齿移动是有策略的。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华容道这个游戏。为了达到游戏目的前期需要做很多铺垫,把目标棋移动出关口,你的视野就不能仅仅盯著那一颗棋。牙齿移动也是二十多颗的策略移动。比如我们要内收前牙,首先要做的不是上来就把前牙往后移动,那是会出问题的。教科书里也告诉我们要排齐 - 整平 然后再内收,隐形里同样需要大致的排齐,然后是整平spee曲,最后才是内收,当然有些治疗理论还会涉及到备抗,更加繁琐,加上如今的各种辅助装置,变化五花八门。总之,就像盖楼一样,前期挖地基让你感觉磨磨唧唧不动声响,后面盖起楼来那速度一日千里。矫治器的多不代表你的治疗时间长,如果治疗中能预料的情况医生都考虑到了,并且用了合理的移动策略,那其实就是「最快速度」;矫治器少如果是医生忽略了治疗中的问题,移动的策略不合理,那么后期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追加矫治器,治疗时间不可能快。

3、患者配合程度。前面提到了医生的治疗策略,不同水平的医生有不同的理解,治疗的策略和实际效率都不一样,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尤其是可摘的隐形矫治,患者的配合尤其重要,记得三四年前在某次讨论会的时候很多医生都交换了关于隐形矫治的治疗意见,患者配合方面也达成共识,基本上患者因为某几天没有认真佩戴矫治器造成的牙齿移动拖延、不到位、计划外的移动等,医生通过辅助装置或者MCC想补救回来就要几个月甚至半年多时间。比如说某颗牙齿需要伸长,通常会有附件卡位带动牙齿伸长,一旦这个附件某一天没有戴到位,那么这个伸长移动就失败了,甚至患者回来时这颗牙反倒被压低了。根据治疗难度的不同需要的医患配合也不同,如果你的医生十分强调佩戴时间和辅助配合,那就一定要认真遵医嘱。

4、矫治器的更换频率不同。隐适美在前几年更换smartrack新材料后经常一段时间的临床测试,官方的protocol 建议矫治器更换时间从2周变为7天。在这之前很多医生已经将矫治器的更换调整为10天。目前而言,7天和10天是比较常见的矫治器更换频率,如果配合正畸加速移动可能会更快点。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更换频率,医生的步距设计、移动策略设计才是更关键的要素,更换频率更多是考虑到牙套材料的持续加力性能(平台期)。

好了,引申了这么多东西,是因为关于矫治器的数量、更换、动画……很多患者都有误解,总之,听你医生的建议就好,不要擅自调整。


还是需要分简单案例和复杂案例的。需要移动的位置越多,牙套数就越多。比如可以拿【是否拔牙】作为一个分界点,不拔牙矫正的案例,一般情况下相对来说牙套数量会少一些,但是拔牙矫正案例的牙套数一般是不少于60副的。


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70副有啥好崩溃的……那些带90多100副的人要怎么办……我隐适美第一阶段60多副,第二阶段50副,马上要开始第三阶段微调,还不知道有多少副。矫正本来就需要两三年,慢慢来,别著急。


这个是隐适美的数字模拟技术和牙医定的,每个人畸形程度不一样,没有参考性,我的情况,牙弓窄,下牙略不齐,上牙有一颗飞出来,看著不算太严重的畸形,63副。


我一共18副,我还发愁呢,怕牙齿移动太快了会很疼

而且说句大实话,反正价钱都一样七八十副的人肯定比我赚到了啊哈哈哈哈

祝你牙齿越来越漂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