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帶七十付,有點崩潰,不知道正常需要帶多少付,我這個正不正常


多少副牙套可以判斷治療的大概難易程度,比如簡單的十幾二十幾副矯治器,移動複雜的六七十副。隱適美一次可以生產99副矯治器,後續可以無限量追加,每次99副。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矯治的週期也不一樣,所以也不存在所謂的正常多少副。

不過有幾個概念容易被患者誤解,

1、矯治器的數量是醫生一定範圍內可以控制的。每一副牙套的變化是根據clincheck動畫每一幀變化而來的,這個動畫中牙齒每一次移動的距離醫生是可以修改的,比如默認的一顆牙齒每一動0.25mm,移動2mm的距離需要8副矯治器,如果醫生調整每一動為0.125mm,那同樣移動2mm的距離就會有16副矯治器。為什麼要調整移動距離?比如一些患者牙周狀況不好,每一次加力希望儘可能力量小一點,步距小牙套形變就小;牙齒移動涉及到三維空間裏的,讓牙冠走0.25mm和讓牙根走0.25mm的難度是完全不同的,在必要的階段,降速也是一種策略

2、牙齒移動是有策略的。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就是華容道這個遊戲。為了達到遊戲目的前期需要做很多鋪墊,把目標棋移動出關口,你的視野就不能僅僅盯著那一顆棋。牙齒移動也是二十多顆的策略移動。比如我們要內收前牙,首先要做的不是上來就把前牙往後移動,那是會出問題的。教科書裏也告訴我們要排齊 - 整平 然後再內收,隱形裏同樣需要大致的排齊,然後是整平spee曲,最後纔是內收,當然有些治療理論還會涉及到備抗,更加繁瑣,加上如今的各種輔助裝置,變化五花八門。總之,就像蓋樓一樣,前期挖地基讓你感覺磨磨唧唧不動聲響,後面蓋起樓來那速度一日千里。矯治器的多不代表你的治療時間長,如果治療中能預料的情況醫生都考慮到了,並且用了合理的移動策略,那其實就是「最快速度」;矯治器少如果是醫生忽略了治療中的問題,移動的策略不合理,那麼後期就會有無窮無盡的追加矯治器,治療時間不可能快。

3、患者配合程度。前面提到了醫生的治療策略,不同水平的醫生有不同的理解,治療的策略和實際效率都不一樣,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尤其是可摘的隱形矯治,患者的配合尤其重要,記得三四年前在某次討論會的時候很多醫生都交換了關於隱形矯治的治療意見,患者配合方面也達成共識,基本上患者因為某幾天沒有認真佩戴矯治器造成的牙齒移動拖延、不到位、計劃外的移動等,醫生通過輔助裝置或者MCC想補救回來就要幾個月甚至半年多時間。比如說某顆牙齒需要伸長,通常會有附件卡位帶動牙齒伸長,一旦這個附件某一天沒有戴到位,那麼這個伸長移動就失敗了,甚至患者回來時這顆牙反倒被壓低了。根據治療難度的不同需要的醫患配合也不同,如果你的醫生十分強調佩戴時間和輔助配合,那就一定要認真遵醫囑。

4、矯治器的更換頻率不同。隱適美在前幾年更換smartrack新材料後經常一段時間的臨牀測試,官方的protocol 建議矯治器更換時間從2周變為7天。在這之前很多醫生已經將矯治器的更換調整為10天。目前而言,7天和10天是比較常見的矯治器更換頻率,如果配合正畸加速移動可能會更快點。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更換頻率,醫生的步距設計、移動策略設計纔是更關鍵的要素,更換頻率更多是考慮到牙套材料的持續加力性能(平臺期)。

好了,引申了這麼多東西,是因為關於矯治器的數量、更換、動畫……很多患者都有誤解,總之,聽你醫生的建議就好,不要擅自調整。


還是需要分簡單案例和複雜案例的。需要移動的位置越多,牙套數就越多。比如可以拿【是否拔牙】作為一個分界點,不拔牙矯正的案例,一般情況下相對來說牙套數量會少一些,但是拔牙矯正案例的牙套數一般是不少於60副的。


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70副有啥好崩潰的……那些帶90多100副的人要怎麼辦……我隱適美第一階段60多副,第二階段50副,馬上要開始第三階段微調,還不知道有多少副。矯正本來就需要兩三年,慢慢來,別著急。


這個是隱適美的數字模擬技術和牙醫定的,每個人畸形程度不一樣,沒有參考性,我的情況,牙弓窄,下牙略不齊,上牙有一顆飛出來,看著不算太嚴重的畸形,63副。


我一共18副,我還發愁呢,怕牙齒移動太快了會很疼

而且說句大實話,反正價錢都一樣七八十副的人肯定比我賺到了啊哈哈哈哈

祝你牙齒越來越漂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