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不具備那個能力,則可得出結論,中國在載人航天方面落後美國50年,這個結論很殘忍,題主不願接受,所以反向假設一波,中國的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有了長足發展,退一萬步說也比50年前的美國要強,那麼如果我們現在還不具備登月的能力,那麼阿波羅計劃就是假的。

原題主話太多,想看他啰嗦的可以看問題日誌


1961年服役的企業號一定不是核動力的,因為中國至今沒有核動力航空母艦。

1966年服役的sr71一定是假的,因為中國現在也沒有。

1962年停產的b52更加不可能存在了,怎麼可能60年後中國都沒造出同類的戰略轟炸機呢?

隨手再貼段舊文:

近日,中科院雲南天文台利用阿波羅15號任務中置於月面的哈德利峽谷處的反射鏡陣列完成了我國首次月球激光測距實驗,填補了我國在月球激光測距領域的空白。實測數據段顯示2018年1月22日晚21:25-22:31,地月間距離為385823.433km-387119.600km,實測距離的偏差在1m之內。


我先問一下題主一個問題:您知道阿波羅飛船工作的具體流程嗎?

如果不知道,可以看下面這個鏈接: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7316774?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36E444BA-815E-45A2-9030-C6ADA5DE80335899infocts=1546570198320?

www.bilibili.com

ok,看過的話你懂的應該差不多了。

現在,我先不說難度,先說一些相對 中國 目前水平 是等於 上古時期的產品

RD170和F1這兩款產品相差15年左右,但相對中國來說已經是上古科技了。

(縮小比例的模型)

(火箭發動機數量看泵數不是看噴嘴的,這裡其實就是一個發動機)

這麼跟你說吧:長九的發動機能達到以上兩款的水平(美標1965年,蘇聯1978年),時間點在2030年,考慮到長五的氫氧機可能就是為將來同標的更大推力發動機做小規模測試的,現在兩次發射(再加上今年第三次)都不能算圓滿完成(名義上對外宣稱是一次成功一次功能性成功,其實都懂的,這種話僅僅是對火箭本身而言的,而不是整個任務,第二次能推到那個高度不代表入軌成功了)。

F1這個東西,完全就是不計成本純粹的競爭產物,在保證了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說很多指標其實是很落後的,這裡先不提。

那麼RD170呢?

不吹不黑,這是毛熊截至目前2019年,為數不多的剩下的黑科技(光那個燃燒室壓強就不是中國目前可以想像的),和F1不同,它是能大量量產的發動機,同時性能比F1更好,它唯一的缺點就是生在俄羅斯,這個老爸沒有錢養得起造的起它,又不肯把它嫁出去,死撐著(你能想像gto載荷相當於長五50%的天頂3隻靠一台,一台一級發動機就上天嗎!而且推力已經嚴重溢出了!)

德爾塔iv一級用了三台rs68(美國人也是真敢上三個大液推,算上助推器的了),如果是換用rd170隻需2台就行。。。。當然世界上沒有雙體火箭,太另類了哈哈。

那麼長五呢?。。。。。10台(芯級2台yf77,水平不敢說比得上rs68,此外上了四發助推共計8台煤油機),長五噸位比德爾塔重型大100t左右,即使這樣兩台rd170也足夠了(其實個人更偏向於長五完全可以上一台rd170+兩台yf77,剛剛好,這樣不很完美嗎?)

10台就可以笑那27台的重獵了嗎?

冗餘容錯率方面,重獵據說27台里壞掉3台仍能保證工作,這已經不是N1那個大炸比的年代了,蘇聯的電腦水平想想看吧。

塞式噴管,試驗實質上是成功的,只是沒有運用必要(專供空天飛機,但其他技術都不成熟,以及最關鍵的蘇聯解體了)就被砍了,spaceX將來會接手NASA的這項技術。

——————————

這些技術都是假的,因為中國沒掌握。。。。。(狗頭滑稽)

開個玩笑。

題主我想告訴你的是:技術並不是呈線性規律發展的,有些東西逐漸被拋棄是因為時代需求變了,而不是因為它們落伍了。

太空梭太貴。

德爾塔IV太貴。

這些並不是因為它們性能不靠譜,而是確實美國吃不消這麼用。

所以有了比長五便宜又好用的重獵,以及將來用於深空設備發射的sls。

登月的本質,和現在與當時的技術差距無關,只在於。。。。。美國消耗不起。

(尼克松曾考慮砍掉阿波羅16.17這兩次,很多人應該都不清楚)

近50年來,人類唯一有長足發展的技術,只有,只有,只有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能方便做很多事,能模擬任務。

但計算機代替不了人,至少目前不能。

阿波羅計劃,全部花費佔美國70年代平均每年gdp的2%。

這個比例換成2017的中國gdp總量,大約在16500億rmb

這個16500億是什麼概念?約等於中國1.7年的軍費總額。

那麼2017年CASA經費總額是多少?。

137億rmb。

————————

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嗎?

阿波羅計劃,30萬來自各個企業的頂尖工程師科學家參與。

這30萬人就是當時美國各科技領域最有能力的人,他們全都為了一個目標「十年內登月」,在他們背後還有100萬技術工人。

你能瞞住普通人,但你能瞞住這30萬將來繼續在整個國家的核心產業領域工作的頂尖人才嗎?

美國的動員能力一點不比中國差。

我說一點:NASA自身從來沒有刻意去闢謠過,只是把各種登月得到的數據發布出來,中國有一克月岩是中美蜜月時期送的。

因為真的做到的人都清楚:你越去闢謠,只會越來越讓那些懷疑者滿足。

同樣的,為什麼我們的政府也沒有刻意闢謠過?

因為上面的人比看地攤文的人清楚:有個對手是好事,你永遠有追求的動力,吃不到葡萄說酸,沒有意義也是變相承認自己是弱者的行為。

ps:嫦娥二號拍攝的登月遺址,可以去搜一下。

月球對於人類來說在本世紀內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一切問題在第二批登月的人上去時都會得到解答。

————————加一句

認為無人登陸難度和載人差距不大,這種想法如果楊利偉聽到了非過來打爆題主狗頭不可((?_?))。。。。。載人航天和無人航天有本質上的區別,難度根本不是一個量級上的。

截止2019年,世界上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中美俄。。。。。沒了,就這三個,所以想想看吧,說無人和有人難度差別不大,說句不好聽的這簡直是侮辱航天員。

——————————上面有些錯誤,答主本人並不是什麼航天愛好者,隨手打的文字,這裡表示道歉,誤導了大家。

(一台RD170+兩台yf77,推力不夠,應該是一×RD170+四台yf77)。

「水平不敢說比得上RS68」。。。這句話也有錯誤,因為yf77和rs68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一個50噸海平面推力一個280噸,yf100就和編號一樣,推力為100噸,這已經是中國目前單發推力最大的發動機了。

——————————


這一切要從阿波羅登月計劃產生的背景和其中糾葛說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開始了漫長的「冷戰」。雙方展開競爭的一個最激烈也最引人矚目的領域是太空探索,這就是著名的美蘇太空爭霸。


美國航天事業的靈魂人物,是著名的火箭科學家馮·布勞恩。


馮·布勞恩出生在德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就對航天特別感興趣。在柏林洪堡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以後,他作為總設計師,主持研發了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V2 火箭。


目前,V2 火箭已被公認為現代導彈和火箭的鼻祖。1945 年,在德國戰敗之後,馮·布勞恩帶著他的研發團隊集體向美軍投降。他們被秘密地轉移到了美國。但由於曾是德國納粹分子,在長達 12 年的時間裡,馮·布勞恩一直得不到美國人的重用。


而此時蘇聯的航天事業正由另一位傳奇人物領導,他就是著名的火箭科學家謝爾蓋·科羅廖夫(圖 2.5)。



圖 2.5 謝爾蓋·科羅廖夫


科羅廖夫的人生同樣非常坎坷。在他 3 歲那年,他的父母因感情破裂而分居;科羅廖夫就被母親帶回了娘家,與自己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於沒有父親,小時候他經常被班上的壞孩子欺負。

大學畢業以後,科羅廖夫成了一名飛機設計師。20 世紀 30 年代初,他結識了被後世稱為航天學之父的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隨後開始改行研究火箭。


1933 年,科羅廖夫當上了新成立的噴氣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不過好景不長。1937 年,斯大林開始大清洗;1938 年,科羅廖夫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入獄,隨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集中營去做苦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科羅廖夫被調到莫斯科的一家監獄工廠,以戴罪之身進行軍用火箭的研究。1944 年,科羅廖夫重獲自由,隨後成了蘇聯航天事業的領導者。


在美蘇太空爭霸之初,兩個大國較量的是看誰能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由於美國對馮·布勞恩心懷芥蒂,而蘇聯全力支持科羅廖夫,勝負的天平開始向蘇聯人傾斜。


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 1 號」。在 3 個月的時間裡,這顆衛星環繞地球飛行了 1440 圈,總飛行距離超過 7000 萬千米。這一壯舉,標誌著人類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



圖 2.6 斯普特尼克 1 號


順便再說一件趣事。此後不久,瑞典皇家科學院就向克里姆林宮致函,說他們打算提名這顆人造衛星的總設計師為下一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候選人,想要知道此人到底是誰。為了保密,克里姆林宮並沒有透露科羅廖夫的名字,而是回復說設計師是全體蘇聯公民。


人造衛星的較量結束後,美蘇太空爭霸的焦點就轉向了載人飛行。為了挽回極端不利的局面,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於 1958 年 7 月 29 日簽署法案,創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全面負責美國的太空計劃。除此以外,美國人還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起用馮·布勞恩的研發團隊。


這些舉措並沒有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1961 年 4 月 12 日,蘇聯又完成了一個壯舉: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 1 號宇宙飛船,歷時 1 小時 48 分鐘繞行地球一周,然後安全返回地球,從而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載人宇宙飛行。蘇聯人又一次把美國人甩在了身後。


不過,局勢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1960 年底,科羅廖夫第一次被查出患有心臟病。此後的幾年,由於極度的勞累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他的病情逐漸惡化。1966 年 1 月,科羅廖夫因心臟病突然發作而去世,享年 59 歲。從那以後,勝利女神開始向美國人露出微笑。



圖 2.7 阿波羅計劃


載人飛行之後,雙方競爭的焦點就轉向了載人探月。1967 年,NASA 啟動了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科研項目,那就是著名的阿波羅計劃(圖 2.7)。


其實阿波羅計劃同樣出師不利。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

王爽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社

¥33.00 會員免費


2012年嫦娥二號時,就拍到阿波羅登月飛船留下的痕迹了。現在都2019年了,還要啥證明,要啥自行車。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72467/17038729.html


題主大概不知道什麼叫發達國家。

在二戰後,美國的紐約就是高樓林立,普通人開車上班,回去還得放貓和老鼠給小P孩看,閑著沒事就打個電話跟遠方的朋友煲電話粥。

整體生活,除了沒有電子相關的,跟現代的生活區別不大了。甚至於在人均食物,人均汽車擁有量比現在的中國要高。

至於到了70年代,除了電子產品,現在的中國真不敢說一定比別人先進多少。比如說核動力航母,波音747就不是現在的中國能造出來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