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是繼續上書,還會不會被貶龍場。還是避而不見?還是用別的方法?他不說良知要在事上用嗎?


心學是格局,實力是資本。

想成事二者不可或缺。

恰好王陽明是二者兼備。

如果是後期的王陽明,眼看著可以進內閣

完全可以改變明朝未來的走向,可惜生病死了。


有些事,即便是給他1千次1萬次的選擇,答案都是一樣的。有人說人類的最大記性就是不長記性,反觀歷史,周而復始。就像曹操的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自己被自己的計謀打破。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時的上書,事出於心,出於理。也是知行並進。也許會做得更好。但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只能是期待。


當時只覺當下合該如此,如今思來仍有些猝成的意思,望道之未見是謂真見。


據說他在獄中還是哪裡寫過易卦的解,具體哪一卦也忘了,可能是天山遁卦,也好像是山火賁卦,見識多的知友給指點下。

結論大概是說,那時候不該出頭,應該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但是後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他自己把寫的這部分東西燒了,學生只搶出來片段,就是根據這片段流傳下來這個故事。

既然燒了,也就無從得知他到底覺得該不該上疏。

但是他當時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讓我印象很深,大家都上疏的時候不缺我一個,所以我不去,現在每人敢說這件事了,那就缺我這一個了,雖千萬人吾往矣。

為國為民,捨身舍家。我佩服。

他當時上不上疏不重要了,本事大了自然更可能處理的好,一如後來的剿匪、平亂。

多句嘴,心學行者切勿「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共勉。


王陽明半個君子都算不上,你說他幹啥,你自己功夫不到家被他妄了而已,你功夫到家看他一眼就看不下了,還有一種人是在利用他的學說為自己謀取利,你是那種人??


其實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告訴人們你不比別人差


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如道德經所言,反者道之動


王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理。

我自己冒昧揣測一番,僅做探討

先說說什麼是理

比如經常聽一個道理

打人這件事是不對的

一般情況下也確實如此,打人確實違法。

但是如果是警察打罪犯呢。這個事是不是也理所當然。

那麼「打人不對」這個理就立不住了。

比如「說謊是錯的」這個道理。

那麼善意的謊言呢。哄哄孩子反而能幫助到孩子呢。

正如一把刀,本身性質是中性的。

要看你拿這把刀去救人還是殺人。

所以沒有絕對的道理,一切道理都應該設身處地,按實際情況判斷,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那麼是「誰」在判斷呢。

就是我們的心,而不是頭腦裏的固定思維認知。

就好像一個人衝過來想打你。

你第一個反應就是跑,或者制服對方。

這個第一反應就是理。

而不是想一下,我應該怎麼辦,老師怎麼說的,書上怎麼說的,某某某怎麼說的,逃跑對嗎,跟他打起來對嗎。…………

第一反應,就是心的反應。

內心知道該怎麼辦

心是超越所有道理,所有思維,所有信念,所有想法的。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心外無理

也就是心學。

讓內心歸位,而不是頭腦做主。

所以王陽明先生悟道之後會怎麼做呢

該怎麼做呢,有這樣一個必然的公式嗎

我覺得是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他心裡自然會了了分明。

沒有應該這樣做,或者一定那樣做。

只有當下

該怎麼做

純粹個人探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