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好詩詞的首期冠軍 @李四維 在長安詩社的文章里探討過七絕的寫法,專門總結了最常見的七絕寫法,就是李白最常用的這種,完全符合起承轉合的基本要求:

故人西辭黃鶴樓——平鋪直敘,開門見山,毫無花巧,點明空間,地點與事件

煙花三月下揚州——承接上句,點出時間與去向(即使如此,用詞仍然是高明,煙花三月,就這四個字,比起尋常詩客就高下立判了)

孤帆遠影碧空盡——這一句高度凝練,用孤、遠、帆、影、碧空這些辭彙營造出整個送別的氣氛,一個盡字,透露出作者在江邊佇立良久,痴痴遙望的狀態。李白的七絕,大多都是在第三句發力,缺了這一句,前兩句看起來很是普普通通,但有了這一句,前兩句的價值就凸顯出來,而第三句的高度也就又拔高了一度,但這也給作者拋出了一個問題——你只剩下七個字的空間了,你怎麼把這麼高的調給接住,讓它平穩落地呢?

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的結句不僅能平穩接住高調,還能不止於此,把整個意境再鋪散開來,達到有餘不盡,綿綿若存的最高境界。

類似的結句比如「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都是把結句做成了這種有餘不盡,遼闊開遠的氣象,不僅接住了第三句的高潮,還能鋪開來,漫出去,讓讀者回味無窮。很多優秀的七絕結句都參照了這種寫法,比如「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現在把四句詩連起來再讀一遍,咱們就能意識到,李白的寫法看起來真的很簡單,先是不惜用一半的篇幅鋪墊敘事營造氛圍,然後七個字高度凝練,凸顯主題,拔高旋律,最後七個字直接落地,氣力不絕,貫穿全詩。對,說穿了還有點一文不值的錯覺,可就是這麼簡單的寫法,千百年來,大多數詩人們要麼就是前兩句鋪不出水平,要麼就是第三句拔不上去,要麼就是結句落地太重,意盡而文不絕。

不過說到這,其實回答已經說完了,李白表現出來依依惜別之情的關鍵,就在於第三句凝練不發的描述,但光有這種凝練不發的感覺還不夠,還得結合全詩,才能真正體會到他如何在28個字的篇幅里,把情緒從無到有,從有到空給揮發出來。

劍道與李白「本格派」七絕|詩詞的表義節奏淺說?

mp.weixin.qq.com圖標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以上是原詩。你的問題在最後兩句能很好的看到答案:

「孤帆遠影碧空盡」,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如果是你,什麼場景下你會一直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而且目送直到「碧空盡」,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後才注意到這一江水。再自我代入:如果是你自己這樣物我兩忘的送人,還不足以說明「惜別」二字嗎?


先看前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這兩句交代事情,平鋪直敘,假如只有這兩句的話,我們只能得知李白的朋友要離開黃鶴樓去揚州了,知道後我們可能會「哦」一下,甚至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去就去吧有啥好說的。

因為對我們讀者而言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

重點在後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通過前兩句我們知道李白的朋友要離開黃鶴樓去揚州了,可是李白本人在哪裡呢?前邊並沒有告訴我們,在這兩句里我們知道了:李白在岸上,或者在黃鶴樓上,目送這位友人的離去。

當我們感受到這一點的時候,會發現,朋友離開這件事情,開始有了情節

情節在這裡意味著兩個分別的人有了互動,這個互動是從李白的視角展開的,他沒有直接表達離情別緒,而且借一個畫面表達,這個畫面就是:一隻小船逐漸消失在送別人的視野中,一去無蹤,最終只留下江水奔流不息。這是從李白的角度描摹的,我們作為第三方,應該看到的不止這個畫面,還要抽離出來看到李白本人,一人獨立江邊,盯著遠去的小船,直到小船消失。這就是悠遠的情誼。

假如題主是一個中學生的話,應該知道詩歌里的意象是十分重要的。後兩句這個畫面里涉及到的意象有:孤帆、遠影、碧空、長江。

「孤」帆,當時江面上一定只有孟浩然一艘小船嗎?不一定,這是意境的創設,船可能有不少,但李白的眼中只此一艘。

詩詞中的「孤」一般會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比如「老病有孤舟」,然而這裡一系列的意象「遠影、碧空、長江」聯繫起來,這種孤獨和凄涼感幾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曠遠、悠然的感覺,李白注視好友離開,當然有不舍,但他並不悲傷,因為好友去的是「煙花三月」的揚州,是至美之處。

詩詞賞析要看到「人」,從字句中找出「人」的藏身之處,找到作品詞句和現實可能有出入的地方,這裡就是要著重分析的。前邊有答主說起現在教育的套路,套路是存在,但有心的人會在套路中探究到真心。

最後來個總結,李白對朋友的情誼如同悠遠綿長,永不止息。(李白好像比較少多愁善感,離人的斷腸極少在他筆下出現。)


你見蘇東坡會說自己很曠達嗎,可你從他的詩詞中也能看出來啊,其實這是一個詩詞中很正常的現象,很多感情說出來就淡了,要融入自然,這樣才能讓境界得到提升,假設這首詩很直接的說出捨不得友人之類的,你會覺得這首詩很做作,如果蘇東坡很直接的說自己曠達,你會覺得他很囂張,換位思考一下就懂為什麼要這麼寫,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寫,再來想想這麼寫為什麼會讓人感受到那些情感,這才能夠比較透徹的明白。

之所以這首詩沒直接言明自己的惜別之情,但是從一些詞語中我們可以窺見,而且這些詞語都很具代表性,用西方的理論來說,這叫語碼,然後它形成了一個譜系,讓你讀到這個詞可以產生聯想,,比如這個詞所代表的感情,舉個例子,娥眉一詞,在古詩詞中運用廣泛,而且自屈原使用後,這個詞就帶有形容人的品質高潔的意義在裡面了,所以,當人們讀到這個詞語,就會聯想到這些意義。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再回到這首詩上,首句提到「三月」,三月乃柳條生長旺盛之時,想起柳條就會想起送別,尾句它說「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其中「孤帆」「遠影」「唯見」三個詞語,皆體現了孤獨的情景,上述內容再配合上詩題,就很容易將惜別的感情體現出來,而且不俗氣,同時會讓人感觸極深。


文辭者三。曰賦,曰比,曰興。賦者,直敘也。比者,類寓也。興者,傳神也。「人貴直而文貴曲」,此之謂也。


以景寓情,比煽情更顯深情


因為很有畫面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 看著就很落寞


寓意在詩外


因為只要一個背影,就可以看清很多的不舍和無奈。同理可參考朱自清的《背影》


是組成詩的文字構造了惜別情境,意生於境,以至至今仍沿用以寄別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